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逆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逆贼-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地方的真正含义!”

    听刘铮如此说,两人脸上立刻露出了思考的神色,可想了半晌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这次李廷机不在闭口不言了,而是出声问道:“刘将军可否详细解释一下!”

    刘铮哈哈笑了笑道:“李大人,不用你问我就会给你们解释的,你们听好了,这事儿非常的简单,山东是抽了重税了,可别的地方并没有抽重税啊,相反的一些地方完全可以降低税收,甚至倒贴让百姓们去种植!”

    “比如,山西,山西也是非常适合种植棉花的地方,只是山西种植棉花的比较少罢了!说到山西,那咱们就不得不说一下山西的百姓,山西的百姓普遍的收入比江南以及黄河下游这一片的百姓收入要低,面对这一情况,山西的官员无一不在想法设法的提高百姓的收入!可怎么提高呢?现在法子来了!山东因为棉花抽了重税,导致了棉价的提高,山西完全可以实施降低棉话抽税的政策,甚至出台财政补贴的政策,比如你种棉花,我一亩给你补贴三钱银子,以此来鼓励百姓种植棉花!”

    “由于山西的棉花抽税少,甚至朝廷还会倒贴给种棉花的棉农银钱,这么一来,山西的百姓就会大面积的种植棉花,种的多了棉价自然就会降下来了!”

    刘铮虽然说的很有道理,可李廷机和能飞羽的眉头还是皱的很深,两人不是不理解刘铮的话,而是对这一政策充满了担忧,毕竟其中的漏洞太多了。

    沉默了半晌之后,李廷机忽然开口道:“刘将军,你有没有想过,山西本来粮食产量就很少,若再大面积种植棉花,那粮食……”

    刘铮知道李廷机要说什么,笑了笑道:“可以买啊,买粮食,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可不仅仅是谚语,它是在诉说一个事实!苏湖的粮食产量足以满足天下百姓的需要!”

    李廷机可不认同刘铮的话,拧着眉头道:“道理虽然是这么个道理,可刘将军你有没有想过遇到灾荒之年会怎样?”

    刘铮点了点头道:“自然想过,这个任何一个朝代的当权者都在想,也有一个很不错的解决方法,那就是粮仓!”

    说到这里李廷机又想开口,却被刘铮一伸手制止了:“李大人,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可有一点我要告诉你,我有的是法子让那些贪得无厌的家伙们不敢对粮仓伸手,这个你完全可以放心!”

    对于刘铮说的这话,李廷机是相信的,而且非常相信,可他相信刘铮的话,并不代表认同刘铮说的话。

    “刘将军,就算你有粮仓解决这个问题,可有没有想过,若是苏湖也种棉花呢?就算他们不种棉花,如今江南越来越多的农田变成了桑田,如此……”

    说到这里,李廷机忽然说不下去了,因为他发现自己的问题实在是可笑之极,苏湖种棉花,江南桑田侵占农田,这事儿刘铮已经解决了,那就是抽重税。

    甚至刘铮根本就不用抽重税,因为刘铮不收农税!李廷机已经想到了刘铮打下江南后,会是怎样一个场景,真到那了那时,江南绝对不会有人种什么棉花,甚至蚕都有可能没人养了,那时候绝对是满眼的粮田。

    见李廷机脸上的表情不停的变化,刘铮便知道李廷机想明白了,哈哈一笑道:“看来李大人已经想明白了!”

第二百七一章 新气象(九)() 
李廷机谈了”

    刘铮点了点头道:“你说的这个问题不是没有可能出现!”

    李廷机静静的看着刘铮道:“那刘将军有想过这个如何解决吗?”

    刘铮笑了笑道:“当然了!”

    李廷机拱了拱手道:“愿闻高见!”

    刘铮看了看李廷机又看了看能飞羽,随之哈哈大笑了起来,能飞羽奇怪的道:“主公,为何笑!”

    “哈哈!”刘铮笑了一会儿才停下解释道:“因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先,李大人也说了这是个极端情况,出现这个情况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官员太昏庸,二一个就是信息不畅!”

    “若是出现了第一个情况,那就说明你们这些为国择才的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李廷机和能飞羽一听这话,心里顿时就郁闷上了,谁也没有天眼不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选的人就一定不会犯错不是?您这么说是不是有点……

    本来两人在心里都想说刘铮胡搅蛮缠,可又一想,刘铮这话说的没毛病,出了这样的问题,可不就是他们的责任吗?你既然身为辅、身为阁臣、身为天官,为国择贤就是你们应尽的责任?若你不能选出贤才淘汰庸才,还要你干嘛?

