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全球速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37全球速递-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起来要小得多。

    如今,“飞行堡垒”已经在陆军航空队服役测试满三年了,这次订购的38架B…17C就是霍伊特这批“战略轰炸派”多年不懈努力的结果。

    约翰当然知道B…17是款相当优秀的飞机,但是作为竞争对手(休斯飞机的D…2改装后也是一款远程轰炸机),他还是忍不住在霍伊特面前给早期的“飞行堡垒”挑了刺。

    比如:飞机的正后方存在严重的火力盲区,如果敌机从正后方进入攻击,B…17的飞行员只能立即作蛇形机动,使左右腰部炮手向敌机射击。但是在战略轰炸机的密集编队中,显然无法作这样的机动。

    再比如早期的“鲨鱼鳍”垂尾不仅让整个飞机看起来头重脚轻,而且使飞机在投弹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稳定性。

    不过约翰也知道,光找对手的毛病是没用的,他得证明D…2自身足够优秀才行。哪怕在约翰看来,休斯飞机的D…2完全可以跟后世的“挑战者”相媲美,但对于军方来说,采购一款来自新飞机制造企业的新飞机是需要冒很大风险的。因为谁也不知道这款飞机是否存在什么隐蔽的设计缺陷。

    根据小汤姆汇报的情况,军方对D…2的考察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为了打动军方的考察团,约翰决定亮出自己为D…2远程轰炸机准备的杀手锏——“诺顿轰炸机瞄准器”。

    和英国皇家空军主张进行无差别轰炸不同,美国战略轰炸思想十分推崇对敌方要害地带重点轰炸。他们认为近代国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和国家基干密切相关的、一旦受损就会造成整个产业瘫痪的“瓶颈”。

    美国陆军航空队相信,只要找到这个“瓶颈”并对其加以破坏,就可以有效地降低敌国的持续战争能力。因此,精准轰炸始终在美国的轰炸作战思想中不可动摇,几乎变成了一种刻板的宗教信条,一直持续到了下个世纪。

    约翰拿出的“诺顿轰炸机瞄准器”是休斯飞机公司与纽约诺顿公司合作开发的。这是个重达50磅的大家伙,有点类似于原始的机械计算机。投弹手只要输入目标坐标、飞机高度、航速、航向和风速,瞄准器就能提醒他何时投弹。

    要知道,目前轰炸机上的飞行员都是靠目测估计目标的,有时投弹偏差能达到一英里以上。但是有了“诺顿轰炸机瞄准器”,在理想情况下,投弹手甚至可以把一枚炸弹投进一个咸菜桶里。这可并不是夸张,在测试过程中真的有人做到过。

    这款仪器的发明人,瑞士工程师诺顿自从一战结束后就开始研究了轰炸机瞄准器了,约翰手里的已经是他研发的第15代产品了。他坚信,如果战争以无可避免,那他的发明至少可以使很多无辜的人免造伤害。

    老实说,这款瞄准器是约翰见过的最精密的机械仪器。由2000多个精密零部件装配而成,使用了大量精密齿轮和滚珠轴承。要不是约翰知道历史上美国轰炸机确实装备过这款瞄准器,他都不敢相信如此精密的仪器居然可以在战场的严酷条件下正常工作。

    历史上,这款机械瞄准器一直到70年代才逐渐被淘汰,在此之前它一直都是美军的机密。每个轰炸机的机组人员都必须宣誓保守诺顿轰炸瞄准器的秘密。美军还为装备了“诺顿”的飞机配备了铝热剂枪,如果轰炸机在敌占区迫降,机组成员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用这种可以释放强大热量的枪把“诺顿”烧成一团废金属。

    约翰坚信,这款瞄准器对于追求精准轰炸的美国陆军航空队来说,绝对是一款神奇的魔法道具。虽然1。4万美元的价格确实有点贵,但没有人能够拒绝他。

第八十七章 通过军方验收() 
约翰端起步枪,右眼凑近准星,瞄准了三百米开外的一只公羊。他屏住呼吸,轻轻扣动了扳机。枪响后,站在他身旁的一个陆军航空队军官举起望远镜,确认目标已被击中。这头体型健硕的公羊为这次短暂而又“收获颇丰”的狩猎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里是内华达州南部一个人迹罕至的荒漠地带,到处是砂石丘陵和低矮的灌木。目前这里是一个隶属于军方的武器试验场,离刚刚开始兴起的赌城拉斯维加斯不到100公里,约翰一直怀疑后世神秘的51区也许就在附近。

    今天上午,约翰和一帮军工生产委员会的同仁刚刚陪着陆军航空队的考察团在这里观看过D…2飞机使用“诺顿轰炸机瞄准器”投弹的演示。上午的演示非常成功,所有的军方官员都对D…2远程轰炸机和诺顿轰炸机瞄准器的优异性能印象深刻。

