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家境贫寒的士子,是不会放弃改变自己命运的科举仕途的。只有那些衣食无忧,但是对于科举又没有什么天分的读书人,才会选择进入燕京大学学习,试图走一走终南捷径。
当然,随着燕京大学的发展,加上内府设置的奖学金,一些家境贫寒,但是在自然学科上颇有天赋的人,也陆续被招进了大学,但是这些人毕竟还不是学生来源的主流。
生活条件尚可,又年轻气盛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被社会磨去棱角,大部分的学生还是颇具血性的。要不然,也就不会有这么多年轻士子,被东林党人所倡导的正义所吸引了。
正如他们此前轻易的被人煽动起来,认为朝廷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是残害士绅,掠夺民财的恶政,不惜跪在宫门前向皇帝上书请命废止一样。
在这两个多月的社会调查中,不少学生同样被自己亲眼目睹的灾民惨状所惊吓到。
不少学生开始转变了此前的立场,从反对朝廷过多的干涉粮食买卖,从而扭曲粮食的真实价格。
变成了支持朝廷干涉粮食市场上的各项交易,从而可以让更多人买得到粮食,以度过灾荒之年。
也许有些人读四书五经,只是把这些儒家经典当做了进入仕途的敲门砖。但也有人,真正的把书中的仁义当做了自己的人生准则。
对于这些人来说,为了坚持他们所主张的道义,甚至于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虽然这样的人很少,以往在大明读书人中发出的声音也不大。
但是,现在有了崇祯的支持,这些人的主张被特意挑选了出来,连续的刊登在了大明时报上,使得他们的声音被成倍的放大了。
忽然之间,在大明出现了一个比往日的清流更为激进的团体。这个团体的主张都有什么呢?他们主张:四民平等,除了皇帝超然于万民之上,社会的其他阶层应当不分高下。
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律面前应当不分贵贱,只问罪行之轻重。一切罪行应当交付有司审讯,其他人不得进行干预。
保护妇女儿童的权力不受侵犯,家中男丁亡故之后,女儿也应当拥有继承家产的权力,族人不能以绝户的借口侵占亡者产业。
朝廷应当再次严肃关于禁止高利贷的法律,并禁止赌徒典卖妻子儿女偿还赌债或高利贷,对于那些强行掳人作为抵债行为的,应当加以严惩等等。
这些主张,有些是出自民间士人之口,有些则是崇祯假借民间士人的名义发表的。不管如何,到了士绅大会召开的时候,京城的舆论显然已经很是热闹了。
第473章 士绅的代表()
前来京城参加士绅大会的各省士绅代表,田产在1000亩以下的占了近六成。剩下的人员中,则一半是资产较为丰饶,但是在官场却没有什么深厚根基的士绅;而另一半则是,在地方上颇具名望的士绅。
在士绅会议正式召开之前,抵达京城总计79名士绅代表,已经在私下的酒宴交往中,渐渐按照地域和兴趣分成了六个主要的团体。
以文震亨、朱灏等江南名士为首的名士派,以徐翰文、高玄光、顾元惠为首的退仕闲居乡里的官绅派,还有以佛山李氏为首的两广士绅,以晋江冯氏为主的福建士绅,以蒲州张、王诸人为首的山陕士绅,还有便是依附于京畿士绅联合会的北直隶、山东士绅。
以上这些团体,或是因为自身的名气,或是因为曾经的官员身份,或是因为他们所在的家乡乃是科甲出名之乡,或是因为某些士绅同朝中当权者之间若有若无的联系,使得他们成为了这次上京士绅代表们眼中的领头人。
而除了以上六个属于自发或是半自发形成的士绅团体,在士绅代表中影响力较大之外,还有一个较为独立的小团体,虽然对于外省的影响力不大,但是内部倒是更为团结一致,这便是几位河南士绅代表。
原则上每个小省的士绅代表为3名,当然像湖广这样的大省名额是要翻倍的。但实质上为了能够顺利召开这次大会,和保证倾向于朝廷的士绅代表不至于声音太小,崇祯对于代表名额上的限制,并没有要求的很严格。
因此抵达京城的各省士绅代表人数,几乎是当初计划中的一倍。而河南士绅代表的人数就超过了标准,达到了5人之多。
这五位河南士绅代表,也是几位在河南执行朝廷政策的官员精心挑选出来,准备在大会上为他们的行为辩护的人员。这些代表不是出身当地衰败的士绅家族;便是在家乡同其他士绅家族争斗失败,快要跌落士绅阶层家族中的人员。
