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挽明- 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年许林虎驾船到达此地,岛上的部落才知道,原来大明并没有被女真人所取代。

    当许林虎离去之后,库页岛南部的各个部族就已经聚集起来商议,如果今年大明继续派人前来,他们应当效忠于谁。

    虽然库页岛上的部族已经向后金表示了臣服,但是后金对于此地的统治并不稳固,他们并没有把南部这些部族纳入到女真部族之内。

    只是定下了岁贡 貂皮,设本地部族首领为姓长、乡长以统之。甚至于因为后金连年征战,巡视边疆的官员往往数年一派,库页岛南部因为陆上难以抵达,已经3、4年没有后金官员前来了。

    本地部族同后金之间的臣属关系,还是依赖于每年一次的贡貂而维系着。

    虽然名义上是朝贡,但这不过是后金效法明国,对边疆民族以贸易笼络人心而已。同大明相比,后金不过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小国。但是同这些边疆民族相比,后金无疑是一个庞然大物。

    而后金也正是依赖于这种朝贡贸易,在大明商人同边疆民族之间当了一回二道贩子,以积蓄国力。

    费雅喀人一开始并不想在后金和大明之间选择,因为他们觉得此地天高路远,大明同后金之间的战争与他们无关。

    以他们现在的力量,也足可保卫库页岛南部不受任何一国的侵犯。他们需要的,不过是维持同中原王朝的贸易关系而已。

    不过当许林虎再次带着船只前来拜访,这些部族首领们顿时被明人所拥有的大船和武力所震慑到了,特别是船上发出火焰和巨大声响的火炮,更是使得他们畏惧不已。

    相比起当年驾着小船而来的200后金甲兵,这些明人一艘船就能运输数百军士了。

    再加上船队带来的大量物资,使得岛上的各部族都交换到了急需的物资。原本亲近大明的部族,现在显得更为亲近大明,而那些亲近后金的部族,也放弃了自己的主张,选择了再次向大明臣服。

    在这些本地部落的支持下,许林虎在南部海湾的北方海岸选择了一处地址修建了一处港口,也作为库页岛镇守府的驻地。 

第512章 北上之行三() 
同如同自然秘境的海参崴不同,许林虎选择的亚庭港,原本就是一个小部落的驻地,这个小部落以捕鱼为生,因此本地还算是有一些开发基础。

    而5月也是本地部族最为空闲的一个月,对渔猎为主的部族来说,这个月也是最为黯淡的一个月。因为这个月是动物度过寒冬后,刚刚开始恢复生长和繁衍的季节。

    原本就不适合打猎的季节,现在有人招募他们修建港口,而且给出的报酬是岛上紧缺的日用品,因此倒是让许林虎招募到了大批的人手。

    同东北滨海地区的女真人相比,一直同中原王朝有所往来的本地部族,倒是存在着不少技艺不错的工匠。

    有着他们的协助,加上岛上丰富的森林资源,港口修建很快便步入了正规。而便在这个时候,许林虎命令爱德蒙·唐泰斯带领两条船继续北上,一边勘察库页岛沿海地形,一边同北面的土著部落进行联系。

    爱德蒙·唐泰斯于5月14日,沿库页岛东面沿岸北上,3日后便抵达了库页岛最北端的尖角。

    绕过这处尖角,进入了一处大海湾之后,爱德蒙·唐泰斯有些遗憾的发现,岛的东部和北部虽然有不少泻湖,但是都被沙洲礁石所阻,不能进入停泊。不过在岛的东北部海岸上,却有着不少黑油和沥青湖。

    从大海湾往西进入大陆和库页岛之间的海峡,海底地面便开始慢慢抬升。

    根据爱德蒙·唐泰斯的考察,从北面进入海峡的船只满载深度尚可以达到7米,但是从南面进入海峡的话,船只满载深度就不能超过45米。

    也就是说,想要进入黑龙江的船只,应当以平底船最为适合。在库页岛西面中北地区,爱德蒙·唐泰斯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停靠的地区。

    库页岛北方虽然地方平坦,但是人口却要比南方稀少的多。此地土著部族的生活习俗同岛南部的费雅喀人颇不类似,据说还时常因为猎场同南方部族进行冲突。

    这些土著自称是赫哲人,他们中最大的一个部族也不过才百余人。去年大明船只派人在相邻地区上岸考察时,还被一只忠诚于后金的部族所攻击。

    不过今年爱德蒙·唐泰斯带着3艘船,数百名军士抵达此地后,本地的部族不是迁移到了内陆,便是向爱德蒙·唐泰斯表示了臣服。

    在一名大明官员的主持下,附近几个部族首领,率领着大约6、7百人向大明宣誓臣服,烧毁了后金册封给他们的册书和官服。

    这些部族被编制为三个卫所,拱卫于此处适合停靠船只的港口之外。他们除了接受替大明修建这处港口之外,还同意按照往年向后金进贡的方式,每年向大明进贡貂皮和其他贡品若干。

