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观察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观察者-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杜文成知道这位在后世颇富争议的文化界名流,但对郭先生的了解还是从一本很薄的竖版繁体小册子开始的。当时的杜文成还是个新兵蛋子,因为看不惯班长某些做法,于是从冷嘲热讽进而发展到互殴。

    结局自然就是杜文成被罚禁闭,在禁闭室里,穷极无聊的杜文成偶然发现由郭沫若写于44年的这篇文章——《甲申三百年祭》。

    这篇文章近二万字,内容涉及明朝的衰亡,李自成的兴败,李岩在闯王军中的地位等等。因为是在禁闭,杜文成也就断断续续的读完了这篇文章。

    结束禁闭以后,出于好奇,杜文成在网上查了一下这位曾经和鲁迅并称的文化界奇人。从流传下来的相片上看,郭先生的面相很符合他诗人的气质。

    杜文成也是在后来才知道,《甲申三百年祭》这篇文章是含有寓意的,郭先生与周先生是好友,当时的周先生处境不佳,郭先生就写了这篇文章,以李岩暗喻周先生,他的这篇文章曾得到延安最高统帅的赞誉。

    郭先生之所以为人诟病,大抵是文人风骨之类的事,指责他的人大概忘记了一件事,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英雄的,他也不过是有些才华的凡人而已。人是要吃饭的,吃饭是要有脑袋的,没了脑袋吃啥都不会觉得香。

    值得一提的是,此公创作的五幕话剧《屈原》在重庆公演时盛况空前,当时的媒体报道说:“上座之佳空前未有,堪称绝唱。”

    “郭先生,您的《屈原》公演时我不在重庆,错失了一场空前的盛况,真是惋惜之至。”

    一身西装革履的郭先生饶有兴趣的打量着杜文成,“将军也听说过我的《屈原》?那是本人的荣幸,将军的威名我可是久仰的很。”

    两人讲了一会客套话,又有人来向郭先生致敬,杜文成也就趁机告辞,在周先生的引荐下又结识了很多名人,他的脑袋又开始疼了。

    “杜将军,你没有问题吧?”

    杜文成苦笑道:“我只是不习惯这样的场合,人太多太乱,觉得有点吵的慌。”

    “有件事我要跟你道歉,我听说内蒙那边和你的先遣军搞的不是很愉快,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还要请将军原谅。”

    外蒙的事情晏正德向他汇报过,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后,有几个营团长带着一些人回到了外蒙,尤总对此很不高兴,特为此事派人质问晏正德。双方大吵了一架,也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从不肯吃亏的晏正德自觉受了委屈,特意拉上一个装甲营找上内蒙,在大骂张海波一顿后这才扬长而去。他的这个行为彻底激怒了尤总,也让两军开始出现了摩擦。

    杜文成得到晏正德报告后,也不好说他什么,只是告诫他不要主动闹事,能忍则忍。说心里话,杜文成对尤总还是有一些看法的,对张海波也有些失望。

    都是多年的老弟兄了,对下面多关照一点也就不会发生这种“携械潜逃”的事。现在弄得本是兄弟的两军仇人似的相互看不上眼,要说张海波没有责任是不可能的。

    听了周先生的话,杜文成勉强一笑。“周先生,我的人做事霸道了一些,也是我总不在军中,兄弟们散漫惯了缺乏管教,先生不生我气就好。”

    周先生不以为然地点点头,心道这个杜文成有怨气了,这件事要向统帅部汇报一下,可不能因为这件事搞砸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双方关系。只是现在……

    第二天晚上,杜文成收拾好心情参加了委员长为他举行的家宴。

    “杜文成,又见到你了。”

    委员长一脸的笑意,一边握着杜文成的手,一边还拍着杜文成的肩膀。

    “好。这一年来,你做了很多工作,给我们帮助很大,尤其是在缅甸,你救了很多人的命,我要好好谢谢你。”

    杜文成连忙表示不敢当,都是自己的国人,帮上一把是分内的事,应该的,应该的。

    “今天是家宴,没有外人,不要拘束。文成啊,这是子文,你们见过的。这是经国、纬国两兄弟,你们年纪相仿,可以多亲近亲近。”

    委员长为自己的儿子起名还是很有学问的,太子就不用说了,那是后来的台湾总统。单说二公子就很不简单,他在37年加入德军,随后进入德国陆军慕尼黑军官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德军服务。

    二战初期,他参与了德军对波兰发动的闪电战,直到39年才回国参加国民军。他一生著作颇多,对于军事战略研究很有心得,被台湾军方奉为“军事战略学家”,可见其人是很有些本事的。

