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探长生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探长生涯-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也没什么大事,等你家小姐醒来后麻烦你帮我转达一下,就说孙伟谢谢她笔下留情,有空我请他吃饭。”孙伟说道

    “好的,孙探长还有别的事吗?”

    “没有了,谢谢你,再见。”

    “再见!”

第六十章 金属探测器() 
平常的侦探就算知道了子弹是由哪种枪射出的也没任何作用,但这对于一个军火走私商来说就足够了,像这种大量使用同一种武器的匪徒总是有迹可循的。

    斗牛犬转轮手枪在设计上属于个人自卫武器,不仅射速慢,而且射程短,并不太适合用来看家护院,只能在城市巷战中发挥一点用途,故而在整个军火走私中销售量一直不大,不是军火走私的大宗货物,只有大的军火商才有存货。

    在上海,能够这样大宗销售斗牛犬转轮手枪的只有孙伟和黄金荣,在祥福金店被劫案发生之后孙伟便让孙立调查了斗牛犬转轮手枪的销售账簿,正好找到了九把手枪的销售记录,于是便派人调查了购买者的情况。

    在清末这个时代,反侦察技术已经算得上是一门非常高大上的技艺,像隋永志这样的小瘪三自然不可能懂得,他们只以为事成之后将自己隐藏好不被人发现就万事大吉,殊不知之前准备中的蛛丝马迹就有可能将他们出卖。

    粤联社从祥福金店抢劫来的金银玉器单单是重量就有上百斤,其总价值已达近十万两,是祥福金店半数的财富,经此一役,祥福金店不仅在虹口失去了最大珠宝店的荣誉,还在供货商那里欠下了巨额的债务。

    这么大的一批金银珠宝自然不是普普通通的典当行能够消化的,而且就算有典当行原意接手,交易的消息也不可能完全封锁,官府和失主自然能够探知到其中的风声的,所以隋永志自抢劫完这单生意之后便偃旗息鼓,只等事情平息下来之后在分散出售。

    前任的孙伟在将怀疑的对象转向粤联社和隋永志后便派自己手下的三光码子混进了正在大肆扩张的粤联社,随后经过长达半个多月的明察暗访,虽没有找到这批金银珠宝藏匿的准确位置,但已经能够确定这批珠宝确实是被粤联社所劫。

    前任的孙伟在探查到劫匪之后之所以没有立即行动,一方面是想熬一熬捕房的那些洋上司,另一方面则是自己派近粤联社的那些三光码子至今还没有找到那批失窃金银珠宝的藏匿地点,据探查来的消息显示这个地点只有隋永志本人知道。

    正所谓捉奸捉双,捉贼捉赃,在没有找到失窃财物的情况下就算真的将粤联社一网打尽也无济于事,毕竟租界不同于满清政府,任何的犯罪案件都需要会审公廨的审理,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会审公廨很难将他们判罪。

    在孙伟看来上百斤的金银珠宝并不是一件放在犄角旮旯就能够隐藏的东西,能够隐藏这么大一份财物的地点无非有三处,一处是银行的保险柜,一处是家里房屋的夹层,最后一处则是乡下土财主最常用的手段,直接埋在自家的院子里。

    其中第一处银行保险柜很快就被孙伟排除了,因为据他了解在华的各大银行目前还没有开通这项业务,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放在房子夹层或者埋在院子里。

    为了能够找到隋永志藏匿失窃金银珠宝的具体位置,前任的孙伟早已经将隋永志以及粤联社所拥有的房产别院查的一清二楚,然而这两种隐匿手段虽然是最笨的,却也是最有效的,不然也不会被地主富户使用了数千年。

    前任的孙伟不能做成的事情不代表孙伟本人也做不成,马克思他老人家曾经说话,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种困扰了探宝者数千年不解的难题依然能够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破译,而破译它的工具不过是一件小小的金属探测器而已。

    在前世,金属探测器已经算得上是一种烂大街的工具,单单是其种类就分为电磁感应型,x射线检测型,微波检测型三种,为考古工作和盗墓工作的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金属探测器这种东西的制造工艺说麻烦也麻烦,说简单也简单,主要是要看需要什么样的金属探测仪。

    像x射线检测型,微波检测型这两种金属探测仪在制造过程中就显得麻烦不少,是孙伟以目前自己手中拥有的资源无法制造出来的,而对于像电磁感应型这种最原始的金属探测器就显得简单多了,其材料无非是几个线圈、仪表、干电池而已,这是前世高中就接触到的物理学涡流知识。

    对于祥福金店被劫案,孙伟有信心在两天之内就能破案,而且其中有一天还是为了为制造金属探测器准备的,不过考虑到这么迅速破案就显得太过刻意,很容易让捕房联想到自己其实早就知道是谁在作案,所以他给捕房督察长要了七天的时间。

