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相比较起来,袁军的补给线相当的冲剂,运不了就运不了,大不了再从后面调派运送粮草。
可恶啊。。。想了想,袁绍只能暂时的按捺下带大军清剿白马余孽的冲动
“那俊义,不知道你可曾准备好,攻伐的计划?”袁绍将话题引开,开口问道。
被点名的张颌微微颌首,抱抱拳正色说道:“我军虽有十数万大军,但易京城内亦是有近五万守军,纵使我军能攻到城上,只要城内守军展开反击,我军亦难逃败退的结局,既然如此,强攻何益?”
见张颌没有配合自己的意思,袁绍微微皱了皱眉,亦感觉有些无趣,在点了点头后问道:“那你此番前来,莫非有什么破敌之计?”
“末将可不敢说破敌之计。”张颌摇了摇头,旋即抱拳说道:“我只是觉得,公孙瓒的兵力还有数万,且又有易京城作为己助,若我军选择强攻城池,我方士卒势必伤亡惨重,白白流失了我方迄今为止建立的优势……”
“莫非张将军有妙计可以引出城内的公孙瓒?”忽然一旁的许攸笑着问道。
『……』
张颌闻言看了一眼,感觉许攸看向他的目光有点奇怪。
只是当下顾不得细想,张颌沉声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在下的建议是,强攻不如围城!”
“围城?”
许攸捻着他两撇小胡子,笑吟吟地对张颌说道:“,你是想断绝城内的柴薪?”
“……”微微摇了摇头,旋即对袁绍等人解释道:“主公,易京城内本来就有万户国人,而如今又有近数万进驻城池,每日柴薪的消耗,难以估量,若我军能围住城池,断绝城内的柴薪,则过不了几日,城内就得拆屋取木,来做饭以及取暖,如此一来,易京城内士气必定下跌……”
顿了顿,他又说道:“倘若城内按耐不住,率军出城驱赶我军,那正合了我军的心意,有主公麾下骑兵相助,我军定能一举击败公孙瓒大军。”
张颌的见解还是别开生面,虽然袁绍并没有认同,但是仍然给了他一个机会。
袁绍来势汹汹,架云梯,挖地道,连续猛攻易京。
易京危在旦夕,公孙瓒手下将领,有的投降了袁绍,有的逃跑了,情况很危急。公孙瓒苦苦支撑,唯一希望就是黑山军张燕派援军来救他。
也正是这个时候,身心俱疲,公孙瓒又恰巧收到了一封久违的捷报。
听到捷报,言赵云已经夺取了浮阳,还劫了袁绍后方的粮草,公孙瓒倒是一下子来了精神。
“主公勿要担忧!”公孙瓒部将笑着说道,“主公,袁本初兴许此刻也在大声咒骂主公呢!”
“咒骂我?”公孙瓒眉头一皱,疑惑说道,“为何要咒骂我?”
“主公想呀!”将领一拱手,笑呵呵地说道,“赵云将军率领骑兵深入冀州搔扰,其中更是有白马义从乃主公亲卫精锐,呵呵……”
“哈哈哈!”公孙瓒举起拳头,大笑说道,“好一个咒骂我!爽快!爽快!”
顿了顿,喃喃自语“赵云。。。是他?对于赵云,公孙瓒有些认识不清。
回想起,昔时中有关赵云投奔公孙瓒的情形,《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
请注意,赵云当时只是个一般的老百姓,但是他受到整个常山郡的一致认可,让他当头领。而且跟从前往的人,包括“义从吏兵”。
也就是说,既有义气相投的朋友,也有官吏和士兵,各色人等都有,人数也不会太少。
赵云既然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公孙瓒难道看不出来?
而且,赵云投奔公孙瓒的时候,公孙瓒说:“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就说你们冀州(常山郡属于冀州)的人都去投奔袁绍了,你怎么却来投奔我呢?从公孙瓒的问话中。
其实我们已经看出,公孙瓒是看出了赵云有不一样的见识。
第819章 赵云在行动()
不过说起来也奇怪,虽然公孙瓒对于赵云的能力上确有认可。
但是对于重用人才方面,他对赵云的使用率,却是出奇低的离谱。
毕竟,就算单单只是靠按照公孙瓒对军中实力的提拔方面来说,以赵云的实力,名副其实的可以算得上公孙瓒麾下第一人。
不说给他一个之前严纲那样的地位,起码也得是统领万军级别的重要的职位吧?
可是公孙瓒一直没有重用赵云的意思,说起来,可能是出于对赵云的第一印象不好吧?
