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焕看完朱燮元的文书,立刻让亲兵拿出贵阳周边的地图,结合从贵阳城内得到的消息,杜文焕决定出兵。
杜文焕出身辽东,练兵方式承袭辽东总兵李成梁,以家丁兵为主要战力,普通兵为辅兵。类似于这样的军队,主将一旦决定出战,普通兵的调动是为了迷惑敌人,作为精锐战力的家丁兵则朝着真正的目标前进。
安邦彦围困贵阳城,兵力布置得很分散,再加上张彤和安顺明抽走了大量兵力,整个贵阳城周边的安军现在只有两万余人,对贵阳的围困无法像以前那样严密。
安军主帐,在发现了大量明军的情报报上后,安顺义道:“国主,还请调集各处兵力,防守明军。”
“准!另外派兵严加看护粮草辎重,不得有误!”
“是!”
突如其来的战斗打断了安军内部的军议,安邦彦悄悄松了口气,战斗可以让他忘记自己暂时面临的困境。
明军处,杜文焕带着家丁兵抵达预先确定的地点,亲兵将领在旁边道:“将军,叛军大部朝着王将军那边去了。”
杜文焕道:“好,让兄弟们准备准备,该咱动动了!”
“是!”
杜文焕的目标很明确,打败安邦彦他没想过,就是趁着安邦彦后路不稳的情况下,打通进贵阳城的路,让安邦彦围困贵阳的作战失败。
等又一支部队从安军营地里走出后,进攻时机到了,杜文焕大吼道:“弟兄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斩一个首级一两银子,冲啊!”
在丰厚赏银的刺激下,杜文焕的八百家丁兵冲向敌人。
战斗进行的很顺利,大量安军被调走,杜文焕面对的都是些小鱼小虾,多是奴隶兵,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很弱。一路势如破竹,杜文焕打到贵阳城下后,立即派人和大部队联系,让他们立即派人过来。
另外一边的战场并未爆发大规模的战斗,双方更多的是小规模的冲突。为首的王将军接到杜文焕的军令后,知道是杜文焕打通了到贵阳城的路,立即分批撤军,往杜文焕所在处赶去。
在明军撤走后,安军并未追击。安顺义看着部将头人部曲们脸上厌战的表情,心里知道这场战争打不下去了。已经三年了,毫无战果不说,自家老巢被人端了一部分,整个安军的厌战情绪越来越浓。
杜文焕到了贵阳城下后,贵阳城内派出知府推官,请求杜文焕往城内运送一批粮食。贵阳城被安邦彦围困两百多天,整个城内已经没有一粒粮食了。
“杜将军,你是不知道啊,城内、城内缺粮啊,人相食呐!”知府推官说到人相食的惨况时,整个人掩面哭泣。
杜文焕看着骨瘦如柴的知府推官,暗叹一口气道:“等后续部队过来,给城里先运一批粮食。”
“谢杜将军!”
(本章完)
第165章 165。撤军,军中事()
龙安府王将军率领的大部队很快就到达杜文焕攻下的安军军寨,一万多人的大部队驻扎下后,明军派出多股部队,将周边的小股安军给清理了,这也让安军发现贵阳城周边被明军打开了口子。
杜文焕从重庆府出发时,带的粮食够自己三千人吃一个月,在贵阳城下收拢明兵和流民,军队膨胀到一万多人后,所带粮食只够吃十天。
所幸的是,明军不同于安军,朱燮元从成都调集了大量粮食囤积在重庆府,在杜文焕驻扎在水东司周边后,后方的粮道日夜不停地往过运送粮食,现在杜文焕打通进贵阳的路在贵阳以东,是水西的势力薄弱处,这也是杜文焕敢答应贵阳城知府推官往城内支援粮食的原因。
大部队驻扎下后,杜文焕立刻安排人匀出一部分粮食,送进贵阳城。知府推官也在杜文焕的主帐里吃了大半年来第一顿饱饭,实在是饿坏了。
粮食送进贵阳城里,贵州巡抚王三善的总兵李芳给守军留了一半,另外一半则在城里开设粥棚,限每人一碗。
王三善年近六旬,被饿了大半年,整个人的身体变得非常差。在原本的历史上,王三善在天启三年就因为强行突围而战。
但现在,由于吕梁镇的横空崛起,山东登莱兵被早早调回,没有和秦民屏的白杆兵一同行动,让王三善不敢出城作战,秦民屏沿袭着历史的轨迹,战死在贵阳城下,王三善留在城内,活了下来。
虽然王三善活了下来,但大半年的饥饿,也让王三善的身体越来越差。杜文焕的粮食进城后,属官给他熬了一碗米粥,结果王三善只喝了半碗就再也喝不下去,这说明王三善身体的内部机能已经损坏,也没有几年好活了。
安军,各方面的情报都显示明军已经打通了进入贵州的路,安邦彦的围困圈已经被打开一个口子,还是一个大口子。
主帐里,安邦彦没有像以前那般,一旦战事不利便开始咆哮,而是冷静道:“事已至此,诸位以为如何?”
