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油门到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古人用“步”来衡量短一些的距离,古人所说的一步,是指两腿各迈动一次,换成后世的说法,其实是两步。古人所称的一步,大约为一米五左右,两百步就是三百米。

    这个时代普通的弓弩,射程在七八十米米到一百二三十米的样子,索超所称的巨弩,其实并非后世唐宋时期的床弩,而是秦汉时期的脚弩。这种弩发射时,射手采用坐姿,用腿力拉开弩弦,虽然有较远的射程,但无法精确瞄准。

    而秦翼的天狼弩,射程在三百米以上,刘豹完全处于他的打击范围内。

    “秦某也是侥幸射中。”秦翼很平淡的说道。

    就在城楼上众人说话的工夫,赵云已率兵冲至匈奴军阵近前。匈奴军也从刘豹被射死的惊骇中立即回神,向着赵云的部队迎面冲锋。

    按说,赵云率军出关应战,应该先在关墙下列好冲锋队形,再发起冲锋。可是,赵云却没按常理出牌,他的部队士兵,只要一出关就朝前猛冲,部队拖成了长长的一条线。

    这根本就不做冲锋准备的冲锋,让匈奴人极不适应,他们变成慌于应战了。

    不过话说回来,匈奴人虽然仓促应战,但匈奴人多,而且,赵云的部队根本没有队形,拖成了一条长线,也便不能发动集群冲锋了,这对匈奴人极为有利。

    说难听点,像赵云所部这样的冲锋,纯属自杀。此时,就连不懂军事的人也能看出,赵云所部纯粹是在乱仗,根本就没有章法。

    城墙上的士兵,以及城楼中众将,见到赵云居然如此冲锋,全都皱起了眉头。有人已经在想,那位新来的秦使君不会是浪得虚名吧?他手下的军队,虽然看上去光鲜亮丽,可打起仗来,却连乌合之众都不如啊,简直不懂战术嘛!

    就在众人心思各异之时,赵云所部前锋已抵近匈奴兵冲锋的军阵,两军眼看就要撞击在一起了。

    赵云忽然拨转马头,改变前进方向,顺着匈奴兵军阵横向移动起来。赵云身后的士兵,也都调转方向,紧随在赵云身后。

    这就让人更加不解了。你成纵队冲锋,虽然是找死,可至少能延长全军覆灭的时间,最不济,队尾的人还有足够时间撤回关内。可你变成横向对敌,你的队列只有两三队,这么薄的队形,人家匈奴兵一下就给你碾压了。你这是嫌死得不够快还是怎么的?

    “射——”赵云在骑马奔跑中,忽然一声大吼。

    随即,他率领的骑兵,竟然在马上全部朝匈奴人放出了羽箭。

    这这这……这什么情况?

    不管是汉军还是匈奴军,全都惊呆了。这个时代的骑兵,由于没有马镫,冲锋之时需要一手持缰控马,而在马上开弓射箭,却需要两手发挥,这太困难了。

    倒不是说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但骑术精湛到能在骑马冲锋时开弓射箭的人,就是匈奴人之中,也屈指可数。

    可是赵云的军队却人人能做到这一点,这让交战双方的人全都惊掉了下巴。

    匈奴兵前阵的人根本就没预料到赵云的部队居然来这么一手,他们纷纷中箭落马。

    赵云率兵便移动边放箭,不一会儿工夫,就脱离了匈奴军阵的正面,移动到了侧面。

    被赵云军这一大反常理的作战方式一打击,匈奴军阵外围一下乱了。外围一乱,内圈的士兵刹不住车,还在继续冲锋,又与外围士兵相撞,整个军阵的乱势,越来越向军阵中间涌进。

    这时,张辽也率领一千骑兵出了城。与赵云不同的是,张辽的士兵按部就班的在城墙下列起了冲锋队形。

    很快,赵云率队绕到了匈奴军阵后方。他的军队故技重施,仍旧在骑马奔跑中对着匈奴军放箭。匈奴军后阵也乱了。

    过了一会儿,赵云的军队又从匈奴兵后阵绕到了左翼,继续朝匈奴兵放箭。这样一来,匈奴兵军阵的整个外圈全都乱了。

    “冲——”张辽见匈奴兵已大乱,敏锐的抓住了战机,一声令下,率领一千骑兵向匈奴军发起了冲锋。

    很快,张辽的部队就与匈奴兵撞在了一起。

第444章 张赵发威(上)() 
“杀——”

    张辽一声大吼,将挡在他前面的一名匈奴兵一枪刺下马。随后,他便如出弦的利箭,直刺进匈奴兵的大阵之中。

    一千骑兵紧随张辽,组成锥形冲锋队形,狠狠地朝匈奴兵的军阵里凿去!

