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女眷和在秦王庄一样,都在纺织厂做工,郝永忠之妻担任厂长,小凤等人就在厂里织布。将士们浴血奋战了这么长时间,也十分渴望抽空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因此当朱由检的旨意传到军中,众人无不欢呼雀跃。
紧接着朱由检又去办第二件大事:为卢象升送行。他来到永定门外,见五千天雄军和五百关宁铁骑早已整装待发,卢象升、曹文诏、曹变蛟三人则全身披挂恭候多时。见皇帝驾到,全军将士山呼万岁,三人也过来行君臣大礼。
朱由检赶紧将三人一一搀扶起来,恳切地道:“和鞑子刚刚打完,又要你们马不停蹄赶往襄阳,朕实在于心不忍。但是流贼肆虐已久,中原百姓深受其苦,朕不得不让你们立即启程,望你们能理解朕的苦衷。”
三人立即慨然应道:“臣等深受皇恩,为社稷百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朱由检欣慰地点点头,又将卢象升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说道:“兄长,千斤重担都压在你一人身上。朕所虑者二,一是流贼机动性极强,二是洪承畴所部不肯尽心作战。关宁铁骑是国之重器,朕现在交给兄长,兄长一定要善用之!”
不等卢象升回答,朱由检又命警卫团战士牵来一匹马。卢象升一见便愕然道:“这不是五明骥么?”
“没错,还有斩虏宝剑!”朱由检感慨地道,“当年蒙兄长盛情相赠,朕却之不恭,只好收下。但宝马和宝剑只有在战场上才能体现价值,朕还是让他们物归原主吧。再说,朕还是喜欢骑那匹枣红马。”
卢象升也是性情中人,虎目含泪大声道:“陛下赐马赐剑,臣必用它们奋力杀贼,以绝陛下南顾之忧!传令下去,全军即刻开拔!”
第1140章 公祭大会()
第二天卯时二刻,也就是清晨六点,阴云低垂,寒风阵阵,阵亡将士和死难者公祭大会在皇城正门大明门外隆重举行。京师七品以上官员悉数出席,各界名流和普通百姓也自发前来参会,总计达到数万人,把大明门外广场围得水泄不通。按照礼部的要求,其实就是朱由检的意思,出席者人人带孝,广场上已成了一片白色的海洋。
忽有沉闷的炮声从太平门方向传来,随即号角齐鸣,声音哀婉低回,闻者不觉泣下。伴随着炮声和号角声,大明门缓缓开启,以大明帝国皇帝朱由检为首,阁臣、勋爵在左,皇后、德妃、令妃、骊妃、圆妃和宫中七处女官在右,一律身披重孝,排着长长的队伍缓步走进广场。
而在广场正中,早搭起高高的祭台,祭台的供桌上摆有“阵亡将士灵位”和“死难百姓灵位”,桌前香烟缭绕,气氛庄严肃穆。
众人停在祭台之下,朱由检缓缓登台,亲手给灵位上香,然后撩孝服跪倒。主持祭礼的文震孟吃了一惊,忙小声提醒道:“陛下为君,死难者为臣,行此大礼不妥”
朱由检却低声答道:“死者为大!”
文震孟只好也跟着跪了下去,周围群臣及百姓也全体下跪。文震孟刚高呼一声:“公祭大会典礼开始”朱由检猛然放声痛哭起来。他这一带头,下面的人焉有不哭者,一时间哭声震天。偏生此时天上又飘起了小雪花,似乎苍天也在为壮烈牺牲的将士和无辜死难的百姓洒泪致哀。
朱由检的哭可不是装出来的,他是真的为大明军民的巨大伤亡而感到锥心刺痛,为满清强盗的兽行感到愤怒,为自己没能挽救那么多人的生命而感到深深自责!尤其是大将赵率教的牺牲,更让他悔恨不已。
但他身为皇帝,要为天下臣民做表率,所以平时就是心里再烦再苦,也得勉强撑着,打掉牙往肚里吞。今天终于得着个发泄的机会,朱由检也终于不用再压抑感情,痛痛快快哭了个够。
哭罢多时,文震孟赶紧命人把朱由检搀起,自己则宣读祭文。他是当世大儒,文辞华美深刻,写尽对逝者的哀痛之情,众人听了又是哀泣不止。
读完祭文后,朱由检亲自发言。他哽咽着振臂高呼道:“将士和百姓们的血不会白流。我大明和鞑虏此仇不共戴天,这笔血海深仇,迟早要鞑子加倍奉还!死者长已矣,无论是阵亡将士还是罹难百姓,朝廷均会重加抚恤,我们生者还要尽快振作起来,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尽快平定战乱,把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百姓们听得涕泪横流,与会将士也被皇帝鼓舞得热血激昂。不少官员却大不以为然,觉得皇帝只不过说几句漂亮话而已。尤其是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一些人,更是在心中大骂朱由检为什么不给他们补偿。当然,他们绝对不敢表露这种情绪,只得跟着干嚎几声,却一滴眼泪也挤不出来。
