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征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征天下- 第4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回朱至澍可彻底惊呆了!因为这声音,分明就是一个男子发出的!

    很快谜底就揭晓了。轿帘一挑,一位全身披挂、英气勃勃的青年将领面带嘲讽的微笑,洒脱地迈步下轿,惬意地伸了个懒腰,这才环顾四周,故作诧异地道:“咦?这是哪里?”

    朱至澍这时也认出来人,当即勃然大怒道:“李定国?怎么是你?reads;!”

第908章 鸡飞蛋打() 


第909章 着手削藩() 
两天之后,朝廷就接到了李定国的飞鸽传书。 ;最新章节访问:。 。其中除了通报成都大捷外,还将蜀王朱至澍用粮食胁迫秦良‘玉’,意图强纳马千雪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

    涉及到蜀王,内阁当然不敢自专,赶紧送呈朱由检御览。朱由检看罢大怒,立即降诏:“朱至澍身为藩王,一味骄奢银逸,非但不助官军守城,反以粮食要挟忠贞侯,行此无耻之事,着实可恨!即刻削去王爵,着锦衣卫锁拿进京严审定谳,钦此!”

    圣旨一出,满朝震动。明代藩王众多,尤以太祖朱元璋分封的二十四位“一字王”最为显赫,这蜀王就是其中之一。二百多年间,也偶有藩王因罪夺爵,但无一例外都是因为“不轨”。而一般的小过错,皇帝多会睁一眼闭一眼,至多是降旨申斥一番。因此藩王在封地无人敢惹,地方官员还少不得要想尽办法巴结。

    而这次朱至澍的行为虽然龌龊了点,但平心而论,似乎王府也确实没有必须借给官军粮食的义务。至于他看上秦良‘玉’之‘女’,虽然使了些肮脏手段,毕竟秦良‘玉’同意了,说“强纳”也有点勉强。因此官员们虽然料想皇帝会为此事而生气,可谁也没想到朱由检会直接把朱至澍的王爵给削了。

    不过这件事毕竟属于皇室的家事,大臣们也没什么‘插’嘴的余地。只有内阁辅臣、礼部尚书来宗道上奏,既然革去了朱至澍的王爵,依照祖制,应立其嫡子为蜀王,其他庶子为郡王。

    但是朱由检却表示,朱至澍之罪,须得将他押解到京,审过之后再定。在定罪之前,不宜另立蜀王。

    大臣们一想也有道理,可能皇帝还是存了对朱至澍网开一面的心思,这次夺爵是给所有藩王一个下马威,说不定审过之后,还可让他继续做蜀王。这就叫打断骨头连着筋,谁让人家都是太祖皇帝的苗裔呢?

    只有朱由检自己知道,他是绝对不会再让朱至澍做蜀王了。不但朱至澍做不成,他的儿子也别想做,朱由检正是要借着这个机会,先废掉蜀王一系,再向其他藩王开刀。说白了,他是要削藩!

    因为朱由检很清楚,明代的藩王体系已经成为了国家沉重的负担。

    明代的藩王制度可谓别出心裁,叫做“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reads;。藩王虽名义上有封国,但没有任何实际权力,只享受朝廷供给的俸禄,不用做、也不允许做任何事情。

    朱元璋设计这个制度的初衷,是为了既能让藩王祖祖辈辈享受荣华富贵,又避免他们利用自己的尊贵地位揽权,甚至威胁皇帝。藩王手中无权无兵,自然也就不会发生汉代的“七王之‘乱’”、晋代的“八王之‘乱’”那样的自相残杀了。

    但是朱元璋却忽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那就是藩王的数量会随着宗室的繁衍而逐渐增长。他有几十个儿子,就封了几十个藩王;而每一任皇帝也会封自己的儿子做藩王,王爵又是世袭罔替,这就不可避免地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明代的爵位制度还规定:只有嫡子可以继承爵位,庶子要降一级封爵。对宗室而言,共有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个等级。比如一个亲王的庶子,就要封为郡王,郡王的庶子封为镇国将军,以此类推。到了最低级的奉国中尉,就不分嫡子庶子了,全都世袭奉国中尉。对于亲王和郡王,除了儿子以外,‘女’儿也可获封公主和郡主。

    这八级爵位,俸禄当然有所差别。比如最高的亲王,年俸为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马料草六百匹。其他爵位则逐级减少。但如果是皇帝特别喜爱的亲王,就像当年天启对朱由检那样,还可食双亲王、甚至三亲王禄。

