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元仪慷慨激昂,仿佛在他面前有一张辽东地图,让他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一样。
孙承宗、鹿善继、孙元化微微点着头,即便是他们早就看过茅元仪的方略,此刻也还是觉得有些心情澎拜了起来。
袁崇焕却一直注视着崇祯的表情,并没有太过关心茅元仪所说的方略。在他看来,再好的方略,得不到皇帝的认同,依旧还是废纸一张。
对于茅元仪演说似的发言,朱由检毫无感动的意思。作为经历过后世文山会海的他,对于这种画大饼似的演讲毫无兴趣。老实说,茅元仪的演说还不及他曾经听过的,公司老板在年会上的发言这么鼓舞人心呢。
听完了茅元仪的发言之后,朱由检神色不变的问道:“茅教授你知道察哈尔部的历史渊源吗?你知道察哈尔部林丹汗的为人性格吗?还有察哈尔部同其他蒙古各部族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吗?”
茅元仪稍稍楞了一下,但还是说道:“察哈尔部是蒙古大汗的直属部落,向来遵从于黄金家族的统治。
达延汗兴起,统一东蒙古之后,把东蒙古分为6个万户。察哈尔万户、哈喇哈万户、兀良哈万户为左翼三万户;鄂尔多斯万户、土默特万户、永谢布万户为右翼三万户,
这虎墩兔憨,就是陛下所说的林丹汗乃是成吉思汗之嫡系后裔、达延汗的7世孙。他的察哈尔部正是六万户之首,在道理上东蒙古六万户应当全归其统治。
林丹汗初立时,年仅13岁,蒙古各部对其阴奉阳违并不在乎。但是10年后就能联合内喀尔喀五部侵犯我大明辽东边墙,可见其为人桀骜不训,不会甘心受制于建奴的欺凌。”
朱由检有些意外,这位武学教授虽然有些傲气,但是却并不是闭着眼睛写这份敌情报告的。
朱由检并没有就此被说服,而是轻轻反问了一句,“你既然知道林丹汗桀骜不驯,因此不可能臣服于建奴,难道他就会甘心被大明利用,同建奴拼个你死我活吗?”
茅元仪有些紧张了,他变得谨慎了一些说道:“林丹汗被建奴连续夺取科尔沁及内喀尔喀五部等部族,他一向以成吉思汗的后裔为荣,当不会忍受治下部族被夺取的耻辱。
臣以为只要大明给予一些物资支援,林丹汗必然要先向建奴复仇,以挽回其在蒙古部族中的威望先。”
朱由检晒笑道:“林丹汗何止是以成吉思汗的血脉为荣,他给自己上的尊号是:神中之神全智成吉思隆盛汗,这是把自己当成活在世上的成吉思汗了。
一个把自己当做成吉思汗的蒙古大汗,他怎么可能会为了大明的一点赏赐去和建奴拼命。如果朕猜的不错的话,这位现世的成吉思汗现在想的,应该同你的想法差不多。
坐看大明同建奴两虎相争,然后再试图从中渔利,我想这位聪明的林丹汗一定不会想不到。”
茅元仪感觉殿内的暖气有些太高了,他的额头上开始冒汗了。不过他还是不愿意就此承认失败,于是努力的反驳道。
“蒙古人一向尊崇于成吉思汗,林丹汗想要成为现世的成吉思汗,怎么能被建奴夺走部族之后,毫无表示,他不怕被蒙古人所嘲笑吗?”
“茅教授你真的了解什么是蒙古人吗?”朱由检突然打断了茅元仪的话问道。
茅元仪尚未反应过来,朱由检已经把头转向了尤世威、吴怀问道:“你们之前都在边关为将,和蒙古人、建奴都打过交道,不如你们两位给朕说说,你们眼中的蒙古人吧。”
尤世威、吴怀听着皇帝同茅元仪的辩论,正觉得大长了些见识,毕竟他们可没有关于蒙古及察哈尔部的历史资料可看。
突然被崇祯扯进了这个谈话,两人顿时感受到了对面几位文官的注视,这让他们既感到紧张,又有些兴奋。毕竟能在皇帝和文官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两人来说也是一种荣誉。
听完了尤世威、吴怀七零八碎的对蒙古人的印象之后,朱由检顺势总结道:“可见,蒙古人就是一群趋利避害,唯力是从,尊崇于强者的人。
这就更简单了,失去了内喀尔喀五部及科尔沁部族后,林丹汗手中只剩下了察哈尔本部的力量。如果他把这点老本都消耗在同建奴的战争中去,那么蒙古右翼三万户还会有人把他继续当做蒙古六万户的大汗吗?”
