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军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年军国-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罗只是答应崔十八,他这里想来可以随时过来玩,他老罗教导那噶与姆纳奇的时候,他可以听,但是想单独求教什么的,没门。郁闷不已的崔十八也只好答应,只是每天过来还是唠呖唠叨的,也不说求教,只是偶尔说起些家事,什么家里对他最好的大伯常年不在家,什么几个叔父还有父亲都是老古板,什么五叔祖与范家人一起从远方的岛上回来了,诸如此类。

    听崔十八唠叨之余,老罗也问他一些近海的事情,可是从没人和他讲过太多蒙巴萨岛之外事情,除了会给他带些新鲜好玩的贝壳玳瑁之类的礼物。

    大抵是崔十八回家和崔州石说了老罗询问航海的事情,几天之后崔十八带了一个请帖给老罗,老罗还头一次见到这个年代国人的正式请帖,意思是邀请老罗去崔家庄子与众多乡亲一起度过上元节。

    老罗有点懵,上元节?八月十五?不对,是正月十五!难怪上次去崔家见到好多房子门口屋檐或墙角挂着红色的灯笼,还以为是崔家继承自某地的习俗。上元节从汉文帝时期开始,有唐一代成为一年中最重要的几个节日之一,很显然崔家还保留着这个习俗,即使远在故土万里之外。

    后世的正月十五只是一个庆典,已经没有古时上元节的味道,老罗实在不了解这个时代的节日礼仪,还是详细问过崔十八才知道上元节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家人团聚娱乐的节日;另一个就是比较隐晦的相亲的日子。顺便崔十八还说了崔州石邀请他的一个目的很有可能是想把十八的一个堂姑姑嫁给他。

    老罗的头顿时就大了一圈——在后世没少被家里老母亲逼婚,跑了这么远的时空居然还要重旅旧辙?鬼知道这个时节拒绝一门婚事会有什么后果,只好委婉点或者引开话题别太尴尬了。然后习惯直来直去做事情的不想这个事情了,人家没说要带礼物,但是去参加节日聚会,按照后世的礼节吧,带些给女人孩子的礼物好了。

    叫姆纳奇去找些椰子壳还有胶泥、颜料,再去缝纫师那里订制了一些巴掌大的亚麻布小包,顺便找了好多彩色的丝线亚麻线,找宝石商人把手里一些琐碎的小宝石还有玳瑁之类的穿孔。都准备齐了,老罗叫那噶与姆纳奇帮忙,把空的椰子壳里面灌注三分之一的胶泥,然后再在每个椰子壳表面雕刻了笑脸,再用颜料涂上各种颜色,就成了一个个好笑的不倒翁,这玩意儿用来送孩子玩应该没什么差错。送女人的礼物太麻烦了,老罗把每个小亚麻布包里面都塞一些彩色的线和穿好孔的宝石,让那些女人自己做喜欢的东西去吧。

    其实老罗预料的也没什么差错,上元节他的礼物一进崔家的门,就被崔家的女人和孩子们抢光了,尤其是孩子们,崔家可是有好多的孩子,不倒翁差一点不够分配,就连崔十八这大孩子都抢了两个。一些年轻的女人接了礼物,免不得多看了老罗几眼。

    老罗则赶紧牵着崔十八走开,站在外面的通道上,看着人们开心,他也觉得很开心,这个年代的人比之后世单纯多了。看着除了崔家大院里面,外面的通道边上,对面和旁边的几家都挂了各种各样的灯笼,灯笼下面还有布条或者纸张悬挂,那应该就是猜谜的谜题了。时间已经是傍晚,满满的各种灯光把周围一些阿拉伯人和黑人都吸引了过来,所有人都开始围绕着这些灯笼转悠。

    老罗觉得这样看着就很好,不用参与进去,看着人们欢笑的脸,心底一阵和平安乐。转眼之间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应该有一个多月了,已经基本适应了,至于目标总会找到的,何况这个世界对自己是完全新鲜的,总会遇到有兴趣的事情的。

    旁边崔州石慢慢踱了过来,身边还带着两个人,老罗没注意,就听到“罗家三郎,来来,我给你介绍两个人。”

    “好,听崔老的。”老罗点点头。

    “别叫崔老了,以后叫我石叔好了。”老崔不知想起什么来了,顺口来了一句“唉,我们这辈人小时候没有学问好的先生给起表字,否则按照规矩来说应该是按照表字来称呼才对。这么多年用名字来称呼都习惯了。”

    “这是我五弟,名州广,你就按着名字来称呼广叔好了。”崔州石说了一大堆,才介绍到。

    老罗拱手行礼,唤了一声,“广叔好,罗家三郎开先有礼了。”

    崔州广是个消瘦的人,不过看着很结实,身高与崔州石相仿,留着三缕稀疏的胡子,一张脸膛晒得呈古铜色。顺势还了一礼,崔州广说道,“早几日回来就听四兄说见到了一个罗家的三郎,果然仪表不凡,贤侄好气势!”