    事实证明,这个制度根本没有解决宗室繁衍的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加严重。如今各地的大小藩王共有八十多人,郡王几百人,镇国将军上千人,下面的辅国将军、奉国将军等更是以几何级数增长,宗室领俸禄者竟有数十万人之多。每年光是支付宗室俸禄,就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成为朝廷财政极为沉重的负担。如果再不改革,即使没有后金入侵和流贼作‘乱’,明朝自己都要破产了。

    因此,朱由检早就想着手削藩。但是这削藩也是个极为敏感的话题,甚至是一种禁忌。当年正是因为建文帝锐意削藩,才引出朱棣“靖难”,因此历代皇帝都不敢碰这个烫手的山芋。

    如今朱由检同样面对这个难题。藩王名义上没有任何权力,可毕竟在封国生活了二百多年,与地方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经济上,更是占有所在地相当大一部分资源。如果贸然启动削藩,自然会‘激’起以藩王为首的地方势力的强烈反弹,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搞不好还会招致全体宗室成员的一致反对,那他这个皇帝的合法‘性’都会出现问题了。

    所以朱由检在等待机会。他并不打算大张旗鼓地削藩,却可以想方设法查那些藩王有无违法犯禁之事。如果有,那他就可以揪住不放,顺势削掉王爵。而蜀王朱至澍之案,就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

    在朱由检的严旨下,锦衣卫北镇抚使严振纲亲自赶赴成都缉拿朱至澍。临行之时,朱由检特意‘交’待:不但要把朱至澍抓来,更重要的是必须把整个蜀王府封了,严禁王府成员出入;如果王府还违禁使用太监,要立即将太监遣散;查封蜀王府在川中的一切产业。

    “另外,在其他地方的锦衣卫也不要闲着。”朱由检蹙眉冷冷地道,“只要有宗室违法,先暗中调查,查得差不多了就报到朕这里来。白吃白喝还做坏事,朕绝不养这样一群蛀虫!”

第910章 开源节流() 
相对于公开处置蜀王朱至澍,朱由检对西南战事的军事部署就要隐秘得多了。 ( ’);最新章节访问:。 。李来亨和李定国的飞鸽传书有两套系统,一套针对朝廷,主要是汇报战果;而另一套采用完全不同的密码,红娘子接到以后会直接密送朱由检。

    像这次成都大捷之后,李定国与秦良‘玉’合兵一处赶往重庆,在途中就向朱由检请示了下一步的作战方案。

    按照常理,秦兵辗转数千里,连打两个大胜仗,重新将成都和重庆这两个川中最重要的城池掌握在手中,已是基本稳定住了西南局面。因为奢崇明的叛军元气大伤,已经不可能组织起像样的进攻,接下来只要步步为营,将其赶回永宁老巢,不让他到处流窜,最后合围永宁将其歼灭,这是正常的思路。

    所以秦良‘玉’提出,官军还是应该在成都附近先休整一段时间,毕竟秦兵和白杆兵都太疲劳了。至于奢崇明,他虽然率残兵逃入西山,但那里可不是他的地盘,而是“嘉绒十八土司”的势力范围。

    所谓“嘉绒十八土司”,其实就是川西各土司的统称。名为十八土司,其实大大小小足有一百多个,其中最大的有四个,分别为明正、里塘、巴塘、德格四大家,每个都与永宁土司实力不相上下。

    虽然都是土司,但川西各土司都是藏族,奢崇明却是彝族,往日关系就不怎么融洽。奢崇明围攻成都时,也曾写信让川西各土司出兵相助,却没有一个土司顺从。现在奢崇明已经成了丧家犬,川西各土司也绝对不会对他客气,肯定还会把他赶出来。所以官军也不用追赶,只在成都附近以逸待劳即可。

    但李定国却不这么看。他认为皇帝对西南一战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要速战速决。秦良‘玉’的策略虽然稳妥,但肯定要拖延时日,恐怕数年都不一定能完全平定永宁土司,更何况还有个毫发未伤的水西土司。

    所以李定国认为应趁奢崇明还没有逃出西山,先与李来亨合围永宁,把奢崇明的老巢端了再说。至于成都已无须再守,因为奢崇明三万大军都打不下成都,如今只剩数千残兵,别说攻打,他连从附近过都不一定敢过了。

    而拿下永宁之后,秦兵和白杆兵的兵力合计约有一万五千人,就可以猛攻水西土司了。平定水西土司之后,秦兵还得赶紧往回赶,因为李定国始终觉得盘踞在湖北山区的流贼是个巨大的威胁。

    朱由检综合比较了两个方案之后,还是选定了李定国的方案。其实他都没敢告诉李定国,他之所以要求西南必须速战速决,是因为他很清楚,按照历史上的进程,后金大军可能很快就会越过长城,兵临京师了!如果李定国和李来亨长时间陷在西南,京师的局势就会更加危险。

