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挽明-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鹛嵩齑蟠枰墓そ橙耸图际跻蟮难细瘛�

    十八芝之所以能够横行海上,最主要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船只完全不弱于水师的战船,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更好。而这些船只都是在福建的私港内建造出来的,可以说大明的水师不是输给了郑芝龙,而是输给了那些和十八芝联合起来的闽粤的海商世家。

    之所以这些闽粤海商世家要支持十八芝攻打大明沿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海商世家和依靠特权垄断海外贸易的福建士绅不同,他们没有在朝廷中的代言人,因此是大明海禁政策的主要对象。

    扶持海盗打击大明的水师,一是为了打破大明朝廷的海禁政策,迫使福建水师对沿海走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利用这些海盗警告福建的士绅,士绅可以利用朝廷的政策搞垄断贸易,那么他们就用海盗封锁福建沿海,大家就干脆都不要做海外贸易了。

    在历史上,这个策略很成功。朝廷水师的衰败,让福建的士绅立刻看清了局势,很快他们就会撺掇福建的文官向十八芝妥协,从此福建成为公开化的走私基地。大明丧失了海外贸易的税收,从而成就了郑芝龙的海上王国。

    正因为这些海商家族隐藏的实力惊人,所以郑芝龙、刘香等海盗首领,对这些海商的代表一向是既拉拢又警惕的。当潘、叶、黄、吴四大海商家族联手,想要获取制定海外贸易规则的进京代表时,原本对这代表名额并不怎么看重的郑芝龙顿时就警觉了起来。

    既然这些从来不关心招安事务的海商们有了兴趣,那么就证明了一件事,这些代表的名额很有价值。和这些有着深厚根基的海商家族争夺人心,郑芝龙觉得自己没什么胜算。

    他当机立断的对部众说道:“虽然卢公公说,进京的代表需要大家公选,要挑选出有威望的人出来。但是这几天以来,大家选出的代表超过了20人。以我看来,这20人在大家心中的地位都差不多,也没什么高下之分,强要大家从中选出10人来,只会让大家伤了和气,我看我们就不必再选下去了,不如想想其他方法怎么从这20人里挑出10人做为代表。”

    四大海商家族的代表潘必正远没有郑芝龙果断,郑芝龙见到推选代表的苗头不对,就立马宣布换规则的时候,潘必正迟疑了一下,想要回头和其他几人商议下要不要反对。

    他这一迟疑,就有人响应了郑芝龙的提议。郑彩虽然也在20人名单之内,但是因为他进入十八芝的时间最晚,在这20人中名望也是最低,如果推选代表的话,郑彩认为基本没什么希望了。

    因此当郑芝龙说要换规则选人,他第一个站起来表示支持,并引经据典的说了一大通。主要意思是,这进京的代表不仅仅应该有一定的声望,还应该具备基本的礼仪素质,最好能识文断字,免得进京面圣的时候冲撞了陛下,被拉出去砍头就不好了。

    郑彩把这些大部分是文盲的海盗们说的一愣一愣的,有不少海盗顿时开始为名单内交好的头领担忧了起来,有些人甚至开始出言劝阻起来了。

    郑芝虎在一边看不下去了,原本他对整天讨好他的郑彩很有好感,但是前几天在堂上被郑彩刺了几句之后,他立马就觉得这人太不地道了。

    性格耿直的郑芝虎一旦对人有了成见,就喜欢处处和人打对台。他完全没理会哥哥郑芝龙对郑彩赞许的眼神,直接就反驳道:“陛下提出的条件,处处为普通海商着想,这样的陛下会因为我们失仪,就把我们拉出去砍头吗?还是在郑军师眼中,陛下就是一个桀纣之君呢?”

    郑芝虎肆无忌惮的攻击,顿时让郑彩翻着白眼说不出话来了。郑芝虎的话也提醒了,差点被郑彩带到沟里去的几位头领。李魁奇黑着脸说道:“郑军师,你刚刚这么说的意思,是不是想恐吓了大家,好让你上京啊?我刚刚就觉得奇怪,为什么见见皇帝,还要识文断字,感情你是想说你最适合当这个代表吗?”

    “那有此事,那有此事,你们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郑彩是那样的人吗?我可是全心为各位首领的安危着想。”郑彩面红耳赤的为自己辩解着。 

第55章 结拜() 
看着众人很快又有偏移话题的倾向,郑芝龙干脆的下了决定:“我们把这20人的名单交给卢公公,让卢公公挑选出10人来不就行了。卢公公是陛下身边的人,就算是为了不被陛下责骂,他也会对挑选出来的代表尽责的。大家想必不会对卢公公的眼光有意见吧?”