    “老五,稍等会儿。”崔州石没等他说完就打断了他,接着介绍另一位,“罗家三郎,这还有一位,这是范家四郎,名正声,年纪和我差不多,你直接叫声叔吧。”

    范正声人显得很壮硕,两只肩膀较常人略宽,骨骼粗大,看体魄应该有一把好力气,同崔州广一样,一张国字型的古铜色脸膛,下巴上满是密密麻麻的络腮胡子。老罗接着施礼,问候,“声叔好,看声叔的体型,敢问声叔是操舟的吧?”

    “没错,听崔家四哥说的没错,你这小子不简单。”老范有一副洪亮的大嗓门,“我这体型好多人都猜是抡大锤的,只有你一下就猜中了我是操舟的。”

    “其实很简单,”老罗喜欢范正声这种直爽的性格,“跑船的人皮肤颜色和经常在岸上的人不一样,关键还是声叔这双手,抓舵轮和抡大锤的,手上茧子的位置可就不一样了。”

    “着啊,果然不凡。”范正声一听就明白了,手的握位不同,肯定不一样了。

    那边崔州广也插话了,“三郎这体态雄伟,又心思细密,这在战场上那就是大将水准了。”

    “您二位还是别夸奖我了。”就算老罗不把这夸奖当回事儿,这么无聊的捧人听多了也没意思不是,“前两天听十八郎说有从海上回来的,想必是您两位吧?”

    “没错,还是海上最舒服,没有那么多烦心的琐事。”范正声老范还真是一个直脾气,“在这庄子里,还是在几个寨子里,都一样,乱七八糟的事儿真麻烦。”

    “范四哥,你又呱噪,岸上的事情总共也就让你招呼过那么几次。”崔州广与范正声是多年的老搭档了,看崔州石满脸不在乎的神色就知道,这种吵闹的情况不过是常态。

    “两位前辈想必是常年跑船了,应该都很熟悉附近的海域,小子想知道,两位可知道回故土的海路?”老罗无谓的争吵,索性抛出个话题,顺便解决自己的一些疑问。

    “回故土啊,有大概二十年没有听到那边的消息了,范四哥没错吧?”崔州广有些不确定的对范正声说道。

    “没错,那会儿我刚到船上做水手,还是一条从三佛齐过来的大船,”范正声说道,“老五你那会儿还没上船呢。”

    “嗯,想起来了,三佛齐过来的一个姓齐的海商,据说故土那边还在打仗,北面的契丹人建了一个什么契丹国,南面的混蛋还在争个不休。”崔州石到底年纪大些,记得好多事情。

    “没错,我还记得家里大伯那个时候骂个不停,说什么个个狼子野心,只晓得争权夺势,外贼都闯到家里来了,还为一点破烂家产打破脑袋。”崔州广五十不到的年纪,或许是学文出身,还有一点书生的意气。

    “谁知道现在什么样了,故土到此几万里,探听个消息时间太久了。”崔州石感叹到。

    “难道这几年没有三佛齐的船过来吗?”老罗顺口插言。

    “罗家三郎,你知道到三佛齐有多远吗?”范正声问道。

    “应该是过海东偏北方向百天的路程吧?”老罗尽量按照这个时代的船速来计算,猜测出的一个数字。

    “我没亲自走过直向东北的海路,不过那至少要上千料的,甚至五千料的大船。”范正声说起船是个行家,“大食人的战船都不敢直接穿海的,都是贴着岸边走船的。”

    “是哦,不说海上的风浪,海上没有补给也是最大困难,人的吃喝就是大问题。”崔州广跟船,常年负责后勤补给,这一块清楚得很。

    “不过,传说前些年有波斯人曾经走过直通海路,到了一个好多岛组成的小国家,然后北上就直接到了贵霜人的地方。”范正声有些神秘的说道,“据说他们好多人后来生了疫病都死了,不知道是不是冒犯了海王爷。”

    “是不是冒犯海王爷不知道,反正咱们的船恐怕是走不了的。”崔州广直接说着,“何况还没有海图。”

    “走走,咱们找个地方喝茶,坐着聊聊。”崔州石打断了交谈,老罗也神思不属的跟着众人。

第二十八节 上元节、海路与谋划(下)() 
这是个范家修建的三层的木制望台,算是蒙巴萨岛上比较高的建筑了,全木结构,边上椰子树和棕榈树围绕,配合上元节的灯笼,看着极富节日气氛。

    三老带着老罗避开众人,找了个僻静靠窗的位置,窗外就可以观察到远处的海岸。围着一个四腿的矮桌,众人随意的坐在大块的地毯上,有小厮送来点心和茶具,崔州广一边煎煮着茶水,一边说:“一年到头,也就几个节日能空闲下来,难得有余暇煎茶谈乐,何况今日还有罗家三郎这么雄武过人的俊杰在此。”茶水煎好,崔州广给每人昨前的杯子一一填满,接着说,“来来,诸位,请品茶。”

