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挽明- 第6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说有许多士人都是乐意看到衍圣公府倒霉的,但也有一些士大夫是不愿意孔府继续被黑下去了,他们觉得应当给圣人留些体面,不能一棍子就把整个圣人血脉都打倒了。

    这种士人之间的交锋,很快就传到了朝堂上来。作为内阁之首的黄立极,对此也是左右为难,因为倒向任何一方,都会让他受到另一方的敌视。而随着事情的不断发酵,现在两边的支持者都是上至朝堂下至市井的庞大集团,就连黄立极也不敢轻易表态站队。

    崇祯借王承恩传达的意思,倒是给了他一个下台的机会,也给了那些支持衍圣公府的官吏、士人一个下台的机会。黄立极召集了内阁同僚们商议了一个下午之后,认为现在的孔府已经是人心惶惶,如果能够以主动辞去衍圣公的头衔来保全整个孔府,孔府应当是不会拒绝的。就算北宗不肯,他们也可以找南宗出头。

    让吕琦去文华殿传话之后,朱由检又令人将乙邦才和王恒两侍卫叫了过来。这两人一是山东青州人,一是河南南阳人,刚从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不久,便调入了御前亲军之中。

    连善祥将两人带到崇祯面前之后,便站在一边不再说话。待两名侍卫行完礼之后,朱由检才对两人开口说道:“朕叫你们过来,其实是有件任务要你们两人去办,不过这趟任务要远赴海外,中间之艰辛恐怕也非同一般,时间恐怕也要一两年之久,你们可愿接受这个任务吗?”

    乙邦才出自山东卫所军、王恒乃是武秀才出身,两人进入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时都是信心满满的,希望毕业之后能够进入新军一展所学建功立业。不过没想到却被连善祥抽了去,做了御前侍卫。

    若是那些旧军中的将士,大约还觉得御前侍卫的待遇不坏,能够在皇帝面前不断露脸,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发达了。不过对于陆军军官学校的毕业生来说,第一等的去处乃是陆军总参谋部,次一等的是新军,再次一等也是边军,御前侍卫才是无所事事的最坏去处。

    正想着如何调出御前侍卫的两人,听到皇帝要亲自分派他们的任务,只是楞了片刻,便齐齐咬着牙说道:“臣等进入军校学习,便是抱着为陛下赴汤蹈火的想法而来的,事到临头岂有不为陛下分忧之理,还请陛下尽管吩咐。”

    朱由检顿时笑了笑说道:“好,有这样的志气,就没有什么事是你们做不到的了。都坐下吧,朕慢慢和你们讲,要你们去做的任务是什么。”

    乙邦才、王恒战战兢兢的坐在了一侧的沙发之后,连善祥便从一侧的瓷瓶内取出了一卷地图,摊开放在了他们和皇帝面前的茶几上。

    识图、认图乃是陆军军官学校的基础课程,两人很快就认出了这是半张放大的世界地图。地图上面主要是画出了大明的海岸线、中南半岛、东南亚群岛、南亚大陆的轮廓。

    朱由检指着地图说道:“大明的海岸线、琉球、台湾诸岛,这些你们应该是不陌生了。越南、柬埔寨、澜沧王国、暹罗王国、马来土邦聚集在中南半岛上,西班牙人的菲律宾群岛、渤泥王国所在的婆罗洲岛、香料群岛、荷兰人所在的巴达维亚、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这些地区的地理、气候、文化和种族资料,大明也派遣商人在此地搜集。

    但是出了马六甲海峡之后,对于印度洋地区我们却很少有详细的资料。这一地区有两个地方是大明急需了解的。

    一个是缅甸王国,缅甸和我大明虽然有陆地交接的地方,但是那片区域都是茂密的森林地带,地多瘴疠,我国之人难以生活于此。所以缅甸人攻打我国,就如同在家中闲逛一般自在,但是我们想要去找他们算账,却难以越过莽莽林海。

    朕听说,其实缅甸王国的精华就在临近印度洋的沿海平原一带,所以朕希望你们能够好好调查一下这一片地区,了解这里的地理、气候、物产和民族特征,以备将来之用。

    而另一个区域则是这一片大陆,欧洲人称这里是印度大陆,据说现在这片大陆上正处于南北对峙的局面,北面的莫卧儿帝国强大无比,打的南方各土邦是节节败退。

    朕需要你们分别去南北地区调查,搜集有关莫卧儿帝国的一切资料,也要了解南方各土邦的各种情报。最为重要的是了解这片大陆上的棉花种植状况和棉布生产情况…”

    看到乙邦才、王恒有些难以理解为什么要搜集印度大陆棉花和棉布的资料,朱由检于是先改口为两人解释了一下。

    “…今年我大明投入市场的棉布达到了近7千万匹,即便按照最低一等的税额,每匹五分钱,也为国家贡献了350万元的税收。更别提其中有十分之一出口海外,为我国赚取了高额的利润。