    潘必正只是转念一想,就笑着支持道:“不错,以卢公公的才干,想必挑选出来的代表,必定是能入陛下的法眼的。要是能得到陛下的欢心,这对于我们进京后争取海商的权益也是有好处的,我赞同一官首领的意见。”

    有了潘必正的支持,郑芝龙的建议很快就获得了通过。如此一来,喧闹了几天的村寨终于安静了下来。当这天午后,卢九德和连善祥从附近的山村回来时,却看到郑芝龙带着两名兄弟正在他们住的小院门口等待着。

    卢九德和连善祥对视了一眼,不知道这位郑头领不在议事堂开会,跑到他们住的小院门口来做什么。

    卢九德快走了几步,对着郑芝龙打着招呼说道:“一官首领,不知前来有何见教啊?”

    正低头想事的郑芝龙,听到了卢九德的招呼声,顿时抬头微笑着说道:“原来是卢公公回来了啊,这两日我忙于琐事,也不知道底下人招呼的可还周到?听说卢公公和连大人这几天都在外游览,不知台湾的山水可入的公公的眼。”

    “台湾山水吗?那是极好的,不过我等走了一天路,体力实在是有些不支,不如请几位一起入内喝茶叙话,如何?”卢九德振了振身上的尘土,对着郑家兄弟笑着说道。

    郑芝龙带着兄弟跟着卢九德进了院子,在会客厅内稍稍等待了一会,卢九德就更衣出来和他们叙话了。

    郑芝龙和卢九德略略交谈了几句台湾的风土人情之后,就把话题引入了正题。

    “这个让我来选人?可是我和这名单上的大多数人都不熟悉,这选出来的人选,各位能承认吗?我看既然已经有了20人的大名单,不如干脆就让他们抓阄好了。”卢九德早就听说了,这几天村子里发生的事。

    对于推选几个代表就能让这看似铁板一块的海盗团伙四分五裂,让卢九德对崇祯出的这个主意简直是拜服的五体投地。不过他可真有点会错意了,崇祯提出这个建议可不是为了用来分化一个十八芝的。

    出于对崇祯用意的误解,卢九德并不想干预推选进京代表的事,他出头做这个恶人,没什么好处不说,说不定还违背了崇祯想要分化海盗内部的策略,这是何苦由来。

    看着卢九德推脱不已,还想出了抓阄的点子,郑芝龙不由有些气结。不过他好歹也是历经风浪的人物,马上就回道:“卢公公果然才智过人,短短瞬间就想出了这妙法,这抓阄一法甚是公平,我等这些粗人果然不及公公眼界宽阔,待我回去一说,想必大家都不会有什么意见了。不过,有句话我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听着郑芝龙居然夸起了自己出的馊主意,卢九德就觉得那里有不对劲的地方,果然郑芝龙夸完之后就卖了个关子。

    卢九德自然是不会不给郑芝龙这个面子,他于是假惺惺的回道:“一官首领有什么不能说的,我在此洗耳恭听就是了。”

    郑芝龙微微一笑,他伸出右手摸了摸下巴,才平静的说道:“我郑芝龙虽然一颗丹心倾向于朝廷,但是十八芝毕竟是个盗贼团伙,其中人员品流复杂,且有些人和朝廷误会已深,恐怕对招安未必是诚心一片啊。这抓阄虽然对这些首领来说是公平的,可是对公公你却未必。要是抓阄选上了一、两个对朝廷身怀恶意之人,到时进京面圣冲撞了陛下,到时公公何以面对陛下呢?”

    郑芝龙的话顿时让原本稳坐钓鱼台的卢九德跳了起来,他这几天和这些海盗交流的过于轻松,他几乎忘记了这些可不是什么良民,而郑芝龙所说的可能性也未必不存在。

    作为服侍大明皇帝的太监,卢九德当然知道服侍皇帝的要诀就是,做事永远不要在皇帝面前出现变数。而他提议的抓阄,就有可能让进京面圣的代表出现变数。

    虽然面圣之际必然是要除去这些海盗代表身上的武器,但是万一真有那么一个想不开的,赤手空拳也要袭击陛下,那么就算崇祯只伤了一根汗毛,他卢九德的罪名就背定了。

    哪怕明知道郑芝龙大半是在恐吓自己,但是卢九德还是急急的说道:“这抓阄一事还是不妥,刚刚我是想差了。多亏一官首领提醒,这抓阄一事还是就此作罢。不知道一官首领可有什么好提议,可以鉴别这些心怀异心者呢?”

    郑芝龙神态依旧温和,他没有回答卢九德的话,反而扯开话题说道:“芝龙自从见到公公之后,就觉得一见如故。不知公公家乡何处啊?”