    见两人没吭声,刘铮嘿嘿一笑道:“看来你们多少心里有点明白自己的责任,那我就不废话了,咱们继续说说第二个问题!”

    “说到第二个问题,就不得不说说邸报了,邸报的作用是什么,是让天官、让阁臣、让辅、让皇上看明白各地的知县、知州、知府在忙什么、在做什么,当地的百姓日子过的怎样,以此来制定一些政策,可你们看看现在的邸报上都写了些什么,不是祥瑞就是奇闻奇事儿,我看着邸报别叫邸报了,干脆叫故事会算了!”

    能飞羽嘿的一下就笑出了声,李廷机却闹了个大脸红,现在的邸报确实已经失去了他的作用,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而且李廷机脸红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在南京任职的时候也曾经在邸报上写过这些荒诞的东西。

    刘铮没理会闹了大红脸的李廷机继续道:“邸报需要改革,这个是必然的,我所要求的邸报,上面只能写关乎民生的大事,什么是关乎民生的大事,相信我不需要多说,你们就能明白吧!”

    能飞羽和李廷机快的点了点头道:“明白,明白!”

    刘铮叹了一口气道:“咱们国家的国土太过广褒,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咱们物产极为丰盛,能够让无数的百姓丰衣足食,坏事就是信息的流通极为不畅,江南生的事儿,京师里的阁老们想要知道,基本都是十几天以后了,再远一点的,广西生什么事儿,京师的阁老们想知道,起码已经过去一个月了!”

    说到这里刘铮再次叹了一口气道:“如此的情况,想要让百姓不倒霉就得在知县、知州、知府、巡抚的选择上下狠功夫,有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者,百姓们就会少走很多弯路,也会少吃很多的亏,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就拿张居正来说吧,张居正的万历新政能够让大明换新生,正是因为他不拘一格降人才,并非都选那些清流、清吏,你就是做成海瑞第二,你没能力,张居正也不会用你,只要你有能力,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你就是比严嵩、比严世藩更贪,照样用你!”

    “当然,我这不是鼓励你们去用贪污的官员,而是让你们记住,择贤选才上,一定要人清这人是不是有能力,而不要一味的去追求他是不是清流!”

    “哦,忘了,咱们今儿说的主要不是这个,主要说的是信息不畅导致一些不应该生的灾祸而生,想要加快信息的流通,以当前咱们大明朝的能力来说很难,那么既然度不能提升,就要从别的地方下手,这别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就是邸报,邸报的内容变的务实起来,哪怕信息再怎么不畅,也能让我们的官员在一些事情的选择上,免于走弯路!”

    “就像李大人提出的那样的问题,若邸报上的内容务实,比如邸报上出现了山东抽税的事情,税率是几何,这些写的明明白白,那么山西还会出现极端的情况吗?必然不会了!”

    “所以邸报的改革势在必行,如此一来就给咱们提了个醒,咱们是不是应该有自己的邸报了?”

    能飞羽点了点头道:“主公,确实应该有自己的邸报了!”

    李廷机没说话,他在想着,是不是偷偷写一封疏奏给皇上,把今天他和刘铮说的话都说给皇上和内阁的阁老们听听。

    刘铮说了这么一大堆,觉得有些口渴了,便让人重新上了茶,喝了几口,才又继续道:“下放定税权这事儿肯定不能着急了,而且也不能完全下放给地方,为了避免李大人所说的极端情况,还有留一部分在自己手里,皆是下面想改税,就得报到上面来,你们看过了之后,再决定是否改。”

    “行了税务这一块咱们就先说这么多,再继续之前咱们的话题,如今咱们已经定下了公安、城建、教育、税务,李大人、飞羽先生你们看看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李廷机和能飞羽两人对视了一眼,现对方都觉得没什么可说的了,这才由能飞羽出面道:“大人,没有再补充的了!”

    刘铮想了想,也确实没什么可说的了,唯一还能说的就是医疗和卫生这一块了,可如今这块还没法弄,所以就不用提出来了,等以后有了条件了再说卫生这一块就行了。

    于是刘铮便道:“那行,就这么着吧,县委常委就固定为五个人,具体的职责划分,这个就由你们俩去制定去吧!”

    两人知道这会儿应该走,起身施礼后便要往回走,可走了没两步,能飞羽忽然顿住了脚,转身对着刘铮一拱手道:“主公,属下还有个疑问!”

    刘铮疑惑的道:“哦?还有什么问题?”

    能飞羽略微一思量然后道:“这县里的支出用度由谁负责?”

    刘铮微微一愣,随之哈哈一笑道:“哦,这个你不说我到时忘记了!”