想当初,赵云带着一众父老乡亲前往投奔公孙瓒的时候,他说的第一句话便是:“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
至今为止公孙瓒都还记得,当时的自己,对赵云用了“迷而能反”一词,虽然知道对方是来投奔自己,但是他就是有那么一种感觉,好像赵云是犯了错误,迷途知返,是投降他来了。
其实就算是旁人,从这话语中,也可以看出他有很大的优越感。
这话让同样有着一身本领,心高气傲的赵云听了,心里如何高兴呢?
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来说,公孙瓒他这样做,显然不是一个重视人才的表现。
当然了公孙瓒不重视人才,还真的是可以找到证明。
先说历史上,袁绍他攻打公孙瓒的时候,公孙瓒众叛亲离,所有人都纷纷离开他,投奔袁绍,最后他成为孤家寡人,引火自焚。
大家为什么会离开他?就是他不厚待部下的表现。
不提那些还有没有可能发生的事,就说当下,公孙瓒,他同样是已经开始有众叛亲离的前兆了。
公孙瓒当时为什么那么骄傲呢?
因为当时他很有名气,他的名气主要是靠两方面打出来的,一是坚决打击胡人,二是坚决打击黄巾军起义,都获得了不小的胜利,自己也拥有一大片地盘,被人称为“白马将军”。所以,公孙瓒自我感觉特别好。
其次,赵云他并不巴结公孙瓒,甚至公孙瓒认为,某种程度上来看,赵云就像是在讽刺他。
赵云为什么会去投奔公孙瓒?
就是因为公孙瓒当时着力打击乌桓等北方游牧及黄巾军起义,这在当时的人看来,是一种平乱,维护国家稳定,所以赵云才会去投奔他。
但是赵云在投奔他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可能就让公孙瓒不喜欢。
当公孙瓒问赵云为什么会选择投奔自己时,赵云说:“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可以注意一下:其一,公孙瓒称袁绍为“袁氏”,赵云称他为“袁公”,明显的不懂的去巴结自己的上司公孙瓒。
其二,赵云说“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意思是我们之所以投奔公孙瓒你,并不是看上你的名头,是希望你能救百姓于水火(当时公孙瓒逐乌桓打黄巾,看起来确实在救民)。
这话公孙瓒听起来如何高兴呢?
其三,赵云提到的“仁政”,恰恰是公孙瓒的短板,在公孙瓒听来,赵云这简直在讽刺他。
为什么说“仁政”是公孙瓒的短板呢?当时公孙瓒经常纵容士兵抢劫百姓。尤其是对待乌桓,他非常残忍。
因为这事,还与幽州牧刘虞形成鲜明的对比。
刘虞是一个典型实施仁政的人,他从不抢劫百姓,注重发展生产,而且宽待北方游牧,获得了很大的贤名。
最后公孙瓒还因为这个,和刘虞大打出手并杀了刘虞。
所以说,公孙瓒听赵云那么一说,简直认为赵云在揭他的伤疤,他怎么会喜欢赵云呢?
所以,即便是当公孙瓒见识过赵云的强大实力,同样是没有给赵云委以重任,只是当时界桥之战的时候,因为缺人手,加上严纲个人对赵云高看一眼,才让赵云管理一只千人队的白马义从。
而后,便是严纲白马殒命,磐河大军溃败,公孙瓒麾下势力迅速缩水,赵云也是因此和大军脱节,逗留在冀州,收拢溃军。
赵云的战略眼光还是不错的,其实在幽州大军溃败的第一时间,他就迅速的反应了过来。
不过,当时担忧主帅严纲的安危,赵云并没有随大部队溃败的步伐,领着麾下本部人马,逆向而行。
只可惜,严纲他过于孤军深入,赵云紧赶慢赶,却也终究还是迟上了一步,当时赵云赶到的时候,严纲已经被人取掉了首级。
由于严纲的溃败,界桥前沿的数万大军,全线崩溃,失去了指挥。
败局已定,非人力所能挽转,无可奈何之下,赵云只能紧急召集麾下的千人白马义从,并荟聚了四周的近两千溃军,一路杀出。
在袁绍大军主力压制公孙瓒,向幽州境域前行的时候,赵云领着残军于冀州流窜,开始打起游击战。
劫掠袁军后方粮草、劫杀冀州游骑,时不时的攻伐一两个县城。。。
一般而言,虽然整体上对于袁军的影响不算大,但是一来积少成多,而来,有时候洗劫粮草对于前方供给的波动还是有的。
所以冀州后方,还是深受其害。
而现在,得知公孙瓒大军被袁绍击溃,公孙瓒退缩易京城,被袁绍大军团团包围,围堵得水泄不通的情况之后,赵云也是心急了。
慢慢的,他已经开始不再单单只满足于小打小闹。
仔细的考虑了一下,赵云领着麾下白马义从,并带一千七百名幽州溃兵,一路穿行,来到了冀州的渤海郡,袁绍起家的地方。
“嘶踏踏。。。”马蹄声隆隆,七八百匹雪白战马立在最前。
这些马背上的骑兵,一个个手持长枪,身后背着强劲的长弓。
人数不多却个个精壮剽悍,这支队伍就是追随公孙瓒多年,曾立下无数功劳的白马义从!