    杜文成对他感兴趣的原因是他的身世,后世的人都知道这位二公子并非委员长亲生,而是养子,太子和他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可现在看起来两兄弟的关系还是很亲近的,这就让杜文成难免有些意外,也就多了一些关注。

    “杜将军,听说你那儿有很多德*人,怎么样,要不要帮忙?你知道我可是德国陆军学校毕业的。”

    二公子虽然已界而立之年,却仍然留有一些飞扬跳脱的性子。杜文成看他为人爽直,完全没有乃兄的深沉,也就呵呵笑道:“我哪里刚好新组建了一支外籍军团,二公子若有兴趣那可妙的紧。”

    委员长看他们说的热闹,气氛融洽,心下暗喜,微笑说道:“本来我还想请百川兄来,可是他思乡心切,昨晚和我一唔后,天一亮就飞走了。不过也好,今天你是贵客,本该我来陪你,可你知道,我是不喝酒的,就让他们兄弟陪你好了。也省得下次请你不来,反倒说我蒋某人的家宴吃不饱。”

    说道这里,委员长的眼角眉梢都带出笑意来。

第207章 :协议() 
国府大楼的一间小型会议室里,何应钦正和米国总统私人代表威尔基以及英国特使威廉谈论着什么,看他们脸上的笑意,应该聊得很愉快。

    “德国人在苏俄那里吃了大亏,日本人在瓜岛也没占到便宜,英帝国的军队正在北非,在大海上狠踢德国人的屁股,今年的反法西斯战争将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盟军方面已经决定,从三月份开始孙立人将军的38师将从雷多进入野人山,先生们,反攻缅甸的时机已经到来了。”

    威廉说的口渴,不得不停下来喝点水。他没有注意到其他两人的反应,在他提到缅甸的时候威尔基与何应钦对视了一眼,彼此露出一丝苦笑。

    丘吉尔派来的特使威廉先生,似乎并不太在意杜文成在密支那的存在,也不认为密支那是个麻烦,在他的眼里大英帝国没有解决不掉的麻烦。

    “威廉先生,你打算如何说服杜文成协助联军反攻缅甸?没有杜文成的协助,我们反攻缅甸就会遇到极大的阻力乃至重大牺牲,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威尔基在罗斯福那里听到过有关杜文成的事情,也隐约知道一些米国各方面对杜文成的态度,因此,这次就密支那问题和杜文成展开四方会谈,其前景绝非想象中那么乐观。

    英国人不知道杜文成的厉害,一再挑战杜文成的底线,米国人有苦难言不敢轻越雷池,国府方面是两边卖好,坐享其成,杜文成却是坐拥宝地、待价而沽,这次会谈有热闹瞧了。

    杜文成是在委员长的要求下才同意参加这次会谈的。

    在昨晚家宴后,委员长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话题从中国的抗战,到战后各国利益分配问题都有所涉猎。特别是在国内问题上,委员长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的观点。

    “我多次讲过,国家只能有一个政府,政府只能有一个领袖。国家需要统一,不能和平解决,就只有刀兵相见。我也不想打内战,问题是由不得我。”

    杜文成心道:你若是不打还好点,这一开打你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他决定不在这个问题上和委员长废话,于是把话题再次转到战后的利益分配上。

    其实杜文成心里也明白,现在说这些毫无意义,什么东海南海问题和他说也没用。台湾问题他自己就会解决,外蒙已经被自己夺回,只是不知道史太林会不会还在这个问题上起幺蛾子,至于东海南海问题,到时候谁还敢在这个问题上说三道四?

    “文成,对于英国人的不满,不只是你个人,就是我也一样。不说过去,就是在缅甸战场,我也是很不满意。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不借助他们的力量,我们的抗战,要打到什么时候?我们的国民,还要受多少苦难?

    老百姓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地方势力,做任何决定,都需要全盘考虑。我们现在受点委屈,却能让我们提前看到曙光,这有什么不好?

