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1之大变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621之大变革-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安思明也在战场上,他在部曲们的保护下缓缓后撤。明军的人数越来越多,安思明再蠢也反应了过来,养龙坑司面对的应该就是明军的主力了,水西城那边多半就是幌子,可怜自己还傻乎乎的派出五百人协助安顺明,真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啊。

    养龙坑司的土司军人数比不上明军,装备也比不上明军,开始慢慢的往后退。

    吕梁镇和白杆兵的战力,让养龙坑司一些多次打败贵州卫所军的安氏部将大吃一惊,只能带着部曲勉力抵抗。

    而那些被强征的奴隶兵,在部曲老爷们失败后,也跟着他们跑了,明军面对的敌人越来越少。

    随着明军的慢慢推进,安思明感觉不到一丝胜算,跺了跺脚,阴狠道:“我们撤,撤的时候把这处军寨给烧了!”

    牛凉最喜欢这样刀刀入肉的战斗,杀得兴起的牛凉,在亲卫班的惊讶目光下,直接脱去了沉重的甲衣,就这样光着膀子往敌人冲去。

    亲卫班无奈,只能紧跟着牛凉,免得他遭了暗箭。

    安思明的部曲在保护着安思明退出军寨后,立刻到处放火,在看到明军的身影后,立刻撤出。

    战斗整整持续了半个时辰,军寨里的土司军全部被肃清后,谭良栋和秦良玉立刻安排人救火,安思明撤退时放的火已经威胁到吕梁镇和白杆兵的安全。

    安思明退出第二处军寨后,直接放弃了第三处军寨,逃到第四处军寨。

    养龙坑司地貌奇特,中间有一小盆地,地势较为平缓。养龙坑司的五个军寨,三个在养龙坑北侧,两个则在南侧,安思明丢的就是北侧的三个军寨。

    在第四个军寨处,安思明派往外面求援兵的人回来了一支,带回了安顺明的消息。

    早在安思明派了五百兵要协助安顺明时,那个时候安顺明就抵达了龙场驿,率领着安邦彦拨给他的五千人和从贵竹司抽调的一千人。

    然后,安顺明就接到了安思明的求援,养龙坑司位置特殊,安顺明对安思明的求援不敢怠慢,立即停止抽调青山司、乖西司、底寨司三地的人,让他们回援养龙坑司。

    紧接着,贵阳城又传来消息,一支明军主力抵达贵阳周边,和水东司的土司打了一仗。抵达贵阳周边的正是杜文焕的龙安府卫所军,在吕梁镇和白杆兵筹划着过乌江时,杜文焕部绕过乌江,直抵贵阳。

    同时,水西城也传来消息,明军已抵达奢香驿,再翻过一座山之后就是水西城。

    三个地方同时出现明军,安顺明根本无法判断哪一路才是真正的主力。在无奈之下,安顺明考虑到水西地势险要,又有奢社辉和安氏族人坐镇,安排两千人回援水西城。

    贵阳城那边是安邦彦的大军,安顺明觉得用不着自己担心,暂时不考虑那边的情况。

    养龙坑司是安思明镇守,安思明的本事安顺明很清楚,根本不是带兵的料,正好他又派人求援,安顺明决定亲自带着剩下的兵去养龙坑司。

    龙场驿,安顺明再次分兵,回援水西城的两千人,自己则带着四千人赶往养龙坑司。

    安邦彦为了建立自己的罗甸国,把水西安氏数百年的积累全部用上,黔西、黔中所有的部曲、奴隶兵征调,单是在养龙坑周边,安氏能动用的兵力就有三千,再加上安顺明的四千人,已经同吕梁镇、白杆兵的人数相当。

    (本章完)

第156章 156。遭遇战() 
养龙坑司,第二处军寨,吕梁镇和白杆兵合力灭掉安思明部曲放的火,并分别派出张应宸部和秦翼明部追赶土司军。

    安思明放弃了第三处军寨,随后而来的张应宸部和秦翼明部直接进占了军寨。第四处军寨和第三处军寨之间隔着一个小盆地,张应宸和秦翼明没有选择继续追击,在第三处军寨处直接安营。

    在第二处军寨的秦良玉和谭良栋得知养龙坑司的头人放弃了第三处军寨,便让军队分散在三座军寨驻扎,埋锅造饭。过乌江后军队连续作战,需要休整一番。

    吕梁镇和白杆兵配合不错,秦良玉邀请吕梁镇的将官一起吃饭。谭良栋应秦良玉之约,带着参谋司的人到白杆兵驻地处。

    白杆兵擅长山地作战,为了在山地行军方便,白杆兵除了武器外不会携带多余的东西。谭良栋在白杆兵中看到,士兵们吃饭是用几片叶子折成的叶子碗盛放大米饭,就着一点醋布。

    秦良玉带着马祥麟、秦邦屏、秦翼明在帐外等候,看到谭良栋一行人后,秦良玉笑道:“谭将军,进来吧。”

    “秦少保,叨扰了。”

