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崛起-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试第二场并不难,官场应用文朱平安早就烂熟于心了,试卷下发后,朱平安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把除了青词之外的其他考题全都做完了。

    在试卷下发的翌日下午,朱平安就只剩这道青词题了。

    因为预见到,这道青词会是本次会试阅卷的重点,所以朱平安对这道青词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留了足够的时间。

    这道青词题很简单,题目就一句话八个字而已,“祈尔所愿,试做青词。”

    这题目是什么意思?

    要想弄懂这个题目的意思,就得简单说一下这个青词。

    青词也属于一种文体,但是这种文体是特定文体。这在以前是道士用来向上天奏事或者祈求用的。简单来说就是,把凡间的事禀告给神仙,或者把自己的愿望说给神仙,希望神仙能够显灵。一开始都是道士在写,后来文人也慢慢写起来了青词,毕竟文人也有信仰神仙也有需要祈求神仙的事,明朝嘉靖年间是青词最为繁盛的时期,因为这段时间嘉靖帝修仙炼丹,对青词的需求比较大,但凡青词写的好的大臣都能得到提拔,所以臣下都重视起来了青词。

    “祈尔所愿,试做青词”

    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把你的祈愿做一篇青词。你想给天神祈愿什么,就写什么就行,大体是一个开放式的题目。简单来说就是大家上小学时常写的作文题目:“我的愿望”;或者大家读高中大学时英语考试经常遇到的题目:“i have a drea”

    题目虽然简单,但却不好写。

    不好写的原因是青词不好写,青词比八股文还要难写,文字要求华丽还要诚心,要求颇多。一般来说青词分为两种,一种是诗题青词,一种是赋体青词。一般而言,赋体较多,因为赋比较好写一些,赋比较接近你八股了。

    看到这个题目。百分之九十的考生都在骂娘,他们并没有做过青词。不过所幸他们会写八股文,青词中的赋体青词接近八股文,所以考生们大都是尝试着写赋体青词,努力努力的话,即使写不好也能写出来,当然质量就不能保证了。

    面对着道青词体,考生们不知道一时间愁白了几根头发,绞尽脑汁,皱着眉头搜肠刮肚的构思这道青词。

    相对于他们而言。朱平安轻松愉悦多了。

    写青词不是问题,写好青词也不是问题,朱平安唯一所考虑的只是如何把这首青词写出彩。

    嘉靖帝修仙炼丹,是不折不扣的道教信仰者,为了求长生不知道吃了多少仙丹,当然也会经常向天上的神仙许个愿求个捷径,太白道兄赐我一颗仙丹助我成仙吧,紫薇道友我有一个疑问想要咨询下你。。。。。。所以青词的需求量很大。嘉靖帝忙着炼丹修仙,写青词的就需要人手。领导需要,我们自然义不容辞啊,底下的大臣们纷纷的潜心于青词研究,一个个的争着向我们的嘉靖大帝进献自己的青词大作,久而久之就形成青词热潮了。写青词的人多,但是写好的人并不多,朝堂中有名的有严嵩、严世蕃、袁炜、徐阶等几位重量级青词达人。

    由此可见,青词易写,佳作难求啊。

    就目前来讲,嘉靖大帝最为喜欢的一首青词是侍读学士袁炜所作的青词赋体对联:“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沼懈校会降P兩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对仗工整,文辞华丽,马屁拍的脍炙人口,能不简在帝心嘛。

    所以,要写出一篇出彩的青词,不容易啊!

    这篇青词写好后,十之八九或者百分之百会被嘉靖大帝看到,这可不仅关系着本次会试,最直接关系的是殿试,当然更直接关系的还是你的仕途。

    那些青词写的好被提拔的大佬,比如严嵩等等,就是很好的例子!

    所以,不能不重视啊!

    朱平安戴着口罩,将试题放在桌上一侧,用镇石压住,伸了个懒腰,思索了片刻,将毛笔饱蘸了一下墨汁,然后再一张空白纸上落下青词草稿:

    “谨上苍天九仙、御极天下、纯仙道体玉皇大帝:伏以乾坤伦常,九州八方,落觊觎贤达,醮爱恩科会试,诚意为幸,仙有九卿,民有万灵,亿阳遁西,俊通八达,品汇均休而康泰。惟愿大明万幸。谨词。”

    不过写完,朱平安又摇了摇头,这样的青词合规合举,不过要想出彩,想要卓尔不群,简在帝心,是远远不够的!

