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之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汉之魂- 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貌似“崇祯大字典”筹办处变成了文坛第一大事,影响力和规模远远超过了去年在苏州虎丘召开的复社第三次大会。

    黄汉采取归类细分责任到人的工作方法,并且手把手教会黄义、林顺文、沈友略、王瑸,让他们协助郑国昌、徐光启把工作做到细致

    这一次意图明确,出精品流芳百世。

    黄汉叮嘱老丈人和恩师,让他们尽可能多用人做事,不要担心花银子,工作效率放在第一位,不考虑投入的成本。

    由于不夜城异军突起,这两年内城教坊司胡同各大院子的生意都不好做了,最主要原因是装修太落伍,习惯了不夜城场所的舒适惬意的有钱人已经瞧不上。

    今年春天楚楚用私房钱压价买下了怡春院,海棠、千里雪、小桃红等等姐妹现如今都在为楚楚工作。

    她们都在不夜城会所担任管理者,她们还是不夜城的小股东之一,每年都有红利入账。

    原怡春院鸨儿杜丽娘暗自窃喜,因为她在不夜城初建之时咬咬牙决定为自己的明天赌一把,拿出积攒了足十年的家底四千五百两银子交给楚楚作为投资款。

    后来才知道自己押对了宝,教坊司这一带院子的生意越来越差,恩客十之赶时髦去了不夜城逍遥,最后偌大的怡春院门庭冷落车马稀。

    怡春院东家不仅仅挣不着钱还得每个月倒贴不少银子哪能容忍,一而再再而三裁人,被裁汰的龟奴、小厮、丫鬟和赶走的过气粉头、妈子没有一个人悲悲戚戚。

    第二天她们就投靠楚楚得到了还高于怡春院收入的工钱。

    陷入恶性循环频临倒闭之时,楚楚出手拿下了东家想脱手却无人问津的怡春院,没有解雇一个员工,杜丽娘被留用负责装修怡春院。

    楚楚采取最新设计重新装修怡春院,建造了水塔和给排水系统,采用了和不夜城一模一样的供暖和井水降温模式。

    就在装修完成,所有的服务人员和内勤人员经过实习全部到位,有了主人翁思想的杜丽娘准备以全新面貌重新营业之时,出现了变故。

    侯爷看上了这个地方,新“怡春院”被暂时租用,成为了“崇祯大字典”的总部,没多久每天就有几百士大夫来这里上班,中午在大餐厅吃饭的人数突破六百。

    士大夫和少量仕子根本不介意天天跑来怡春院上班,恰恰相反,他们还特别喜欢这里的风格,还在休息放松之时逛逛水榭、看看花园、听一听琵琶曲……

    楚楚得知侯爷每天带领几百博学鸿儒在怡春院编纂有可能风靡大明的工具书,乐得合不拢嘴。

    来高档场所耍子的也是“往来无白丁”,天下读书人何其多也,以后会不会怀着顶礼膜拜的心情特意来参观“崇祯大字典”的诞生地?

    具备商业天赋的楚楚安排香儿、月牙儿、玉坠儿等等四个心腹大丫鬟总管怡春院的饮食起居。

    本来就已经重新培训过的几百龟奴、小厮、妈子、丫鬟全部正常上岗,他们现在的任务是好好伺候几百位编辑,要让这些士大夫觉得宾至如归。

    已经买来、雇佣来的乐伎、艺伎、舞伎、歌伎正常工作,权当给士大夫们工作之余提供消遣放松的免费福利。

    黄汉又住进了大量使用玻璃落地窗,装修得明亮宽敞的牡丹阁,跟四年前截然不同,徐光启和郑国昌不仅仅没有来砸场子,他们乐滋滋住进了附近的幽兰雅居和秋菊舍。

    牡丹阁花厅如今支起了一块大黑板,每天上午都是济济一堂,来听黄汉讲课学习汉语拼音的人有五六百。

    除了体系内的三百教员和跟在身边的六个少年亲卫和一百知识青年火枪手,还有郑国昌、徐光启和许多翰林院、五寺的士大夫。

    那是不少被聘用的编修见名动天下的饱学之士徐阁老也虚心听东平侯讲课,许多年纪不大的翰林院、五寺编修主动前来学习,也跟着几百人“啊!噢!饿!”练习发音。

    徐妙妍和徐妙茹这两个姐妹花妾室一直跟着黄汉做机要秘书,水平日渐提高。

    由于夫君需要疾驰入京师勤王导致她们不能相随,从夔州府乘船来到虎穴城后没几天,她俩就迫不及待赶来京师拜见大妇郑秀娥。

    姐妹花陪着父亲徐明扬在贫穷的平顺县当知县三年,看到了不少困苦和无可奈何,父亲也想着为民谋福祉,可是老百姓却越来越穷,连基本生存条件都得不到满足。

    如今见识到了虎穴城的安定祥和,看到了“红旗军”势力范围的老百姓不仅仅能够安居乐业,还温饱无虞,姐妹花更加坚定了协助夫君兼济天下的信心。

    她俩秀外慧中从小就在父亲教导下读书,读诗词歌赋,跟着黄汉一年多又读了不少新书增加了不少见识。

    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她俩甚至于在床上还能够问问夫君白天没有记住的汉语拼音,因此是最先掌握如何拼读的学生之一。