    爱德蒙·唐泰斯也从这些赫哲人口中了解了,后金对于库页岛上土著部落的统治方式。

    不管是库页岛南部还是北部,后金执行的政策同对大陆上的土著民族不同。比如努尔哈赤起兵反明之后,便大举出兵扫荡黑龙江中下游及东北滨海地区。

    对于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努尔哈赤皆称为生女真,将之迁移到松花江上游或是辽沈等地,补充建州女真的人口。

    但是对于库页岛上的这些土著部落,后金采取了,皆不编佐领,不列 满洲八旗,设族长和乡长以统计人口数目,等较为宽松的统治政策。

    他们对于后金的义务就是,每年一次前往三姓城纳贡,而后金酌情予以赏赐。

    三姓城位于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三江交汇之地,此地正式名称叫做和屯噶珊,汉意:古城屯。据说,这里便是当年宋徽宗、宋钦宗及北宋官员被金人囚禁的五国城。

    努儿哈赤于万历四十四年,命侍卫扈尔汉征东海萨哈连部位于在黑龙江中游,行至兀尔简河,招降其各处首领,取河南、河北共36寨。

    随后,努尔哈赤便把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三大姓——葛依克勒(葛姓)、胡什哈里(胡性)、卢业勒(卢姓)迁居于此。数万人被迁移到此处,此地赫然就开始繁华了起来,虽然此地并没有筑城,但是边民依然把这里称之为三姓城。

    努尔哈赤守中虚外的边疆治理政策,固然是充实了建州女真本部的力量,使得后金虽然人数不过百万,但却依然屡次击败了明军。

    建州女真八旗从这些东海女真、生女真一族中抽取补充的丁壮,可谓功不可没。不过这也造成了黑龙江中下游势力的空虚,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各土著部族,开始向这一地区迁移。

    这样一来,原本就人口不多的东西伯利亚地区,现在就更是变得地广人稀了起来。

    去岁大明派人勘察黑龙江入海口,击破了后金驻扎在黑龙江入海口处的那个寨子,实质是后金在黑龙江中下游的唯一一只武装力量。

    这只力量被击破之后,便可沿黑龙江长驱直入,一直抵达三姓地区,才能见到后金的武装力量了。

    由黑龙江入海口往三姓地区,沿河里程长达近3000里。黑龙江下游每年在11月下半月开始封冻,4月底解冻。

    开春之后便有一个潮汐期,从入海口掀起近25米高的潮头浩浩荡荡的往上游涌去,往往能上行数百里。而夏秋季节也是黑龙江的雨季,5月之后便形成长达数月的洪涝期。

    因此黑龙江中下游虽然可以航行,但并不适合大型运输船队的行驶。当地土著采用的船只,往往是只能承载3、40人的轻便小船。

    因此不管是库页岛、黑龙江下游部族北上朝贡,还是后金出兵黑龙江中下游,都会选择11月底江面封冻后,利用可在冰面上行走的爬犁前往三姓。

    经过训练的狗、鹿、四不像牵引的爬犁,一天可跑100…200里。从黑龙江入海口到三姓,短的20天,最多也就不过30天。但是如果换成船运,那么起码就要花费近2个月。

    听了这些赫哲人的介绍,爱德蒙·唐泰斯对于前往黑龙江中下游探查地理环境的毛可喜等人,便不再有什么担忧了。

    毛可喜所率领的三艘船,虽然不过在200吨上下,但是比起那些土著人用桦树皮或木材修建的小船,已经可以算是庞然大物了。

    更何况,这些船只上装备的火器,完全可以让那些土人的船只在靠近之前,就已经被击毁了。

    在这个季节,后金是无可能派出一支军队加强黑龙江下游的防卫的。派少了无济于事,派多了后勤供应就遇到了难题。

    当努尔哈赤把这一地区的土著部族往上游迁移之后,黑龙江中下游就成了后金的一个软肋。

    没有人的土地,即便是再险要,也不足以挡住一支小部队的进攻。而且从这些赫哲人口中得知,后金虽然征服了这片地区的土著部落,但是却也没有全然信任这些土著部落。

    比如努尔哈赤就曾经发布过一条命令,禁止将兵器铠甲贩卖于蒙古及各边疆部族。

    这也是为什么,去年那艘大明探险船,以少量的士兵和水手,便击溃了后金驻扎在入海口处的防卫部队。

    努尔哈赤以东北一个小小的部族酋长,最终征服了大半个辽东,还几次击败明军。他起家的经历,便是在明军的纵容下装备了优良的武器铠甲,从而征服了同样武勇但是装备纪律不如自己的辽东其他部族。