    秦良玉吃的和外面的白杆兵没什么区别,也是用叶子折成的碗盛放着米饭,不同的是她这用的是酱料,不是醋布。

    白杆兵给谭良栋等人安排了专门的碗筷,被谭良栋给拒绝了。常言道,入乡随俗,谭良栋到了白杆兵这里,也学着白杆兵的人们一样裹着叶子吃饭。

    还别说,米饭中有着叶子的清香,让米饭吃起来不是那么的寡然无味。

    古时科技落后,生产力不发达,军队外出作战,尽量避免携带不必要的物资。就如白杆兵,行军作战中除了携带足够的主粮和一定的醋布,其他的一律不带,川贵一带又遍布老林,白杆兵便直接就地取材,以树叶结碗。

    发展到后面,吃饭时,取带有清香味或其他味的树叶做碗,用以改善味道,若是有懂药理的,专门摘取具有药效的树叶,混着饭吃,避免感染上疾病。

    据秦邦屏讲,在天启二年(1622),他随着秦良玉去辽东边镇作战时,曾碰到过和白杆兵一样方式吃饭的部队。

    那是戚继光从浙江带过去的义乌兵余脉,当初义乌兵刚到蓟辽镇时,由于不适应北方的饮食,军中伙夫便发明了类似于荷叶饭的叶子饭,感受着和家乡米饭一样的清香,缓解了义乌兵们对家乡的思念。

    秦良玉请谭良栋过来自然不是就为了吃饭,吃过饭后,秦良玉召集了白杆兵中千户以上的军官,先见过谭良栋,然后商议后续的作战事宜。

    谭良栋首先说明了吕梁镇的情况,作为最大火力输出的炮队已无法继续作战。炮队在攻打完第二处军寨后,郭世贵认为飞雷炮的使用到了极限,除非换新的炮筒,否则炮队是没办法再出战。

    秦良玉对此已有准备,本身白杆兵作战就习惯近身战斗,现在不过是又回到以前的作战模式。

    “安邦彦在养龙坑司设立了五个军寨,现在我们已经占据了三个,要继续进攻的话,需跨过中间的这个大坑。”

    军寨之间相隔的小盆地地势平缓,抛去海拔去看的话,这处小盆地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小平原。对于失去了远程火力的吕梁镇来说,这处小平原是一个很好的战场,但谭良栋觉得土司军不可能傻乎乎的放弃军寨不守,跑到盆地里和吕梁镇打。

    “休整一日后,全军压上,全力击破军寨。”秦良玉认为自己这一方兵力占优,索性就把全部兵力压上,击溃军寨的守军。

    谭良栋点头道:“全军压上,速战速决!”

    回到吕梁镇后,谭良栋根据和秦良玉确定的作战方案,让参谋司调遣各部,准备攻打军寨。

    养龙坑司,第四处军寨,安思明逃到这里后,立刻命人加固军寨,同时再次派出求援使者,催促安顺明。

    安顺明担心养龙坑司的安危,抛弃辎重轻装行军,一路上就地取粮,搞得沿途土司怨声载道。

    就在吕梁镇和白杆兵休整之日,安顺明带着自己的四千人,汇集了周边青山司、乖西司和底寨司的三千人,抵达第五处军寨。

    安顺明得知安思明丢了三座军寨后,直接踹了前来迎接自己的安思明一脚。安思明不敢躲,生受了一脚后,诉苦道:“顺明俄依也(大哥),明人的火炮太猛,我根本挡不住啊。”

    “我知道!”安顺明摆摆手道,他在贵阳收拢了从毕节卫逃出的张彤部众,自然知道所面对明人的火器之威。

    为了对付明人的火器,安顺明从安邦彦那里要了五张床弩,床弩威力巨大,可以和小型火炮相媲美。

    并且,安顺明要调整对明军的作战方案,不再是以前的据城死守,而是要主动出击,和明军步兵缠斗在一起,尽可能的让敌军火炮派不上用场。

    安顺明不知道吕梁镇的飞雷炮到了极限,已无法参战。

    大坑北侧,吕梁镇和白杆兵休整一日后,各部开始集合,先头部队已经出发,查探小盆地。也就在同一时刻,安顺明也安排了一支百人队,前去小盆地。

    吕梁镇和白杆兵的先头部队在一起行动,小盆地内的草都已枯黄,被士兵们踩在脚下,只有稀稀落落的树木还保持着一点绿色。

    “把总,前头发现敌人!”

    “老爷,前头发现敌人!”

    在开阔的地形下,几乎是在同时,明军和土司军发现了对方。

    “唰唰、哗啦哗”,双方同时拿起武器,明军这边,吕梁镇的把总对后头道:“传令兵,赶紧回去报!”土司军那边,带队的是安氏千户,也喊道:“快,回去报敌情!”

    双方迎面遭遇,没有一方敢退,这种遭遇战,谁退谁死。

    把总双眼盯着离得不远的土司军,暗啐一口,举起手中的刀,高声道:“结战队,杀!”

    安氏千户也紧紧地盯着对面的明军,同样举起了手里的弯刀,大喊道:“尕娃们,给我杀!”

