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崛起- 第4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大人、张大人乃是前辈师长,固所愿,平安不敢请耳。”朱平安憨厚笑道。

    “不必说这客套话,同在裕王府,日后少不了交流。”高拱摆了摆手,虽然嘴上说不必客套,但是看得出来,高拱对朱平安说前辈师长,颇为受用。

    房间内,气氛比之朱平安刚进来时融洽多了。

    “呵呵,刚刚朱大人详论了改革,不知开放是何意?指的可是开放海禁?”张居正好奇的问道。

    “是也不是,我方才所言开放乃是对外开放,包括但不限于开放海禁。”朱平安回道。

    开放涵盖很广,并不是单纯的疆域开放,还包括了思想观念、行为动作等等。

    “海禁乃是皇朝祖制,朱大人提出开放,不怕”张居正欲言又止。

    “平安相信高大人和张大人定然也看到了海禁之策的弊端,诚然,当年太祖设置海禁之初,作用明显,一来有效盘踞于东南海岛的方国珍、张士诚残余势力地骚扰,为太祖北疆抗元稳定了后方,二来也遏制了当时的倭寇浪人。”

    “但是,时至今日,海禁之策弊大于利。平安自东南而来,深知其弊,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只有视渊若陵,久成习惯,富家征货,固得载归来;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辈悉健有力,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接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综于外者,既触纲不敢归,又连接外夷、倭寇,乡导以入禁之愈严,盗起愈烈”

    “海禁之策禁绝私贸,且,如今又禁绝贡路,无外贸,手工业日渐萎缩,无工不富,有此而来,海居民地生活贫困,我朝国库收入也日渐锐减。”

    朱平安深知高拱和张居正也是反对海禁的,历史上的隆庆开关就是出自两人之手,而且也深知两人常常非议海禁之策,尤其是高拱这个嘴炮,对海禁之策非议更多。

    所以朱平安在他们面前,才会这么毫无压力的表达了反对海禁之策的态度。

    朱平安相信,这样也更能引起高拱共鸣。

    果然,朱平安余光就看到高拱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眼神,神情也是赞赏之意。

    “朱大人可知,朝中诸多大臣皆是秉持海禁这一皇朝祖制,若言开放海禁,阻力必不会少。”张居正微微眯了眯眼睛,看向朱平安,轻声提醒道。

    “时也异也。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朱平安抬头看向张居正,昂首挺胸,憨厚的脸上一脸坚定,一双眸子炯炯有神,毫不犹豫的借用了历史上孙先生这句名传千古的名言。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一言既出。

    房内如响了一道惊雷。

    张居正脸色瞬变,眼睛一下子瞪大了,短促而痉挛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呼出。

    高拱眼睛骤亮,蓦地转头看向朱平安,难以置信。

第九百零一章 接风宴() 
    “高大人,张大人请留步”

    朱平安拱手辞别了送出门外的高拱和张居正,转身向着自己的办公房间而去。

    今日拜会高拱,效果理想。

    进门时,朱平安敲了两次都没人理;离开时,高拱和张居正送出门外。

    前拒而后送。

    从高拱、张居正两人前后态度对比就可以看出,朱平安的拜会颇有成效。

    朱平安从高拱办公室出来时,时间已经是巳时过多半了,大约再过小半个时辰接风宴就要开始了,时间不够拜访裕王府的其他同僚了,兼着自己的办公室也还没收拾,所以朱平安从高拱办公室出来后,就直接回了自己办公室。

    至于其他同僚,等接风宴后,再去拜访也不迟。

    轻车熟路的返回自己办公室,回到办公室后,朱平安发现办公室里多了不少绿意。

    房间内多了八盆大小不一的盆栽,最高的一盆盆栽是罗汉松,放置于老干虬枝,枝叶婆娑,苍古娇健,姿态动人,其他几盆盆栽则要小一些,主要是品种不同的菊花和墨竹。

    清风吹来,一室绿意微微荡漾,很是宜人。

    “也不知大人喜欢什么盆景,小的便依着府里大多数人的喜好,做主为大人选了一些。大人看看若是有不喜的,小的再让人给大人重新更换盆景。”刘管事躬身在一旁问道。

    “不用更换了,很好,我很喜欢,多谢刘管事费心了。”朱平安满意的看了一圈,拱手向刘管事道谢道。

    “大人客气了。”刘管事连忙道。

    接着,刘管事又安排人给朱平安房间里搬了几件摆设,还有一些生活器皿。

    “大人且先休息,小的就不打扰了,若是日后大人发现还缺什么,无论是文房四宝还是日常起居用品等等,大人便使人吩咐一声,小的一定第一时间给大人添置齐了。”临走前刘管事说道。

