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1之大变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621之大变革-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千总,问题不大。胡司(胡振江)那边说了,现在各村的深水井基本都已挖好,庄稼的长势也不错,等再过两月,就能收割一波,到时咱吕梁营的军粮就不再缺了。”

    “那就好。”

    在各村负责挖井的土工营已经撤回,谭良栋并没有撤销土工营,将土工营保留了下来,和掷弹队、炮队一同作为吕梁营的技术兵种。

    卢象升从京城回来之后,就多次跟谭良栋说过,很有可能吕梁营会被调往其他地区作战。

    此时的大明虽然处处烽火,但大的战争只有两个地方有,一是辽东,二是西南,吕梁营要被调往的也就只有这两个地方。辽东方面,明军已装备了红夷大炮,若是吕梁营被调往辽东,谭良栋一定会趁机弄上一两门。

    红夷大炮可以作为野战炮使用,只可惜辽东明军已失了战心,把红夷大炮作为守城炮使用,发挥不出大炮的威力。

    若是去了西南,川贵多山地,当地土司借地势筑堡,若要攻破这些堡垒,土工营必不可少。

    (本章完)

第114章 114。新警察,新学堂() 
永宁州城,李鹤轩正给州城的警察搞培训。

    在卢象升下了新的命令,在州城和各县城推广警察制度后,李鹤轩便忙开了。

    州城作为第一个试点,李鹤轩带着柳林警察队的骨干,到永宁州城搞培训。

    根据谭良栋和卢象升的协议,用警察来代替以前的衙役,除了直属吕梁营的警察队,州城和各县城新设立的警察队都直属卢象升,谭良栋会派人帮忙培训,卢象升则要出一笔培训费。

    卢象升经过此次京城大考,明白了一点,以现在的局势,文官要想不陷入派系之争,最好的办法就是成为带兵文臣,做地方实力派。

    谭良栋对此不好说什么,卢象升也想直接掌握一支兵,这很符合卢象升的性格,也很符合原本历史上卢象升的人生轨迹。

    历史的惯性实在太过强大,卢象升终究是要走上带兵的路子。

    警察队属于半军事化组织,须有一定的纪律性。州城里招募的人以为警察队干的还是以前捕快衙役的活,在巡抚衙门发出招人告示后,有不少人前去报名。

    然而,人们一看招人标准,纷纷傻眼了,身高、体型、臂力、耐力都有要求。

    “这警察队,不会让去打仗吧?”

    “很有可能,我就听说吕梁营下面就有个警察队。”

    听到让去打仗,人一下就跑了大半,李鹤轩见此摇了摇头,警察队要的是心志坚定之人,浑水摸鱼混日子的可不要。

    卢象升给警察队开的薪水不低,一月抵得上原来衙役三个月的收入。

    最终,州城的警察队共招收了三十五名警察,李鹤轩开始了自己的培训。

    不同于吕梁营的警察队,李鹤轩对州城的警察队还是留了一手。

    吕梁营警察队的精华在于警察学堂,而州城警察队并无自己的学堂。

    后续的培训基本就是训练,练纪律、练兵器、练体能。

    卢象升时常能见到在州城跑圈的警察队,对李鹤轩的训练很满意,看州城警察队的模样,起码不再是以前衙役的那副散漫样。

    警察队的事情只是局限在城里,真正对各地影响大的是学堂。

    受流寇和饥荒的影响,吕梁早先的社学、族学、私学全部被废。卢象升出任知府,在吕梁营设立学堂的基础上重开学堂,各村只要是有点条件的,都把自家的小娃娃送进学堂。

    不过,很快,人们就发现了新开学堂和以前的不同。进入学堂之后,当值的先生很年轻,一打听是吕梁营派来的,并且这些先生不要束攸(学费),表现好的娃娃还给发书,一本《科学入门》,一本《算术入门》。

    人们还得知,娃娃们学习半年到一年后,会有个测验,若是成绩可以,柳林那边的学堂便会招收他们。不过,有个前提,娃娃们不学四书五经才可去柳林那边的学堂,在那边只要学完便可进入吕梁营。

    若是娃娃们选择学了四书五经,那就得去县城或府城的学堂去学,并且到时束攸、书费都得自费。

    很明显吕梁营不要那种死读四书五经的读书人,各地的百姓权衡利弊后,大多数选择了把孩子送到吕梁营开设的学堂,免书费、学费对人们来说不算什么,最吸引他们的是从柳林学堂学成后可以进入吕梁营。

    这年头,谋一份差事不容易,以吕梁营现在的发展势头,进吕梁营干活对普通农家而言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也有少数人家选择了去县城或府城,这些人家家底比较殷实,更希望自家的孩子能走科举之路。

    兴县,上原村学堂,柳林派过来的年轻先生正和李琦闲聊。

    “余司(余生)往各村都派人了?”