    (本章完)

第157章 157。添兵() 
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任何阵型都来不及准备,只能步兵冲锋,打得就是一股气势。

    把总带头冲出去,手中的刀端的笔直,快速冲出去,和对面土司兵的武器撞到一块。一击不中后,把头立刻稳了稳身子,继续往后冲去。

    集体冲锋中近身战斗,根本就没有任何花哨,就是冲上去对准敌人一砍!如果被敌人格开就全速从他身边冲过,用刀尖划过去,划不划中就不要管了,冲过去就是。

    若是敌人先出手,就等他的武器到了身前格开它,然后还一刀,或者根本不管他砍过来的刀,直接朝他劈过去。

    一句话,近身搏斗就是用以命换命的打法,极其残酷。

    把总冲过去后,借着冲劲朝一名露出侧身的土司兵狠狠砍下,一条胳膊直接飞到一旁,土司兵疼的直接倒在地上,连哀嚎声都来不及发出,就被同他对战的吕梁镇士兵一刀捅进心窝。

    无论是明军派出的先头部队,还是土司军的百人小队,都没有长枪队,手里的武器都是短兵器,近身战斗、贴身肉搏下刀刀入肉,场面极为血腥。

    第三处军寨,秦良玉和谭良栋得知先头部队遇敌,立刻派出去已经准备好的一部人前去增援,令剩下的人加快整备。

    第四处军寨,安顺明得知自己派出去的百人小队碰到明军部队,心中猜出这是明军打军寨派出的先头部队,暗道这是个近身战的好机会,当即命令全军整备,派出乖西司的部队前去支援。

    小盆地战场上,双方的士兵还在奋力厮杀,谁都不敢逃,一旦把自己的后背暴露出去,很容易被临近的敌人砍杀。

    吕梁镇中,进行过近身搏斗的训练,在这种混乱的战场上,己方士兵需三人一组,互相背靠背,正面防守,亦或者是三人一组,冲锋时呈三角队形,进攻、掩护、支援。

    在经过最初的混乱之后,吕梁镇士兵按照平常的训练,开始三三组队,或防守或进攻。

    真实的战斗和训练是有出入的,战场上的结阵极容易被破坏,敌人也是四处游动的。即使这样,吕梁镇士兵三三一组后,己方的伤亡立刻下降,单独冲锋的土司兵极易被围杀。

    白杆兵那边,在混乱过后,也组成排阵,朝敌人压过去,以局部的兵力优势获得部分战场主动权。

    土司兵也不甘示弱,安邦彦能掀起这么大的叛乱,他手底下的自然不是酒囊饭袋。一波冲杀过后,安氏千户收拢部曲以自己为核心组成突击部,绞杀明军。部曲兵们则在各自小旗的带领下,以奴隶兵为肉盾,寻找战机。

    双方的援兵来得很迅速,安氏千户最先看到自家的擎旗兵,在半空中飘扬的安始族旗很显眼,千户立刻大叫道:“来援兵了!”

    土司军立刻士气大增,明军这边有几个士兵被土司的援兵给惊到了,丧生在土司兵的刀下。

    安氏千户刚兴奋了一下,明军这边,不远处也出现了一面更加显眼的红旗和白杆兵特有的军旗。

    来援的是吕梁镇千总张应宸和白杆兵秦翼明部,张应宸抵达战场后,大声道:“弟兄们,老张来了!”

    秦翼明则让白杆兵组成排阵,刀盾手为第一排,白蜡杆枪兵站在第二排,向前快速推进。

    吕梁镇这边,以营为单位,盾兵排第一排,刀兵和枪兵第二排,在把总“一二一”的口令下大踏步推进。

    土司军的援军是乖西司的部队,乖西司盛产木材,部曲们着一身木甲,搭弓朝明军射木箭,奴隶兵则举着木杆长枪,在部曲兵的前头作掩护。

    张应宸手里没有弓箭手,但秦翼明有,在乖西司的弓手们射出木箭后,第一排的盾手们举起木盾阻挡木箭。

    白杆兵军阵里,弓兵们举起铁弓,搭上铁箭,进行抛射。铁弓的射程大于乖西司的木弓,铁箭的穿透力也强于木箭,白杆兵一轮抛射后,在部曲兵前头作掩护的奴隶兵伤亡惨重。

    自安邦彦叛乱以来,朱燮元切断了水西和外界的联系。安邦彦只有通过走私花费巨大代价弄到少量铁,整个水西异常缺铁。为了满足基本的武器供应,安氏叛军几乎所有的箭头都是木制,大大降低了弓箭的威力。

    张应宸部和秦翼明部接手了先头部队的阵地,让先头部队的人先撤下去,在后方由辎重车组成的临时阵线休息。

    乖西司的援军也接替了安氏千户的阵地。

    这次,双方军队正面对抗,硬碰硬,各自都保持着战斗阵型,不再像上次一样混乱。

    长枪如林,刀锋尖利。长枪兵最先碰上,一排排的长枪直接刺过去。吕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