史嵩之听了,异彩涟涟,赵峥如老友般的拜访,他自然是求之不得,呵呵一笑:“原来是小仙长静极思动了,不知小仙长喜不喜欢垂钓。”
赵峥摇了摇头:“我不喜那样暮气沉沉,对了,大人,我的那幅地图可还精准?”
说道这里,史嵩之忍不住站了起来:“不愧是仙家之物,是在精确异常,就是有些地名不合。”
赵峥掩饰道:“地名是我添加上去,我才疏学浅,让大人见笑了。”
“瑕不掩瑜,有了这地图,日后行军打仗便有了依托。”说着,史嵩之又想起一件事:“对了,上次你与说了蒙古的事,据前方的探子来报,那托雷和窝阔台之间确实有间隙。只是蒙古兴起不久,大宋国内没有特别熟悉它的人才,派出去的细作,只怕很难离间他们。”
赵峥思略一会,其实他早有腹稿,之所以要略作思考,是为了让史嵩之以为是他随意想出看计策,拔高一下自己高人的形象:“不用离间,汗位之争那需要离间,只需要给他们一个争斗的口实便好。铁木真四子中,长子术赤三年前已死,次子察合台支持三子窝阔台,但托雷军功最盛,在军中素有威望,且铁木真的部队由他大部分继承下来了,所以才有与窝阔台相争的资本。所以我们只要遣人假扮蒙古人袭杀窝阔台,无论成功与否,窝阔台必然怀疑是托雷干的,落了口实,蒙古分裂在即。”
史嵩之闭目,仔细思考赵峥所言之计,良久幽幽叹道:“仙长好计策,只是这孤军深入蒙古袭杀察合台,谈何容易,且草原广遂,要找到窝阔台只怕如同大海捞针。何况我们与蒙古之间还隔着一个金寇。”
“将此事告与金寇,他们比我们更急。他们比我们更了解蒙古,还有家师为此事不惜再一次窥得天机,天谕:明年夏天,窝阔台至忽鲁班雪不只之地。”
这是元史上的一段话,至于忽鲁班雪不只之地是什么地方,赵峥猜测应该是吐鲁番,吐鲁番本就是音译,所以文字有些出入是正常的,雪不只,应该是雪不至,意思是不会下雪的地方,吐鲁番被誉为中国三大火炉,基本是不会下雪的,所以前后集合,窝阔台应该是明年夏天去了吐鲁番会见托雷。
史嵩之听完赵峥的分析,点头示意:“如此甚好!”
赵峥此次前来其实为了是更重要的事,要深入大漠,袭杀窝阔台,成功率着实有点低,倒不如打好自家内功,待国力强盛,何须这样弯弯拐拐。
“大人,上次我与你说的在广南东路试种,红薯,土豆。不知两府可曾批准?那两样作物喜热好阳,广南之地正好可行,且那红薯,温度越高,生长越快。”广南东路就是现在的广东,在南宋的时候已经逐渐开发,倒也不是荒无人烟。
“广南地处偏僻,少有人至,朝堂诸公不愿冒险,想稳妥一些,明年开春再行种植。此事,小仙长也不必操之过急。”史嵩之沉声说道,他内心其实也是支持朝堂的做法。
赵峥也知道朝堂两府对于土豆,红薯的重视,稳妥一些也是应当,但红薯早普及一月,这天下许多人就少挨饿一月,再则赵峥也想趁此机会让大宋的目光南移,早日开发两广。
“朝堂如此考虑,倒也在情理之中,但红薯关乎天下人的肚子,赵峥还是希望它早一点惠及天下,所以赵峥愿亲自前往广东,督导栽种。”
史嵩之立马站了起来:“不可,广南之地瘴气众多,小仙长万不可有闪失。”
赵峥有些不解,史书上说,广东在宋朝的时候已经得到一些开发,广州已经筑好了三城,况且五代十国之时,南汉以广州为国都,不应该是荒芜之地。
“广南一代只有英德、德庆一代是良善之地,其余则是皆是流民,罪犯之所。小仙长为天下计,史某钦佩,但小仙长万一有个闪失,天下失之大耶。”史嵩之拱手言词恳切,赵峥现在是他手里的宝贝,那三样作物普及,少不了他的功劳,以此进入两府也未尝不可。更何况赵峥还给了史家一座金山银山,这恩情可就大了。
赵峥笑了笑:“毒瘴之气不过世人误解,自然伤不了我,大人都说了我是仙长,且会被那些东西所伤。此行我去广州,也打算在那里建一座道观教导,教化世人。”
赵峥一席话堵得史嵩之哑口无言,自己总不能强压着不让赵峥去吧:“也好,只是一切都劳烦小仙长了,我这就上表朝堂,调一支厢军过去开军屯。”
“还请史知军先通通气,调些亲信熟识的人过去,赵峥名声不显,只怕有些军士不服。”
“小仙长不必担心,史某会做好万全准备。还有一事,请小仙长稍等片刻。”史嵩之说着便告辞了。