    不过,我大明的棉布不管在塞外、西域、西藏、朝鲜、日本、琉球,都能卖出2…5元一匹。唯独在东南亚群岛和中南半岛,布匹的价格反而从此前的2元一匹掉落到了1。6元一匹。根据海关和海商协会的调查,我们认为是荷兰人运入了印度棉布同我们在这一区域进行了竞争。

    自从去年开始,棉花、棉线的上涨,导致国内的棉布也达到了1。15元每匹,加上运费的话,在东南亚地区的棉布销售只能保本而已。这样的状况显然有碍于我国商业资本对于棉纺织业的投入…简单的说就是影响到了大明的财政收入。

    如果大明的财政收入出现了问题,大明的军队整编就会出现问题,军队如果出现了问题,朝廷现在推动的改革就难以成功。

    所以,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印度大陆的植棉规模和棉纺织业的生产,假设能够找到摧毁印度棉布生产的方式,我们不仅在东南亚地区消灭了一个棉纺织业的竞争对手,还找到了一个更为辽阔的棉布销售市场。

    这是涉及到我大明未来国运的大事,所以朕希望你们要把这次任务当做是向敌军发起决死冲锋,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第338章 户部的觉醒() 
就在崇祯在西苑精舍向乙邦才、王恒交代任务时,户部正堂上,郭允厚也正把李昌时叫来谈话。

    作为河北、河南、山东植棉兴业计划的主持者,这两年多时间里,李昌时可谓是成绩斐然。

    只不过,随着棉花价格的高涨,原本对于植棉兴业计划持抵触情绪的地方士绅们,很快意识到这不但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也是兼并土地的好机会。

    虽然在朝廷的主持下,这些被圈出作为棉田的土地,土地所有权被集中到了国家手中。但是能够大规模开发棉田的,依然是那些地主士绅们。

    作为小吏出身的李昌时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负责这项工作,自然是希望将自己的工作干的最好。他一直认为应当将这些圈下的棉田分割成小块田地,然后出租给小的农户家庭,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获利。

    刚开始的时候,地主士绅气愤于朝廷强行赎买自己的田地,更担心这个所谓的植棉兴业计划是朝廷想要变着花样收钱的圈套,因此很少有地主士绅愿意配合李昌时的。

    不过等到第一年的棉花收获之后,这些地主士绅终于看出了这个计划的有利可图。

    首先朝廷圈占的那些土地,相当一部分是山坡地和旱地,甚至是盐碱地,可以说都是些烂地。这也是地方士绅只是口头抱怨而不采取武力抗拒的缘由,这些土地就算失去了也不会伤及到他们的根本。

    但是在地主士绅手中的烂地,在朝廷手中进行全面的农田改造之后,相当一大部分土地就从烂地变成了上好的水浇地。虽然这些农田改建的费用依旧要从承租者身上分期扣回,但是烂地和水浇地之间的产出基本上是一倍以上的差距。因此承租人还是有利可图的,更别提棉花的价格还一直在涨。

    地主士绅不愿意花费力气去整治手中的烂地,但并不表示他们不贪图别人手中的水浇地,哪怕这个别人是朝廷。

    看到了这些朝廷改造完的烂地产出之后,之前对于植棉兴业计划无动于衷的地主士绅们,立刻心动和行动了起来。但是负责计划的李昌时拒绝将大片的圈占土地交给一两户大户,这无疑就让他得罪了不少地方士绅。

    而植棉兴业计划的成功,也让李昌时成为了一些户部官员的眼中钉。一个小吏出身的官员,因为这个计划越来越受皇帝重视,这让那些进士出身的官员情何以堪?

    更不用提,在李昌时开辟出了植棉兴业计划的成功道路后,不少户部官员立刻便明白了其中的诀窍,这不仅是一个可以建立功勋的机会,也是一个非常有油水的位置。

    下面的地方士绅攻击李昌时徇私,户部的同僚则处处排挤他,这使得李昌时的处境顿时微妙了起来。

    今日被郭允厚叫来谈话的李昌时,听完了郭允厚对他新工作的建议之后,顿时心中有些不忿了起来。

    李昌时气恼之下有些幽怨的向上司说道:“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卑职自认主持植棉兴业计划以来,无一日不战战兢兢,无一刻不敢忘却陛下的吩咐。

    这些地方上的士绅大户,先是不肯和棉花司配合,禁止自家的僮仆承租棉田,现在却说我有意刁难地方,想要勒索士绅,这真是岂有此理。我,我要向陛下申冤…”

    郭允厚摆手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拉下了脸对他训斥道:“你要申什么冤,陛下让你现在离开这个位置,就是为了保护你。