“国主,我要撤兵!”说话的是水东司的一名土官,养龙坑司丢了,陷在养龙坑司的可不止是安顺明带走的主力,还有青山司、底寨司等各地土司的部曲和奴隶,现在各司内部空虚,水东司土官怕明军趁虚而入,要带着部曲和奴隶回去。
水东司土官开了头,札佐司、上马桥司、白纳司等各司土官也纷纷站了出来,要撤兵。
帐中的安氏部将都不说话,各地土官的撤兵举动,说明以安氏为核心各地土司为辅的联军已经分裂,土官们对安邦彦的举兵不再看好。
“要撤,那就赶紧撤!都给我滚!”安邦彦突然怒吼道。
土官们当做没听见安邦彦的骂声,纷纷走出主帐。
安顺义担心道:“国主……”
安邦彦摆了摆手,冷哼道:“这些头人,他们以为回去还能做他们的土皇帝,真是太天真了!”
“传我令,各部都准备撤,往水西城撤,沿途的所有粮食全都带上,不能留下一粒。为避免被明人追击,靠近明军的部队做好战斗准备!”
“是!”
等部将们都从营帐中出去后,安邦彦双手握拳,狠狠地敲了一下桌子,他不甘心呐,围攻贵阳功亏一篑,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他现在能做的就是把安氏的军队尽可能多的带回水西城,让明人忌惮,逼迫朱燮元只能行安抚之策。
养龙坑司,吕梁镇和白杆兵缴获了大量粮食,这些粮食可都是外财。明军内部的潜规则,军队作战,所缴获的财物都属于军队。对白杆兵来说,这些粮食能够运回石砫,改善人们的生活。
对吕梁镇而言,这些粮食可以出手给成都的大粮商,换回来的银子可以作为战死士兵的抚恤。
养龙坑一战,吕梁镇折损两百余人,人人带伤。打完仗后,有重伤的士兵无法救治,没有挺过去,还有一些士兵,伤口受了感染,也没有挺过去。
在战后总结时,各部重新报了自己的损失,吕梁镇共折损三百二十五人,因伤残废的两百七十人,也就是说,养龙坑一战,吕梁镇失去了将近六百人。
这次的战后总结,把总们都建议组建一支专门的医疗队,现有的医疗兵根本不够用。
刘文景则提到了另一点,他认为军中抚恤,不仅应该有战死士兵,还应照顾到失去生活能力的伤兵。以往吕梁镇的战斗,没有像养龙坑这一战一样,损失这么大。
在伤兵营,有一名士兵,叫王狗娃,在战场上被敌人砍断双腿,被医疗兵抬回伤兵营给救治后,王狗娃知道自己没了双腿。在乡村,像他这样没有行动能力的人很难活下去。
王狗娃在病床上想了一天后,他不想像废物一样的活着,决定自杀,死了的话一了百了,也不用给家里人添负担,还能拿抚恤金。
狗娃所在班的教习去看望士兵时,感觉他不对劲,整个人一阵笑一阵哭的,心中担忧,便一直暗中盯着他。教习跟谭良栋学习过,在史书上看过,大战之后有些士兵会因受不了自己的伤而自杀,他怕王狗娃想不开,也跟历史上的那些自杀的士兵一样。
果不其然,等到了夜里,王狗娃挣扎着从病床上爬下来,找到了自己的佩刀,要割向自己的手腕。
教习看到后,立马扑进去,抢下王狗娃手里的刀,这一动静也惊到了医疗兵,拿着油灯进去后发现了王狗娃要自杀的事。
教习和医疗兵为了防止王狗娃再次自杀,拿绳子把他绑了起来,教习每隔一段时间过来,和王狗娃说说话,打消他自杀的心思。
王狗娃是刘文景部的士兵,也是刘文景下到班做战后总结的那个班,也正因为此,他才知道了有这样的事。
刘文景讲述的很平静,他说完后,所有人都不说话,就连最好战的牛凉,都陷入了沉静。
一将功成万骨枯,世人只看到战争胜利的辉煌,有谁会去注意角落里那些可悲的生命呢?
(本章完)
第166章 166。战后总结()
谭良栋陷入了沉默,类似王狗娃一样的战士,在战争中受到了影响一生的伤害,以现在明朝廷军队的制度,对于没有战死却失去战斗力的士兵,给一笔少量的抚恤离开军队,任其自生自灭。
若是再碰上黑心的军官,连那可怜的抚恤都拿不到手。一个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在后世最多受到外界的歧视,而在这个时代,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面临的是生死存亡。
谭良栋站起身来,扫视了众人一眼,沉声道:“参谋司,把王狗娃的事记录下来。后勤司,军中的抚恤制度需要增添,不仅战死的兄弟要给,因伤失去劳动能力的兄弟也要给!”