    放下毛笔,朱平安揉了揉脑门,思索起来。

    历史上嘉靖三十年之后的有名的青词有哪些呢,自己能不能借过来用用,只要是现在还没有被人写出来的青词都可以。不过在脑海里搜索了许久也没有头绪,嘉靖之后还好,到了清朝,青词这种文体几乎被清政府丢到西太平洋了都。

    清政府,哦哦,有了,清朝还有一首特别有名的青词,有名到以至于人们都忽略了它是青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没错,这首诗是一首有名的青词,可能这首诗太出名了,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首大名鼎鼎的己亥杂诗竟然是青词,但事实就是事实,这首诗的确是一首青词。这首诗是龚自珍面对清政府不采纳自己建议,只能无奈的向苍天祈求,希望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拯救昏暗昏聩的清政府。

    当年龚自珍在清政府受到排挤,并且本人也极度厌恶清政府官场的黑暗和无能,于是大手一挥,递交了辞职信拍拍屁股回家了。回家路上,路过了一个叫镇江的地方,当地正在举行一个祭拜神仙的大会,龚自珍也没当回事从人群中走过的时候,被人认了出来。这可是大名鼎鼎的大文豪啊,举办拜神大会的道士是个有头脑的,便拦住了龚自珍,希望龚自珍能为拜神大会写一篇祭文。龚自珍推辞不过,就提笔写了这么一首《己亥杂诗》。

    不过,如果原封不动的将这首青词放上来,那就等着杀头吧。因为这首青词虽然出名,但也是说国家沉闷腐朽,一片死寂、了无生机的。这恩科可是因为国泰民安风、祥瑞频出,嘉靖大帝才特旨恩科的。

    现在你将这首青词诗供上去,名是能出,但是小命别想要了。这可是公然甩我嘉靖大帝一个响亮的耳光啊!要想用的话,得改变一下才可以。

    《九州生气敕风雷》

    九州生气敕风雷,万马奔腾究可欣。

    伏惟天公神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样一来意思就变了,国家生机勃勃,上天敕令风雷顺,万马奔腾局面大好,想到天公精神抖擞好的不得了,希望可以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也就是表达了,国家风调雨顺,局面大好,希望自己也能被选拔通过会试,可以为国家添砖加瓦啊。

    青词和祈愿完美契合,嗯,应该不错。(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九章 秉公走心() 
在朱平安他们考第二场的时候,考官们也开始忙碌了起来。⊙,

    其实在第一场考试结束后,第二天的下午五六点钟,第一批一百份弥封好的会试朱卷已经送到了考官们的手上,然后紧接着又送来了五千余份会试朱卷。朱卷弥封上,还有不同的“南”“北”“中”字样。

    南,北,中,这三个不同的字样是标明试卷来源的,简单点来说就是考生生源地。大明朝的考生质量不同,大约南方的考生科举能力最强,北方的考生科举能力差些,如果不区分南北中生源地的话,很有可能这一年录取的贡士全都是南方人。为了公平,为了照顾北方学子,大明朝特意独创了南北中生源地制度,录取比例大体为南55%、北35%、中10%。

    朱平安他们在考着第二场的时候,考官们已经开始着手阅卷了。

    考官们阅卷的地方在顺天贡院的“至公堂”,至公堂在明远楼的后面,东西两侧为外帘,这里是考场的搜检巡查官员办公的地方。至公堂后为内帘,这里住的是考官,考官办公也是在这里,阅卷自然也是在这里。

    为了提醒至公堂的考官们秉公尽责,在至公堂外宣挂了一副对联,突出了考生们的不容易,警示考官用好自己手里的阅卷权利,真正为国家选拔出人才,不要徇私枉法。

    “三载辛勤来此地,人怀必售之心;非秉至公,则举者喜矣,错者不能无怨,怨蓄谤兴;”

    “一生期许坐斯堂,务擅空群之识,惟持极慎。则得者快矣,失者亦可无惭;惭消誉起”。

    在至公堂内,待第一场的朱卷达到之后,正主考官徐阶与副主考官鄢懋卿领着八位同考官。来到至公堂内帘大堂孔子画像下,徐阶和鄢懋卿各自烧了三炷香,一同上前插在孔子画像下的香炉里,然后领着众位同考官在孔圣人像下行三跪九叩大礼,这是历年来阅卷前的传统了。

    徐阶在最前,紧随其后的是鄢懋卿,其他几位同考官依位份高低排班随礼。

    “为江山社稷秉公取士;不徇私情;不受请托;不纳贿赂……有负此心;神明共殛。”

    徐阶和众位考官在孔子画像下,面朝孔子画像,向着孔圣人盟誓。这些话都是固定的,这大明典礼上都有记载,他们也只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盟誓完毕后,徐阶并领着众位考官去了内帘,剩下的程序就交给其他人来完成,焚香啊,上贡啊,等等等等有其他人按照惯例一一进行。

