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1之大变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621之大变革-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乐生活很匮乏,特别是农村里,更是什么都没有,忙完了农活的村民们看着护村队忙过来忙过去,当作是在看戏。

    统计司的人很无语,谭良栋本来是想把统计司也纳入演习,在真正的的战争下,村民们可不能像现在这么优哉游哉的,把部队的演习当成看戏。

    但胡振江拒绝了谭良栋,现在各村正在进行着春耕,胡振江怕演习延误了春耕,农人们可从来没有进行战争演习的觉悟。

    这让谭良栋有些失望,本来他还想着搞个简化版的“总体战”,现在看来不大可能实现,毕竟是农业社会,动员能力太弱。

    刘文景等三部依次抵达五寨堡,把沿途的镇西卫和五寨堡的守丁吓了一跳。三部合起来有一千多人,并且这一千多人看起来不是那种乌合之众,五寨堡的守官壮着胆子前去吕梁营营地,问出是吕梁营在搞演习后,松了一口气。

    守官虽不知道演习是什么,但既然是吕梁营的兵,那大家就是一伙的,只要不是什么叛军就好。

    刘文景、牛凉、康军伟三人坐在主帐里,旁边是参谋司派过来的观察员。刘文景在三人中隐隐居首,最先开口问参谋司派过来的人:“下面我们要怎么做?”

    参谋司的观察员回道:“刘把总,我们的任务就是跟着,其他的我们什么也不管。”

    三人无语,还是刘文景最先说:“柳林那边,我听说这次演习,千总只是定了个大方向,具体的命令都是参谋司出的,就连后勤司的余生也是根据参谋司给的命令给咱调拨物资。”

    康军伟接道:“那这次演习应该就是光为了调兵。”

    牛凉以手抚额,道:“我还以为又有哪个不开眼的要跟咱吕梁营过过手。”

    刘文景站了起来,道:“既然是为了调兵,那我们三部就驻扎在五寨堡这里,下面我们该做的就是把驻地扎好。参谋司的人在这,谁也不希望把脸丢到柳林去吧。”

    牛凉和康军伟两人相视一眼,都点头道:“好。”

    各部抵达既定地点后,传令兵把消息传回真武山,参谋司的人根据传回来的消息,把各部的位置标记在地图上。

    谭良栋看着地图上标注的信息,暗暗点了点头。地图上除了标记了吕梁营五支主力的位置,各村聚集起来比较大规模的护村队也都给标记出来,还有不属于吕梁营的部队,比如镇西卫和五寨堡这些地方的守卫官兵。

    真武山上人来人往,后勤司所在处,不断有传令兵在说话。

    “张应宸张把总需要补充三天的口粮。”

    “牛凉牛把总请拨三十斤盐。”

    ……

    余生头大了,仅仅是个演习,调配的物资就这么繁琐,若是真正打起了仗,加上武器、药品的消耗,那繁琐程度只会直线上升。

    后勤司还是太嫩了,这次演习很是磨炼了一番后勤司的新人们。给各部调拨物资的命令来自参谋司,这都是军令,稍有延误,就是违反军令,后勤司的新人们在军令的压力下,以前突击培训下暴露出来的问题被修正,成长了很多。

    参谋司也一样,本身参谋司的人员就是来自吕梁营里的队正,具有一定的战斗经验。这次演习,从发布命令、参与指挥全都是参谋司在做,队正们从中学习到了不少,最差的也学会了看地形图,当然,这也是队正们有一定的文化底子。

    谭良栋在吕梁营中推行识字算数终究是起到了作用。

    (本章完)

第101章 101。演习(二)() 
“千总,各部已全部到达指定位置!”在接到各部派出的传令兵传回来的准确消息后,参谋司的人汇报道。

    谭良栋听后点点头,道:“让各部巩固阵地,参谋司随时关注着。”

    “是!”

    黄河军渡渡口,张应宸和屈华两人在所部扎好营之后碰了个面。“老张,千总是不是感觉到什么了,让全营防着这两个方向?”

    张应宸跺了跺脚道:“千总不会随随便便就安排这么一场演习,自从咱吕梁营立起来之后,遇到的敌人基本都来自三个方向,太原府一个,北边一个,剩下的这个就是黄河渡口了。现在咱也算是朝廷的经制兵了,太原府不会打咱,反倒是陕北那边,自从老吴总离开后,陕北那边一直就不怎么太平。”

    “确实,这两个方向应该防着。”

    五寨堡,刘文景等三部在扎好营后,分别派出一个班去四处查探,跑得最远的到了宁武关附近,再稍往前点就是大同府的地界。

    一日后,五部先后接到了后勤司给运来的可供七日所需的给养,随同后勤司来的还有各部被派到参谋司的队正们,同时也带来了谭良栋新的命令。

    五寨堡,军营里,参谋司的传令官道:“刘把总、牛把总、康把总,千总令,演习结束,请三位把总去一趟柳林。参谋司派出的观察员全部撤回,下一批到参谋司的队正也请随行。”