“是!”参谋司和后勤司负责此方面事务的主官站起身应道。
“吕梁镇发展到现在,以前的一些制度已经落后,某些条例需要修改。等战事稳定以后,参谋司牵头,各部的参谋配合,深入全军,对各营、各队、各班摸一次底。”
“是!”这次是参谋司的全体人员应道。
谭良栋坐下身后,张应宸起身道:“将军,这次养龙坑的战斗,我觉得咱们有不少地方还存在问题。”
“说。”
“班组士兵的配合,在训练时,我们是将一个班的士兵分为四个组,三个战斗组,每个战斗组三个人,一个辅助组,医疗兵、传令兵、支援兵。”
“在混战时,战斗组分散的太厉害,无法聚合到一起,多数时候成了单打独斗,增加了伤亡。”
谭良栋点点头,真实的战场和平常的训练终究存在很大差距,上了战场不一定能发挥出平时训练的成果。
张应宸说完后,牛凉起身,他说的是关于步炮协同的问题。在赤水卫击溃了张彤的先头部队时,因为步炮协同,牛凉差一点和郭世贵发生了冲突。
仗打完后,炮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牛凉为表示自己的歉意请郭世贵吃饭。自那之后,牛凉就对炮队上了心,每次炮队参战牛凉必会仔细观察。这次养龙坑的战斗,炮队没有参战让牛凉感到很遗憾,但也让牛凉有了一些想法。
边镇明军使用火炮,一般都将火炮当作是要塞炮使用,主要起防守的作用,吕梁镇使用火炮,是将火炮集中起来作为野战炮使用,是在进攻。
牛凉的建议是将火炮扩大到全军使用,全吕梁镇设火炮营,各部设炮队,重视火力输出。
对于火炮的推广,谭良栋早就着手开始做,炼铁坊的大师傅们每天都在研究怎么铸造铁制炮管,现在最大的技术难题是如何避免浇铸时炮管产生的气泡,增加炮管的气密性和降低炸膛率。
屈华的问题则是关于吕梁镇的各兵种配置问题,现在的吕梁镇是冷热兵器混合,但整体上还是属于冷兵器部队。屈华认为吕梁镇应该增设一些枪兵、弓兵或是弩兵,就比如这次的养龙坑战斗,基本上是全靠了白杆兵的弓兵。
各部参谋、把总也做了不少总结,张应宸等千总们只说问题,参谋和把总们既说问题也讲优势,养龙坑的战斗吕梁镇和白杆兵是取胜了,自然是有自己的优势的。
吕梁镇最大的优势就是战斗意志,要比土司军中的奴隶兵强得多。谭良栋在军中推广教育,让每一个吕梁镇士兵已经有了基本的军人意识,慢慢脱离老百姓口中的丘八形象。
后世的军队,在军队内部和外界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一致认为,军人的地位要高于普通百姓,军人的道德水平、自我要求也要高于普通百姓。
吕梁镇仅凭内部的教育和训练是无法达到这一点的,谭良栋内心深处,对于地方权力的控制也是越来越迫切,他不希望自己一手创立的吕梁镇被这个时代的明军给同化。
在吕梁镇这边战后总结的时候,白杆兵也在做战后清点。有吕梁镇医疗兵和药品的帮助,白杆兵的战损比以往下降了很多。
秦翼明在战场上临阵逃跑的事情并没有传出去,回到白杆兵中后他把这事瞒了下去。
秦良玉主帐中,秦邦屏、马祥麟、秦翼明等白杆兵主将都在。营帐中间是一张大桌子,桌子上铺的是黔中一带的地图,上面标注着各地的土司。
养龙坑一战,白杆兵和吕梁镇合力打败安顺明,以秦良玉对黔中土司实力的了解,这一战基本把各土司的兵力都给打掉了,可以说,现在养龙坑司周边的土司,完全给明军敞开了不设防的大门。
马祥麟看着地图道:“阿母,那安顺明调集了乖西司、青山司、底寨司、札佐司、水东司五个司的兵力,现在全部丢在了养龙坑司,这些地方现在防务空虚,正是出兵的好时机。”
秦良玉摇摇头,指向了贵阳城和周边的贵竹司、新贵县、贵定县等地,道:“我们的目标是安邦彦,贵州城下的叛军才是主力。”此时的白杆兵和吕梁镇,还不知道杜文焕已经打开了安邦彦对贵阳的围困圈。
“阿妹说得有理,我们现在万万不能分兵,安邦彦的主力还在。”奢安之乱刚爆发时,明军屡战屡败,其原因就在于兵力过于分散。
入黔平定安邦彦之乱,明军的主力基本都在一块,反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