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邦屏将陆广所有的运输船征用,等大部队来了以后,在船上运送物资,士兵沿着河道行军,能大大减少物资的转运困难程度。
当天下午,就在秦邦屏入驻陆广不久,秦良玉就带着主力抵达。
同一时间,秦翼明再次传回消息,龙场驿又进驻了大量军队,并且还有着大量的平民奴隶,应该是安邦彦到了。
谭良栋在息烽所也收到消息,安邦彦已抵达龙场驿。
按照先前谭良栋和秦良玉制定好的作战计划,两部要趁着安邦彦刚进入龙场驿,立足未稳之时,发起一场攻击。
白杆兵从陆广出发,吕梁镇从息烽所出发,在约定的地点汇合后,共同对龙场驿发起攻击。
龙场驿,安邦彦从贵阳城撤军后,一路上实行坚壁清野的行动,抢走所有的粮食,裹挟各司各寨的民众奴隶,一路下来,聚集了十多万人,如此之多的人聚集到小小的龙场驿,显得异常混乱。
大部队抵达龙场驿后,就有部将建议安邦彦把裹挟而来的民众奴隶丢给明人,自己等人携带着粮食回水西城就可以。
安邦彦裹挟沿途的民众奴隶,本意是为了防止明人利用这些民众奴隶为他们转运物资,身为水西土生土长的人,安邦彦比谁都清楚水西境内那恶劣的道路环境。明军要想大规模进入水西,转运物资所需要的人手不是个小数目。
然而,水西地方贫瘠,物产不丰,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安氏部将都建议安邦彦把这些人留给明人。
贵阳城被围困两百多天,极度缺粮,现在再加上这么多的当地民众和奴隶,若是明人要救,也足够明人头疼的了。
安邦彦采纳了部将们的建议,把从沿途各地驱赶来的民众奴隶丢在龙场驿,自己等人则集合安氏部曲,收拢沿途抢到的所有粮食,往鸭池而去。
水西共有三个重镇,一为水西城,是安氏的老家,二是谷里,是水西境内为数不多的物产丰饶之地,是水西安氏最后的财富,三则是鸭池,鸭池临近鸭池河,是鸭池河上唯一的渡口,也是水西安氏同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
少了这些民众奴隶的拖后腿,安邦彦的撤退速度大大加快。但即使是这样,仍被紧追而来的白杆兵先头部队抓住了尾巴,狠狠地咬下了一块肉。
等白杆兵大部队和吕梁镇赶到时,安邦彦已经撤走了,留下了一个混乱的龙场驿。
秦良玉得知安邦彦没给龙场驿数十万人留下一粒粮食后,立刻让已经进入龙场驿的白杆兵撤出,封住了龙场驿和陆广之间的通道。
吕梁镇抵达后,谭良栋也得知了龙场驿内的情况。
安邦彦这一做法很歹毒,若是明军要救助龙场驿内的那数十万百姓,必会从后方运粮,这样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实力去追击,况且救助黔地原属于土司的民众奴隶,本身就会损耗明军自身的实力。
若是明军不救,数十万人挤在龙场驿里,没有粮食吃,那绝对会发生乱子。龙场驿又是外界进入水西的必经之路,也同样挡住了明军的追击。
秦良玉不知该如何解决,她虽然打仗是一把好手,但不擅长处理民事。
谭良栋虽然有很多方法,比如正好趁此机会能借着这股民力休整外界进入水西的道路,方便进军,或者让刘羽在奴隶中间发挥作用,趁机拉起一支奴隶队伍,为覆灭奴隶制度作准备。但这一切都有个前提,必须得给龙场驿的数十万人提供一定的粮食。
两人商量后,决定把龙场驿的事情报给朱燮元,让他这位西南五省总督作定夺。
(本章完)
第172章 172。朱燮元的选择()
重庆府,朱燮元也料想不到黔中战局变化如此之迅速,先是在养龙坑司,白杆兵和吕梁镇合力消灭了安顺明,紧接着杜文焕打通了进贵阳城的道路,再然后便是安邦彦的撤军。
安邦彦撤军时的坚壁清野行动给明军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秦良玉和谭良栋已经把龙场驿发生的事联名报给了朱燮元。
朱燮元对龙场驿的事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安邦彦做出放弃数十万民众奴隶的事,这足以让水西安氏的声望大跌,也证明了安氏在这场战争中已经失败。忧的是龙场驿数十万人,若要想处理妥当,必须得往黔中运输大量的粮食,再加上还有急需大量粮食供应的贵阳城,这对在西南平乱出力最多的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请巡按来此一叙。”朱燮元对左右吩咐道。
作为总督,朱燮元从成都到重庆府,除了留下一些必要的高级官员,剩下的官员他都给带到重庆府,让他们协助自己处理事务。
战时的四川巡按主管各地存粮,朱燮元把巡按叫过来,直接问道:“刘巡按,以川省各地现在存粮的数目,刨去各地的军粮支出,还能拿出多少粮食来?”