如今,他们都是赵云的麾下。
眺望远处城墙,赵云暗自下定了决心,这一次,说什么也要好好的在冀州闹个鸡飞狗跳,让袁绍好好的心疼一番。
第820章 诱敌()
“嘶溜溜!”战马嘶鸣,马蹄连连。
悄悄的在渤海郡外围的山林间驻扎了半个白天,赵云所率领的大军,继续开拔向着渤海郡前进。
离渤海郡治所的城门尚有数里之遥,仰首细细看去,却也能发现城墙上一杆火红的大旗在风中摇摆,旗上绣着的乃是一个黑色红边的金边大字。
袁!
漆黑的夜幕之下,七八百骑雪白的战马,在夜色中犹如白色的鬼魅奔驰而出。
无数骑兵冲阵而出,阵阵蹄声如同擂起的战鼓,卷起滚滚烟尘。
“吁!”赵云勒马顿足,抬头向前望去,目光深邃若星辰大海。
“将军。”一旁的两名副将,对视一眼,双双纵马上前,轻声问道。
“嗯?”赵云瞥望一旁。
“将军我们真的要进攻渤海吗?”副将一脸生无可恋的望着赵云。
“怎么了?”赵云看着副将,有些好奇。
“将军,我们只是骑兵,又并无攻城的器械,渤海城关高大,我们怎么攻城?”副将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出心中的不解。
“哈哈,我可没有让你们强攻的想法。”知道两名副将的想法,赵云不由笑着解释。
“那就好。”闻言松了一口气的副将,复又问道:“那依将军之见,又该如何?”
赵云闻言低头思虑片刻,随即抬起头道:“这样,一千两百骑兵,咱们派出三百在北面的树林间来回奔走,造出一副尘土飞扬,让敌军误以为咱们有大队人马出没附近,剩下的八百骑分三路围城,各自在东、西、南三门摇旗呐喊,以壮声势,唯独留下北门一路放空。”
当前一名副将一时没反应过来,奇怪道:“围三缺一,乃是为何?”
赵云的另外一个副将却是心领神会:“留下北门,让袁军的信使冲出来给袁绍报信。”
赵云闻言笑道:“正是如此,好了,劳烦你们让人立刻分头行事,准备围住渤海,我们这一次要尽可能的造大声势,迫袁绍调兵回援。”
“诺!”二将领命,纵马退去。
与此同时,渤海郡府内,正在处理政事的辛毗,也很快得知了渤海附近出现的那股骑兵消息!
据报,前面主公袁绍与公孙瓒的战斗已经接近尾声,前方战事已是向着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这种关键时刻,他这个为袁绍坐镇后方的谋士,更是需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切实的抓好每一个小项,不让冀州后方出现一点小的差错。
而现在,惊闻有大股来路不明的兵力出现在渤海附近的时候,辛毗闻言眼皮顿时一跳。。。。。。。
该早不早,该晚不晚,偏偏这个时候跑过来了!
“兵马多少?是何人统管?”辛毗问道。
侍从官擦了擦汗,摇头道:“北方沙尘漫天,锦旗摇曳,看不清多少兵马,近处先锋部队皆是精锐铁骑,将旗大书“先锋官赵云。”
“赵云?!”
辛毗心下顿时一惊。
他听兄长曾提及过此人,据说之前和军中的文丑将军不分高下。
想来公孙瓒麾下应该也没有多少这个级别的战将,如今此人到来,肯定是有着攻伐渤海的想法!
“随我往城墙上去看!”辛毗大袖一摆,起身便往外走去。
到达城楼上的时候,只见下方的铁骑已是将三门围住,兵马往来纵横,大声呼喝,显得极为嚣张。
再看远处,烟尘寥寥,沙土飞扬,似是不知还有多少兵马冲着己方奋勇而来,看样子却是不会少了。
南门城下,只见一个样貌极其俊朗,身着银白色甲胄的雄伟将领,在一众铁骑的护卫下,如众星捧月般的来到城门下。
辛毗定眼一看,但见下面的那员骑将,戴的银sè头盔,身上闪光亮丽,质地不俗,一看便不是凡品,与其他人身上的穿着截然不同,甚是显眼。
形势不妙啊!
“唉!”辛毗长叹一声。
“渤海城高,一时半会对方也拿之不下,先生何故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