    正所谓人无压力轻飘飘,现在的孙伟就正在轻飘飘的阅读蒋雪在申报中刊登的这次李刚事件的报道,在报道中蒋雪详细的讲述了孙伟率领中央巡捕房巡捕行动的整个过程以及对李刚事件审理的整个过程,文章的篇幅至少有上万自,也不知道蒋雪是怎么写出来的,其文字连同李刚等人被抓的照片,占据了报纸的整张版面。

    或许是对孙伟的刻意讨好感化,蒋雪在报道中并没有将李刚请求孙伟放过他家人的事情写出来,这让孙伟在看完报道后忍不住松了一口气,毕竟一个完美的英雄和一个有劣迹、有目的性的英雄在民众的心中是不一样的。

    看完申报的报道后,孙伟拿起自己办公桌上的那台号盘式自动电话机,然后拨通了在审讯空隙中从蒋雪那里讨来的电话号。

    “你好,这里是蒋公馆,请问你找哪位?”接电话的是一位女性,声音听起来挺年轻的,不过就算电话失声很多,孙伟也能听出这个声音不是蒋雪的。

    “你好,我是中央巡捕房探长孙伟,我找蒋雪蒋小姐。”孙伟轻声说道。

    “对不起,我家小姐正在休息,孙探长如果有事的话,在小姐醒来后我可以为你传达。”电话对面的女人说道。

    “哦,也没什么大事,等你家小姐醒来后麻烦你帮我转达一下,就说孙伟谢谢她笔下留情,有空我请他吃饭。”孙伟说道

    “好的,孙探长还有别的事吗?”

    “没有了,谢谢你,再见。”

    “再见!”

    在上海法租界蒋公馆,一位不管是衣着打扮,还是神情姿态都显得雍容华贵的中年妇人对接电话女孩问道:“小红,是谁的电话?”

    “夫人,是公共租界中央巡捕房探长孙伟打来的电话,说是要找大小姐。”小红答道。

    “又是他,昨天就是他害的我们家小雪一晚上没睡觉,今天竟然又来打扰小雪。小红,那个孙探长在电话里说找小雪什么事情了吗?”非常疼爱女儿的蒋母愤愤不平的说道。

    “孙探长没说具体的事情,就是让我帮他向小姐转达一句谢谢。”小红说道。

    “知道了,你去忙吧。”蒋母点了点头,说道。

    蒋母在小红离开后便上楼去看看女儿,不过却在楼道与刚刚起床的女儿碰了对面。

    “你这孩子,昨天那么晚才睡,今天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在楼道上,蒋母一副疼惜的对已经穿戴整齐的蒋雪说道。

    “嘻嘻,谢谢娘关心。不过,报社最近正在改版,有很多的事情要处理,我总不能看大家在忙,自己却在家里睡觉吧,这样别人会说闲话的。”蒋雪笑靥如花的拖住母亲的胳膊,撒娇道。

    “别人说闲话就让他们说去好了,你一个女孩子家早晚要嫁人相夫教子的,工作再好又有什么用。”蒋母爱恋的捏了捏女儿的脸颊,然后一边跟着女儿下楼,一边继续说道:“你今天就不要去报社了,我已近给你们报社的主编打了电话,为你请了假。”

    “娘,你怎么能这样呢,也不问问我同意不同意。”蒋雪不满母亲的决定,拉着长音撒娇道。

    “你是我女儿,我这个当娘的难道还不能约束一下?”蒋母说道。

    “娘,现在讲究的是自由、平等,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权利,决定自己的事情,就算是父母也不能干涉的。”蒋雪反驳道。

    “我和你爹真不应该送你到外国读书,你看原来多么乖巧的一个女儿,回来都变成什么样子了,张嘴闭嘴就是什么民主、平等啊的,咱们祖宗的那些礼教都被你忘得一干二净了。”蒋母有点懊悔的说道。

    “娘,咱们的国家之所以老是被洋人欺负,就是咱们的国人太因循守旧了,只有学习人家洋人的东西才能让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蒋雪说道。

    蒋母虽然是朱葆三的女儿,但她出生的时候朱葆三还没有发迹,自然没有能力将她接到租界接受新式的教育,而等到朱葆三发迹之后她又到了该出嫁的年龄,于是这一番波折下来让她只接受过几年的私塾教育,读的也多是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等教导妇道的书籍,在辩论上自然辩不过新式女校出来的女儿。

第六十一章 蒋家() 
“你这孩子,娘说不过你,不过就算讲究自由、平等的洋人也是要结婚的,昨天你沈伯伯三儿子沈益从英国留学回国,我们两家的家长合计着你们今天见个面,将你们的婚事确定下来。”蒋母不愿意与女儿讨论什么莫须有的自由、平等,在与女儿都做到一楼客厅沙发后,便将话题引到了蒋雪的终身大事上。