    约翰确信,休斯飞机公司的第一笔军方订单已经在向他招手了。在他的提议下,大家下午举行了这次小小的狩猎活动,以庆祝上午飞机投弹演示的圆满成功。

    晚上,在几座军用帐篷中间,燃起了熊熊篝火。特意从拉斯维加斯请来的厨师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新鲜的鳟鱼、烤鸡、烤羊排,热乎乎的松饼、玉米棒、柠檬派以及苏格兰威士忌和雪茄。

    一些人围坐在篝火旁,一边享用着美食一边随意地聊着天。约翰等人则在帐篷里支起了牌桌,开始了今晚的牌局。所有人都在享受着这份难得的轻松时光。明天一早,公务机就会把他们重新带回“文明世界”,开始新一轮的忙碌。

    今晚约翰的桥牌搭档是诺顿轰炸机瞄准器的发明人卡尔·诺顿先生。诺顿是个瑞士人,在约翰的印象中,瑞士人一般分成两种。一种是制作那些精细又昂贵的物品的人,一种是帮助那些买得起这些精细而昂贵物品的人管理钱包的人。卡尔·诺顿就是这第一种人中的佼佼者。

    诺顿毕业于著名的苏黎世理工学院,一战期间移民到美国,在曼哈顿老佛爷大街上开了自己的公司。诺顿轰炸机瞄准器严格来说是他闲暇之余的个人作品。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发明这款瞄准器的初衷是想让飞机只炸它想炸的目标,避免无辜的人受到伤害。

    卡尔·诺顿是约翰见过的最杰出的机械工程师,总是穿着三件套西装,留着很小但打理得很精细的胡子,头脑聪明,思维敏捷,自信、自负甚至有些自恋。他很少喝酒,但每天都喝大量的咖啡,一天工作16个小时都不知疲倦。只要给他一根滑尺,他就能一个人专注地工作好几个小时。

    今天白天,军方官员对诺顿轰炸机瞄准器的称赞,让这个瑞士工程师非常开心。晚上,他破例多喝了几杯威士忌,在牌桌上的话也比以往多了不少。

    约翰的对手是新朋友霍伊特·范登堡上尉以及范登堡的好友,毕业自西点军校的海伍德·汉塞尔少校。(历史上,汉塞尔担任过欧洲第一支B…17作战联队官的指挥官。二战后期官拜少将,指挥B…29联队轰炸过东京。)范登堡和汉塞尔都是陆军航空队里的“战略轰炸派”,他们都对于在装载5000磅炸弹的情况下航程仍能达到2300英里的D…2轰炸机赞不绝口。

    约翰告诉他们,D…2目前使用的还是四台功率为883千瓦的普惠公司R1830型气冷活塞发动机。等将来休斯飞机与罗尔斯·罗伊斯的合作成功了,换成1037千瓦的梅林61发动机,飞机的整体性能还能有一个大的飞跃。

    范登堡和汉塞尔都对此非常兴奋,表示回去后一定会催促哈尔中校(陆军航空兵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哈罗德·乔治,绰号“哈尔”)尽快完成考察报告,争取在年底前将采购计划提交陆军部。

    为了这个好消息,约翰多喝了好几杯,以至于当晚他老是出错牌。要不是搭档卡尔·诺顿极力挽救,约翰差点就输光了兜里所有的钱。

    第二天一早,约翰和军工生产委员会的几位同仁一起回了华盛顿。他们这些人以前都是大企业的高层,比如约翰目前的顶头上司,在军工审查会委员会中负责协调武器装备采购事务的唐纳德·尼尔森就是西尔斯百货的总经理。这家伙的老板,西尔斯百货的董事长罗伯特·伍德则是著名的孤立主义者,不久前刚刚出任了“美国优先”委员会的主席。

    现在约翰已经对这种两边通吃的行为见怪不怪了。实际上,这才是当前各大家族、公司、财团的正常做法。像亨利·福特那样,一头扎进孤立主义者阵营的大企业家不是没有,但这些见多识广的老家伙们一般都会派某个亲信或者亲属加入主战派阵营,给自己留条后路。

    可是一直到目前,老亨利·福特的儿子埃德塞尔都迟迟没有站队的迹象,这让约翰感到十分不解。按理来说,“主战派”这边不可能没有对埃德塞尔发出过邀请啊。难怪将来,福特汽车会被国会审查呢,这么不符合常理的举动,谁都会怀疑他们与的德国纳粹之间存在不可告人的猫腻。

    在约翰一家动身去北卡罗来纳州苏珊奶奶的农场过万圣节之前,约翰收到了D…2飞机通过陆军航空队初步审核的好消息。陆军航空队计划先采购15架D…2轰炸机用于服役测试。估计年底前,这笔定案就能通过陆军部的最终审核,纳入明年的军方采购名单。虽然服役测试一般都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但是约翰很清楚即将发生的战争会大大缩短这一过程。

    对于D…2轰炸机的销量,约翰的心理预期不算太高。历史上解放者B…24生产了1。9万架,与它不相上下又早问世两年的D…2总不能比它少吧。虽然不知道军方最后会给D…2什么正式编号,但是不怎么会起名字的约翰已经开始考虑是不是把历史上属于B…24的代号“解放者”给抢过来了。至少也是个好彩头不是吗?