    刘铮确实忘了,财政局长嘛,不过这个没必要设,由知县负责就行了,毕竟已经把知县的权力都分出去了,再不掌控财权说出口的话就没人听了。

    “一切财政支出用度,皆有知县掌管!”

第二百七二章 腰包鼓起来了,刘铮却不开心() 
忙碌中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一转眼的功夫,已经入了万历二十六年四月,刘铮的入住,勋贵们的入住,锦衣卫东厂的入住,让临清起了巨大的变化。

    这变化是向着好的一面变化的,如今的临清已经彻彻底底的成了一座巨大的商业码头,或者说如今的临清已经成为了一艘商业航母在大明朝宽广的疆域里乘风破浪。

    无数的商人聚集到临清来,聚集到临清的新城中,他们所带来的无数的货物在临清新旧两个钞关做完登记、交完该交的商业税,便亟不可待的冲向京师,或者冲进山东的复地。

    以往这些商品基本都是冲向京师的,可如今因为刘铮新的商业税政策开始实施,以及青州等地的购买力急速上升,使得这些原本应该进入京师的商品争先恐后的进入到了青州,然后再以青州为中心向着山东各府分散。

    同样的山东的商品也随着这些商人的到来,被他们带回到了全国各地,青州的各种白酒、不需要盐因且比精盐还要精细的盐、周村的丝绸、博山的药玉、淄川的陶瓷等等这些商品都以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出现在了全国各地。

    临清在变化、山东在变化、刘铮的腰包在迅速的膨胀,这一切一切的美好变化,却不能让刘铮开心起来。

    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在向着好的一面发展,刘铮还开心不起来了呢?原因就在于这段时日以来,从京师从回来的情报。

    此时此刻,刘铮正坐在女儿国望江竹楼的书房里,愣怔的看着桌子上放着的一份情报。

    好半晌之后,刘铮才叹了一口气把这份情报收起来,放到了桌子旁边一个类似文件夹的夹子中。

    站起身看着不远处的运河,刘铮原本就非常郁郁的心情开始变的烦躁起来,自从正月开始,京师传回来的情报中,刘铮就隐隐约约感到有些不对头,等到二月份过去进入三月份后,刘铮终于发现了一件另他感到焦躁不安的事儿,那就是这个世界开始偏离历史的轨迹了,但是他期望着历史的惯性能够来一次修正。

    他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在他到来后历史的轨迹发生过一次非常巨大的偏移,是什么呢?原本应该发生在万历二十五年六月份的皇宫大火,没有发生,刘铮并不记得准确的日期是多少,他只记得是六月份,也记得发生火灾的三大殿是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

    可在刘铮等发生大火的情报一直等到七月中旬都没有等来,那会儿刘铮有过一次焦虑,可后面不断传回来的朝鲜战场上的消息,让他以为历史的惯性修正了这次偏移,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来,不过他也有过分析,认为这不是一次修正,而是蝴蝶翅膀并没有把风暴刮到朝鲜去。

    这次,这一次,刘铮彻底的知道,历史的轨迹是真的改变了,正在向着他不知道的未来缓缓的前进。

    正月里收到了朝鲜战场传来的消息,明军迎来了一次打败,这次大败是历史正轨上应该发生的事情,而且没有发生什么偏差。

    正月初九邢玠上了疏奏,言御倭策,这份疏奏的内容很快就传到了刘铮手里,在这份疏奏中就开始出现偏差了,原本奏折中应该出现山东总兵李成勋领水师在登莱两地防守的同时,伺机援助朝鲜海军抵挡日本海军,可奏折中丝毫没有提及,不仅如此,原本奏折中出现的让保定总兵移师天津,固守内地,以防倭寇骚扰我过沿海之地,这事儿也没了,

    没了这两条,却多出来了一条,命令李如松驻守辽东都司,并派兵驻守广宁卫以及大宁,同时还有一条就是调京营入住永平府。

    这一巨大的变化,就让刘铮心中有了非常大的不安,不安的来源就在于疏奏中明确的指出了让李如松驻守辽东都司不得擅离。

    若李如松不擅离去追击蒙古人,那么李如松还会死吗?若李如松不死,皆是朝廷派李如松来剿灭他,那他就算能胜了李如松,也是惨胜吧?

    刘铮当时正觉不安的时候,历史的轨迹貌似又有往回纠正的意思了,丁应泰弹劾杨镐的奏章到达了京师,杨镐可是沈一贯的人,沈一贯力保杨镐,张位要往死里整杨镐,用杨镐牵连到沈一贯身上,两边可以说几乎打破头了都要。

    可在这会儿历史又一次出现了偏差了,原本这会儿在家休养的赵志皋会出来和稀泥,把这件事儿彻底的平下来,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的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