朱由检的质问,顿时让茅元仪沉寂下去了,孙承宗等几人也想不出为茅元仪解释的话语。
不过显然朱由检并没有意识到他已经胜利了,他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说了下去。
“所以,首先这个想要让林丹汗为大明火中取栗,同建奴同归于尽的方案是失败了。
那么接下来,我们再谈谈建奴和察哈尔部真打起来,到底会不会两败俱伤。
建奴的八旗制度,想必在座的人都应该有所了解了。努尔哈赤创八旗制度,把建奴分为八部,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这是一种军政合一的军事化管理方式。
八旗最小的单位就是牛录,每一牛录为300人,则是指可以当兵的成丁。这些人平日里在一起耕种渔猎生活,战时又在一起作战,因此彼此之间不但熟悉,而且也能互相配合。
那么谁能告诉朕,这察哈尔部林丹汗,是如何管理他的部族和军队的?”
茅元仪脸色有些发白,自从文官掌握了军事权力之后,对于敌军的情报收集工作一向不太重视。
兵部虽然有职方司以收集军事情报,但是在文官的操纵下,这个部门完全荒废了,成为了一个熬资历的位置。
大多数时候,兵部职方司的官员们更乐于,把自己当成是监督军队行事的监军,而不是替军队统帅和朝廷收集情报的机构。
不管是察哈尔还是建奴,兵部职方司的官员既不敢自己亲自前往打探消息,也没钱挑选人员去两地收集情报。而士大夫阶层对于商人的鄙视态度,也使得他们不愿意通过商人去收集关外的消息。
看着同僚无法回答咄咄逼人的崇祯的质问,袁崇焕不由站起来说道:“臣听说,蒙古各部族,一向还是保持着,松散的联盟体制。
林丹汗虽然在名义上可以管理蒙古六万户,但是也只限于六万户的部族首领而已。
除了其本部直属的一部分察哈尔部众之外,其他部族的内政,他根本不能插手。
有的部族不愿意听从他的吩咐,就会选择远离察哈尔本部,草原如此广阔,一旦失去了固定驻地,这位林丹汗也无法再给这个部族下令了。
因此臣以为,除了察哈尔本部外,林丹汗实是不能调用其他部族的军队为自己打仗的。所以,陛下说的不错,林丹汗是不可能冒着失去自己根基的风险同建奴拼命的。”
第288章 武英殿参谋会议三()
随着袁崇焕的发言完毕,吴怀也有些欲言又止。朱由检注意到了吴怀的表情,不由对着他说道:“你也有什么想说的吗?”
“臣从内喀尔喀逃亡的蒙古人口中听说,林丹汗手中的察哈尔部的八个鄂托克中,奈曼、敖汉已经在夏天背叛了林丹汗,归附建奴,并与黄台吉订立了盟誓。
林丹汗似乎有意西迁,以躲避建奴的进攻。”吴怀把自己从逃亡的蒙古人那里听来的传闻说了出来。
茅元仪顿时有些愤怒了,他不由脱口而出的质问道:“这么重要的情报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书面报告上?”
吴怀有些茫然,下意识的说道:“从来没有人问过我啊,而且这只是一小部分从辽河套附近逃亡的蒙古人说的传闻,也有不少人说这是谣言。”
茅元仪脸色铁青的说道:“如果这个情报是真实的话,那么建奴在辽东将再没有牵制力量了,建奴可以向西追击察哈尔部,也能向东攻击朝鲜,更可以南下攻击宁锦防线。三面之敌一去,建奴这盘棋已经走活了。”
朱由检对着他招了招手说道:“不要这么激动,你还是先坐下来吧。关于建奴和察哈尔部的情报,朕已经派人去收集了。如果这个情报是真的,想必很快也会传回来的。”
茅元仪对着崇祯拱手说道:“臣之前过于狂妄了,还请陛下恕罪,请陛下给我一些时间,臣愿意重新收集资料写作一份敌情报告。”
朱由检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如此,朕让总参谋部编撰这份大明的敌情报告,不过是想看看你们对敌人和战争的想法而已。这个程度,朕已经充分的了解了。”
茅元仪一口郁气闷在了心里坐了回去,他还是第一次被人这么堵的说不出话来。虽然他平日里显得傲气十足,但却不是那种死不认输的顽固之人。
更何况崇祯并没有以权势压迫他,只是以理服人,他自然更不愿意在皇帝面前连人品也输掉了。
孙承宗看着崇祯平和的说道:“不知道陛下听了这份报告之后,都有些什么收获呢?”
朱由检沉吟一会,便说道:“孙先生想要听实话吗?”
饶是孙承宗见过无数风浪,也被这不按常理出牌的崇祯弄得有些无所适从了。
他侧头同鹿善继交换了一眼,才回过神来说道:“臣等自然希望能听到陛下的实话。”
朱由检犹豫了下说道:“虽然你们报告中的敌人并没有找错,但是诸位对于战争目的的描述,却完全和朕想的不一样。”
孙承宗注视的崇祯疑惑的说道:“那么陛下心中的战争是什么?”