    “不错,老五煎茶的功夫没有丢下。”崔州石惬意地品评着茶水的味道。

    “嗯,虽然非洲这边没有什么好茶叶,但是能用大食人的茶叶弄出这个味道,真是不逊于家里那位老叔祖了。”

    “嗯,还真不错,”老罗虽然不知道什么老叔祖之类的,但后世也是喝过很多不同的茶水做法的,崔州广的煎茶和后世做奶茶的方式很像,倒也没什么不习惯的。

    范正声看了看老罗,“我说三郎啊,看你这身材头脑,实在对我这脾气,跟着我一两年,保你做个好船长!怎么样。考虑一下?”

    “范老四,你别胡说,”崔州石随即就打断了老范,替老罗反驳道,“罗家三郎乃是陆上无敌战将的坯子,跟着你走海有什么出息。”

    “走海怎么就没出息了?”一听走海没出息这话,范正声不干了,“这个破地方,不走海咱几家怎么能站稳脚跟?”

    “两位还请息怒,莫要伤了和气,”老罗赶忙出言制止,为了自己,人家兄弟起了争斗就不好了,不管是真心还是想要留下自己而做戏,他表明决定是必须的,“开先我原本就是重在陆上的手段,到了海上反而施展不开。”

    “没错,”崔州石听着这话高兴了,“听着没,范老四,听你的话就耽误了罗家三郎的前程。”

    “不,石叔请慢,”老罗赶忙阻止,“实不相瞒,开先我父母当初的愿望就是希望我能够回归故土,能在那方土地上做出点事业来。”

    “唉,那就没办法了,”崔州石笑着说道,“不瞒你说,三郎,前日你我相谈甚欢,我原本还希望你能留在这边,成为我唐人的柱石呢。”

    “就是嘛,留在此地用心一些,以三郎你的本事,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老范也不争吵了,老罗心说,敢情刚才的争吵都是为了留下我啊,光看模样还真分辨不出来。

    “行了,范四哥,别说这个了,是谓,父母命不可违。”崔州广轻声插言说道,“三郎是孝心可嘉,不要勉强他了。”

    “其实……”老罗琢磨了一下,“其实,我不留能在这边,但是离开之前,替本地唐人谋划一些还是可以的。”

    “三郎,你是说?”崔州广来了兴趣,其他两人也关注了起来。

    “在我看来,本地唐人最大的问题是人数太少。”老罗看了看崔州广,见其点头,接着又说道,“我华人的饱学之士不少,不妨开化一些当地土人……”

    “你说华人?”崔州广疑惑到。

    “没错,有唐之前我们叫什么?子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我们的民族其实该叫华夏才对。”

    “嗯,唐亡百年了,我们……称华夏是对的。”崔州广看着其余两人,都忍不住点头。“但是开化土人……是否不妥?”

    “其实要我说来,认同我们,说我们的一样语言,写我们的一样文字,穿我们的一样衣服”老罗停顿一下,给众人一个思考的时间,“再执行我们所规定的礼法,你说他们是什么人?”

    “那不就和三佛齐或者中土南方的黎人一个道理?”崔州石反应过来了,然后叹道,“三郎果然大才!”

    “这样的人在大食人那里都是奴隶待遇,”老罗继续说道,“即使是有了功劳也得不到奖赏。”

    “那我们……?”

    “我们到时给不会说汉话的学徒待遇,会说汉话会写汉字的就给百姓的待遇……梯次升级,你们说,会怎样?”这会儿的老罗有点像循循善诱的神棍。

    “我们就会凭空多了无数的百姓,到时候……”

    “到时候,我们或者我们的后人,在这远离故土的地方建立一个新的华夏国也未尝不可!”老罗说着肯定的话一锤定音。

    “好!”一声赞叹从别间传来,随后从门口走进一个花白胡须的老人,“说得好!”

    “三郎,这是我大兄。”匆忙起身的崔州石忙给老罗介绍,“名州祖,字平南,乃此地我崔姓的族长。”

    老罗听到那声好的时候就不禁出了些冷汗,暗叹自己有些大意了,这古人也千万不可小瞧。万幸隔壁不是阿拉伯人,否则以传教来扩充领土的那些王朝知晓了,肯定会连累此地的同族。

    “三郎怎么?”崔州石发现老罗神态有异,奇怪的问道。”

    “河西绥州罗开先,见过平南公。”老罗醒过神来,躬身施礼,却也实话实说,“刚才被平南公一声好惊了一下,试想隔壁如果是大食人,小子的话肯定会连累在座诸位。”

    “见过罗家三郎,某还未到七十岁,不敢称公,这样,他们三个做叔叔,三郎称某南伯好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