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全球速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37全球速递-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目前,约翰对此事的理解是:共和党先是拉拢了支持孤立主义的民主党人,在国会把罗斯福逼到了墙角。然后史汀生他们这些反对孤立主义的共和党人又跑来跟罗斯福抱团取暖。

    但是跟罗斯福的支持者比起来,史汀生他们毕竟人少,显得太势单力薄了一点。双赢合作弄不好就变成寄人篱下了。所以史汀生他们又看中了既是共和党,又反对纳粹,在民间还有一定名气的约翰,想把他拉进来壮壮声势。

    恰好,无论是之前援华志愿航空队的事,还是欧洲考察报道的事,都让罗斯福对约翰留有不错的印象。于是,就有了今天民主共和两党主战派大佬们对约翰的“面试”。

    加入“为自由而战委员会”,约翰当然没有问题。他本来就是反对孤立主义者的。虽然觉得现在就公开自己的立场还有点早,但也并不是不能接受。

    虽然现在还是孤立主义占上风,但约翰知道自己站在的是最终胜利的一边。哪怕短期内受点委屈也没啥,政治投资嘛,怎么也得下点本钱。自己这也算是“雪中送炭”了吧。

    关键是发言人这个职位,让约翰有点头大。难道是因为之前自己在国会演讲的事,给这帮大佬留下能说会道的印象了?早知道当初就不让威廉这么卖力帮自己宣传了。

    约翰之所以在心里抵触这个职位,主要是他知道,历史上自己的老大哥林德伯格是担任过“美国优先”委员会发言人的。难道以后要天天在媒体上跟林德伯格吵架不成?

    约翰这一犹豫,屋里的大佬们都察觉出来的。脾气比较火爆的诺克斯眼睛一瞪就要开口说话。史汀生把他拦了下来,温和地问道:“小约翰,有什么顾虑吗?”

    哪怕史汀生拿出了对待亲近晚辈的语气,约翰也不敢真顺着杆子往上爬啊。像他这样的“菜鸟水手”,人家能允许你“上船”就不错了,哪有资格挑肥拣瘦啊。

    “没有,我很乐意加入。就是担心没经验,胜任不了发言人的职务。”约翰慌忙回答道。现在顾不上多想了,先答应下来,以后再找机会换个职位就是了。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多找几个有经验的撰稿人就是了。”史汀生的话很有道理,这年代又没有电视直播、网络直播,连罗斯福的炉边谈话也是要通过录音剪辑的。所谓发言人,对口才和应变能力的要求并不向后世那么高。

    最终,在罗斯福拍板下,约翰通过了面试,成为了尚在筹备中的“为自由而战委员会”发言人。

    临出办公室的时候,约翰还觉得有些地方没想明白,他决定晚上去拜访一下史汀生叔叔。既然人家已经摆出长辈的样子了,那自己就昨回晚辈,上门求教一下又何妨。

第八十一章 三选一的难题() 
史汀生就住在疗养院西侧的一栋白色小楼里,离约翰一家住的地方只有几步之遥。晚饭后,约翰只身一人前去拜访了史汀生。

    一见面,史汀生就笑着说:“我就猜到你会来找我的。你和你父亲年轻时一样,心里搁不住事,不把问题想明白就睡不着觉。”

    约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前世他的性格可不是这样的。约翰上辈子是个典型理科男,只专注于自己的小世界,对其他的事情经常“视而不见”,更不会多想。要不然当初也不可能连合伙人背着他把公司卖了都没发现。

    穿越过来后,他才开始变得遇事喜欢瞎琢磨,而且越想不明白越纠结。难道真是受到了这具身体原主人的影响?

    “说说吧,有什么地方没想明白?”史汀生给约翰端了杯酒,让约翰坐下说话。

    “为什么是我?我是说我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对政治上的事也不太敏感。”约翰道出了自己心中最大的疑惑。

    史汀生笑了:“相信我,约翰。我们不会是随随便便就挑中你得。你有这方面的潜力,而且这两年你的表现很出色。无论是之前食品法案的事,还是这次纽约救灾的事,都证明你有跟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你不要跟你父亲学,他是个聪明人,但就是太瞻前顾后了,结果什么事都喜欢躲在后面。”

    约翰没觉得父亲的做法有什么不好,如果可能的话他也喜欢做一条隐藏在水下的鳄鱼。不过劳伦斯之前也提醒过他,在具有绝对实力前,太过畏首畏脚地反而更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扮猪吃虎是很爽,但一不小心真成猪了可就不好玩了。适当的时侯露露锋芒,也能为自己的发展争取更多时间。况且只是一个民间协会的发言人而已,只能算是明确站了队,并没有进入斗争的核心层次,应该不至于吸引太多的攻击火力吧。