    年轻先生道:“我们这一批,余司都派出去了,没有留在老营的。”

    “余司也不容易啊,老营处处要人,还把你们这一批都给派出去。”

    “没办法,千总说了,吕梁营的事情可以缓缓,学堂的事情耽误不得!”

    “千总,他……”李琦微微叹了一口气,谭良栋对教育的重视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年轻先生看到有小孩进学堂了,连忙道:“学生过来了,我得去忙了。”

    村里的学堂由原先的族学改成,娃娃们进了学堂,端端正正的坐着。

    年轻先生看着小孩子一脸稚嫩的脸庞,想起了自己刚进吕梁营学堂时候的样子,也跟这些小孩子一样。

    “全体,起立!”

    “老师好!”

    “请坐!”

    “谢老师!”随后响起一片哗啦啦的挪凳子声。

    学堂使用的黑板和石膏笔都是商会的产品。黑板是在一块木板上刷点黑漆,石膏笔则是水泥厂用的下脚料打模做成的。

    “今天咱们先学认字,首先要学的是一个‘人’字。”

    年轻先生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人”字,指着字对学堂的孩子道:“来,跟着我读,‘人’。”

    “人。”

    这些年轻先生们主要负责的就是教学堂学生认字和简单算数,因此吕梁营在派他们出来时,就教了这些年轻先生们一整套的教学流程。

    教孩子们认字时,先从“人”字开始教起,引申到家庭、民族、国家,给孩子们建立一种朴素的家国概念。

    算术则是让小孩们学习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早在宋代时便在沿海诸路流传,谭良栋的这个举动算不上什么创举,只是在沿袭前人的做法。

    等各村学堂的小孩们掌握了常用字和基本的算术后,会有个考核,成绩可以的话便会被柳林的学堂招收。

    到了这,学习的内容就加深了,算术改为数学,学的是《几何原本》和《测量异同》。

    数学是必学科目,农学和工学任选一门。农学的教科书是《土豆志》和徐光启编纂的农书,工学的教科书则是炼铁坊工匠们和余生一同编著的。

    若是有表现优异的,则会被送入火药局,跟着李阿信学习。

    各村的学堂进行的是初级教育,柳林的学堂进行的是中级教育,无论是哪一个,都可以为吕梁营输送人才。

    (本章完)

第115章 115。西南,态度() 
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位于内陆西南,长江上游地区,北连陕西,南接云贵,素来有“天府之国”美称。

    在明太祖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兵消灭盘踞在四川的明玉珍父子,设立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并在川西高原设立宣慰司,对吐蕃旧地实施羁縻统治,在云贵多地册封土司,使其作为国中国存在。

    到了明成祖时期,朱棣忌惮于西南土司的威胁,便开始了改土归流。这一改,便贯穿了整个明朝,宪宗时的大太监汪直原先就是云南改土归流被俘虏的土司战俘。到了万历时期,三大征之一的播州之役便是削去了占据播州六百余年的杨氏家族,后期则是大将刘显一直在四川对土蛮作战,武力逼迫其改土归流。

    天启初年,辽东战事紧张,朝廷抽调各地官兵支援,四川当地的军队和在播州之役中崭露头角的石砫白杆兵大部被调到辽东,永宁土司奢崇明也在征召之列,但他察觉到四川防务空虚,便扯旗造反,攻占重庆府,兵围成都府。

    在成都被围期间,时任布政使的朱燮元组织成都军民竭力守城,挡住了奢崇明的攻势,并等来了各地的援军,内外夹击打退了奢崇明,朱燮元也因守城之功被擢升为四川巡抚。

    其后,被调往辽东的四川卫所兵、石砫白杆兵返回四川,山东登莱兵也赶赴四川,在几路大军的攻击下,奢崇明放弃重庆府,逃回自己的老家。

    也就在这个时候,贵州水西安邦彦也跟着叛乱。水西安氏的实力要远强于永宁奢氏,一起兵就围住贵阳,逼得贵州巡抚、总兵蜷缩贵阳城,城内人竞相食,犹如人间地狱。

    眼见西南乱局愈演愈大,朝廷以朱燮元总督云贵川鄂桂五省军务,加衔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统筹西南平叛事宜。