    此时匈奴军阵已被赵云率部一阵乱射,打乱了阵型,冲锋优势已缓,本就无法挡住张辽军的进攻了,再看张辽军的士兵,竟然能两手持握兵器冲锋。这让他们的战力又增加了几成。

    虽然,大多数时候,张辽军的士兵依旧是一手持缰,一手持兵器,但偶尔的,他们也时不时的换成两手持握兵器。更离谱的是,张辽军的士兵好像长在了马背上,身形极为稳固。

    城门楼上,众人眼见赵云和张辽配合默契,一个率军在外围游动放箭,一个率军在敌人军阵中冲锋,都惊的嘴巴大张。

    “这这这……使君的军队果然名不虚传啊,他们的骑术,竟比匈奴人还要精湛,一个个就像长在了马背上。”聂彦又惊讶又佩服的说道。

    秦翼只以微笑作答,却是默不出声。

    李桢观察了一会儿赵云和张辽的军队,忽然一拍额头:“使君,赵兵曹和张校尉的部属们……他们的马上是不是多了什么东西?”

    咦,他竟然看出来了!

    秦翼微微一怔,便问李桢:“李校尉,你是如何看出的?”

    李桢道:“我观赵兵曹和张校尉的士兵,腿部都被布匹包裹,如我所料没错的话,他们定然是有意遮挡某种不便示人的马具。这种马具的作用,能让士兵在马上稳住身形,还能以腿部控缰,以便双手战斗。不知李某可曾猜对?”

    这次倒换成秦翼惊讶了,他的骑兵的秘密,竟然让李桢给看穿了!

    李桢说的没错,秦翼的骑兵的确使用了与众不同的马具,那就是双边马镫。

    前文曾经说过,这个时代的战马,既无马掌,也无双边马镫。多数骑兵使用的都是单边马镫,只是利于士兵踩踏上马,却起不到稳固身体的作用。

    而且,那所谓的单边马镫,很多都是用一根草绳拴在马鞍上,草绳末端打成环形结。这与真正意义上的马镫大为不同。

    秦翼的骑兵装配的马镫,使用木料和熟铁做成的。与马鞍的连接部位,还加装了轮滑装置。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镫。也只有这样的马镫,才能最大的发挥骑兵的战力。

    这批马镫,是秦翼在带兵去河北之前,命工匠们开始制作的。等他从河北回来,工匠们已经制出了两千来副马镫。这次带兵增援雁门关,秦翼便把这些马镫全给用上了。

    从长子县出发之后,来雁门关的这一路上,骑兵们边行路边熟悉马镫的使用,数日下来,就有小成了。

    今日,秦翼依仗他的骑兵配备了马镫,这才大胆命令赵云和张辽率兵出关应战。

    赵云所部采用的是游射战术。根本不与敌人接触,只围着敌人的军阵边游动边放箭。这种战法,是后世蒙古军轻骑游射战术的雏形。之所以称为雏形,是因为秦翼的士兵训练时间太短,刚刚能在马上开工射箭,离一名合格的轻骑弓兵的要求还差的很远。

    好在,这种战法是第一次出现,匈奴兵难以适应,赵云所部士兵只要能解放双手,骑在马上掉不下来,就只管放箭即可,根本不需考虑准头。

    张辽的士兵采用的传统的骑兵冲阵战法。虽然,他们刚装配马镫不久,还不能完全发挥出双手持握兵器冲锋的战斗力,但有了马镫的帮助,士兵们能稳稳的骑在马上,冲锋时便能更加集中精力战斗,这也让张辽所部战力大增。更何况,有些领会能力强的士兵,已经能在马上双手持握兵器战斗了。

    秦翼为了能隐藏马镫的秘密,平时让士兵们将马镫拆卸下来,只有战斗的时候才装上马镫。而且,还在双腿上裹上一块布,将腿部和马镫一同包裹起来。

    这属于欲盖弥彰,秦翼也没想能用这种方法完全掩盖马镫的秘密。有心人只要仔细观察,再用心琢磨一下,定然能看破双边马镫的秘密。不过,即便被别人看出秦翼的士兵是采用了双边马镫,他们没有见过实物,短时间之内也不可能做出真正意义上的马镫。秦翼的骑兵仍然占据优势。

    科技的进步,一切发明创造,有时就是一层窗户纸。你没有见到实物之前,哪怕想破脑袋,试验无数次,也无法将这层窗户纸捅破。可一旦见到别人做出了实物,你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东西就是这么简单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双边马镫也是这样的道理。没有见到实物,即便别人知道秦翼的骑兵采用了双边马镫,他们很有可能只是像以前的单边马镫一样,在马鞍另一边也系上一根草绳。

    这样的做法,不是说完全不起作用,但离使用真正意义上的马镫所起到的作用,却是天壤之别。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人站在软软的绳子上和站在坚硬的木块或铁块上,身体稳固性和平衡性是大为不同的。更何况,真正意义上的马镫,还有很多其它的小部件,能让马镫更耐用,使用也更方便。

    言归正题。秦翼听见李桢的分析,便微笑着问道:“那李校尉再猜一猜,我的骑兵加装了什么样的马具?”