    卢九德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郑芝龙询问自己的家世为何,不过他还是一一作答了。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郑芝龙为什么要问他的私事了,原来这位一官首领想要和他结拜。

    卢九德思考一会就同意了,从崇祯对他出京前的叮嘱就看得出,这位大明的新皇帝极为重视海外贸易,且也很重视郑芝龙这位海盗首领。

    和他一起出京的连善祥虽然有些事避开了他,但是朝夕相处的两人,总是还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看到的。连善祥此次除了保护他出行之外,还被陛下下令打探史世用、许仪后、郭国安这三位万历朝鲜战争立下大功的后人的情况。前者是南京人,而后两位则是福建人。

    这三人都是锦衣卫中的密探,为大明窃取了诸多日本的军政情报。陛下有言,立功者不可忘却,要求找到这三位的后人妥善安置,如果有可能就重建对日本的情报网。

    然而连善祥表面上虽然如此说,进入福建后却多次派人前往南安打探消息,而南安正是郑芝龙的家乡。可见陛下不仅仅是要招安郑芝龙,现在对郑家都已经开始监控布局了。这种行动表明,陛下不是要对付郑芝龙,就是要大用郑芝龙,否则何必多此一举呢。 

第56章 黄金耀人眼() 
郑芝龙较年长且又即将被封为游击将军,卢九德年少,虽然他被崇祯看中担任了这次出行东南的特使,但是身上却无官职在身,只是一个最低级的小太监而已。

    是以两人论了齿序之后,卢九德就拜了郑芝龙为兄长。结拜之后郑芝龙甚为开心,他让郑芝虎把随身携带的两个鹿皮囊拿了过来。

    郑芝虎把两个皮囊轻轻丢在了八仙桌上,卢九德顿时听到了皮囊内金属撞击的声音。

    郑芝龙微笑着把一个较大的皮囊推了过去,口中说道:“虽说你我并非一母同胞,但是今后你我可就是自家兄弟了,你在台湾这几日大家可要多多亲近。台湾乃是海外蛮荒之地,也没什么好东西,这一袋台湾土仪就请弟弟用来贴补路费吧。”

    接着郑芝龙又推过了另一个较小的皮囊,继续说道:“至于这一袋吗,就请贤弟转赠给锦衣卫的几位大人吧,几位大人千里迢迢为芝龙之事奔波劳累,芝龙实在是愧不敢当,只能送上一份土仪当做车马费了。”

    卢九德略略估计了下,大的皮囊估计能装下100两,小的估计能装下6、70两。这个数目倒也不算多,就人情往来来说是一份重礼,但是用来收买他们这些皇帝身边的厂卫、太监,这礼可就不够看了。

    卢九德落落大方的收下了两个皮囊,向郑芝龙道了谢,两人之间的关系倒是亲近了几分。

    卢九德伸出手把皮囊扫到了一边,然后正色的问道:“那么就请大哥指教,这名单中到底哪些人不能上京呢?”

    卢九德这种对钱财毫不在意的姿态,倒是博得了郑家兄弟的几分好感。

    郑芝龙微微一笑,然后从袖子内的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纸,放在桌子上推了过去。

    卢九德小心翼翼的拿起纸张看了一眼,顿时意外的抬头看着郑芝龙,有些错愕的说道:“这李魁奇、钟斌、郑彩几人,不是大哥你的亲信吗?怎么大哥把他们也写上去了?莫非大哥给我的是要入选的人名吗?”

    郑芝龙脸色不变,依旧面带微笑着说道:“贤弟有所不知,正因为他们是我的亲信部下,我对他们也最为了解。这几人性格暴虐,京城贵人又多,要是在京城闹点什么事出来,我一怕有负陛下的好意,二怕连累了贤弟啊。”

    郑芝龙的话卢九德是不信的,好歹他也是人心险恶的宫中混出来的,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没见过。不过看在郑芝龙刚刚送来的土仪份上,卢九德也无意拆穿他。

    于是卢九德打着哈哈收起了纸条,也没向郑芝龙保证一定把纸条上的人剔除出名单。此后两人就扯开了话题,很默契的不再谈及此事,寒暄了半个时辰之后,郑芝龙就起身告辞了。

    把郑芝龙送出院门之后,卢九德慢慢的踱回了客厅,心中思量着郑芝龙的用意。

    他正准备走向后院时,突然想起了桌子上还有两包东西,于是他又折返了来。卢九德顺手去提两个皮囊,但是很快他就感觉手中的分量不对。

    “好重。”卢九德估错了重量,手一软居然一下没提起来。他赶紧打开了大一些的鹿皮囊,顿时一片耀眼的金色映入了他的眼睛。

    “居然是黄金。”卢九德不由自主的叫出声,他马上反应过来,出手捂住了自己的嘴。看着这片亮闪闪的金色,卢九德脑子里顿时什么都想不起了,他口干舌燥之余,还感觉自己的心跳的像敲鼓一样。

    虽说大明人重银不重金,嘉靖之前金银比价大约是1:5。5左右,但是随着近些年来,市面上金子渐渐稀少之后,近来京中金银比价已经是1:7、8之间了。

    作为宫中最低级的太监,卢九德个人身家也就3、50两白银,这还是因为陛下看重他之后,赚来的外快。忽然之间,这么多黄金出现在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