不管是想要挽回家族的衰败之势,还是寄希望于同这些朝廷高官合作,从而摆脱自家沦为失败者的命运,他们都只能在这次士绅大会上奋力一搏,为自己争取一个翻身的机会。
因此这几名河南士绅代表,虽然没有文震亨、朱灏等人的名望;也没有徐翰文、高玄光、顾元惠等人挂着退仕官员的光环;也不会像某些代表动不动就以某阁老同乡,某尚书邻居自居。
但是他们在士绅代表大会上每一次的发言,都充满了背水一战的激情,区区五名代表的声音,居然占据了士绅大会的半壁江山,完全压倒了其他团体的气势。
当然,这也同士绅大会采取了开放式的会场有关。习惯于在一个优雅的环境内,同几名好友平和的交换意见的士大夫们,显然还是第一次经历,坐在一个噪杂的会场内讨论问题的方式。
这种如同市集一般的会场,和被数百名京城百姓看热闹的会议讨论方式,让他们感觉自己成为了供人取乐的对象。特别是一句话说的不对,就会被场外的百姓嘲讽,还要被登上大明时报,更是让这些代表痛恨不已。
再加上,这些士绅代表们完全不能适应,扯着嗓子同人争论一个问题的对错,而不是温和的交换意见的方式。在他们看来,这那里是讨论问题,简直就是在市集做交易。
比如文震亨、朱灏等江南名士他们非常赞成,徐翰文、高玄光、顾元惠等人主张的,废除朝廷在山西、河南执行的粮食政策,反对解放奴婢,并给予奴婢以法律保护。
但是他们这种赞成,只局限于赞成徐翰文、高玄光、顾元惠等人在会场上坚持自己的主张,他们自己却绝不在会场上公开作出表示。
之所以他们会如此,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下同其他代表发生争执,实在是有失自己的身份。
另一方面则是,每日围观的群众,不仅仅只有京城的百姓,还有诸多燕京大学的学生。这些学生同来看热闹的京城百姓不同,他们都是抱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前来旁听的。
一旦听到了同他们的主张不符合的意见,他们往往显得比场内争辩的代表还要激动。在大会召开的第三日,高玄光对于奴婢制度的评论激恼了场外的几名学生,惨然遭受了这些学生脱下的靴子的攻击。
高玄光本人因为动作敏捷,加上学生的准头太差,因此侥幸逃过了攻击,但是坐在他身边的几位代表则受到了无妄之灾。
当然这些代表应当感谢去年京城市政厅主持的京城道路改造项目,使得这些学生们的靴子在他们身上只留下了些尘土而已。
不过高玄光虽然躲过了学生们的物理攻击,却没有逃过这些学生的口诛笔伐,这些学生回去之后便向大明时报投了稿,声称这位退职官僚是一个无血无肉的冷酷之人,他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云云。
更值得玩味的是,大明时报居然一字不漏的全文刊登了,这篇学生对于高玄光的讨伐之文。这种名誉上的打击,顿时使得会议刚开始时还趾高气昂的高玄光,在接下来的会议日程里变得沉默了起来。
看到了在会上发表观点同舆论不一致,会有多大的风险之后,文震亨、朱灏这样的江南名士,自然是不愿意拿自己的名声去冒险的。
而徐翰文、顾元惠等代表官绅的人员,也不自觉的低调了下来。他们上京之前,可没想过自己的对手会是这些学生和无知的京城百姓。
一直以来,这些士绅在自己的家乡都是一呼百应的存在,使得他们过于高看了自己的力量,甚至于有些人还出现了错觉,以为自己真的可以随意的代表百姓的意愿了。
但是在远离家乡的京城,在这座陌生的城市内,这些士绅们才发觉,这座城市内的居民显然不是他们可以随意操纵的家乡父老。
而在这样一座城市之内,没有了百姓和舆论的支持,他们要拿什么去反对朝廷的意见?甚至于,朝廷尚未出手,他们已经被京城的百姓和舆论所击败了。
北京城是一座人口超过80万人的巨大城市,在这个时代,大明能够与之相比较的几座大城,大多在江南地区。而江南的这些大城市,人口也许可以同京城相比较,甚至有的城市还有所超过,但是在占地面积上,却极少有城市同北京相提并论的。
毕竟北京城所在的地区,是一处平原地形。加上去年的城市街道改造,使得这座北方的雄城看起来更是气势不凡。
除了那些来自江南地区的士绅,大部分地方的士绅代表,还是第一次见到本国的首都。这个时代落后的交通设施,使得出门旅行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因此除了赴京考试的举子之外,大部分的士绅同样很少远离自己的家乡。