    “你是担心威廉那边会比较难做吗?”史汀生和范德比尔特一家都很熟悉,他以为约翰是在担心威廉有不同意见。“邀请你之前,我跟威廉通过电话了。他那边你可以放心,在这个问题上他是支持我们的。但是因为他和白宫某些人积怨很深,所以不方便像我们一样公开和罗斯福合作。”

    约翰知道威廉虽然是个强硬的罗斯福反对派,但同时也是个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坚定维护者。连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他都强烈反对,更何况德国纳粹那么极端的政策。

    约翰决的,威廉之所以选择自己留在保守派联盟,又同意让他加入史汀生这边,应该是出于政治风险的考量。毕竟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嘛。

    “威廉那边我倒是不太担心,我比较顾虑的是怎么应对林德伯格。”虽然林德伯格现在还没有出任“美国优先”的发言人,但约翰还是准备把这一情况告诉史汀生:“我和林德伯格是很多年的朋友了。这次在柏林遇到他的时候,他说自己将会出任美国优先委员会的发言人。”

    “这情况我们倒是还没有掌握,他自己跟你说的?”史汀生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消息。

    林德伯格可是全球著名的飞行英雄。不光是对美国德裔、天主教徒、和平主义者这些孤立主义支持者的基本盘,对全体美国民众都有相当的影响力。而且之前他长子遭绑架遇害的事,更是让他获得了美国社会的普遍同情。相比之下,约翰无论是名气还是资历都有些不够看。

    “是的。其实,我还有个更合适的人选。”约翰斟酌了一下,对史汀生建议道:“我觉得休斯比我更合适发言人这个位置。”

    约翰为了避免跟老大哥林德伯格对怼,果断地把自己的另一个老大哥霍华德·休斯给卖了。不过,他内心也确实觉得休斯比自己更合适。

    首先,休斯是不亚于林德伯格的飞行英雄,无论是年龄、资历还是成绩两人都旗鼓相当。最近挑战环球飞行纪录的成功,更是让休斯在名气上暂时超过了林德伯格。

    所以休斯在面对林德伯格的时候,完全没有心理压力。不像约翰,面对当年亲手教自己开飞机的老大哥,心理上天然就矮了半截。况且两个著名飞行英雄之间的对垒,应该也是媒体更乐于看到的吧。

    此外,休斯还有一个天然的加分项。作为一个好莱坞电影大亨,他可以算得上是传媒圈的半个自己人。在跟媒体打交道方面,他比约翰和林德伯格都更有优势。

    “休斯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你有把握说服他吗?”史汀生有些心动了。

    “我可以试试,如果罗斯福总统能够亲自作出邀请的话,我想应该问题不大。”约翰很了解休斯,这个大哥是个喜欢抛头露面的家伙,非常享受媒体对他的追逐。

    而且休斯虽然鄙视政客,历史上甚至公开拒绝接受过国会颁发的奖章。但他是个罗斯福的崇拜者,去年还接受了罗斯福的邀请,去白宫做过客。

    “不管怎么说,委员会新闻发言的事务你都得先接过来。如果休斯愿意加入的话,我们以后再做调整。”想了一会儿,史汀生同意了约翰的建议。不过他又说道:“之前,我们对你的工作安排是有过不同意的。你也可以先听听,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摩根索(美国财政部长)想让你在协调军工企业方面做些事情。你的联邦快递公司天然能够与这些企业产生交集,可以为我们整合军工生产力量提供帮助。《海军扩充法》已经通过了,罗斯福又准备让马歇尔担任陆军参谋长着手重新整顿陆军,这些需要军工企业的配合。”

    约翰大概明白史汀生指的是什么了,这应该就是未来军工生产委员会(WPB,也叫战时生产局)的前身吧。历史上,WPB是1942年正式成立的。在此之前,罗斯福曾尝试了很多诸如紧急管理办公室、生产管理办公室、国防咨询委员会、战争资源分配委员会等机构来管理军工生产。约翰估计摩根索想让他去的就是其中的某一个机构。

    “多诺万则提议让你做一些情报方面的工作。现在白宫缺少一个统一的情报机构,情报来源很乱,经常自相矛盾。罗斯福打算成立一个情报协调机构,你之前的那些调查报告证明你在情报分析方面很有天赋。特别是你能仅通过一些公开的市场信息就分析出法国战争准备的情况,这让我们所有人都对此印象深刻。”

    好家伙,除了军工生产委员会(WPB),还有战略情报局(OSS)吗。这两个可都是未来战争时期权势滔天的部门,约翰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这么吃香了。

    “不过这两项工作都很艰巨,而且暂时处于非公开状态。军工生产方面我们准备让詹姆斯·伯恩斯(民主党参议员,二战期间担任过战时动员局局长,罗斯福称其为后方战线的副总统)负责,情报协调那边打算让多诺万牵头,你去哪边都只能给他们打下手。”

    史汀生接着说道:“所以我之前建议任命你为为自由而战委员会的发言人,至少在这个位置上你可以独当一面。而且多跟媒体打交道,也能提高你的知名度,对你将来的发展也有帮助。”

    约翰知道史汀生说的有道理。为自由而战委员会、军工生产委员会、战略情报局,这三个去处都各有利弊,约翰到底该怎么选择呢?