    阅卷前的程序完成后,便开始抽签,先由主考官徐阶与副主考鄢懋卿抽签,主考官抽房签,副主考抽试卷的签,然后根据抽签结果决定将哪一束试卷分给哪一房批阅。

    诸位考官抽签分发朱卷,每个考官大约分了五百余份朱卷,都是含有“南”“北”“中”不同区域的试卷,三种试卷都是按照录取比例分的,荐卷的时候也要按照比例荐卷,南55%、北35%、中10%。

    “诸位。即便是我不说,大家也应该知道本次会试的重要。圣上对本次会试的看重,想必大家也是看在眼里的。第二场的青词便是圣上的旨意。所以,刚才是盟誓要走心。。。。。。”

    徐阶说着将目光一一的扫过众位考官。一贯带着笑容的老好人徐阶,此刻少有的严肃。

    “不然,小心诸位的身家性命!圣上眼里可是容不得沙子的!到时候别怪本官没有提醒你!好了,本官相信诸位都是公正之人,开始荐卷吧。”

    徐阶说完。挥了挥手,示意本次会试阅卷正式开始。

    会试阅卷和乡试阅卷相同,都是同考官荐卷,主考官决定去留。同考官先把他们阅卷中认为好的圈出来,荐卷给副主考官,得到荐卷后的试卷便会到了副主考官那里,副主考官再阅卷,然后再由主考官阅卷。如果试卷得不到荐卷的话,同考官需要在试卷上写上评语,对他没有得到荐卷的理由写出来。同样,荐卷的话,同考官也要把荐卷的理由写出来。除了荐卷之外,还有一种叫做高荐,说的是同考官阅卷后惊为天人,觉的这份试卷太好了,便会特别高荐给副主考官。

    试卷得到荐卷后,并不意味着就录取了,还有副主考官和主考官两关没过呢。荐卷后,试卷到了副主考官那里,副主考官如果觉的试卷写的好,那他就会写在试卷上写上“取”字,然后再把这个带有“取”字的试卷交给主考官,如果主考官也满意的话,就会在试卷上写一个“中”字,连个主考官合在一起就是“取中”二字,一份试卷到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恭喜高中了。

    会试阅卷时间,大约只有十二天,在这短短的十二天内,每位同考官要阅五百多份卷子,三场累加,阅卷总数近一千五百余份。在这样仓促的时间内,要详阅每场的所有卷子,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逐步形成了只注重首场试卷,即每位考生必作的“四书”义,而对其他场次的答卷,便未予以过多的关注了。

    当然,本次会试例外,他们还要着重重视第二场试卷,因为这一场试卷有嘉靖大帝出的青词题。

    在考官忙碌的批阅第一场试卷的时候,第二场考试已经结束了。本次会试也就剩下了最后一场考试。

    这最后一场考试的试题,在众位考生期盼的目光中发下来了,没有枉费考生连夜的祈祷,这最后一场的考试总算没有像第二场考试那样整什么幺蛾子,本次考试考的跟以往一样,也是考经史策五道。

    这一场考试的五道考题也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让人觉的有什么反常的。经过呕心沥血构思青词后的考生,总算可以舒上一口气,按部就班的答题起来了。

    朱平安也是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比其他考生多了一个口罩,当然还有超越他们几百年的历史感悟,这对于经史策题是很有帮助的。站的高,自然就看得远;看得远,自然就有优势。

    当朱平安在努力做最后一场考试的时候,有三艘大船沿着京杭运河来到了以漕运和商业为主的天津港。

    “小姐,这是哪儿呢,怎么有这么多船啊。哇,那个船好大啊!”

    一个包子小丫鬟出现在了大船亭楼高阁上,看着天津港前排了有好几里的远的船,惊诧的嘟起来小嘴。

    “少见多怪,那是海船,这是天津卫,全国各地漕运往京城的船只都要途经此处。”在大船亭楼高阁上又出现了一位绝美的少女,手持一卷书册,在包子小丫鬟额头上轻轻敲了一下,娇嗔道。

    “天津,那不是就要到京城了?小姐,不知道姑爷考完了没有。。。。。。”包子小丫鬟小胖手捂着脑门,圆圆的大眼睛闪闪发光。

    “哪个有工夫管那只癞蛤蟆。”

    绝美的少女扁了扁樱唇,嗔道,然后纤纤玉手合上书卷,往阁台下走去。

    书卷内,一个被精心收藏的文思泉涌符露出了一个小角。(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章 会试漫漫,总算考完()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二月的京城不知不觉的就迎来了春天,叽叽喳喳的燕子欢快的飞进了京城贡院,三五成群的随着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