    “呵呵,那就多谢刘管事了,日后刘管事可不要嫌我麻烦。”

    朱平安笑着应了下来,没有再客气,毕竟是裕王府的东西,自己又是给裕王干活的,于情于理都不需要客气,况且圣上扣了自己那么多俸禄,父债子还什么的,也说得过去。

    “怎么会麻烦呢,能为大人效劳,是小的的福气。”刘管事连忙摇头道。

    “呵呵,应该是平安的福气才是。”朱平安笑着说道。

    “大人说笑了,大人且先休息,等接风宴开始了,小的再来通知大人。”

    刘管事躬身离开,带上房门。

    “有劳。”

    朱平安目送刘管事离开,然后缓缓踱步将办公室外间里间逛了一遍。

    面积足够,功能分区优秀,办公用品完善,日常用品齐全,阳光灿烂绿意浓。

    人生第一间独立办公室,各种满意。

    休息室规整的很好了,朱平安没有过多收拾调整,主要收拾了一下外间,按着自己的习惯,重新整理了书桌,又将书架上的书籍归类,接着用湿抹布将桌椅等物品擦拭了一遍

    大约用了二十多分钟。

    收拾完后,朱平安打开了门窗通风,自己则是坐在书桌前摆上了笔墨纸砚,从书架上取下一卷《兰亭序》摹本翻开放在书桌上,一边默诵,一边悬腕提笔练起了字: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

    《兰亭序》王羲之51岁时的得意之笔,是中国行书第一帖,刚刚整理书架时,朱平安发现了这一卷《兰亭序》摹本,书圣遒健飘逸的书法令朱平安神往不已,于是在练字的时候便将这卷《兰亭序》打开,试着仿写起来。

    兰亭序正文中有二十个之字,加上落款的一个之字,全帖共有二十一个之字。二十一个之字,二十一种笔法,二十一种美感,各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无一重复,书圣盛名之下无虚士。

    朱平安才摹写完《兰亭序》,刚放下笔,刘管事就进来通传,请朱平安赴宴裕王殿下准备的接风宴。

    朱平安洗过手后,整理了一遍衣着,便随着刘管事向着接风宴地址而去。

    裕王府的接风宴放在了花园内,紧靠着莲池边,王府的下人搭了一个巨大的凉棚来遮蔽阳光,说是凉棚,其实设计的一点也不土俗,凉棚被设计成亭阁式样,处处透着高雅和贵气。

    凉棚是用高级的湘妃竹编制的,可卷可展,这样通风。凉棚四周悬着帘子,一方面帘子可以遮蔽阳光,另一方面帘子也可以留着空隙保持通风,帘子也是斑竹和湘妃竹编制的,上面编制了精美的山水图案,雅致非常。

    凉棚中央一字排开,放置了八个冰箱,这里的冰箱并不是现代的冰箱,而是古代版的冰箱。

    凉棚内摆放的冰箱,式样类似于大鼎,青铜材质,四足鼎立,离地二十多厘米,下面还设有一个底托,四腰各设一龙首铜环,方便搬运。冰箱的盖子是用上枣木厚板做的,厚板上还压着一块青铜砖,厚板上钻了九九八十一个小孔,冰块散发的冷气就透过小孔往外飘散,达到降温的作用。当然,这跟现代的空调相比,就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

    冰箱内的冰块是裕王府管事今天特意从外面采买的。

    其实,按说皇室有专门的造办处负责皇室夏季的冰例。每年冬季的时候,造办处有专门的采冰人奉旨在御河里采冰,将御河里的冰凿成规定尺寸的方块,拉入西苑外的一处皇家冰窖内,待夏天供皇室使用。

    裕王作为皇子,是可以直接从造办处领取冰例的。

    但是,就像裕王的亲王福利待遇被户部等部门卡住一样,裕王的冰例也是如此。每次裕王府的人奉命去造办处领冰例,都会被造办处以各种正常或不正常的理由卡住,什么钥匙坏了,什么冰窖维修,什么发放冰例的日子未到,什么负责冰例的官员去西苑送冰去了等等

    裕王府每旬从造办处领取的冰块,十不足一,十份冰例,仅能领取一分而已。所领取的冰块,勉强仅够裕王及后院妃嫔所用,至于夏季大型宴席等用冰的地方,裕王府只能花钱去外面采购了。

    这次接风宴所用的冰,就是裕王府的管事专门去外面采买回来的。

第九百零二章 入席() 
    朱平安走进凉棚的时候,裕王府的其他官员也都陆陆续续的赶来赴宴了。

    自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驱除蒙元,恢复分餐制后,一般官方性质的正式场合都是采用分餐制,这一次的接风宴也不例外,采用的也是分餐制。