    我大约也能猜到你的心思,你把落脚点放到了缅甸,不欲加入国内的争端,说起来我也很佩服你的胸襟。这样也好,国内的问题已经足够复杂,在有你加入其中,还不知会搞成什么样子。

    可争斗是躲不开的,你不找它,它也会找你。内蒙的事情我也有听说,你的第一军所托非人,张海波得寸进尺。这一切都说明,有些事情,必须要去面对,躲避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我希望你能参加这次会谈,和英美好好谈谈,尽可能地争取你的利益,总好过事到临头,措手不及。”

    委员长最后还是把话题归结到密支那问题上,对此杜文成也是醉了。不过,委员长有一句话提醒了他,躲避的确解决不了问题。要想解决问题只有两条路好走,一是妥协谈判,为自己多争取一些利益;一是握紧拳头比大小,谁大谁赢。

    最后,他答应了委员的要求,决定参加这次由英美提出的四方会谈。

    “杜将军,我来为你介绍。”何应钦一见杜文成准时到来,心里也是极为高兴,至少说明杜文成还是很尊重于他。

    “这位是米国总统的私人代表威尔基先生,这位是英国首相的特使威廉先生。这位就是密支那的话事人,杜文成杜将军。”

    何应钦介绍完毕,几个人握手寒暄相继落座。威尔基刚想说话,威廉已经抢着说道:“杜将军,相信你也知道,密支那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东南亚战场的问题,它已经关系到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胜负成败。

    日本人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失利,解决了缅甸的日军,就会给中国战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会给东南亚乃至太平洋战场上的日本人一个沉重的打击,让他们不再心存侥幸,从而使战场上的主动权握在我们手上,而所有这一切完全取决于将军你的态度。

    我知道印缅军司令魏菲儿对将军有所不敬,你们都是军人,军人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从来都是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非是怀有恶意或者有所针对。我希望将军能够忘掉这些不愉快,把目光放在未来而不是眼前的这点利益得失上。”

    威廉演讲般地说完了他的话,似乎还希冀着掌声似得看了看其他三人的反应,可惜他失望了。

    “威廉先生有一点说的非常好:军人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从来都是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我是军人,所以我想问一下威廉先生,你说了这么多究竟想说明什么?”

    威尔基摇头,威廉这是打算以大道理来说服杜文成吗?大道理要是可以说服杜文成,丘吉尔派你来干嘛?再说大英帝国什么时候靠说嘴来解决问题了?

    何应钦低头不语,嘴角却带有笑意。这个杜文成果然像委员长说的那样,心思敏捷、牙尖嘴利。威廉夸夸其谈,纯粹是自讨苦吃。

    “杜将军,我要说的很简单,密支那是盟军反攻缅甸的一个重要支撑。盟军方面需要你履行自己的义务,配合盟军反攻缅甸。”

    “威廉先生,你说的盟军包括我吗?我怎么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义务来配合你们?”

    威廉怒了,“杜将军,我很失望你这么讲,作为……”

    “很抱歉,威廉先生。我从缅甸飞来不是来听大道理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何总长,威尔基先生,我需要一个解释。”

    威尔基也不理会威廉难看的脸色,直接说出了米国政府的要求以及愿意付出的代价。

    “杜将军,米国方面希望在盟军进入缅甸的时候,将军能够开放密支那作为盟军的后方基地。盟国方面愿意补偿将军的损失,只要将军你的要求合理。”

    “这不可能。”杜文成断然拒绝。“密支那成为你们的后方基地,就要承受日军的攻击。这对当地民众是残忍的,也是不公平的。我不会同意这个提议。”

    “我说过盟国方面会有所补偿,绝不会令将军失望。”

    威尔基费尽了口舌,杜文成却打死也不答应盟军的这个要求。在一旁干瞪眼却帮不上忙的威廉,这时又插上话来。

    “英*队回到自己的属地是不需要征求别人同意的,我们不怕日军十几个师团的兵力,难道还会惧怕小小的密支那?”

    杜文成乐了。“那还谈什么?打就是了。”

    何应钦知道该自己上场了,他劝完了杜文成又劝威廉,总算把双方给拉回到谈判桌上。在相互争吵、威胁和规劝中,总算达成了一份协议。

    1。杜文成答应配合盟军通过野人山进入克钦邦,并在克钦邦做短暂休整。

    2。英*队必须在一周内离开克钦邦开往前线。自由缅甸联合政府不欢迎英国殖民者。

    3。英军在克钦邦境内必须无条件遵守自由缅甸联合政府的法律法规,触犯法律者将严格按照自由缅甸联合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予以制裁。

    4。纳巴地区可以暂时交给英军驻扎。

    威廉很不满意协议中对英军的苛刻要求,更不满意英军要接受自由缅甸联合政府法律法规制裁这一条款,认为有辱英帝国的尊严。对此,杜文成只用一句话就给打发了:你们可以不必通过克钦邦,克钦邦不欢迎你们。

    威廉恨恨地看了杜文成一眼,心里不知道转着什么念头,却是什么也没说就率先离开了。

    威尔基与何应钦对这个协议还是很满意的,也知道这应该是杜文成能做出的最大妥协。盟军需要的只是一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