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崛起- 第4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大刀呵呵笑了笑,挠了挠脑袋。

    呃。

    好吧。

    李姝这丫头,朱平安闻言,抬头看向敬享园方向,心里面一阵暖流。

    因为朱平安起的时间太早,宵禁时间还没结束,朱平安和刘大刀牵了马在临淮侯府大门前等了一会,解除宵禁的锣声才缓缓敲响。听到宵禁解除锣声的第一时间,朱平安便翻身上马,向着杨继盛的府邸,快马加鞭而去。

    刘大刀策马紧随其后。

    走到一半的时候,朱平安忽然想起还没有跟裕王府请假呢,两个地方还不顺路,朱平安便让刘大刀改道去裕王府,给裕王府守门中侯武万夫说一声,就说自己今天上午有事,让武万夫帮自己向裕王请个假。

    “好的公子,那我跟武将军说后,就去杨大人府外等公子。”刘大刀调转马头,快马加鞭向裕王府而去。

    朱平安继续策马前行,去往杨继盛府邸,好在时间早,路上基本没什么行人,一路畅通无阻,再加上杀马特黑马今天异常给力,速度快的飞起,朱平安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钟就赶到了杨继盛府邸。

    杨继盛的府邸坐落在一个陋巷胡同,这个胡同环境不好,进去后有一股子霉味。这个胡同的院子都是用来出租的,杨继盛租的院子是这个陋巷里面积最小的一个,地段最差的一个,只是一个独门独户的小院子,里面也就一个正房、一侧厢房、一个灶房和一个厕所,跟农村的院落差不多,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堂堂一个兵部员外郎,从五品的官员,副局级干部,租住这样的一个院子,真是有些难以想象。

    小院墙皮都有些脱落了,不过院外打扫的很干净。

    院上挂了一个简单的匾额,上面写着“杨府”,从字迹上看,是杨继盛亲手所书的,望去,便觉一股子铁骨铮铮的浩然正气从匾额上飘溢了出来。

    隔着门缝,依稀看到房内似乎亮着油灯。

    看来杨师兄还未出门。

    朱平安心里松了一口气,还好,总算没有错过。

    “叩叩叩……”

    朱平安下马,上前握住门环轻轻叩响了杨府的大门。

    院内似乎有动静,不过并无人前来开门。

    于是,朱平安又轻轻叩了几下房门。

    少顷

    一阵脚步声传来。

    “谁啊”

    一个上了年纪的男子声音从门后传来。

    “老伯,在下朱平安,乃是贵府杨继盛杨大人的同门师弟,今有事特来拜会杨师兄。”

    朱平安在门外拱手回道,通过门缝依稀可见一位五十来岁老仆的面孔。

    “我家老爷的师弟?怎么这么早来拜访啊?那你等着。”门后的老人比较警惕,听了朱平安自报家门后,也没有开门,只是让朱平安在外等着,他去正房通传。

    “有劳老伯了。”朱平安拱手道谢。

    继而,便听到一阵脚步声远去,然后隐约听到老者通传的声音。

    又过了一会。

    听到一阵快速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接着嘎吱一声,大门打开了,杨继盛微笑着快步迎了出来。

第九百八十八章 劝() 
“师兄早安,平安唐突,不请自来,还望师兄见谅。”朱平安微笑与杨继盛拱手见礼。

    “呵呵,子厚与我客气这些做什么,难得有人不嫌弃寒舍简陋,快请进。”杨继盛笑着拱手还礼,轻轻拍了拍朱平安的肩膀,邀请朱平安进门。

    进了院子,两人简单寒暄了两句后,杨继盛便将朱平安请进了正房。

    厅堂很是简单,摆设只有桌椅而已。刚刚杨继盛应该是正在用早膳,桌上的早膳还未撤下去,一盆稀粥,一碟腌萝卜,一窝粗粮馒头,别无他物,仅此而已。

    很难相信,这就是一个五品官员的早膳。京城普通老百姓的早膳,也都比这丰富的多。朱平安知道,这是因为杨继盛把他微薄俸禄都寄回贬谪狄道时创办的学院,为当地的学子补贴膳食了。

    桌上除了备用的碗筷,还有两套用过的餐具,一套是杨继盛用的,另一套应该就是杨夫人的了,应该是刚刚杨夫人听到有人拜访,避嫌,避到卧室去了吧。

    封建社会的礼制便是如此。

    男客至,女子要避嫌。

    朱平安早就习惯、适应封建社会的这套行为准则了,对此习以为常。

    “子厚,这么早过来,应该还没用早膳的吧?若是不嫌,不妨一起用个早膳?”杨继盛邀请道,“只是愚兄这的早膳有些简单,恐子厚吃不习惯。”