    当然朱由检也采纳了秦良‘玉’的一部分意见,让她以石砫土司的身份,给川西各土司头领一一去信,请他们各自严守边境,勿要接纳叛军。朱由检也没指望这些土司会助官军剿灭奢崇明,他真正的目的是要稳住各土司,至少让他们不再打成都的主意。否则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刚打跑奢崇明,又引来其他土司,朝廷可真没有兵力再去应付了。

    其实这段时间朱由检比李定国还忙。他现在正在筹划着一件更为重要的大事,那就是兴办商业。

    其实这件事也是局势给迫出来的。说起来也很简单,朱由检近期一连串的大手笔,无不是‘花’钱如流水,而户部国库一直是空空如也,所有款项只能从内帑中拨付。

    在扳倒魏忠贤之后,朱由检本来是一口吃了各胖子,连追查带罚没,在内库积攒了五千万两白银。而户部通过正常的田赋,一年只能征收三百多万两银子,即使加上“三饷”,也到不了一千万两。按此推算,内库足可应付大明帝国五年的开销。

    可这种富余并没有保持多长时间,因为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山海关修筑重城、扩建海港、安置内迁边民,合计大约需要三百多万两银子;扩建京师和疏浚通惠河工程更大,朱由检预计至少也得‘花’费七八百万两。

    而从葡萄牙人那里进口火器和战舰,以及在天津兴建造船厂,打造北海舰队,也都极为重要,朱由检预留了一千万两白银。把这三大项扣掉,内帑银已经基本上消耗一半了。后面需要用银子的地方还很多,田赋根本指望不上,长此以往,岂不是要坐吃山空、难以为继?

    要解决财政问题,无非是“开源”和“节流”两个方向。如今“节流”是不可能了,后面‘花’钱只会更多,所以重点只能放在“开源”,也就是增收上。

    过去朝廷想要增收,基本上只有一招:加赋,更确切地说是加田赋,加派三饷即是如此。如果还按照这个思路继续增加田赋水平,一来老百姓根本承受不了,二来短时间内也增加不了多少赋税。

    所以朱由检只能把目光投向商业。在这个时代,大明帝国的gdp占整个世界的三分之一,商业极其发达,又是连年顺差,导致世界各地的白银大量涌入大明,因此民间有的是财富,只不过没掌握在朝廷手中而已。现在朱由检要做的事,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自己经商,抢现有商人的生意,把民间的大量财富掌握到朝廷手中!

    但是明朝还有一项重要的国策就是“藏富于民”。《皇明祖训》明确提出,朝廷和官员不能与民争利,因此严格限制官办工商业,禁止官员经商。朱由检若想办大明的“国有企业”,首先大臣们那一关就难过。等把他们说服,那真是黄‘花’菜都凉了。

    幸好朱由检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黄海商帮reads;。自从两年前成立以来,黄海商帮在李贞妍和朱存棋的打理下蒸蒸日上,不但赚了不少银子,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大批‘精’通商业的人才。

    所以朱由检决定先不搞官办企业,而是以黄海商帮的名义,用‘私’营的方式布局商业。在他与朱存棋的反复筹划计议下,一条体量超大的商业大鳄即将诞生!

第911章 五洲商社() 
‘春’夏之‘交’,青黄不接,正是京师一年中米价最贵之时。'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79xs。…今年由于扩建京师外城和重修通惠河两大工程招募了大量流民,京师粮食显得更为紧缺,米价已经攀升到七两一石。

    京师本身并非产粮区,绝大部分粮米都是从江南转运而来。这时就是展现商帮实力的时候,不论是晋商、徽商还是浙商,都在京师囤有大量粮米,平时不卖,等的就是这一刻。他们在江南收购大米的价格连一两也不到,如今却卖到七两甚至更高,自然是转的盆满钵溢,普通百姓则是叫苦不迭。

    就在这种看似与往年无异的气氛中,一个神秘的新兴商帮开始在暗中布局,并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杀入了竞争‘激’烈的京师商圈。

    仿佛是在一夜之间,京师的老百姓突然发现,街头出现了一种从来没见过的店铺:煤店。

    而这种店铺里也只出售一种商品:蜂窝煤。

    其实在这个时代,煤炭并不算是新鲜事物。但是由于开采不易,产量不高,所以价格昂贵,只有官办的砖窑和瓷窑才用得起。而京师居民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仍然使用木柴做为燃料。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在第一位,可见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京师人口不下百万,木柴的消耗量巨大,以至于在经过二百多年的滥砍滥伐后,附近山区原本茂盛的树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