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飘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飘摇-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帝却根本不敢答应,因为他已经在潜意识里畏惧东海国了,尽管他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

    山海关的军事对峙时紧时松,朝廷花费数月的时间好不容易才集结了二三十万军队压向漠南;但是当顺和帝鼓起勇气准备出击漠北的时候漠南却传来消息、东海国的西征军退了!顺和帝又一次的感觉到不可思议,奇怪于东海国西征军的做法!漠南的朝廷骑兵出兵漠北后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东海国的西征军押着俘虏和牛羊马匹物资缓缓的退向库伦、然后退出漠北退向科尔沁和呼伦贝尔!

二十六、异族矿工的春天、邬思兆的觉悟() 
东海国西征军西卷掠夺的收获让傅宁很是失望,牛羊马匹的收获倒是极为丰富,但是只掠到了二十多万异族男青壮,妇女青壮倒是有五十多万、但是作为矿山劳力是远远不如男青壮的,金银财货的收获还入不了傅宁的“法眼”,所以算起来这次西征的收获并不理想。

    西征消耗掉了海量的军事物资,几乎清完了大兴安岭到阿尔泰之间的异族人口;消耗和收获之间基本划等号,多出来的只能是那八十万异族青壮俘虏,但另外一个看不见的收获就是促成了一次大的军工生产和消耗过程,这个收获才是西征的最大收获。

    漠东、漠北和漠西几乎完全被扫清,一年的功夫就在向蛮荒草原的方向发展,“鹰爪红旗”的“恶魔传说”席卷大漠后向更西的方向传播,连阿拉伯人都在传说“东方的大漠上出现了新的恶魔!”。

    朝廷是现在唯一敢进入漠北的势力,但是面对空寂荒凉的库伦和乌里雅苏台只能静静无语!现在任朝廷如何跟漠南蒙古人劝说漠南蒙古人也不愿意迁往漠北肥美的草原,相反他们甚至都有了经新疆西迁中亚的打算,因为传说中的“鹰爪红旗”太另人恐惧了!

    原先从关外好不容易迁往阿尔泰的阿尔巴忽律再一次西迁了,他从东海国西征军的手中再一次逃掉了,据说现在他带着两万人去了里海,“鹰爪红旗”的“恶魔传说”就是他传给阿拉伯人的。

    关东府的建设需要大量异族劳力,遗憾的是西征军没有带回足够的异族俘虏,据说西征中遇到的许多异族青壮宁愿自杀也不愿被俘虏,看样子他们已经知道了被俘虏还不如自杀的事实了!

    南洋运来的土著劳力还如北方的异族青壮妇女好用,所以工业司和交通司宁愿接受北方俘虏的异族青壮妇女用于矿山开采和道路建设,唯一与以前不同的是两司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肆意的消耗异族矿工了;异族矿工的待遇好了许多,吃的不再只是混煮的杂碎海产,也能偶尔吃上点粮食了,最关键的异族矿工的作息安排好了许多,劳累度降低、因此死亡率极大的下降。

    东海国西征大漠带回的俘虏数量有限,所以傅宁命令工业和交通两司改善异族矿工的待遇、促成了异族矿工死亡率的下降;但是异族矿工的数量还是缺乏,所以新的计划是通过陆军部向西伯利亚库页岛等地掠夺异族青壮劳力,所以东海国与罗刹国的冲突便开始大量出现了。

    尼布楚先前倒是有数百罗刹人和其他异族,但是很快就沦为东海国陆军部的俘虏,然后老弱被清理,接着便是数个骑兵师向北、东北、西北三个方向的继续掠夺;按照傅宁给陆军部田彦武的命令,贝加尔湖以西是不允许再有异族自由存在的。

    前两年“鲁豫失关东”所导致的千余万的移民潮一度给东海国带来过极大的人口压力,当时东海国高层一度认为移民人口实在是太多了,不想这才时隔两三年东海国高层便感觉到人口数量反而不足了。关东庞大而且肥沃的土地可以养育无数的人口,但是现在关东府却只有一千数百万的汉人,所以现在总参司和军务司给傅宁的报告都请示劫掠朝廷北方的人口;但是两司的申请报告都很快被傅宁否决了。相对来说东海国人少国强、大英朝人多国弱,因此在军务司看来蚕食掠夺大英朝是一种极好的策略,但是傅宁却不这么看,因为傅宁的着眼点是整个汉民族、乃至整个炎黄民族!

    发动一场战争蚕食劫掠朝廷北方、对东海国是有利的,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必然会引发朝廷中枢政权的衰弱,然后是诸侯混乱、军事政治在事实上的分裂和割据;傅宁不希望朝廷的土地上发生那样的局面,因为那会吞噬无尽的汉民人口;傅宁唯一所能选择的就是等待时机成熟后瞬间鲸吞大英朝辖下的全部土地并迅速完成稳定,但是现在的东海国根本就没有那个实力,这也是傅宁所一直纠结的事情!