    “呵呵,还真被师兄说准了,平安确实还没用早膳呢。师兄盛情难却,那平安就不客气了。”朱平安呵呵笑了笑,一点也不客气作假,直接一屁股坐了下来,一边动手取了备用的碗给自己盛了一碗稀饭,一边说道,“什么简单不简单的,平安来自乡下,小时候家里欠收的时候,肚子都填不饱,哪里有什么吃不习惯的。”

    朱平安作的自然,一点也不做作,杨继盛脸上的笑容更真实自然了。

    “嗯,这萝卜好吃,佐粥最配不过了,真可谓天作之合,师兄真是好口福啊。”朱平安夹了一筷子腌萝卜放入口中,清脆爽口,嚼的“叽跚叽蹦”作声,酸中有甜,甜中带香,吃的津津有味,再喝一口粥,真是一种享受,朱平安赞不绝口。

    朱平安这话真不是恭维,是真的好吃,跟祖母腌的萝卜味道不同,但都很好吃。

    “呵呵,这萝卜是你嫂子亲手腌的,佐粥最善,我每天都离不开它,回头让你嫂子给你装上一坛。”杨继盛笑着说道,许诺给朱平安装一坛带走。。。

    “多谢师兄。”朱平安道谢不已。

    “腌萝卜而已,又不值几个钱,客气什么。哦,对了,不知这么早来询愚兄,所谓何事?”杨继盛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将话题引到了正题上。

    “师兄不问,平安也要说了。”朱平安放下手里的碗筷,一脸正色的回道。

    “哦,子厚有何见教,愚兄洗耳恭听。”杨继盛见状,也放下了碗筷。

    “师兄可是要弹劾严嵩严阁老?”朱平安抬头看向杨继盛,用肯定的语气,轻声问道。

    朱平安的声音很轻,微不可闻,可是在杨继盛听来,却如同一道惊雷一样。

    “子厚,你听谁说的?”杨继盛一刹那间变了脸色。

    难道说消息已经走漏了吗?!

    不应该啊。

    自己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啊。

    自己要弹劾严嵩的消息,只告诉过张居正等三位信得过的人,尽管叔大他们没有参与署名,但是以他们的人品及自己对他们的了解,他们是绝不会将这个消息告诉其他人的,不然自己也不会将这个消息告知他们。

    那子厚是怎么知道的呢?!

    如若消息走漏了,那问题就大了,自己本来是想给严嵩一个措手不及的。如果子厚都能得知消息了,那严嵩此时岂不是更有可能已经得知消息了?那还怎么给他一个措手不及啊?

    事关大事,也由不得杨继盛不紧张了。

    “本来平安还不确定,现在确定了。”朱平安轻叹了一口气,“师兄不必紧张,没有谁告诉平安,是平安自己猜出来的。昨日师母寿宴,师兄斋戒不吃酒肉,后来又听师兄讽刺叔大明哲保身,文生和子维说师兄后天有大事要做故而斋戒。。。。。。平安寿宴上吃多了酒,脑袋昏沉,当时并没有多想,后来回到家中,泡澡时酒意稍解,想到寿宴上师兄的所作所为,忽惊奇一身冷汗。若非因为宵禁,平安昨晚就来拜访师兄了。平安知道,师兄近日家中并无祭祀或行大礼之事。想到师兄去年上疏弹劾仇鸾前,也是如此斋戒了三日,以死志弹劾。之前,师兄弹劾其他官员时,都未曾如此严阵以待,只有弹劾如仇鸾此等权势滔天之人时,方行斋戒之事,以死明志。这样以来,范围就缩小很多了,再加上平安对师兄的了解,师兄平素对严嵩所作所为多有不忿,所以平安才有如此揣测。其实,在师兄刚刚开口之前,平安也都是猜测。不过,现在确定了。”

    “见微知著,不愧是子厚。”

    原来如此,杨继盛闻言松了一口气,对朱平安的敏锐嗅觉,佩服不已。

    “师兄,平安今日前来便是为此事而来。”朱平安抬头看向杨继盛,一脸的严肃认真。

    “不知子厚有何见教?盛,洗耳恭听。”杨继盛离桌而起,双手拱起。

    仅仅是猜测到自己可能会弹劾严嵩,朱平安便在宵禁结束后第一时间,专程赶来自己家门前,这番的用心良苦,杨继盛心中很是感动不已。

    再对比一下张居正等明哲保身、装糊涂、划清界限等所作所为,杨继盛心中更是感慨。

    “平安请师兄三思而行,还望师兄,愿益留意,不朽之业,终当在执事而为。”

    朱平安起身长揖,言辞恳恳。

    朱平安深知杨继盛这一弹劾,便是三年囹圄,非人折磨,天人永隔,再也回不来了。

    遥想当年自己初来京城赶考,投宿驿站无门,杨继盛古道热肠的那句“喂,那骑马少年,如若不嫌,可与我同住”,依稀还在耳边回响。

    如此一位古道热肠、忠贞报国、为民请命、浑身是胆的人不应如此悲剧收场。

    所以朱平安才劝杨继盛三思而行,愿益留意,不朽之业,终当在执事而为。即:望师兄三思而行,增加留下的意愿,不朽的功业,毕竟还是需要掌权来做的。希望杨继盛可以换个思路,留有用之身,以效家国。