“朕看的书虽然不多,但是朕以为,不管过去了多少年,不管书本上对战争是诋毁,是吹捧。去掉一切的修饰性语言,和个人情感的判断,战争的本质实质上只有两个字,杀人。”朱由检平静的说道。
坐在崇祯左手边的三位武官,对于崇祯的说法并不感到惊讶,反而隐隐有些共鸣。
而坐在崇祯右手的几位文官脸色却不约而同的出现了变化,孙承宗尽量以平和的口气说道:“陛下,虽说孟子说过:春秋无义战。不过我大明伐远夷,乃是以有道伐无道,不能简单的以杀人来解释战争的目的。”
“给战争盖上什么外衣,不是总参谋部应该考虑的问题,那是朕和内阁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战争的意义和本质这是两回事,难道不是吗孙先生?”
对于崇祯的狡辩,孙承宗有些语塞。如果不是在这里,他必然是要好好的纠正一下,崇祯这种过于功利的思想了。
但是就如崇祯在开会之前就说过,今天的会议上什么都可以讨论,就是不讨论道德。
而孙承宗经历了这么多风浪,也早就看透了世情,如今他最希望的就是,能在闭目之前看到大明在辽东止住颓势,扭转对建奴的不利局面。
刚刚登基的崇祯虽然比起他过去的弟子天启,少了几分向学之心。但是在处理朝堂人事上,却比天启更注重朝中各方势力的平衡,这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且在孙承宗心中,同天启的师徒之情,也转移到了崇祯身上。天启去世的时候,他的心中感到了异常的悲痛,一方面是他失去了一个聪慧的弟子;另一方面则是为大明失去了一位年轻的君主而忧心忡忡。
因此在这种状况下,他还是按住了身边的鹿善继,不希望这位年少的君主感到太大的压力。
孙承宗调节了下自己的情绪后,才说道:“如果陛下认为战争就是杀人的话,那么你打算怎么做。”
朱由检有些意外,他原以为孙承宗等人会接受不了自己的说法,而主动退席以表示自己的抗议。
如此一来,他便可以找借口以俞咨皋、尤世威、吴怀为班底,再征调武学的学员,来打造他所想要的总参谋部。
没有了德高望重的孙承宗的坐镇,这个总参谋部将会成为他的一言堂。再通过总参谋部去整编各地的军队,最终把军队控制在他一个人的手上,这就是他的设想。
如果一开始他就以武人为班底筹集总参谋部,那么肯定会被文官们集体抵制,但是如果文官们不屑于参加一个*裸的不讲道德,只谈功利的总参谋部当然是另外一回事。
朱由检想的很周到,他唯一没有想到的,就是孙承宗居然没有动怒离去。
听到孙承宗心平气和的询问,朱由检咬了咬牙,继续毫无感情的说道:“自然是要把大明现在的军队整编重建,成为有效率的杀人机器。”
鹿善继终于忍耐不住了,他对着崇祯有些激动的说道:“陛下,请慎言,自古以来凡圣天子必心存仁厚,嗜杀乃是桀纣之君的无德之举。”
“伯顺。”听到鹿善继把崇祯比作桀纣之君,孙承宗忙不迭的制止道。
朱由检的目光转向注视鹿善继,看着他重新冷静下来后,朱由检才开口说道:“把军队训练成有效率的杀人机器,并不能证明朕嗜杀。
朕可以理解,你们现在接受不了朕的想法。但是对朕来说,军队不需要分辨杀人是不是符合道德,他们只需要一丝不苟的执行上级的命令就可以了。
分辨杀人是不是符合道德,这是朕同兵部的责任。如果一只军队要靠自己来判断战场上该不该杀人,那么朕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百姓的税金去养活他们呢?
更何况,仁厚这种东西不是给予敌人的,而是给予大明的百姓的。如果朕把仁厚给予了建奴,那么朕要拿什么给予大明的百姓呢?”
孙承宗不得不小心的劝谏道:“陛下,古人云: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陛下身为大明皇帝,自然是万民之主。建奴虽恶,然建奴治下的百姓依然还是陛下之百姓,不可轻易抛却他们啊。”
朱由检思考了一会才回答道:“如果没有一只强大的军队,击败建奴,就算朕口头上说不抛弃他们,实际上不已经抛弃了他们了吗?”
孙承宗想不出要如何去说服这位执拗的少年天子,一时之间大殿内顿时变得安静了下来。
事实上孙承宗等人也心知肚明,崇祯所说的军队是一部有效率的杀人机器云云,并不是那么毫无道理的。
大明的军队遇到建奴就败退下来,不就是比不上建奴杀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