    因为东海国的牵制所以朝廷没有力量西征新疆,“准噶尔的王”合刺忽刺得以苟延残喘的舔着伤口;他现在是明白了、中原的“一亩三分地”上根本就没有他觊觎的可能,倘若他还不死心的话必然还会是撞得头破血流!合刺忽刺异常的不甘心,但他却再也不敢向中原发展了;朝西是哈萨克汉国和衰弱的波斯,倘若在在六七年前合刺忽刺尚有西征的力量,但是现在他已经没有力量觊觎波斯东部了,尽管现在的波斯已经非常衰弱;所以现在的合刺忽刺只能窝在新疆舔着伤口,除非他投靠波斯或者哈萨克汉国,但那是他最不甘心去做的!

    燕山堂花费极大代价搜集到的关于朝廷人口和赋税的资料和传言怎么也对不上!多年以来朝廷官方和民间的说法都是说大英朝有三万万人,但是燕山堂搜集到的资料显示大英朝只有一万万八千万人,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谁也说不清楚。

    困惑的傅宁想起了邬思兆,问了陈东后傅宁才知道邬思兆现在在金州中学教书呢,于是邬思兆很快被陈东提溜了过来。

    “想明白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这是重新见到邬思兆后傅宁开口问的第一句话。

    “——?什么想明白了?”,邬思兆很是疑惑。

    “看样子你还是没有想明白!——我找你有事,大英朝廷一直说有三万万人口,但是我搜集到的资料显示朝廷只有一万万八千万人,这是怎么回事?”。

    “——?噢,三万万人说法是祥和年间的保龄候史公提出来的,祥和年记中曾经记载过。当时正直诸夷大朝贡,陕西都御使张泰安曾上奏过一折,说陕西人口三十年增长了一倍,按照他的算法再过三十年大英朝就会有三万万人了,于是尚书台保龄候史公便在诸夷大朝贡的表书上声称大英朝有三万万人;说法流传开后缘由反而没有多少人记得了。”。

    “那么也就是说祥和年间的人口大约有一万万五千万人了?”,傅宁问向邬思兆。

    “是的!祥和年记中曾记载过、祥和十八年举国丁口一万万五千万人。”。

    “祥和二十年,泰丰十四年,乾平二十三年,,”,傅宁细琐的算着,“那么也就是说四十多年前大英朝就有丁口一万万五千万人了?——现在朝廷究竟有多少人?”。

    傅宁依旧是疑惑,所以眯着眼看向邬思兆。

    “顺和帝登基后没有厘清过丁赋,所以用的还是乾平二十年的数,当时的丁赋是一万万八千万口!”。

    邬思兆说的很清楚,但是傅宁却依旧要深究,“也就是说九年前大英朝的丁口赋是一万万八千万口,算上十六以下六十以上不计入丁口赋税的人口,你估计大英朝现在总共有多少人口?”。

    “十六岁以下六十岁以上的也算吗?——是了,东海国没有丁口赋全算人口的;——倘若算上不计入丁口的我估计朝廷应该有两万万人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不是应该有!——你能不能估算出一个更详细一点的数字?”,

    “这没法算!——士绅多有隐瞒丁口的,各省老弱人口也从未清查过,很难说!”,邬思兆皱了皱眉,“四川省人口最多,河南陕西次之,贵州福建等省倒是人口少一些;——对了,金陵省也是人口大省,但是士绅多、瞒口也多一些的!”。

    “这个我知道的;——淮扬堂调查估算金陵省的数字是瞒口一点三二成、不计入丁赋老弱一点九六成,合算数据为丁赋的两点六成;但是燕山堂对直隶省的合算数据是两点一二成,两省差异太大!另外朝廷北疆这几年战火连绵,鲁豫失关东又减少人口一千六百万左右,所以情报司最后合算预估出来的数据是朝廷有人口在两万万三千万左右;但是新疆和大漠以及西南诸司是不是在朝廷的丁赋数字中谁也不知道,你知道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傅宁看向邬思兆。

    “大漠、新疆、康藏没有计入过朝廷丁赋中,不在那一万万八千万的数字中的,但是滇黔桂诸土司没有丁赋却计入那一万万八千万的数字中了。”。

    “也就是说一万万八千万的数字中没有大漠新疆和康藏、但是包括了西南土司人口?那乌斯藏都司呢?”。

    “是的!乌斯藏都司也没有计入!”。

    问题终于弄清楚了,傅宁这才基本确定了大英朝究竟有多少人口。

    这个红楼世界的明末丁赋是六千多万口,也就是说人口约在八千多万,现在是不算东海国的两千多万汉民、大英朝有人口约两亿三千万;而岭南民间的传说中红薯最早出现于明末天启年间,也就是红薯出现于东亚已近两百年了,最少也给汉民族贡献了一个亿的人口。

    沉默了一会后傅宁看向邬思兆,“简化字学会了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学会了啊!”,

    “那你去国务大学教书吧,——国务大学有一门谋略学,你可以一边当学生一边当老师,”,傅宁随手写了个条子交给了邬思兆,于是邬思兆奇怪的看着傅宁,但是良久没有说话,默默的转身出去了,不想到了到了门口突然又转过身来疑惑的看着傅宁,“你刚才问我‘想明白了吗’是什么意思?”。

    “嗯?——噢!你有没有明白我原来为什么一心要杀你?”