等了约莫半个时辰,史嵩之让家丁抬了几箱子东西出来,遣散了众人说道:“竹山那座银矿这几月产量不断在扩大,每月产量没个准,所以也没告知小仙长,但你放心,我已和家叔已经王福财商议了一下,银矿你占两成,王福财让半成出来,我再让半成出来,给小仙长添了一成。这三个月共得金四百二十五两,银子七千七百五十两……”
赵峥没等史嵩之说完,便罢手道:“我只占一成,史知军好意的先领了,此事以后不要再说了。希望大人不要以一介商贾看待王员外。”
什么和王福财各让半成,以史家在历史上贪财的名声,只怕是让王福财吐出那一成来,赵峥当然不会让王福财寒了心。
史嵩之见赵峥有些生气,心里有些惺惺,但也不会表露出来:“小仙长真是德高。”
“这些银两先放在知军这里,等过两天启程前往广南,自会前来讨要。”说完赵峥也寒暄,径直走了。
史嵩之见赵峥真的生气了,有些不可理喻,一介商贾真的那么重要?对于士大夫来说,那些商人不过是一群待宰的肥猪。
——
赵峥出了史府,便前往了白云书楼,那是白云道观资助,免费让枣阳百姓阅览,宋朝的识字率是中国古代最高的,大概有30%左右,只是枣阳地处两国交战之地,虽然文运不昌,没出过什么才子,但读书识字的也不少,所以每天前来看书的也有几十个人。
白云道观此举赢得了枣阳士子一片赞许,宋朝纸张印刷技术发展,书本价格降下来许多,但也不是平民百姓能随意消费买卖的。
赵峥直接盘下一个书局,然后改建成书楼。
书楼请了一个落魄的童生来领事,二十来岁,名叫章程,贫苦人家出生,考了几年的秀才也没考上,家里也因此不堪重负,断了他治学的路。却没想到白云道观招收书楼掌柜的告示贴出,想都没想就来应聘了。
章程见赵峥来了,连忙放下手中书本,将赵峥迎了进来,对赵峥他是感激的很,那日前去应聘的可有几个秀才,但偏偏的是赵峥选择了他。
赵峥也不废话,直接便问道:“最近,借阅最多的书籍是什么?”
第十六章 遇刺()
章程不做丝毫停顿直接便答,显示出他早有腹稿:“本月上旬是郑玄公的《论语注》,共阅览了一百二百十人次,但最近这两天却是……我已经做好排行了,小仙长一看便知。”
赵峥满意的点了点,他最满意的便是章程的踏实,肯老老实实的按赵峥提出的方法做统计分析,也能整日静心再书楼里,不像那几个秀才那样狂妄而又眼高于顶,对于赵峥所说所做不以为然。
章程有些紧张的看着赵峥看那张纸条的反应,对于这份工作他很伤心,每月能有四贯钱领,还能心无旁骛的读书,这份差事到哪里去找。只是这第一名……章程怎么也不好说出口,那都是什么东西!虽然他也承认那确实有精彩的地方,但离孔孟之道甚远,强调好勇斗狠,都怪是自己引导不周。
第一名,龙珠。
赵峥看到这里便笑了,丝毫不以为意。依他本意本来打算写西游记的,当然也不会照抄,他打算将孙悟空写的再勇猛一点,将唐僧写的坚毅一点,然后拿到书局去卖招揽人气,但写了不到十分之一便停下了。无他,这本书是尊佛抑道,他还要在道门里混,将如来那厮拔的那么高对他可是一点好处都没有,道门会视他为叛徒走狗。
至于水浒传就更不要想了,现在是宋朝,不怕被砍头尽管写。
三国演义,拜托,一看便不是一个小孩能写出的东西。
红楼梦?没兴趣。
封神演义?这可是抑佛尊道,他可不想因此被佛门嫉恨,整天来几个大和尚拉他辩论。现在每天门外就有几个道士嚷嚷已经让他够烦的了。
所以想来想去,他就写出了龙珠,背景当然是中国了,再配上大量的插画,相当于后世的轻,本来是画来给大郎、二郎看的,让他们不要整天去自己房间里找他,坏他的事。这书被喜欢那是正常,在现在也是流行全球。
第二名海国杂谈。
海国杂谈才是赵峥开这家书楼的真正目的,这本书记载着东南亚各国以及日本的风土人情,再加上一些皇室的野史杂谈,颇能勾起人的欲望,书中极力描写和夸大了这些国家的物产资源丰富。
这本书共分五册,赵峥现在只完成了一册,放在书楼的大厅最显目的位置。这本书暂时还不会在南宋引起多大的波澜,但经过时间的发酵,这本书会让大宋这个世界的产生好奇,进而开启赵峥梦想的“大航海时代”。没准某一天海贼王会被赵峥弄出来。
海国杂谈在章程看来完全是志怪杂谈,岂能和圣贤之书相比,但偏偏在这书楼这观阅的人越来越多,显然是他这个掌柜的失职。
