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在第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战在第三帝国-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就坐在自己的父亲古斯塔夫。克虏伯旁边,这位刚刚成年不久的少年,他看李奇的目光有些不对劲。不是说他带有敌意还是什么,是带着一种莫名的茫然,似乎还有一丝丝的崇拜?

    不得不说的是,过去的六年克虏伯家族的境遇非常差劲,毕竟一个家族的族长被宣判成为战犯,起到的影响肯定不会低。他们在战后还遭到了诸多的限制和来自政治上的压力,一些社会党人没有少找麻烦,要不是有容克集团在后面顶着,克虏伯真的需要考虑一下是不是移民到南美洲的某个小国过日子了。

    今天参与会议的许多家族,他们在战后的境遇与克虏伯家族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很多家族甚至在过去两个月依然是异常的糟糕,连保持最基本的体面都办不到。

    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成为德意志的执政党,然后各种小党派开始被取缔,几个大的政党迫于压力开始进行合作,虽说德意志的动乱并没有被制止,但是随着军队进驻各大城市,戒严再加上对一些武装党徒的剿灭,治安上真的有非常大的改进。

    一个国家没有次序等于没有未来,治安状况也关乎到一个国家能不能得到发展。很现实的问题,没有次序会人心惶惶,差劲的治安不会拥有良好社会环境,只有恢复次序和维持治安,其它的东西才有得讲,那就是一些国家为什么一旦混乱,然后无法制止混乱就会沉沦的原因。

    德意志已经混乱了六年,大部分人已经受够了那样的生活,李奇上任的第一天就是启动戒严法案,因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在国会拥有52%的席位,戒严法案毫无压力地通过。

    新任总统埃里希。冯。法金汉本来就可以直接宣布戒严,由国会投票通过只是让法案具备民主依据,其实也是堵住几个大党派的嘴巴。

    全国性的戒严是伴随着国防军开进各大城市,是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梳理过去,一些没有注册的非法政党被取缔,然后一些有注册的政党被重新登记并收缴枪支。

    在收缴枪支上面,德意志的党派其实是一种非常不服气的心理,他们叫嚣着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如果要收缴枪支,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解散自由军团,因为自由军团就是德意志规模最大的武装党徒。

    那些叫嚣的政党原本以为会取得支持,可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事情在下一刻发生,德意志的民众还没有发生,法国最先跳脚,要知道自由军团在干涉军的份量并不清楚,解散自由军团让那些在苏俄讨债的法国将军去指挥谁?

    德意志现在就是一个外交弱国,列强施加政治压力,别说是小党派了,就是执政党分分钟也是要跪。法国最先发声,然后是英国,最后美国也插了一脚,那些叫嚣的党派,有点脑子的就立刻闭嘴,没有脑子继续叫嚣的就等着蹲监狱,还是那种不管对错都要蹲的情况。

    英国认为德意志需要有限度的恢复,李奇走的是亲英路线,向外采购资源的时候,向英国的采购量最大。

    其实李奇向英国采购量巨大并没有获得什么优惠,他放弃了正常的商业行为,无视了报价便宜的美国公司,那都是在站队啊!

    使用有限的资金,采购有限的资源,那么就别想说能够多么大方,内部分配上肯定是会有倾斜性。

    李奇知道克虏伯近期在搞什么,克虏伯受到了国防军一些高级将领的暗示,偷偷摸摸在搞装甲兵器的研究,甚至在更早的之前做的事情更多,例如在荷兰悄悄研究潜艇,然后搞火炮的研究什么的。

    以前大部分的军工家族或是企业都在偷偷摸摸搞一些东西,有些是不想放弃本行,有些则是像克虏伯受到国防军的委托。正是因为这样,李奇根本就没有可能完全无视那些老牌军工家族或是企业,一旦他那么干,浪费属于德意志的军工底蕴不说,军方的那些将领也该持敌视态度。

    李奇微笑回答了古斯塔夫。克虏伯的话,他没有说太细的东西,先是说了一个大概,然后又建议说,更加具体的细节可以在稍后于别的场合详谈。

    那个暗示得到了热烈的回应,不止是克虏伯,是所有老牌军工都感到欢欣鼓舞。李奇愿意暗地里商谈,被他们认为是自己的影响力起到了作用。

    在现如今,能搞的工业其实不多,很多东西生产出来也不可能存在市场,李奇需要的就是一个工业的复苏,主要还是在一些轻工业上面。

    美国佬的意思也差不多,他们愿意投资一些轻工业,在一些重工业上兴趣缺缺。

    重工业是啥玩意?现在的重工业几乎是与军工挂钩,然后汽车、轮船、钢材等等的行业上,美国需要在德意志搞投资吗?美国佬自己就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卖到大半个地球,自己的东西都在滞销,毛病了才会投资德意志的重工业。