第九百八十九章 退而求其次() 
“呵呵,盛,资质平平,非经天纬地、治国安邦之才,只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执事而为,不朽之业,此等大事,还是由子厚你们去做吧。”

    杨继盛听了朱平安的劝说,呵呵笑了笑,爽朗说道,晨曦未露,却一脸的阳光。

    “师兄何出此言!师兄被贬狄道期间,兴办学校,疏浚河道,开发煤矿,请嫂夫人传授纺织技术,一改狄道蛮夷落后、不知诗书之风,文而化之,授而富之,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的拥戴,尊称师兄为‘杨父’,等师兄离任时,狄道各族送于百里之外者千余人。师兄治国之才,窥一斑而知全豹。若师兄资质平平,那平安就是朽木一根了。还望师兄三思啊”

    朱平安闻言,忍不住再次劝道,举了杨继盛贬谪狄道期间的成绩作为例子,劝杨继盛三思而行。

    “子厚,我有自知之明,狄道所为,不值一提,且狄道弹丸之地,盛就已经倍感吃力、举步维艰了,更枉论治国济世了。”杨继盛笑着摇了摇头,目光坚定,不为所动。

    即便杨继盛如此坚定,心如磐石,朱平安也没有放弃。

    朱平安深知杨继盛弹劾后,结局如何,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么一位直臣走向悲剧。

    “师兄,严嵩乃当朝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显赫,权势滔天,党羽众多,遍及朝野,互为犄角,又深得圣上信赖,此诚当今大势,不可戳其锋芒。师兄,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还望师兄三思啊。”

    朱平安再次劝道,这一次用了孙中山先生的名言,希望可以劝住杨继盛。

    “好,好一个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不愧是子厚,此等见识,方是经天纬地、治国安邦之才,盛自愧不如。大明有子厚你们在,盛就更放心了。”

    杨继盛听了朱平安这句天下大势之论,忍不住击案赞不绝口

    子厚,大明有你们这样有见识、有能力的年轻人在,希望和未来就在。

    于是,杨继盛目光更加坚定了。

    朱平安见状,不由愣住了。

    不对啊!

    师兄你抓错重点了吧!

    这一刻,朱平安真是简直了。

    “师兄”朱平安愣了一秒后,深吸了一口气,再次准备劝说。

    不过,未等朱平安劝说的话说出口,杨继盛就笑着打断了朱平安的话,言辞慷慨激昂,“呵呵,子厚,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不过,他严嵩何德何能,又岂能代表的了天下大势,我看他是天下伪势还差不多。以盛之见,廉洁奉公、天下为公,拨乱反正、兼济天下,方是天下大势,惩治奸臣严嵩,方是天下大势”

    呃

    朱平安看向杨继盛,杨继盛气魄雄伟,宛若一座大山一样,巍峨屹立,风雨不动。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英勇无畏!

    这一刻,朱平安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海可枯,石可烂,天可崩,地可裂,杨继盛弹劾严嵩的决心,绝不会改变。无论自己再怎么劝,舌灿莲花也好,口若悬河也好,都不可能改变杨继盛弹劾严嵩的决心。

    也是。

    如果杨继盛能被自己说服了,那他还是嫉恶如仇、生性刚烈的杨继盛吗!在杨继盛的世界里,世界万事都可以用对和错来衡量,清正廉洁是对的,贪污是错的;举贤任能、体恤民情是对的,残害忠良、欺侮百姓是错的对的就是好的,错的就是不好的,不好的就要改正,如果你不改正,那我就来帮你改正,不管你是谁。很明显,在杨继盛眼中,严嵩贪污受贿、残害忠良、玩忽职守、坐看鞑靼闹北京严嵩的所作所为就是错的,那就要改正,你不改正,那我就来帮你改正!知不可为而为之!

    唉

    朱平安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子厚,堂堂七尺男儿,何作此小女儿形状。盛非一时心血来潮,盛夙兴夜寐,为弹劾严贼准备两年之久,此一奏,定要争取还我大明一个乾坤朗朗。”杨继盛一脸阳光,慷慨激昂的鼓励朱平安。

    对此,朱平安脸上挤出了一个笑容,心里默默一声叹息。

    师兄,如果我不是来自几百年后的现代,如果我不知道历史那我也能像你一样一脸阳光、慷慨激昂。

    “呵呵,且放宽心吧,子厚。不管乌云再厚,再遮天蔽日,太阳仍旧会照常升起。”杨继盛见状,不由笑了,拍了拍朱平安的肩膀,朗声宽慰道。

    乌云只是暂时的,哪怕是阴雨绵绵数月,但终会散去,太阳仍旧会会照常升起。

    杨继盛对此深信不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