    分餐制比合餐制更讲究,规矩也更多,容易区分主次尊卑和地位等级。

    凉棚内,裕王的主位设在高于地面六分的木制平台上,平台下自北向南,按照官职、资历高低依次排列裕王府属官的座椅,每位官员单独一张桌椅。

    桌子长宽与汉唐时相同,都是大约两尺宽三尺长,但是高度与汉唐时不一样,此时的桌子要比汉唐时高得多,汉唐时是跪坐入席,现在是配有椅子,可以坐着入席。

    裕王的主位桌子比台下的桌子长三分,也宽三分,这都是明朝宴席的规矩。

    “朱大人,您这边请。”

    接风宴的位置都是提前定下的,刘管事引着朱平安坐到了西边数第二的位置上落座。

    “多谢。”

    朱平安坐下后,拱手道谢。

    “大人您客气了,大人且稍坐片刻,用些茶水,宴席很快就开始了。”刘管事将朱平安引到位置上落座后,吩咐侍女给朱平安倒了一杯茶水。

    “有劳。”朱平安颔首致谢。

    朱平安坐下没多久,裕王府的其他属官们也都陆陆续续的到位了,也都有人引着他们落座。

    很快,朱平安对面的东边那一侧,同样是第二位的位置上,也有官员入座了。

    同是上首第二位,跟朱平安面对面而坐,中间间隔两米多远。

    落座的是一位年约三十余岁左右的中年官员,看上去比高拱年轻不少,一脸爽朗豪雄,身材十分高大,感觉有一米八左右,虎背猿腰,一身官袍穿出几分不羁倜傥之感,挽着袖口,露出一截胳膊,胳膊上黑毛颇为壮硕,手持一把折扇,一边捻着胡须与人爽朗笑谈,一边扇风。

    爽朗豪雄的官员落座后,才发现坐在他对面的朱平安这个年青的生面孔,面生不说,竟然坐的这么靠前,爽朗官员不免有些诧异的看了朱平安一眼,然后恍然大悟,随即颔首向朱平安遥遥点了点头,打了一个招呼。

    朱平安微笑着,拱手还礼。

    爽朗豪雄的官员颔首与朱平安打完招呼后,便被后面一席的官员叫住聊了起来。

    看着对面爽朗豪雄的官员,朱平安心中微微有些好奇,此人是谁呢,古代没有照相机,绘画又严重失真,只是看面貌的话,朱平安无法把这位官员与历史中的人物对上号。

    在对面这位爽朗豪雄的官员落座后不久,朱平安这一排最前首的位置也有人落座了。

    这是一位年约四十余岁的官员,看样子跟高拱年级差不多,身材消瘦,仪表堂堂,相貌不逊色与张居正,只是年岁大了一些,留着山羊胡,身上的书卷气很浓,像是一部行走的书架是的,给人一种才兼文雅、学富五车的感觉。

    坐在自己上首,自然是官职不下于自己,资历又老于自己的官员了。

    在裕王府,这种官员屈指可数,除了高拱外,就是陈以勤,或是殷士儋等人了。

    “在下朱平安,见过这位大人,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在这位官员落座后,朱平安主动起身与上首的这位官员见礼。

    “哦,你就是新来的朱平安朱大人啊。”上首官员一双眼睛上下审视了朱平安一遍,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坐在位置上抬起手拱了拱,淡淡的说道,“本官陈以勤。”

    陈以勤。

    原来你就是陈以勤啊,朱平安颔首,再次拱手与陈以勤正式见礼,“见过陈大人。”

    “朱大人客气了。”陈以勤拱手,淡淡的回道。

    对于陈以勤略微冷淡的态度,朱平安不以为意。

    朱平安知道,陈以勤是一心一意扶持裕王上位的臣子,对裕王忠心耿耿,事事处处为裕王着想。

    自己年纪轻轻、初入官场,除了青词略微有名气,其他地方并无做出多少值得众人肯定之举。

    青词?!

    对于有斋醮需求的圣上而言,青词有作用,但是对于裕王殿下而言,青词又有什么作用呢。

    而且,自己因为一双筷子的缘故,被圣上点为裕王府侍讲学士的故事,此时也已经传扬开了。

    众人不敢非议嘉靖,但是非议起朱平安来,却是毫无压力。

    御膳没有筷子,用手抓着吃肉,就因为这,就被迁任为皇子府侍讲学士了?!

    这是多么荒唐与可笑啊。

    用手抓着吃肉的人,竟然可以担任皇子讲师?!

    相信陈以勤也听到类似非议了。

    裕王府侍讲学士,这是裕王府的重要职位,是裕王最为重要的四位辅臣之一,事关裕王能否登上那个位置,一点也容不得滥竽充数、鱼目混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