第八十八章 万圣节之旅(上)() 
在获得D…2远程轰炸机通过陆军航空队初步审核的消息后,约翰先给雷金纳德打了个电话。正在进行休斯飞机制造厂搬迁工作的雷金纳德对此感到非常振奋。他向约翰保证,年底前一定能完成新工厂的建设工作,绝不会耽误首批15架D…2轰炸机订单的交付。他甚至还向约翰建议是不是多开一条D…2轰炸机生产线,以应对将来的大批订单。

    对此,约翰倒是并不着急,只是让雷金纳德在厂区预留出足够装配新生产线的空间来。反正过不了多久,欧洲就要开打了。等到法国投降后,美国政府就会加大对航空制造业的投入。到时候,产量上不去,政府和军方会比你还着急。约翰完全可以用政府的钱来扩大生产,没有必要现在自己掏腰包。

    交代完D…2轰炸机的事,约翰又关心了一下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合作进展。当初,约翰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签署的是梅林发动机的北美销售代理协议,目前负责这个项目的是西蒙·瑞莫。

    瑞莫是个出色的工程师,并不是合格的销售代理人。所以当初约翰选择他负责这个项目,压根就没想过要他去买梅林发动机。他承包这个代理权不过是为了不让其他美国飞机制造商使用梅林发动机而已。

    约翰给莫瑞布置的任务是抓紧吃透梅林发动机的设计,尽快给休斯飞机公司现有的几款飞机进行“换心”手术。目前莫瑞的进展还算不错,他对单引擎的H1战斗机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造,连休斯本人都对改进效果大为惊叹,称赞改造后的H1“飞得比子弹还快”。

    约翰决定万圣节后抽空去洛杉矶亲眼看一看,他有种预感,改进后的H1战斗机很可能成为休斯飞机公司继D…2轰炸机后的另一款拳头产品。不过在此之前,他还要带阿黛尔和艾拉去苏珊奶奶家的农场度个假,以避开“火星人入侵”这场闹剧。

    对于一个经历过长时间紧张工作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是比和家人一起去乡下度假更好的犒赏了。新鲜的空气、清澈的河水、大片的金色田野和硕果累累的果园,以及美味的农家食物和慈祥的苏珊奶奶。带着妻子和女儿站在农场的门口,约翰突然有了一种前世回家过年的感觉。

    约翰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见到从小把他养大的苏珊奶奶了。在他的心目中,这位从他爷爷那辈起就开始为他们家服务的老人跟自己的亲奶奶差不多。事实上,无论是约翰的父亲乔治还是约翰自己,都是苏珊奶奶一手带大的。就连小艾拉刚出生的头半年,也是由经验丰富的苏珊奶奶来照顾的。

    相比于约翰那个不靠谱的“老妈”,苏珊奶奶更像是约翰的家人。自打父亲去世后,约翰就没再见过自己的生母。其实,父亲在世的时候约翰也很少见到她。约翰的生母是个交际名媛,热衷于参加各种奢华的社交活动。她总是喜欢待在纽约、伦敦或者巴黎这样的大城市,而把身体不好的丈夫和年幼的儿子扔在比摩尔庄园里。

    父亲乔治去世后,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大佬们出面,替当时只有10岁的约翰保住了父亲的绝大部分遗产。而约翰的生母则拿着一笔不菲的“补偿款”去了欧洲。

    约翰上次去巴黎的时候,听孔苏埃洛堂姐提起过,他的那个“老妈”又结婚了。这已经是她的第四次婚姻了,新郎是个比约翰还小6岁的法国小鲜肉。虽然“天下下雨,娘要嫁人”这种事是谁也阻止不了。但约翰还是对自己亲妈不断给自己找“新爹”这件事感到很丢人。

    所以这么多年来,他都对自己的生母只字不提,也从来不想主动去联络。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温斯顿·丘吉尔那种程度。(丘吉尔的母亲詹妮在丈夫去世后,又结了两次婚。一次是和与丘吉尔同岁的运动员韦斯特,一次是和比丘吉尔小三岁的政客蒙塔吉,这家伙还是个丘吉尔的反对派。这两次婚姻,丘吉尔都亲自出席了婚礼并送上了祝福。)约翰自问没有伟人的宽广胸襟。

    见到约翰一家三口,尤其是小艾拉,苏珊奶奶格外高兴。当时她正在农场门口跟儿子罗伯特一起把今天刚产的新鲜牛奶抬上卡车货厢。从她搬动那些50磅重牛奶桶的动作上看,苏珊奶奶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身体状况还是很不错的。

    “苏珊奶奶,见到你真高兴!”约翰像一个回家的游子一样热情地拥抱了苏珊奶奶。

    “下午好,先生、夫人还有艾拉小姐。”苏珊奶奶也有些激动,但她还是按照多年的习惯对约翰一家使用了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