    黄河军渡渡口,张应宸和屈华也接到一样的命令。

    柳林,真武山,张应宸和屈华离得近,最先抵达。看着柳林来来往往的人群,张应宸感慨道:“每次回柳林,每次都不一样。”

    屈华笑道:“那必须的啊,有咱吕梁营在,只会越来越好。”

    张应宸对这话很赞同,吕梁营可不是那种只会欺负老百姓的兵痞部队,这是吴敏和谭良栋给吕梁营打下的烙印。

    刘文景、牛凉和康军伟三人比张应宸二人迟到一天,五人有小半年没见面了,在谭良栋那里报了个到之后便下山聚餐去了。

    柳林的变化确实挺大,集市兴起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连带着酒楼也多了,当初谭良栋初来柳林之时,柳林只有一个酒楼,相当寒酸。

    五人包了个雅间,叫了招牌菜和汾酒,在吃菜喝酒间聊起了各自驻地的趣事,比如哪个队正和村里的姑娘好上了,让他把总出面提亲之类的,五人很自觉的都不谈军务。

    一天后,谭良栋召集参谋司、后勤司、各营把总,对演习进行一次总结。

    这次演习,参谋司和后勤司是主角,后勤司的余生最先开口:“千总,诸位,此次演习,耗费钱粮折合成银子是两千八百七十二两八分七毫,具体的消耗如下。”

    “糜子面八石,小麦面两石,盐一百七十五斤,醋布三十尺,其余各项杂物若干。”

    “扎营地耗费的木料十五石,铁料两百斤。”

    “吕梁营部演习贴补八百四十二两银子……”

    ……

    余生念完后,张应宸等人都感觉到不可思议,仅仅一场演习就消耗这么多,尽管这些物资里有一部分是拨给各村护村队的,但五营仍旧是占了大头。

    随后是参谋司,参谋司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在柳林下达具体命令的参谋司本部,另外一部分是跟随各部行动的观察员,两部分的人分开讲述。

    无论是本部还是观察员,都觉得传令兵不够用,演习过程中各部的情况一直在变,参谋司想要随时掌握各部的情况很困难。

    参谋司下面本就有斥候队、情报队、调查队,在这次演习中发现收集信息的力度还是不够强,传令兵送回了不少没用的信息,浪费了人力。

    后勤司和参谋司的人说完,谭良栋点了点头,军队打仗,上下级、各部间的信息交流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即使到了后世信息化的时代,这个问题也没有完全得到解决。

    至于后勤司所报上来的消耗,谭良栋已有心理准备,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次演习掷弹队和炮队没有参与,不然耗费会更大。

    谭良栋看向五个把总,道:“你们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刘文景对后勤一直都有研究,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千总,各部调动,一直让后勤司转运,工作量不小,我觉得可以让后勤司的人在驻地所在直接和当地人购买,减少了转运中的耗费。”

    余生点点头,刘文景说的很有道理,不过也有局限性,部队驻扎的地方必须比较富庶,不然自己都养不活,何谈供养军队。

    张应宸也道:“千总,我认为要在黄河军渡渡口处修建一座堡垒,平常驻军,并要去对岸经常查探,防止有敌人趁虚而入。”吕梁营两次和罗汝才打照面,罗汝才都是从黄河溜走,那总有一天,会有敌人从黄河溜过来。

    牛凉则提到另外的问题,是关于参谋司的,“千总,这次是演习,那在真正战斗的时候,参谋司是怎么下达具体的命令?到时我们该怎么做?”

    所有人都看向牛凉,他这话有些冲,也是众人了解牛凉的性格,不然绝对会被误会这是他对谭良栋有意见。

    谭良栋听完牛凉的话后,赞道:“这个问题问得好!按照编制,现在每个营不满两百人,以现在的人数,真到了打仗的时候各营是不会分开的。但是,以后,各营扩张了,人数多了,参谋司会设在各营,作战时主将确定大方向,参谋司根据主将的命令负责做具体作战计划。”

    听完谭良栋的说明,众人对参谋司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谭良栋所说的日后扩军暗暗期待起来。吕梁营的实力越强,获益的会是整个吕梁营。

    演**结结束以后,谭良栋留下五个把总,让他们五人多留意各村的护村队和矿里的矿工,若是有好苗子就送到新兵营来。

    在吕梁营整编后,谭良栋就把从代王农庄里救下来的青壮组成的新兵营分给各营。现在经过了一年多的发展,谭良栋要重新组建新兵营,吕梁营该扩军了。

    (本章完)