很快大会就进行到了最后一个环节,一辆囚车在严密监护下从刑部大牢缓缓行进至广场,里面关的正是在白羊峪之战中惟一被俘的镶白旗将领喀珠。沿途之上,愤怒的百姓一边狠狠咒骂着,一边用烂白菜和臭鸡蛋向喀珠投掷,若不是五城兵马司负责押运犯人的士卒拦着,喀珠早被老百姓咬烂撕碎了。
进入广场后,士卒们把喀珠如同拖死狗一般拖到祭台下面,死死地按住。喀珠自也知道大难临头,如同疯了一般拼命挣扎咆哮,但是立刻就被士卒们一顿拳打脚踢,揍得口鼻鲜血直流,再也无力挣扎。
刑部尚书乔允升亲自宣读判决,因为满清自僭国号,属于谋逆,依大明律,不分首从皆应凌迟处死。读完判决后乔允升奏请圣裁,朱由检冷冷地道:“此贼当然罪不容诛,不过朕有言在先,今后不用凌迟之刑,改为大辟吧。”
“大辟”就是斩首。既然皇帝发话,旁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其实大多数人都认为仅仅斩首,还是太便宜这个血债累累的刽子手了。
此时喀珠早软成了一滩烂泥,三声追魂炮后,刽子手手起刀落,血光崩现,喀珠人头落地,围观百姓欢声雷动。朱由检随即下旨传首九边,也就是把这颗脑袋依次发往各个边镇,震慑意欲犯边者。其实他是感到非常遗憾的,因为喀珠毕竟只是个小角色。如果有朝一日能把阿敏、多尔衮甚至是皇太极传首九边,那才能彻底打消游牧民族入侵大明的念头!
公祭大会结束后,朱由检立即召集阁臣以及户部、兵部官员,商议死难者的抚恤标准。大臣们的意见多是按照成例来,对于武将和士卒,应由嫡长子孙袭职,只给丧葬费用没有子嗣的,按照全俸向遗孀发放三年,三年后减半给之直至终身。而对于百姓,则没有成例,朝廷象征性地给些丧葬银也就是了。
朱由检听了一会儿,脸上已是布满阴云。温体仁最善察言观色,见皇帝不悦,立即摇头晃脑地道:“朝廷虽有成例,但此战重挫鞑虏,大扬国威,诚为数十年来未有之大捷。以臣之见,理宜不吝金银,重恤殁于王事者,如此方能激励军民同仇敌忾,继续奋力抗俘虏。莫如除正常优给外,普通军士抚恤纹银百两,百姓抚恤纹银三十两,将官依官阶加倍抚恤。”
根据现有统计,此战各地阵亡将士近万,百姓死难者则不下五万,按照温体仁这个方案,就得多拿出二百多万两银子来。众臣听罢均觉得这个方案花银子太多,财政负担太大,纷纷表示反对。朱由检却把手一挥道:“温卿所言甚是。这样吧,就按照刚才说的标准,户部负责正常抚恤,超出部分从内帑银里出。”
见皇帝又自掏腰包,众臣也就没话说了。温体仁又抢了彩头,不禁洋洋得意众人则纷纷暗骂温体仁,心道你倒是够大方,但是却是慷皇帝之慨,反正你的俸禄是一钱银子也不少。
但是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是,朱由检特意指出:“抚恤之外,袭职一事尚须慎重。以朕之见,文有国子监,武也该有相应的学府。烈士子弟如想从军,应该先进学府习武训练,合格后方可入伍。众卿以为如何?”
第1141章 武备学堂()
朱由检借着抚恤将士,又提出兴办军事院校这一大题目来,众臣不禁瞠目结舌,感觉实在有点跟不上皇帝的思路。在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所谓的“学”就只有一种,那就是学习儒家典籍,余者皆是微不足道的末技,根本用不着学习,父子相传就可以了,军人同样如此。
说起来明代还算是重视选拔军事人才,科举考试中也包括武举。但武举与文举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不但时举时废,没有形成定例,而且仅作为军户制和武官承袭制度的补充,起到的作用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所以当朱由检提出要兴办可与国子监相提并论的军事院校,群臣的第一反应就是此举离经叛道,马上有人以不合祖制为由反对。
不过在朱由检潜移默化的努力下,内阁现在已经明显分裂,已经难以形成强大的力量对抗皇权。这不,刚才是温体仁抢了彩头,现在周延儒也不甘示弱,立即驳斥反对者道:“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陛下非守成之君,实乃中兴之圣主,自然高瞻远瞩,因势而行。若一味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则国事何时能有起色?况且军学的选才皆是从阵亡将士子孙中选,未出军户,只相当于提前襙演,何来不合祖制之说?”