刘巡按拿着个册子算了半天,道:“朱总督,成都府受奢崇明叛乱的影响,粮食产量仍没有恢复到万历年间。再去掉给各军的军粮后,全省各府、县一共还能拿出两万石粮食。”
四川被称作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四川盆地的富饶,具体一点就是成都府及周边地区,成都府的粮食产量在全川占得比重很高。
除天灾和战乱的影响,还有一点也很影响四川布政使司收取粮税的多少,那就是蜀王府。蜀王和大明其他的藩王一样,在蜀地扎根两百余年,占去了大量的田地,特别是都江堰周边上好的灌溉田,这些在蜀王府名下的土地是不用纳粮税的。
“两万石……”朱燮元背着双手,在堂上走了两圈。
这时代物产不丰富,人们没有多少副食和油水,主要靠吃主食生存,一顿饭要比后世人吃得多。一个壮年劳动力一天可以吃三升米,换算成斤的话大约在四到五斤,军中士兵吃的更多,一天可以到四升。
这是供人吃的,还有供牲畜吃的。无论是打仗还是运粮,物资转运大部分要靠牲畜运输,而牲畜对粮食的消耗是明显要比人多的。
两万石的粮食看起来很多,但方方面面的消耗更多,这些东西在朱燮元的脑子里过了一遍后,坐下道:“刘巡按,给各府、各县发文,让他们尽快把粮食运到重庆府。”
“是,朱总督。”
朱燮元选择了救助龙场驿的数十万民众奴隶,安邦彦战败,水西安氏即使不败亡,其势力也会大大缩水,现在救助了原属于各土司的民众奴隶,等诛杀安邦彦之后,在水西旧地实施改土归流,阻力会小很多。
巡按离开后,朱燮元问道:“派往贵州的传令兵出发了没?”
属官回道:“还没有。”
“叫他过来!”
传令兵背后插着一面旗子,上面写着一个“令”字,拜道:“总督大人!”
“你这次去龙场驿,把这份命令给了秦少保和谭总兵。”
“是!”
龙场驿,朱燮元派出的传令兵把命令文书交给了秦良玉和谭良栋二人。里面除了说明朱燮元已经在全川各府、各县调集粮食入黔地,还有对吕梁镇和白杆兵的安排。
“总督令,擢命石砫白杆兵部移驻贵阳,同杜文焕所部肃清贵阳周边敌人;擢命吕梁镇驻守龙场驿,吕梁提督卢象升将会和第一批粮食一同抵达龙场驿,务必妥善安置龙场驿数十万之百姓。”
秦良玉看完命令后,心里微微松了口气,她擅长排兵布阵,最头疼的就是政务民事。
谭良栋则微微皱了下眉头,朱燮元把白杆兵调到贵阳,难道是他要来贵阳?把卢象升安排到龙场驿,看来朱燮元对卢象升很信任,也对卢象升和自己的关系有所了解,放心把这边的事务全部托付给卢象升。
一天后,养龙坑司、青山司、底寨司、陆广的各部白杆兵全部集齐到龙场驿,往贵阳而去。
杜文焕在安邦彦撤军后,便派兵占领了贵竹司和水东司,秦良玉的白杆兵一路畅通无阻,很顺利的抵达贵阳城。
白杆兵离开后,谭良栋重新安排了吕梁镇的兵力配置,在龙场驿保持了两千五百人的主力,养龙坑司、青山司、底寨司、乖西司和陆广分驻了一个营,刘文景带着刘羽也赶到了龙场驿。
“牛凉,龙场驿内的情况怎么样?”为了保持龙场驿的稳定,谭良栋每天都会拿出一部分军粮,派军队进去分发给民众和奴隶们,已经持续了五天。
“不太稳定,龙场驿里面有些是安邦彦那狗玩意的死忠,在那叫嚣着要给咱一个教训,被我给宰了!”
“凡是闹事的、抢粮的、不守规矩的,全都拉出来砍了,龙场驿必须要稳定,等卢提督带着粮食来了,就是我们动手的时机。”
牛凉杀心很重,让牛凉去维持龙场驿内那脆弱的秩序最好,乱世当用重典,需要杀人立威。
小半个月的时间,刘羽的汉话已学的有模有样。
“将军!”刘羽见到谭良栋后,跪下磕头道。
谭良栋扶起了刘羽,郑重道:“刘羽,我吕梁镇中不兴磕头,你以后见了我行军礼即可,不必再跪拜!”
刘羽点点头,这半个月来他用尽了全部心思学汉话,已经能明白谭良栋的意思。
“刘羽,你恨奴隶主吗?”