    美国倒是很希望德意志的一些企业可以转让一些专利,比如一些钢材的配方,还有一些化学领域上的专利。对此李奇需要与德意志的相关各家取得共识,他私人的意见是部分专利可以转让,可是想要进行说服很难。

    对于一些已经制定的份额,李奇在会议上已经逐渐透露,能够获取份额的公司和企业自然是无比的开心,一些没有获取份额的公司和企业则是失望外加愤怒。

    “请相信我,作为德意志的总理,我无比渴望你们每一个家公司的述求能够得到满足。”李奇要多诚恳就有多诚恳:“我需要政绩,政绩来自于满足你们和民众的需求。你们的工厂可以开工,代表着可以增加工作岗位,让政府履行对就业率的承诺。”

    天大的实话,不是吗?李奇又讲了不少,他对那些没有获取份额的人承诺,将会尽最大的努力,为他们寻找到出路。

    其实是很互利互惠的事情,从国外采购资源回来,分配给德意志的工厂,这里的分配不是白送,他们需要以生产的产品进行还款,政府再交给各国,抵押战败赔款占了大部分,一些则是属于正常出口。

    “那么阁下,您的政党投入的资金转变成了国家对您的政党的债务,这样的做法能够支撑多久?”

    “我不想说自己是多么伟大的人。我的政治生涯还很久,我的政党也需要一直作为德意志的执政党。国家欠下巨额的债务,除了我的政党作为执政党,谁敢或者说谁愿意成为执政党?”

    “您的想法正是与众不同。有这样的因素,想必您也已经有了全套的发展计划。我对您的执政生涯更期待了。”

    李奇很友好地对古斯塔夫。克虏伯握完手,下一个是来自莱茵金属的代表(。)

第172章:科技造就实力(六)() 
德三在一些科技线的发展在后世很多的人看来就是一种错误,比如说过度注重精密,导致过去复杂,致使零件需求量增加。可是说那些话的人估计没搞明白一个道理,资源的受限让德三不得不走这样的道路,因为他们只能尽可能地装备更少的装甲兵器,用质量去弥补数量上的不足。

    为什么要装备更可能少的坦克、装甲车、乃至于是汽车?那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嘛!德意志没有自己的石油产地,除了掌握煤精炼油的技术,石油完全依赖于进口。

    石油到了1935年左右的时候就被视为是一种战略物资,各国每年出口多少石油有一定的限制,甚至是不能过多出口给哪个国家也有限制。

    德意志的石油需要完全依靠于进口,可是哪怕是有大量的资金都难以大肆进口,因为过量的购买石油,其它国家也不是傻子,怎么也该琢磨到是在为下一场战争做战略储备。所以吧,哪怕是购买石油,打的也该是为国内工业消耗的借口,还需要真的很大一部分使用在工业消耗上面。

    李奇已经在做相关的计划,从1926年开始,每年储备100万吨的石油,一直到1933年之前就是800万吨。

    为什么是从1926年开始的每年100万吨?因为那是国际经济最为动荡的时刻,各国都被恶化的经济搅得焦头烂额,谁都不会有闲心思去管谁在大肆收购啥玩意,哪怕是知道了也会睁只眼闭只眼,毕竟那个时候可以获得现金才是最实在的,至于以后谁管那么多,先渡过眼前难关才是真的。

    到1933年左右,李奇要是没有与苏俄恢复正常关系,从那些所谓民主国家进口石油就不会那么容易了。其实哪怕到时候还能大肆进口石油,李奇都应该严格控制数量,大概会是根据工业的需要再溢出10%到15%左右,再多就等于是告诉那些国家,说德意志在备战了。

    另外,李奇不是在一些国家有“借壳”公司吗?从1926年阶段,他大概可以利用那些公司进行额外的储备,可是每年25万吨应该是一个极限。

    800万吨再加上200万吨,那么到1933年李奇手里就会掌握1000万吨的油料,后面估计还能再储备300万吨到350万吨的模样,那就是至少1300万吨。

    1300万吨要是规划得好一些,对装甲部队、空军、海军进行最仔细和科学的规划,再配合战争时期的石油进口,保持战争机器的高效运行怎么也能支撑一年半左右?那么也就是战争如果在一年半之内无法取得决定性的因素,超过一年半德意志获得胜利的机率就该低于三成。

    其实啊,德三没有及早进行总动员,那真的不是纳粹政府脑残,是极限动员之后,生产出更多的飞机和坦克,有了数量没有足够的油料,就摆着好看?