如果不是朝廷举办的这次士绅大会,某些人也许这辈子也就是在家乡县城附近转悠转悠。离开了熟悉的本乡本土,千里迢迢赶到了京城的士绅们,在这座巨大的城市面前,同乡下农夫进入县城一般,同样生起了敬畏之心。
因为这种敬畏之心,这些士绅们自然会不由自主的,向着看起来强势,又颇有见识的代表们靠拢。这也就是为什么会议还没有召开,而代表之中已经隐隐形成了许多小团体。这完全是,因为陌生环境的压力下,人们需要抱团取暖的天性而已。
不过会议召开了几天之后,这些在乡下士绅们看起来聪明睿智,见多识广的代表们,轻易的就被京城百姓和舆论剥去了他们身上的光环之后,这些来自偏远地方的士绅们的心思也不由活络了起来。
有些士绅代表开始试探着迎合着京城舆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士绅代表,顿时获得了京城百姓的嘉许,和大明时报的点评。
忽然之间,他们的名声便在京城百姓中开始流传了起来。这些敢于迎合舆论的士绅代表,本身家中就没有多少奴婢,有些人还是粮食统购统销的受益者。
只不过当士绅会议刚刚召开的时候,他们的出身让他们觉得,国家大事还是应当听从那些有名望的代表决断为好。至于人微言轻的他们,只有选择支持的权力罢了。
不过当这些有名望的士绅代表被京城的百姓和舆论所打倒之后,存在于他们内心中的野望便开始慢慢萌芽了。
不管怎么说,就算是在京城百姓看来最为蠢笨的士绅代表,在他自己的村子里,那也是说一不二的土皇帝。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只要嗅到了权力的味道,自然就会燃烧起来。更别提还有一个大明时报在一边推波助澜了。
于是,原本还算有些秩序的士绅代表大会,很快就变得混乱和无序了起来。新的小团体旋生旋灭,而代表们所议论的内容也常常脱离了议题,变得开始同京城舆论遥相呼应了起来。
几位较为老成的士绅终于看不下去这种乱象,联名向皇帝上书,要求封闭会场,禁止京城百姓入内旁听,不要使这场大会沦为一个笑柄。
朱由检的回复方式也非常的让人意外,他并不是直接给这些士绅代表做了回答,而是在大明时报上公开做了回复。
在贴出了这些士绅代表上书的全部内容,但是隐没了他们的名字之后,皇帝的亲笔回信就放在了全文之后。
回信的大意如下:朝廷召集天下士绅代表商议国事,原本就是希望能够对朝廷颁发的政策进行查漏补缺。
为了避免朝廷的意见左右士绅的想法,朝廷并没有对士绅代表大会讨论的内容加以限制。朝廷想要听取的,不过是代表百姓的大多数人意见罢了。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某些士绅居然向朝廷提出,在讨论百姓之事时,应当把百姓赶出会场之外,不能让百姓干扰了士绅们的议事。
这实在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士绅们如果要讨论的是私事,百姓自然不能冲上贵宅听取**。但是士绅们明明在讨论一件涉及到百姓利益的事情,却不允许当事人了解讨论的内容,这就难免让人感到惊讶了。
如果这些士绅的记忆力没有出现错误的话,就在半年之前因为朝廷颁发的政策惹起了地方士绅的不满,认为朝廷的执政者颁发国策过于独断专行,方才有了这次全国士绅大会。
但是转眼之间,这些士绅已经开始踏昨日当权者之后尘,把百姓开除出民籍了吗?
对于这件事情,朝廷不会干涉。如果各位士绅认为百姓无权参与议事,大可以开会讨论,拿出一个决定来…
第474章 士绅代表的退让()
崇祯的答复在大明时报上公开刊登之后,京城的舆论顿时哗然了。不管是燕京大学的学生,还是一部分读书人,都认为士绅的要求实在是太过无礼了。
大家都认为,这些士绅代表的代表两字,本来就是指大明百姓之代表。现在他们居然反对百姓旁听他们讨论百姓之事,那么他们这些代表还有什么资格代表天下百姓,坐在会场内讨论关于百姓的事务呢?
京城舆论在激烈的争论之后,就隐隐把目标对准了这些士绅代表究竟有没有资格代表百姓开会的问题上了。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原本对于士绅代表大会讨论什么并不怎么关心的百姓,突然之间也转变了态度,开始对这次士绅会议的讨论内容关注了起来。
而在大明时报刊登皇帝的答复前,每日前往会场的京城百姓人数大约不过2、3百名,刚好占满了会场上的旁听席位,其中还有一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