“这书一直就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赵峥吩咐了一句也没说明原因,这本书也没有写明作者,所以章程很不理解,正欲开口说话,赵峥就轻轻摆手。章程识趣的闭嘴了。
“守初,我过几日便要去广南,可愿意和我一同前去,瘴气之类的无碍。”守初是章程的表字,赵峥身边没有人能帮他分担一些事情,李德又是史嵩之的人,不宜靠的太近,所以便打起了章程的主意。
赵峥见章程面露难色,自嘲的笑了笑:“也罢,你不愿去那毒瘴之地也是常情。”
书楼里看书的人见赵峥来了,纷纷跑过来表示谢意。书楼禁止喧哗,所以也没有出声。赵峥点头示意,巡视了一周后便回了道观。
——
晚饭的时候,赵峥说起了广东之行,黄道长勃然大怒,无论赵峥好说歹说,怎么都不让他去广南。毕竟在黄道长眼里,赵峥只是一个异常聪明的小孩,怎么能一个人去那种荒野毒瘴之地呢。
但赵峥一直计划着自己必须离开白云道观一段时间,这样才能让自己突然“成长”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所以私下和史嵩之仔细商议过后,五日后的清晨赵峥借口去枣阳有事要待上一两天,然后与史嵩之的派来的亲兵首领逃之夭夭。
待赵峥出发第三日后,黄道长见赵峥还不回道观,于是让李德四处寻找赵峥。找寻了一日不见,第二天便去报了官。
史嵩之见黄道长如疯魔般的寻找赵峥,把他搞定一惊一乍,一头雾水。这赵峥去广南不是黄仙师派去的吗?
“我知道了,一定是此次所图甚大,黄先师怕天劫降下,所以极力装作不知。嗨!为了万民百姓,黄先师装的够辛苦!”史嵩之一边感慨,一边装作心急如焚的颁布命令,下令寻找赵峥。
然后在第五日,李德将赵峥早已备好的信递给黄道长。
黄道长看完叹息两声,偷偷摸了两滴眼泪。
信上赵峥说自己得到消息自己的族人那日也有人逃到了南宋,但却在南宋惹了官司,被流放三千里,发配广东一带,赵峥思恋亲人,所以莽撞,让黄道长见谅。而现在师父你有官家御号在身,不便大张旗鼓来找他。史知军可怜他身世,答应帮他一把,派了自家护卫护送,所以一路不会有什么危险。也不要责备史知军隐瞒于你。
但黄道长仍不死心,让李德备好马车,一路追到衡州也不见赵峥的踪迹,只得无功而返。
——
赵峥的车队一路风尘仆仆,不过三日便已到了鄂州,赵峥被史嵩之的亲兵头领孙河抱在怀里一路骑马狂奔。
赵峥年纪还小,身子骨也弱,刚到鄂州的时候已经上吐下泻了半天实在是吃不消,便决定到鄂州休息一天。
孙河在军中也是一营的指挥使,庆云府(今宁波)的人,算是史嵩之老乡,古人重乡党,孙河能成为史嵩之的亲兵头领大概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此行走的是官道,在沿途驿站已经换了四次马了、。三十多人,护送着近五百斤的红薯与土豆,这可是这次收成的大半了,大约可以各种一亩。
而圣旨也还在路上,古代传递消息很不便利,所以赵峥与史嵩之便商议,自己先行广东,同时请出圣旨,然后直接发往广东。反正史弥远一手遮天,请一道圣旨不难,更何况这事情还用不了圣旨,两府文书亦可。更甚者连官方文书也不要,地自己可以去广州以私人名义买,反正那里大部分地方是荒芜,便宜,而且赵峥也不用买几亩土地。而那些红薯、土豆无论名义上还是实质上都是他自己的。自己去找个地方去种地,这事也碍不了谁,谁也管不了。
,为了赶时间,连续几天的车马,赵峥实在是承受不住了,昼夜兼程,让赵峥感染风寒生病了,休息了一天也还觉得身体有些不适,想继续赶路,却被孙河看出,强行继续留在了鄂州养病。
闲来无事,于是让孙河去大量收购青蒿与薏苡仁两种草药。
瘴气其实在古代多是喝了不干净的水或者被蚊虫叮咬而患的疟疾,而且此时的广南东路已经得到了适度的开发,疟疾不会多严重,那些官员因为嫌弃广南环境恶劣,穷乡僻壤,纷纷在奏章中夸大了疟疾的影响。所以才让人们产生错觉,这个时候的广东毒瘴任然很多。
而青蒿与薏苡仁是治疗疟疾的不二之选,赵峥让孙河准备也是有备无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