    然而,在朱燮元派兵打进奢崇明的老家永宁后,由于损失颇重,四川卫所兵拒绝继续战斗,特别是作为主力的龙安府卫所兵,已经嚷嚷着要回去。

    山东兵也在登莱副使杨述程的带领下撤回山东老家,在西南打了三年仗,山东兵早就想回去了。

    就剩下石砫白杆兵,虽然石砫土司秦良玉手里还有近万兵力,但其中真正的精锐白杆兵不过三千人,秦良玉最多只能给朱燮元支援一千人,再多了石砫吃不消。

    想他朱燮元堂堂五省总督,节制五省兵马,但真正能调动的不过五千人,可战之兵也就三千人。就这点人,不要说解贵阳之围,就连能不能看住奢崇明的老家永宁都是个问题。

    因此,朱燮元一直在向朝廷要兵。对新占之地永宁改土归流要人,进攻贵州的水西安氏也要人,朱燮元很缺人。

    四川,成都,总督府衙门。

    “吕梁营,千总谭良栋,知府卢象升。”朱燮元手里拿着王在晋给他的信,喃喃自语道。

    朱燮元身上也带着兵部左侍郎的衔,虽然是虚衔,但王在晋也不敢忽视,时时和朱燮元保持着沟通。在朝中传闻要把吕梁营派往西南后,王在晋就把吕梁营的一些消息发给朱燮元。

    王在晋在信中着重说明,吕梁营虽为营,但可动员之兵达三千人,实力已经超过绝大多数有名无实的镇。

    “那这吕梁营何时可以参战?”王在晋派了信使过来,朱燮元直接问道。

    “总督大人,具体日期下官不知,但应该不会过八月份。”

    朱燮元点点头,派兵打仗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说说就能动的,中间牵涉的事情很多,特别还是出外作战的军队。

    就如吕梁营,如果吕梁营真要去西南作战,粮饷物资该怎么走,卢象升作为吕梁营名义上的首脑该安排个什么位置,谭良栋又该如何安排,总不能以千总之职出外作战。还有吕梁营本身,鉴于其本身的实力,能否成为吕梁镇,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事。

    石砫,秦良玉从朱燮元派出的信使口中,得知了吕梁营要赴西南参战的事。

    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在明末的历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独一位。

    并且,秦良玉所部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人人都以一根白蜡杆为武器,故被人称之位“白杆兵”。

    “吕梁营,总督大人还有什么其他要交待的?”

    “秦将军,没了,暂时只有这一件。”信使恭敬的回道,秦良玉在西南一带素有名望。

    “好,我知道了。”

    秦邦屏,秦良玉的哥哥,在朱燮元的信使走后,开口道:“妹妹,有了这吕梁营参战,总督大人是要对水西下手了。妹妹,这次你准备怎么打,还准备和上次一样吗?”秦邦屏说到最后语气已经变了。

    “唉!”秦良玉轻叹了一口气,道:“既然上了战场,生死有命,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在攻下永宁之后,秦良玉派他的弟弟秦民屏率领一支偏师追着奢崇明,攻进贵州。

    秦良玉寻到战机,在永宁整顿大军,发文请贵州巡抚王三善协助秦民屏,在贵阳城里准备反击,同城外的秦民屏里外相呼应,自己在永宁这边也随时准备攻进贵州。

    结果,在真正打起来时,王三善怂了,在贵阳城内拒不发兵,秦民屏被安邦彦的主力围困,战死在贵阳城外。秦良玉当时在得知自己弟弟战死后,气得差点直接杀向水西,给自己弟弟报仇,最后被秦邦屏劝住,战机已失,再进贵州,只能是给安邦彦送人头。

    秦邦屏觉得大部分明朝官员不可信,打仗的时候还得靠自家的白杆兵。秦良玉却不这么想,无论是在辽东的战争,还是即将对水西安邦彦的战争,都是上了规模的战争,就靠着白杆兵自己,有多少人都不够拼的。

    “这吕梁营咱还不了解,到时候这吕梁营到达四川后,大哥,你去探探虚实,看能不能合作。”

    “好!”

    (本章完)

第116章 116。朝堂,决议() 
京城,兵部衙门,负责西南战事的兵部左侍郎王在晋急得团团转。京察大考后,卢象升出任永宁知府,原本名声不显的吕梁营也进入了朝堂的视野。

    兵部专门派官员到山西观察吕梁营的实力,回来后得出一个吕梁营能出三千兵的结论,这一下子让王在晋有了底,便派出信使告诉了朱燮元。

    然而,让王在晋意想不到的是,吏部的赵南星、内监的魏忠贤也都看上了吕梁营,现在这两派正在争斗,争夺此事的主导权,争斗的目标就是吕梁营。

    也难怪王在晋着急,陷入了东林和阉党的争斗,那真是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王在晋现在最希望的就是东林和阉党能尽快分出胜负来,到时他这个兵部左侍郎直接盖章同意,双方谁也不得罪。

    吏部衙门,已经是右佥都御史的刘策正和赵南星交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