    现在姐妹花是黄汉的好帮手,不仅仅把黄汉的饮食起居照顾得井井有条,甚至于还能够帮着备课,帮着批改作业。

第六百零四章:呼鹰嗾犬() 
戈大本和顾奎、严从优、何勇庆、雷鸣春这五个亲卫文化底子全无,至今也只能认识二三百字而已。

    他们根本搞不懂歪歪扭扭的汉语拼音,当然没兴趣每天参加学习,黄汉没有渴求赶鸭子上架,他们五人变成了无所事事。

    家主在京师不仅仅有锦衣卫保护,黄四方麾下的旗卫为了确保家主安全布控的暗线简直是全覆盖。

    顾奎和戈大本五个猛士实在无聊,他们不肯闲着给自己找事,满京师寻找好狗,这段时间居然收集了几十条在训练之中。

    喜好呼鹰嗾犬的勋贵子弟已经发现黄家的猎狗与众不同,太多人登门求告一条被拒绝后,只能退而居其次,请戈大本帮忙训练他们的猎狗。

    如今东平侯的五个家将在京师勋贵圈声名赫赫,跟随公子王孙围猎之时简直是一呼百应,太多勋贵的家丁认顾奎、戈大本五个做了大哥。

    戈二本在十月初又生了一窝五个狗崽子,使得戈家狗家族排到了戈十一。

    黄汉最喜欢的是戈六本,经常牵着它遛弯,这条狗现在安安静静地匍匐在顾吉祥脚下看着黄汉给几百人上课。

    东平侯不仅仅给参与编纂的所有人高月俸,中午安排的一顿免费午餐都是由不夜城八大酒楼的名厨轮番来掌勺。

    虽然不吃山珍海味,也有荤有素具备了色香味和营养搭配,伙食标准比绝大多数清流家里吃得好多了,以至于来怡春院干了半个月编修,许多穷官都说自己长胖了。

    刚开始还得是徐光启和郑国昌以及刘之纶等等出面联系邀请,许多人由于抹不开面子,这才来了一二百士大夫搭起了总编部的架构。

    十几天时间过去了,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士大夫主动找上门来求取这份体面而且会万古留名的好工作。

    有些甚至于是山东、山西、河南的举人、进士得到消息急匆匆赶来,国子监的优等生走了刘之纶的门路得到了东平侯的首肯,有一百多也参与工作。

    据说没几天就会有上百人从南直隶赶来,这些人无一例外是接到了已经在编纂的好友或者同年的书信后积极表态要参加。

    编辑绝大多数是士大夫,来怡春院参与编纂的国子监士子们压力山大。

    他们无比珍惜一个月能够赚五两白银而且是和阁老、诸多上官一起工作的机会,人人努力,就怕再来士大夫,东平侯就会辞退他们这些学历低的监生。

    人多好办事,现在的管理模式已经形成,按照笔划检字、按照偏旁部首检字和按照汉语拼音检字都有人各司其职。

    徐光启是笔划检字的主编,手底下有几十个负责一个笔划的二级主编,每个二级主编有十几个负责几十个汉字注解的编修。

    郑国昌这个大主编是按照部首分二级主编,然后再布置二级主编手底下十几个编修各负责几十个字的校队和注解。

    编写字典是个群体合作的工作讲究配合,包括黄汉负责的汉语拼音检字,三组人必须集思广益分解汉字。

    每个士大夫都担心解释错了汉字贻笑大方,他们经常组织小组讨论会给某个字定义,效果不错,大大提高了准确率。

    黄汉从来不认为自己才高八斗,他只利用自己汉语拼音的特长负责汉字的注音,意译完全由徐光启和郑国昌的团队负责。

    东平侯不上班,在怡春院牡丹阁开学堂公开教授汉语拼音,组织了接近一千士大夫编纂“崇祯大字典”,每个月的工钱、伙食钱、住宿钱、纸张、笔墨钱恐怕得一万多两银子。

    崇祯时时刻刻关心着黄汉,锦衣卫和东厂当然会把黄汉一举一动回禀皇帝。

    十月初,崇祯得知黄汉居然准备出银子编纂一本叫做“崇祯大字典”的工具书,不由得笑得前仰后合。

    黄汉颇有才气那是不假,可是归根结底他还是一位武将,从来没听说过武将不去操练兵马却领导几百上千读书人编书。

    皇帝严令锦衣卫和东厂只要确保东平侯人身安全,不许干预他做事情。毕竟建奴恨之入骨,万一派人前来刺杀悔之晚矣。

    一个月时间过去了,更多的两榜进士出生的文官一下朝就急匆匆赶去怡春院打第二份工,有一大半人不是为了五两银子的月俸,是冲着在字典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崇祯由刚开始的觉得好笑变成了差一点惊掉了下巴,而且据说由于参与者众多进展很快,一部分后来者已经在审阅一部分完稿,进行再次讨论和修改。