    李桢道:“很显然,使君的骑兵把单边上马绳变成了双边的。不过,某还是有些不解,只是多加一根上马绳,难道就能让骑兵的骑术变得如此精湛吗?”

    “哈哈哈,李校尉慧眼如炬啊!”秦翼大笑,“没错,秦某的骑兵采用了双边上马绳。不过,他们的上马绳却与李校尉见过的上马绳完全不同。等以后有了机会,秦翼再告诉你具体的秘密。”

    有了机会?这还需要另外找机会吗?你直接让我看一下不就行了。李桢有些纳闷。随后,他便释然了,秦翼所谓的有了机会,无非就是想让自己对他完全效忠。只有这样,他才能放心的把秘密显露给我。

    就在这时,聂彦一声大喊:“使君快看,匈奴人退了!”

第445章 张赵发威(下)() 
匈奴军退了。

    在赵云和张辽两部的联合打击下,匈奴兵顶不住压力,战斗意志崩溃,潮水般退去了。

    秦翼立即传令,让赵云和张辽带兵回城休息,另外派出一支军队出关打扫战场。

    等赵云和张辽回到城楼上,聂彦等人立即迎上去,对赵云和张辽连连夸赞。

    热闹了一阵后,众人的话题自然而然的又转到了战事上。

    “诸位,此战我军虽胜,然匈奴人定然还会卷土重来。”秦翼说道。

    郭嘉笑嘻嘻的说道:“主公说的没错,就算别人不来,於夫罗定然会来找主公报仇的。”

    “是呀,使君将於夫罗的儿子刘豹给射死了,於夫罗岂会善罢甘休。”张辽说道。

    秦翼呵呵一笑:“来就来吧,我还怕他不来呢。”

    说完,他就面色一肃:“诸位,南匈奴虽依附我大汉多年,然则,他们就是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降了叛,叛了降,也不知道有多少回了。今番,南匈奴左右贤王齐聚雁门关,这对我大汉虽然是威胁,但反过来说,也是我们彻底解决南匈奴的一次机会。”

    一听秦翼如此说,众人全都竖直了耳朵。

    秦翼继续道:“此次,秦某决定在雁门关狠狠的打击一下南匈奴的嚣张气焰,重创他们!秦某要让他们知道,我大汉的饭,不是那么好吃的!”

    “使君难道想彻底灭掉南匈奴?”聂彦问道。

    秦翼摇了摇头:“南匈奴尚有近十万部民,我们才不到一万人,想彻底灭掉他们是不可能的。秦某的意思是,以战促和。我们要把南匈奴打痛,逼他们归顺大汉。最好,能把他们拆解,迁入关内。”

    “这……太难了!”聂彦眉头深皱。

    “事在人为!”秦翼又道,“不管怎么说,诸位要抱定痛击南匈奴的战心。我们不仅是要守住雁门关,还要主动出关作战。

    “诸位,自黄巾之乱以来,我们一直在打内战。说实在的,若不是时局逼迫,秦某真不想对同样流着炎黄骨血的大汉同胞兵戈相向。诸位应该也听过秦某以往的战绩,秦某在以往的历次作战中,基本上都是以奇取胜,无论是己方还是敌方,伤亡都不算重。这也是秦某有意为之。我大汉经黄巾之乱,人口已锐减,实在经不起内耗了。”

    听秦翼说到这儿,众人皆大感触怀。不过,这番话,在场的众人远没有秦翼的感触深。

    秦翼来自后世,深深知道,经汉末三国百年动乱,中原人口十不存一,由几千万人减少至几百万,这才造成晋朝之后的五胡乱华,汉族差点灭种。

    秦翼穿越来到这个时空,系统赋予他的最终任务,就是提前结束汉末的动乱,以保住中原的底蕴。这是秦翼的使命。

    “然则这次不同,这次是我大汉对异族的战争。秦某再也不会心软。秦某要用鲜血和死亡让匈奴人知道,什么叫做‘明犯大汉者,虽远必诛’!”

    众人全都沉默了。过了一会儿,聂彦起身,朝秦翼郑重一拱手:“使君,你虽然年轻,可一腔热血却让聂某感佩之至。不怕使君笑话,聂某活了快四十年,为官也近二十年了,一直浑浑噩噩。今日,却被使君一个后生给点醒了。使君,聂某虽是文官,可也是有一腔热血的。今番,聂某决定了,追随使君与匈奴人血战到底,大不了将此残驱埋在雁门关!”

    “我等愿追随使君,与匈奴血战到底!”众人全都起身,朝秦翼拱手表态。

    秦翼也大受感动,连忙站起:“多谢诸位对秦某的信任。秦某也愿随诸位携手,扬我大汉军威、国威!”

    众人重新落座后,又议论起了下一步的对敌方案。

    约两刻钟过后,一名军官进入城楼,向秦翼禀报战果。

    此战,匈奴人遗尸约五百,伤重未能逃脱的约七百。很多人匈奴兵都是被自己人的战马冲撞、踩踏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