    蒋母口中的沈伯伯是上海四明公所董事、上海总商会理事、署记名海关道沈敦和,此人同蒋母的父亲朱葆三一样出身于浙江宁波,早年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专攻政法,回国后历任金陵同文馆教习、江南水师学堂提调、吴淞自强军营机处总办。

    沈敦和在光绪三十年正月时发起成立中、英、美、德、法五国合办的上海万国红十字会,被推举为中方办事总董,为中国红十字会的缔造者,光绪三十三年后,历任大清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常驻上海,先后创办中国红十字会时疫医院、红十字会总医院及医学堂、天津路分医院、中国公立医院等,兼任上述各院院长。

    沈敦和向来以恤兵博爱、救死扶伤、拯难济危为己任,其在日俄战争期间曾领导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组建医疗队,派往辽沈一带救护伤兵难胞,被救出险者数十万人,随后又散放急赈,活者甚众。

    同蒋母的父亲朱葆三一样,沈敦和也是上海宁波帮的领军人物,手中的产业虽然不能与朱葆三相提并论,但也是上海普通富商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沈益是沈敦和的第三子,也是沈敦和最小的儿子,之前一直在英国留学,就读于沈敦和的母校剑桥大学,不过与沈敦和不同的是,沈益在剑桥大学学习的是医学专业,并且是医学硕士毕业,故而要比同期在英国留学的蒋雪晚几年回国。

    封建时代的中国乡党势力非常强盛,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当属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建立以同乡为纽带的会馆,而在上海最著名当属四明公所。

    四明公所又称宁波会馆,是浙江宁波旅沪同乡于清嘉庆二年开始建造,并于嘉庆八年正式建成并成立宁波同乡会,其目的就是团结宁波籍旅沪成功富商,提携新的旅沪同乡的一种联谊性质的会馆。

    朱葆三和沈敦和都是宁波会馆的领军人物,无论是在私人感情上,还是在生意往来都有很深的联系,两家自然也算的是世交,而同龄的沈益和蒋雪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非常狗血的指腹为婚。

    “娘,现在都讲究自由恋爱,我才不要你们的包办婚姻,再说那个沈益在英国就是一个书呆子,整天就知道读书,女儿要是嫁给他还不得闷死。”蒋雪听到到母亲提起自己从懂事起就深恶痛绝的包办婚姻,立即拒绝道。

    “人家沈家家学渊源,与咱们门当户对,沈益也是我和你爹看着长大的,从小就老实可靠,在上海指不定多少人家的千金小姐想着嫁给这样的男人,怎么到你嘴里就都成了缺点了。”蒋母有点气恼的教诲道。

    “要嫁你嫁,反正我不嫁。”蒋雪使起性子,在沙发上将身子背向母亲。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蒋母这次是动了真怒,语气也高了三分。

    蒋雪看母亲真的生气了,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确实失了分寸,赶紧扭过身子抱着母亲的胳膊赔礼道:“娘,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我就是不想嫁给那个沈益,你就不要逼女儿了,好不好啊?”

    “你和沈益是从小就定下的娃娃亲,哪里能随随便便就解除的,再说你不想嫁给沈益这样老实可靠的,难道还要嫁给一个花言巧语的浪荡子?”蒋母听到女儿的撒娇赔礼,升起的火气也降了下来,便开始再次数落女儿,不过说到浪荡子的时候她突然想到了之前的一通电话,有点试探的问道:“小雪,你告诉娘,你不是喜欢上公共租界的探长孙伟了吧?”

    “啊,没有了,娘,你不要乱说。”蒋雪听到母亲提起孙伟,顿时脸上升起了红晕,语气中也多是羞涩。

    蒋母也是过来人,看女儿的样子就知道这是对孙伟动心了,恼怒之下语气强硬的对蒋雪说道:“小雪,你嫁不嫁沈益咱们都有的商量,但是唯独不能喜欢那个孙伟!”

    “为什么?啊不是,我是说”蒋雪也被自己下意识的询问惊呆了,情急之下想辩解却又不知道如何说,顿时变得手足无措。

    “你还说你不喜欢那个孙伟,你知不知道他孙伟是已经结婚的人,你难道想要给他做小不成,你还让不让我和你爹在上海抬头做人了?”恼怒与女儿的不自重,蒋母说的可谓是痛心疾首。

    “娘,你瞎担心什么,我怎么会给人家做小呢。”蒋雪辩解道。

    “我不管,你一定要答应娘,你以后不要再和这个孙伟有来往。”蒋母说道。

    “好好,我向你保证,以后不再和这个孙伟有来往,这样你满意了吧,是不是可以不去见那个沈益了吧?”蒋雪保证道。

    “你这孩子,怎么又说到这上面了。”蒋母对女儿的跳跃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