    “不是因为我是朝廷的帝师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傅宁奇怪的看着邬思兆,“你就这么理解得?——看来你还是没有想明白!”

    邬思兆依旧疑惑的看着傅宁,“原来你要杀我莫过于公于私,难道还有别的因由?”

    “于私的话我找仇家也应该找王子腾,太才命令王宗然杀良冒功的直接人,你顶多算个间接;于公,政治家没有私仇,你既然想投向这里我就要对你网开一面;——我原来想杀你的原因是你把窃取到的东海国技术卖给了英吉利人,这是对整个汉民族的罪过!此罪可比秦桧和石敬瑭!——你可想明白了!”。

    邬思兆听后愣了半天,点了点头后默默的走出门了。

二十七、国之大,在于礼和祀!() 
李信和小杨兰终于要结婚了,“小杨兰”的称呼现在只有傅宁和老岳在喊,因为当年的小姑娘现在已经是二十一岁多的大人了。两人的婚事因各种原因被傅宁推迟到了现在,如今李信的父母和傅宁的老岳父母文青山和杨文氏都定居了金州,所以在杨文氏的催促下傅宁主持了李信和杨兰的婚事。

    姚世元也来了金州,傅宁一向也称它为岳父;其实姚世元并不是姚芸的父亲,只是姚芸幼年失孤后是由族长兼族叔的姚世元抚养过一段时间的,当年在姚湾村将姚芸嫁给傅宁的也是姚世元,所以于情于理傅宁称呼姚世元为岳父都是合适的。

    婚礼上抱琴带上了养女傅琴,于是大家都明白了傅琴终于被傅宁列入了傅氏宗谱,傅琴开始具有了和傅薇相同的身份,成为东海国实质意义上的“公主”身份。

    “国之大,在于礼和祀”!东海国自建立以来就是疯狂的工业化过程,因此从未有过一次国家级别的“礼祀”行为,平时民间的礼祀也只有祭祖和红白喜事,所以这次赶上了李信和杨兰的婚礼、所有人竟然都在无意中都把婚礼办成了“国礼”和“国祀”。

    傅宁在默认中希望婚礼办的宏大隆重,而政务司和文化司本就有将婚事办大的愿望,因为这是东海国王族第一次婚事,两司都希望将之办大办好;姚芸、抱琴、老岳、姚世笋等人也都喜欢小杨兰,所以政务、文化、乃至财政司和商务司都全力的支持这场婚事,所以这场婚礼最终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办成了“国家礼祀”!

    傅宁一直把小杨兰当成亲侄女甚至是亲生女儿一样看待,老岳也一直是把小杨兰当成义女一样看待,在所以人的全力支持下婚礼办的异常的隆重宏大,结果也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金州的傅王府摆不下如此多的宴席,所以宴席摆在了金州区的军营广场,席设两千桌!军务司和陆军部提供了八百架帐篷,文化司设置了连续三天的十一个戏台,政务司提供了一切食品零食等所需,财务司以国宴的名义拨出了大量钱财。

    总参司一个宴席区,各部司一个宴席区,有爵位荣誉的来宾又成了一个宴席区。姚芸、抱琴、元亓三人带着儿女和傅宁同一张宴席,秦可卿、李执、王熙凤、平儿、尤氏、(薛王氏)王伈、金兮、贾玲、林黛玉、史湘云等人带着各自的女婴成为一个宴席区;鸳鸯琥珀、迎春探春惜春、薛宝钗、丰儿坠儿、同喜同贵等一百余女人带着许多女婴成为一个宴席区,而新河桥镇的三百多女人也被女卫们接来了单设一个宴席区,席间还有许多女人挺着个大肚子。

    不管傅宁的默认是什么意思,但是大家统一的以皇家的礼仪对待傅宁、对待这次婚礼。“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千宫女”参宴,“皇家的大公主”出嫁,这就是各司部默认形成的统一认识,事实上婚礼也是按照这个礼仪在走流程,唯一的改变就是傅宁说“不要让小杨兰在婚礼上太累”,所以婚礼流程上小杨兰轻松了许多。

    第一天起礼起宴起乐,第二天正礼,第三天国祀。因此第一天的主戏是以国礼接待所有到来的拥有爵位荣誉的人,第二天是小杨兰出傅王府接入金州军营广场的宴席上完成婚礼,然后前往李信位于师范大学金州校区的住处,第三天是国祀。

    李信原是福建人,后来迁到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