    如今植棉兴业初见成效,地主士绅对于改造农田种植棉花可谓是积极之至。这些地主士绅家中有着足够的资本和人手,如果他们能够投入到这个计划中来,就能大大的减少朝廷在这个计划中的投入。

    你之前的行事固然是给植棉兴业起了个好头,但也是大大得罪了这些地主士绅。但凡是肯改变旧式生产经营田庄方式,投入到新的农业生产关系中的地主士绅,现在都是朝廷的依靠对象。

    你若是在这个位置继续呆下去,恐怕就要成为众矢之的。就算是陛下也未必能够保得住你。陛下以为当为国家爱惜人才,这才先行撤下你,免得那些士绅继续结党攻击你,你还要什么可委屈的?”

    被郭允厚这么一呵斥,李昌时顿时缩起了脖子,他能从一介小吏升到现在的五品郎中,没有郭允厚最初的赏识是不可能做到的。

    虽说以他的身份还成不了郭允厚的弟子门生,但平日里李昌时都是以师礼来尊敬郭允厚的。

    李昌时虽然不敢再继续抱怨下去,但还是向着郭允厚哀求道:“大人,就算是为了保护我,也不至于让我跑去海外,查访什么印度大陆的棉布制造业吧?

    我长这么大都没有在河中游水过,这海上行船要是遇到什么风浪,岂不是连尸骸都无法找到,从此成为异乡之鬼?下官宁可在陆地上待着,也不想去什么印度大陆。”

    郭允厚撇了一眼李昌时,这才恨铁不成钢的说道:“糊涂,陛下虽然把你从棉花司郎中的位置拿了下来,但却并没有忘记你的功绩,这才指派你去印度大陆考察。

    你好好想想吧,现在棉布的年税收额都已经仅次于盐和生丝了。和盐、生丝不同的是,棉布的年生产数量依然在快速提高,似乎毫无止境。

    农会那边试验出来的美洲棉种,亩产量是土棉的三倍,今年过后就可以大面积推广了,可见棉布的一年产量最起码也要翻上一倍才行。

    以今年投入市场的七千万匹布计算,那就是一亿四千万匹布,可收取700万元的税收。但是这些生产出来的布匹必须能够卖掉才能收的上税,能够容纳大量布匹的市场,除了东北面的朝鲜、日本之外,就剩下东南亚各藩国了。

    不过现在在东南亚还有印度布匹同我大明进行竞争,若是不去了解印度布匹的生产状况,我们又怎么能够确定棉布的生产规模到底应该如何发展呢?

    你若是能够从印度大陆调查出,当地详细的棉布生产资料,凭借着这份功劳,户部中还会有谁反对你再上一层楼呢?郎中和侍郎之间的区别有多大,你难道不清楚吗?”

    李昌时当然知道郎中和侍郎之间的区别有多大,只是他担任一个郎中都已经让那些进士官十分之眼红了,因此他还真没奢望过自己能够再升任到侍郎这一等级。

    坐在堂上的郭允厚看着李昌时患得患失的表情,心中顿时一晒,便继续说道:“你也不必担心老夫会蒙骗于你,你可知我户部上下现在最大的对手是谁吗?”

    李昌时立刻不假思索的回道:“大人说的可是总理衙门?”

    郭允厚顿时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我户部原本应当是执掌天下财赋的。但是现在满朝上下却都对总理衙门俯首帖耳,你可知道是为什么吗?”

    李昌时思考了片刻才说道:“户部虽然执掌天下财赋,但是这些钱财一来一去都有成例可循,并无多少周转腾挪的余地。

    虽说自从陛下登基以来,极力打压了各部的小金库,将之收容到了户部下面管理,但是依然没有多少活钱可用。

    倒是总理衙门下面的海关,因为这两年的海外贸易大发展,每年的盈余都不会少于2、3百万元,这可是切实的活钱,各部自然是想从总理衙门借钱补自家的亏空,对之俯首帖耳也是常理了。”

    郭允厚难得的叹息了一声说道:“是啊,市井小民都知道,一事不能劳烦二主。

    老夫当年还是不够坚持啊,只想着把六部的小金库都搜刮出来,这天下就清朗了,才给陛下留下了这么一点私库。

    但是谁能想得到,海外贸易会这么赚钱,陛下会将自己的小金库变成了总理衙门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衙门,来压制我户部的财赋之权呢。

    这总理衙门在财赋上的声音大了,我户部的声音自然就小了。在这么下去,我户部岂不成了总理衙门的下属,是可忍而孰不可忍啊。

    所以我们必须想尽办法,也要将海关的控制权力从总理衙门那里分化出来,哪怕有一半的话语权也成。

    这棉布生意,不仅涉及到我大明的内贸,也关切到海外贸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