朱由检也赶紧解释,说自己并非要改变大明“以文制武”的国策,新设立的军事院校也不可能与国子监地位相同,只不过是抚恤阵亡将士子弟的另一种形式罢了。这回鞑虏铩羽而归,来年必来报复,召集这些年轻子弟,也算是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另外四位阁臣孙承宗、王在晋、袁可立和徐光启也都赞同朱由检的主张,本来阁臣有十五人,现在礼部尚书空缺,十四人里已经有六人附议,黄宗羲、王夫之等中书舍人也都坚决支持,东林系大臣要是再硬顶着不同意,可就太被动了。因此群臣只得勉强同意,然后就兴办军事院校的细节事宜展开激烈的争吵。
最后在朱由检的妥协下,内阁终于商定了方案。这座新设立的军事院校命名为“武备学堂”,紧邻国子监,但占地要小得多,仅能容纳二百人住宿。负责人由兵部武选司郎中兼任,称“军师祭酒”,与“国子监祭酒”相对应。但国子监祭酒是从四品,兵部郎中是正五品,级别上国子监压着武备学堂一头。而且兵部郎中是文官,还是确保了“以文制武”的原则。
后面还有好多条条框框,朱由检一概诏准。他想得很明白,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军事院校办起来,其他一切好说。等学堂开始运转以后,教什么、怎么教,那可就不是这帮不懂军事的老家伙们说了算的了。本来他还打算像在秦王庄一样,让令妃戚美凤负总责,现在也只好暂时隐忍。
定下这件大事,朱由检心情畅快了很多。这时礼部关于参加潭柘寺无遮大会的各项事宜也已安排妥当,文震孟还兴冲冲地向朱由检禀报,说潭柘寺的住持梦宜师太听说朝廷重恤死难百姓,皇帝还拿出内帑银,深受感动,决定在无遮大会期间加开超度法会,而且无遮大会所得香火钱,拿出一半来捐给朝廷,用于抚恤孤寡。朱由检听了更加高兴,心想这位师太不但是得道高僧,还是爱国僧人,实属难得。
当然,朱由检最惦记的还是在大会期间与安娜谈判。在无遮大会召开的第二天,也就是圣驾出行的前一天,朱由检履行诺言,带着众后妃亲临葡萄牙大使馆拜会安娜。
安娜早得到消息,在使馆外盛装出迎,从西安赶到京师的汤若望和马尔蒂尼二位传教士也在一旁陪同。众后妃与安娜寒暄几句,却立即被后面的葡萄牙大使馆吸引住了。
这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巴洛克”一词本就是葡萄牙语,意为“不规则的珍珠”,代表着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追求的浪漫主义情调。这座由安娜亲自设计和监督施工的使馆,气势宏大、富丽堂皇、装饰繁复、富于动感,把巴洛克风格体现到了极致。尤其是纯做装饰用的一根根白色大理石柱,金色的柱墩、窗花,五颜六色的玻璃窗扇,和房檐上无数美轮美奂的小型雕塑,简直让蕊儿她们应接不暇。
“皇帝陛下,怎么样?我们葡萄牙的建筑与您的紫禁城相比,是不是各有千秋呢?”安娜自豪地扬着头,现学现卖她的蹩脚汉语。
朱由检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各有千秋!不过如果安娜公主多在中国住几年,融会中国建筑的特色,造出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筑,那就更好了!”
众人说笑着进了使馆,秋琳娜和李香君却在馆内相迎,可能是觉得抛头露面有些不好意思吧。不过秋琳娜早就和众女熟识,陈圆圆又和李香君是密友,美女们很快就打成一片,叽叽咯咯地笑着穿行在迷宫一般的使馆中,不时发出一阵阵艳羡的惊叹。
朱由检也对西洋建筑很感兴趣,心想中式建筑太过规矩,略显单调压抑,而西方建筑则活泼、随性,可以说是两种完全相反的风格。在历史上,乾隆皇帝扩建圆明园,里面就有不少西式建筑,做为喷泉主景的“大水法”更是举世闻名。
不过他今天可不是来欣赏建筑的,稍坐片刻便向安娜发出邀请,请她和汤若望等传教士出席无遮大会。安娜自是大喜,自作主张地把秋琳娜和李香君也算在内,朱由检也就欣然同意。
由于惦记着养心殿内还没批阅完的奏章,朱由检坐了一小会儿便起身告辞,蕊儿她们却还没玩够,直到日落西山、紫禁城即将落锁,才恋恋不舍地与安娜等人道别,约定明天一同出游。
朱由检刚刚返回养心殿,却见皇城警卫团指挥使燕凌和锦衣卫指挥使严振纲等候多时,不禁心中一紧,忙屏退左右问道:“有什么事?”
二人立即低声奏道:“圣上,在无遮大会上发现了白莲教徒的形迹!”
第1142章 马上谈判()
第二天清晨,天空中又是琼璘乱飞,皇城的红墙绿瓦早覆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被,更显气象庄严。辰时刚过,午门轰然洞开,大明帝国皇帝朱由检的銮驾、太后和后妃们的车仗缓缓驶出,依次穿过中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