第八十二章 艰难的决定() 
史汀生压根没指望约翰能立刻给出答复,他大致把三个机构的筹备情况介绍了一下后,就让约翰回去了。

    回到房间,约翰又纠结得失眠了。面对“为自由而战委员会”、军工生产委员会、战略情报局这三个选择,约翰需要好好权衡一下。

    在床上翻来覆去想了很久,约翰首先放弃的是“为自由而战委员会”。老派国际主义份子希望通过国联和日内瓦裁军会议平衡国际局势的努力已经完全破产了。在希特勒那个疯子横扫欧洲以前,孤立主义在美国的压倒性优势已无法动摇。

    约翰之前同意加入“为自由而战委员会”,不过是为了向那些“主战派”大佬们表明自己的立场罢了。现在既然无论是选择军工生产委员会还是战略情报局都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那就没有必须要再选它了。

    毕竟约翰也不想被民众骂成军火商和华尔街犹太人的走狗。况且“为自由而战委员会”只是个民间组织,就是“主战派”用来跟孤立主义者们打嘴仗的。美国参战后它就自动解散了,并不能给约翰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现在是二选一了,要么是军工生产委员会,要么是战略情报局。约翰看了看外面已经略微发白的天空,知道自己今晚注定是睡不着了。他干脆爬了起来,找来了纸和笔,靠在床上把他能想到的优劣势一条条列了出来。

    早在刚穿越过来的时候,约翰就曾经有过战时加入战略情报局的计划,那时他还专门去跟多诺万套过近乎。战略情报局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它隶属于军方。加入它,就可以规避参军的问题。

    要知道,在战争时期,像约翰这样年龄合适的大家族子弟,如果不参军的话是很容易遭人诟病的。加入战略情报局,既可以获得正式的军衔,同是又可以打着情报需要的旗号,继续以商人的身份活动。毕竟情报部门的自由度还是很大的。

    不过,自打在从英国回来的船上遇到多诺万后,约翰对自己当初的想法又有了犹豫。当时,约翰和多诺万都是乘坐“玛丽王后”号邮轮回国的。在船上,他们两人有过几次深入的交流。

    之前,约翰对多诺万的了解,都是他前世从网上看来的。当他与多诺万亲自接触过后,不由得对自己能否与其共事产生了怀疑。

    多诺万是个天生的冒险家,胆大包天的行动派,跟约翰完全是两种类型。这次多诺万作为罗斯福的私人观察员,与英国的情报部门有过秘密接触。但他似乎只对渗透、破坏之类的暴力行动感兴趣。

    约翰发现,多诺万是个喜欢厮杀和破坏的家伙。他甚至亲口对约翰说过“如果是搜集情报的话还勉强可以接受,因为或多或少有点冒险性,在办公室里分析情报和撰写报告就太无趣了”这样的话。

    历史上,在他的带动下,战略情报局一直有“重颠覆轻情报”的传统。而他手下的那帮干将也都瞧不起搞情报的活儿,宁愿去战场上冒险,或者在敌后搞颠覆。在战略情报局,行动人员被亲切地称呼为“牛仔”,而情报分析人员则被戏称为“唱诗班男孩”。

    而约翰擅长的恰恰是搞情报分析,“安全第一”是他的行事准则,对冒险刺激没有丝毫兴趣。所以,他如果加入战略情报局的话,注定会是个“非主流”的边缘角色。

    更麻烦的是,多诺万跟胡佛两人是死对头。约翰要是不认识胡佛也就罢了,现在他不仅和胡佛都是共济会成员,两人目前还有合作关系。将来他夹在多诺万和胡佛中间会比较难做。

    胡佛要想利用他对付多诺万怎么办?答应吧,做吃里扒外的二五仔不是约翰的风格。不答应吧,注定会得罪胡佛这尊屹立48年不倒的“大佛”。

    历史上,多诺万最后可是没能斗过胡佛的。罗斯福死后,杜鲁门就解散了战略情报局,把多诺万发配到泰国做大使去了。就算后来重新组建中央情报局也没有再启用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