    参与的士大夫们经常争执,甚至于吵架,但是没有人否认“崇祯大字典”一旦刊印一定会成为大明最有价值的工具书。

    在御书房批阅奏折的崇祯抽时间听了王德化和李若琏的联合回禀,得知近一千士大夫都给予正在编纂的“崇祯大字典”很正面的评价后,有些茫然。

    李若琏人品真不错,他何尝不知皇帝留下黄汉在京师当逍遥侯爷乃是心存忌惮的缘故,此时有机会面圣当然挑好话说。

    他道“陛下,东平侯教书育人著书立传比绝大多数士大夫还要博学,臣以为可以给予东平侯翰林院官职,以后东平侯完全可以成为文官。”

    李若琏认为皇帝担心黄汉这个将军手底下有雄兵,故而不肯放他会辽西,如果黄汉转行成为文官,当然能够以辽东经略的身份去宁远跟建奴干仗。

    崇祯日渐老诚,不怎么容易被忽悠了,。

    他认为文官武将不重要,即便黄汉变成了文职,“红旗军”还会以他马首是瞻,唯有不放其离开京城才能够君臣两相安。

    崇祯笑了笑,道“东平侯文武兼备乃是旷世奇才,日后‘崇祯大字典’问世,朕肯定钦点他进士及第,届时肯定无有不服着。”

    大明科举制度有讲究,殿试前三名才是进士及第,接下来是进士出生、同进士出生,崇祯如此表态可见很满意黄汉不参政议政的态度。

第六百零五章:鞭长莫及() 
新官上任的东厂提督王德化和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刚走,王承恩进来请示皇帝。

    那是楚楚今天下午来紫禁城串门子,遇见了坤新公主,高高兴兴告诉她东平侯信守承诺,准备接她去候府小住几天,届时东平侯会再次带她逛步行街去游乐场玩耍。

    得到这个消息激动不已的小坤兴立刻去求告母后允许。

    皇后原则上同意楚楚明天来接坤新公主,特意派人来请示皇帝。

    当时东厂和锦衣卫的头子在御书房议事,王承恩把话记下了,此时来回禀。

    见黄家又要接自己的女儿出宫玩耍,认为不妥的皇帝又觉得此时拒绝有可能挫伤了东平侯的善意,只得同意了。

    坤新公主在一群人簇拥下出了紫禁城住进候府,黄汉抽时间带上一大家子陪着她玩了整整两个下午。

    郑秀娥、楚楚已经多次跟着夫君逛街虽然高兴还不见得如何兴奋,年纪最小还没有圆房的妾室徐妙茹欢喜得满脸飞霞,一路上都在跟坤兴玩捉迷藏。

    后来坤兴乐滋滋在楚楚陪伴下来到牡丹阁大学堂学习汉语拼音。

    小孩子正是学习的年纪,坤兴公主又无比聪慧,又有一左一右坐在她旁边的徐妙妍、徐妙茹两姐妹烧小灶,坤兴用了仅仅不到一月时间就学会了拼读。

    她喜欢黄汉的教学方式,喜欢听故事读新学,不肯立刻回紫禁城,一直到腊月十五母后派王承恩来接公主回宫,小坤兴才依依不舍走了。

    这段时间和徐妙妍姐妹朝夕相处,也是两姐妹亲自照顾饮食起居,坤兴和姐妹花有了感情临别之时泪眼朦胧,一定要她俩经常进宫去看看。

    黄汉送了坤兴一套刚刚加入汉语拼音的新教科书和许多好东西,黄汉甚至于想开金手指做一辆小号自行车送给她玩耍。

    时光荏苒眨眼间又是新的一年,有了诸多“红旗军”将领得到实授,憨子在山海关终于完成了排除异己。

    现如今奇兵营、援兵营、游兵营、两个守备营和龙武水师完全是“红旗军”人马,兵额两万五千齐装满员。

    黄沂州的宁远兵马加上协防的薊镇援兵营、游兵营兵额有足三万,宋鹏飞、王展鹏等等负责的金州人马报上的兵额只有一万五千,但是加上水师兵力,实际人数已经突破六万。

    “红旗军”战列舰越建越大,现在的旗舰已经是拥有百门火炮,排水量达到两千吨的“九里台”号。

    一千吨以上至两千吨排水量的战列舰还有七艘,如此大战舰,乘员水手、炮手和水师陆战队等等乘员高达七百余,这就意味着八艘战列舰上就有六千人。

    乘员三四百、两三百排水量在五百至一千吨的中型战列舰如今有六十几艘,乘员五十人以下排水量不超过一百五十吨的小型战船多达五百几十。

    其中有一半小吨位战船在长江执行巡逻、护航任务,他们也多次进入鄱阳湖、洞庭湖打水贼。

    “红旗军”实际控制的薊镇兵额只不过两万五千,全给水师还差一万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