    正是努尔哈赤有着这种经历,所以他对于同后金相邻的一切少数民族都充满了警惕。不管是把这些部族迁移到建州女真控制的区域下监视同化,还是禁止这些部族私下购买武器铠甲,并讨伐实力雄厚的大部族。

    他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消灭后金的隐患,使得后金的周边没有新兴的力量,好让他专心对付明朝。

    但是这种行为也导致了一个后果,以辽沈为中心的后金核心区域固然是固若金汤,但是整个外东北地区却变得虚弱异常。

    意识到黑龙江中下游不会有力量威胁到毛可喜的船队后,爱德蒙·唐泰斯便继续南下了。

    在库页岛西南部,爱德蒙·唐泰斯还发现了两处条件不错的港口,随后便在6月2日返回了亚庭港。

    绕岛一圈不过花费了7天,勘察及同北部土著部族交涉也用去了7、8日。不过亚庭港已经建起了一处简易码头,还有一座以木头为主的简易起重装置。

    有了这座简易码头,装卸货物的速度显然被加快了不少。在亚庭港修整了三天后,装满了货物的“郑和号”便受命返回了。

    从亚庭港到济州港用了不过5天,在济州港停留了一天,爱德蒙·唐泰斯向驻守在济州港的叶雨轩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报,便再次启程返回了天津。

    从济州港返回天津,爱德蒙·唐泰斯选择了直航,3天便到达了登州,随后在6月17日抵达了天津港。 

第513章 询问() 
朱由检听完了爱德蒙·唐泰斯的北上之行,也从他手中拿到了,他替济州府转送上来的奏章。

    之所以让爱德蒙·唐泰斯尽快返回,也有这份奏章的功劳。叶雨轩同几位济州府官员一同署名,主要是要求朝廷暂停往济州岛迁移人口一事。

    其后便是叶雨轩个人的意见,他认为济州岛距离大陆太远,如果有事才进行联络,恐怕会让济州府的军政官员沦为东江镇的下属,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此他希望,朝廷能够建立起天津…济州岛的定期航行,每月往返一次。这样一来,朝廷可以随时掌握济州岛上的状况,而济州府的上下官民也可以每月向朝廷进行汇报,不会让岛上的居民感觉自己是被遗弃的化外之民。

    另外,随着济州城人口的增多,济州城和济州港都需要扩大。不管是加工树木修建房屋,还是伐木烧炭,都需要占用大量的劳动力。

    但是为了满足岛上的粮食自给,又必须对一部分荒地进行开垦,再加上内府、四海贸易公司及一些宗室勋贵开始在岛上占地放牧,岛上又陷入了劳动力不足的矛盾。

    一方面是劳动力不足,一方面是粮食不足,这两个互相对立的问题,实在是让济州府的官员们头疼了许久。

    叶雨轩这时想起了天津附近那些如同一座座宝塔一般的风车,他是去参观过那些风车的工作过的。在他看来,一座风车完全能够抵得上3、40名壮劳力的劳动。

    而济州岛除了草地和树木繁盛之外,刮风的日子也相当多,因此他希望朝廷能够调拨一些工匠,在济州岛兴建一些风车,以减缓劳动力的缺乏。

    最后,他还在奏章中请求,在济州岛上有原本就存在的一片盐场。这片盐场生产的食盐除了供应给本岛居民外,还会运一部分回朝鲜半岛上去。

    不过现在济州岛既然归还了大明,此处盐场生产的食盐,也就无法再按照原来的方式,运回半岛销售了。

    依靠这片盐场为生的盐丁足有七、八百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从半岛发配来的罪犯。如果缩减食盐产量,这些人就会难以为生。因此他希望,朝廷能够准许,把原本运往半岛的食盐,向日本及北方新归附地区出售。

    看完了这份济州府官员的上疏,朱由检倒是没什么想法,这些官员的提议都还算出自公心。

    派一些工匠前去修建风车,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唯有这个盐场,的确是个麻烦事。显然济州府的官员们并不想把这个盐场交给内府或是四海贸易公司,否则叶雨轩就不会提到这个问题。

    向朝鲜、日本、及外东北地区出售食盐,现在是四海贸易公司的权力。济州府想要保留这个盐场,无疑等于是触动了四海贸易公司和崇祯本人的利益。

    不过济州府是新立之府,又远离大陆,现在有这么多人移民到岛上,财政上显然有些困难。济州府想要抓住一项财源,来填补亏空,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崇祯并没有立刻做出什么决定,他放下了手中的奏章之后,便对着爱德蒙·唐泰斯询问道:“你这次北上之行,也算看到了不少东西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