    注定要受到限制的油料,吃油的战争机器越多,消耗上会越大,那德军到底该怎么个暴兵法?注定根本不可能玩钢铁洪流的啊!只能是依靠更可能先进的装甲兵器,用质量去弥补数量,所以说重要的是质量,不是数量。

    “我们需要优秀的兵器,不止是枪械和火炮,我们需要优秀的装甲车、坦克、飞机、战舰。”李奇一点都没有掩饰自己会发动复仇之战的意思,他看着表情振奋的重工业代表们,说道:“各位的家族或是公司在很多领域上有着惊人的成就,但很不客气的地说,科技在每时每刻都在进步,1925年很先进的技术到了1930年可能已经面临淘汰。”

    在座的人都是有专业的相关知识,对于科技革新有着很清醒的认知,每个人都是不住点头表示认可。

    “我们因为战败,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很多领域上等于是完全停滞的状态。”李奇看向了古斯塔夫。克虏伯和图灵。格雷纳特,又看了看其他几个家族的代表,继续说道:“实际上仅仅是六年,我们在方方面面已经落后于其他各国,是在发动机上面,也是在一些新理念的机械上面。”

    图灵。格雷纳特是莱茵金属公司目前的总裁,他是一个五十来岁的人,一脸的严肃。

    因为军工业被限制得死死的,很多以前生产军备的公司都进行了必要的改行,像是莱茵金属和克虏伯到后面就共同向火车头的行业进行涉及,不过莱茵金属在火车头的研究和制造上走到了克虏伯的前列。

    根据李奇所知,莱茵金属背地里其实一直都在研究火炮,似乎是觉得一战时期的“法国75小姐”速射炮有浓厚的兴趣,亦是开始向速射炮领域研究。

    李奇十分清楚一点,莱茵金属在火炮领域上绝对会有成就,甚至可以说要比克虏伯取得的成就更多。

    克虏伯一直以火炮而闻名,但克虏伯真正有领先的其实是在冶炼金属上面,他们的火炮能够卖得几乎全世界都有,绝对是要归功于霍亨索伦的支持。

    能够与毛瑟公司在枪械领域上较量的公司其实是有的,比如沃尔特公司,可是按照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的尿性,一些有潜力的公司根本就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待遇,哪怕是有再好的方案都会被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拒绝,然后只能依靠代工生存下去。

    现在德意志是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当家了,埃里希。冯。法金汉是总统,但一开始就注定在内政方面会是吉祥物般的存在,最多就是在军事领域上稍微发光发热,李奇才是国家真正的掌舵手。

    在未来,李奇只会看产品,才不会去顾忌哪个公司是什么背景好吧,这里又胡说八道了,根本不可能不顾忌背景,真正这么做的人只会是孤家寡人。而李奇不能去做孤家寡人,他需要更多的人为他所用。

    很多事情不能是事到临头才临时抱佛脚,李奇认为从1926年就开始为战争做准备是一个最恰当的时机,可不要像德三只用四五年,那样必定会无比的凄惨。

    战争准备有无数种,不止是在资源储备,科技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那么李奇就需要动员起更多的相关人才。

    在目前的状况下,发展高端的东西很困难,首先是受到限制,另外也是相关的研究停滞了六年,那么能够作为起步的是没有受到限制的步枪上面。

    只要是一个穿越者,哪怕是再怎么的模糊,大概也能知道步枪的发展过程,无非就是从单发枪到半自动,再到全自动。

    适合二战的步枪数来数去其实就那么几种,李奇会和几家涉及研究和生产步枪的公司好好谈谈,他认为比较理想的是率先展开对卡宾枪的研究,等待有了足够的技术累积,就该是对冲锋枪展开研究。

    到1939年之前,李奇不会允许部队依然是使用手动拉栓的枪械,虽然这种武器的射程最远,包括精准度也是最高,但不会是人人都需要这种步枪,只研究出专门的手动拉栓型给予需要的狙击手就够了,普通步兵应该需要有新型的武器。而什么武器李奇其实也已经想好了,他认为gewehr43(g43)会是一款十分适合的步枪。

    另外,李奇还认为到1939年的时候,部队需要有一款冲锋枪,其实mp系列绝对不会是好选择,他盯上的是vg1…5突击步枪。

    vg1…5突击步枪其实就是衍生于毛瑟系列,期间可以回收部队淘汰下来的毛瑟98k,回炉改造一下就可以变成vg1…5突击步枪,对资源的节省可以做到最大的程度。

    当然了,李奇并不是枪械专家,他其实连蓝图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