第102章 102。进京,魏忠贤() 
五把总听到谭良栋要重新组建新兵营,个个面带笑容,保证一定挑出好苗子。按照惯例,新兵在新兵营整训三个月后,会被分到各部,给自己招兵,把总们自然要尽心。

    余生在得知谭良栋重新组建新兵营后,感觉压力很大。吕梁营每天的开支不小,现在又得加上一个新兵营,余生只想望天,后勤司的司长不好做啊,每天一睁眼就要面对着柴米油盐酱醋茶。

    演习结束后,时间已经到了天启四年二月,到了卢象升启程的时候。

    谭良栋从自己的亲卫中抽出十人,组成护卫队,由老郭带着,跟着卢象升前去购书。老郭身上还带着一张价值五百两银子的汇票,作为购书的资金。

    卢象升带着护卫队,半天后抵达太原城。在巡抚衙门拜会了刘策,此次进京,刘策和卢象升一道去。

    刘策作为巡抚,进京路上有专门的护卫,但跟谭良栋派给卢象升的比起来,刘策的护卫给人感觉懒洋洋的,完全是在交工差。

    “建斗,这吕梁营的兵,不错!”刘策笑着夸道。

    卢象升也笑着接道:“大人,这吕梁营战力可不低。”

    刘策点了点头,他想到了另一点,从护卫可以看出卢象升和吕梁营的谭良栋关系不一般,有吕梁营的支持,永宁知府之位只能是卢象升的。

    在卢象升和刘策在去往京城的路上时,太原的税使太监李德芳已经进京,并去面见了魏忠贤。

    “督公,小芳子回来了!”李德芳一脸谄媚。

    魏忠贤嗯了一声,“小芳子,我问你,山西巡抚刘策怎么样?”

    “督公,刘策那人对咱东厂倒还算恭敬,解州的盐政他没有使绊子。”

    “刘策还算识相!小芳子,我听说刘策手底下有一个县令,准备升任知府,这事你知道不?”

    魏忠贤一问,李德芳就知道是在说卢象升。说起卢象升,李德芳是一肚子火,自己派到吕梁的小太监被扣,还在驿馆大骂自己。

    “督公,这个县令是卢象升,其人不识好歹,对我们东厂十分不友好。”

    魏忠贤对此不置可否,对东厂不友好的人多了,就连现在依附于他魏忠贤的文官,魏忠贤也敢肯定里面有对他本人不满的,但那又怎样呢,魏忠贤要的是这些人帮他打击政敌,又不是要他们的忠心,这年头,哪还有忠心。

    “小芳子,你刚刚说的这个县令,他是不是有练兵之才?”

    李德芳对这个不清楚,但他不敢期瞒魏忠贤,只能道:“督公,卢象升是中阳县令,在吕梁地界,那儿有一支吕梁营,颇有战力。”

    “吕梁营,太原九卫已经不堪使用,若是这吕梁营可以,卢象升这个知府让他做也不是不可以。”魏忠贤自语道。

    天启皇帝把批红的权力交给魏忠贤,除了有客氏这一层的关系,还有就是看中了魏忠贤的办事能力。魏忠贤虽然心狠手黑,贪财好权,任人唯亲,但他有一个好处,大事上不拖后腿,处理起政事还是顾全大局的,不完全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就凭这点魏忠贤就比朝堂上光顾自家的文官们强太多。

    进入天启四年,朝廷的面临的局势稍微得到缓解。辽东方面,朝廷采取了孙承宗的建议,“以辽人守辽土”,招募逃亡的辽东汉人建立关宁军,稳住了阵线。登莱巡抚袁可立和东江镇总兵毛文龙隔海相呼应,牵制后金,辽东防线暂时稳定。

    西南方面,五省总督朱燮元收复重庆府,打进奢崇明的老家永宁州,但贵州土司安邦彦还在围着贵阳,朱燮元欲发兵救贵阳,可四川的卫所兵在打进永宁州之后就再也不肯动,山东兵也在登莱副使杨述程的带领下返回山东休整,朱燮元光靠着石砫的白杆兵是无法解贵阳之围的,何况朝廷还想着让白杆兵北上辽东,无奈之下,朱燮元只能向朝廷求援。

    山东兵是不可能再派了,登莱副使杨述程一去就是三年,再要山东兵的话登莱巡抚袁可立要发飙。其他地方也不好调兵,浙兵在戚家军消失后就迅速衰败,两广的兵大都被调到辽东,魏忠贤对此很发愁。

    现在听说了吕梁营后,魏忠贤萌生了让吕梁营去支援贵州战斗的想法,山东兵没法派,还有山西兵。

    不过派吕梁营去支援朱燮元,不是一句话就能搞定的事。当初派登莱兵去支援成都,除了让杨述程担任登莱副使,还让登莱巡抚袁可立截留了山东北部的辽饷来支持部队。

    要让吕梁营这样的地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