刘羽怎么能不恨,听了谭良栋的话后,刘羽双眼中闪烁着仇恨的光芒:“将军,我太恨他们了,我的阿爸阿妈就是被他们给害死的,我的老师也是被他们害死的,我自己也差点死在他们的手上!”
汉人书生就是刘羽的老师,老师一词是刘羽新学的汉话。
“汉地有这么一句话,以直报怨,是为德也。奴隶主残害你,你起来反抗他们是天经地义的,刘羽,你想过怎么反抗奴隶主吗?”
谭良栋的话问住了刘羽。
(本章完)
第173章 173。卢象升的到来()
“将军,这……”刘羽的想法很简单,奴隶主残害他,那他就要以牙还牙,把奴隶主给杀了,即使是拼上自己的这条性命。
谭良栋继续问道:“刘羽,你觉得是什么让你是奴隶,而让那些头人是奴隶主?”
刘羽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自他生下来懂事以后,便被人在胳膊上烫了代表奴隶的疤痕,从此之后他就以奴隶的身份活着。
“将军,我不知道。”
“刘羽,你听好了,是奴隶制度。奴隶制度,让你的阿爸阿妈是奴隶,也让你一生下来就是奴隶。”
“奴隶制度?”
“是的,真正害你的是奴隶制度,是你生活的这个奴隶社会!刘羽,你若是只反抗你的奴隶主,那没有任何的作用,你被其他的奴隶主抓住了还是奴隶,除非你去汉地。”
“要想真正的恢复自由,就必须覆灭掉奴隶制度!”谭良栋说出了真正想说的话。
刘羽静静的听着,若不是汉人书生教会他思考问题,他根本就听不懂谭良栋在说些什么。
“刘羽,整个西南之地,土司、番司、洞司何其多,每一个土官都是奴隶主,是奴隶们的敌人。你要做的就是,团结和你一样的奴隶兄弟们,用你们自己的双手,为你们赢得自由。”
“奴隶们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要失去的也只是身上的锁链,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谭良栋的后一句话让刘羽极为动容,是啊,奴隶还有什么,什么也没有!就连自己的性命都不由自己掌控。和奴隶主斗争,失去的也只是奴隶社会套在奴隶身上的一层层枷锁,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刘羽多谢将军!”
“去吧!”
刘羽给谭良栋磕了一个头后,离开了吕梁镇,方向正是龙场驿。
谭良栋能给刘羽最大的帮助就是在龙场驿的扶持,真正让奴隶得到解放,还需他们自己努力。
成都府,卢象升接到了朱燮元的命令,和第一批转运到黔地的粮食一同前往龙场驿,同谭良栋一道妥善解决龙场驿数十万百姓的问题。
吕梁镇在成都府的还有余生、康军伟和郭世贵,郭世贵是在炮队的飞雷炮大量损毁后,被谭良栋安排到成都府,负责监督成都府的铸炮筒。
有了发射药后,飞雷炮的炮筒结构要比以前的简单许多,不再需要专为弹射机件设计的炮筒底部,炮筒的铸造效率大大提高。
卢象升要离开成都府,余生、康军伟和郭世贵也要跟着离开。康军伟的伤养得差不多,这次他说什么都要归队。
郭世贵也要回去,新的飞雷炮筒已铸造好二十五门,郭世贵要亲自押着这批炮筒返回吕梁镇。
成都火药局为吕梁镇生产了一万斤的火药,余生需要把这批火药送到吕梁镇。
五天后,卢象升和粮食一同到达养龙坑司,连带着康军伟、郭世贵的新炮筒、余生的火药。
留守养龙坑司的正是康军伟所部的营,把总见自家千总回来了,立刻迎了上去。
康军伟问了这段时间的战事,把总从强过乌江、打败安顺明一直说到占领龙场驿,让康军伟有些懊悔自己的伤,让自己错过了这么多的战事。
在养龙坑司稍事休整后,卢象升、康军伟、余生、郭世贵和所携带的物资往龙场驿而去。从养龙坑司到龙场驿,卢象升选择了走陆广河,走水路要比陆路快,一天后就到达龙场驿。
郭世贵见了谭良栋,三两句说完了在成都的事,便去炮队试验新的炮筒,有一段时间没轰炮了,郭世贵早就手痒了。
余生把火药的量报给了谭良栋之后自己也去忙了,火药储藏很麻烦,后勤司有自己的一套规矩。
谭良栋见到康军伟后,问道:“伤怎么样了?”
康军伟晃了晃自己的左胳膊,笑道:“将军,没问题了,我要归队!”
“你部在左前方,去吧!”
“是!”
最后是卢象升,卢象升等余生他们都见过谭良栋后才进来。自从卢象升和谭良栋二人从吕梁到西南后,一个在前线作战,一个在后方协调转运物资,已经有三个多月没好好交流一番了,在重庆府两人也只是闲话了两句,便又分奔两地。
“良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