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的冬天,莫明的阴冷。
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
也许是南方的河流湖泊实在太多,寒风带着潮湿浸入骨髓,那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寒意似乎要浸入骨髓。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么情感、什么雄心都会被寒冷冻得退缩。
孙权已经被刘备全面压制。
长江以北的地盘尽失。长江以南的丹阳、吴郡、新都、会稽也尽入刘备之手。
孙策留给孙权的大好江山损失近半,若不是周瑜带着孙坚孙策留下的一众老臣拼死抵抗才让刘备没能攻入鄱阳郡,怕是孙权现在应该想着如何保命了。
地盘的损失去孙权来说还不是打击最大的。最重要的是刚刚倒向孙策没几年的吴郡陆家倒向了刘备。
刘备苦心经营的好名声帮了他。不管他的仁义是真是假,被民众传开了那就是真的了。而当初曹操为了让刘备帮他对抗袁绍而邦他弄到的“皇叔”之名,此刻可是帮了他大忙了。以刘备收买人心的本领,再加上一个被皇帝承认了的皇叔之名,让他在收服士家这心时占得了不少的便宜。
也许是他自己本身出身贫寒之故,让他更加懂得士家大族在这个社会的重要性。所以从他进入青州开始他就一直努力地拉拢各地的大家士族。就象广陵的陈家,现在完全成了他的支柱。
如果陈登代表的陈家是他的左膀,那么现在投来的吴郡陆家便成了他的右臂。
因为陆家也为他提供了一个旷世奇才——18岁的陆逊。
skbshge
第310章 谁说刘备不好色()
从平原到会稽,刘备的地盘也不小了。而且他所占据的盘虽然不如曹操的地盘好,却也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至少也是人口比较集中的。
华东平原,从来都不缺人,而且是粮食的高产之地。
孙权的战略性撤退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可问题出在陆家倒向刘备后,刘备带人直捣孙家老巢富春,捉了孙权没来得及带走的家人。
孙家一屋子女人,各个国色天香。
孙坚娶吴氏姐妹花一对。吴太夫人生四子,孙策、孙权、孙诩、孙匡,孙坚死后,郁郁而终。所以孙权、孙诩、孙匡三兄弟便由后来的吴国太,也就是吴太夫人的妹妹抚养长大。吴国太为孙坚生子孙朗,女孙仁也就是后来嫁给刘备的弓腰姬孙尚香。
吴夫人虽然辈分很高,但年纪其实真不大。准确来少他应该与刘备年纪差不多。四十左右的贵妇人,气质优雅迷人。
孙策遗霜乔氏,史称大乔。能够流传千古的大美人儿,似乎不用太多的笔墨去描述。夫君早逝留在眉宇间的忧伤,我见犹怜。
萝莉孙仁,小字尚香,才十岁。长得很水灵,由于父兄的死,让她从小不爱红装爱武装。小小年纪,弓马娴熟。
刘备年近四十,娶妻甘氏,妾糜氏。仅得一子刘禅。
也许历史上的刘备的前半生过得实在坎坷,不是他想重友轻色,而是他除了以真性情打动关张等人,实在没有其他本钱。也难怪会得而复失许多人才,如一开始就跟随他的文武全才田豫,如泰山名将藏霸,如广陵大才陈登……为什么会离开他?因为他确实穷到让人看不见希望。
说什么“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看似豪气众生,实则没办法呀!文人太理智,士族太现实!如果连几个武将都呼悠不了,那他也确实不够格在这乱世杀开一条血路了。
事实证明刘备确实是一号人物,大家都说诸葛亮智绝天下,难道他不是被刘备算计了一辈子,致死方休?
就象诸葛亮认为刘备礼贤下士,仁德爱民一样。待他根基渐稳,羽翼渐丰,刘备作为君主,自有王霸之气露出。
同样的道理,刘备不好色不是因为他是直的,也不是因为他对自己的两位夫人有多专情。而是条件不允许!
而现在的刘备,日子再也没有过得那么战战兢兢,手下文臣武将各施其职,一切都让他的地位与成就远高于历上的那位。从他在青州站稳脚跟后,除了被吕布算计过外,再也没有跑过。至少已经没有理由叫他刘跑跑了!
所以,当他看到孙策遗霜大乔时,眼晴亮了!
这个细微的举动被一直跟随在刘备身边的孙乾看在了眼里。
孙坚的老婆再美他也不能想,因为孙坚是广得天下认可的英雄。若对吴夫人不敬,可能会引起大量江东猛将及注重德望的士族的不满。
可大乔不一样。小媳妇儿才二十不到,你让她为孙策守一辈子活寡也太残忍。何况这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关系――政治联姻。以达到收服江东群臣的政治目的。
孙乾的智慧也许不那么强,但他的辩才却是无双。
主意自然有人出――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陈登。
有谁知道算计孙策之事与陈登有关?
再算计一个女人需要废太多神么?
都是俘虏,能得善待便已不错了。
刘备是好面子的,虽然他想,他也知道孙乾在下面搞小动作,但他装作不知道。
孙乾纳陈登计,向吴夫人献上大礼,为刘备求亲大乔。
为什么向吴夫人下礼而不是乔父?这里面文章很大,因为就算孙策死了大乔依然是孙家的人。如果吴夫人同急意了,就等于孙刘联姻。这战争的走向也就有了不同的意义了!
儿子跟女婿打架,输赢都是自家的事,至少不会灭门断种,留下一丝香火是没问题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刘备明显是优势一方!
不从的结果就是刘备会孙权赶尽杀绝。那就不是胜负的问题了,而是富春孙家经历了孙坚孙策父子的风光后,可能会永远消散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就象袁术……
孙乾的要求很简单,要吴氏收大乔为义女并嫁于刘备为妾!
吴氏一开始很坚决,从不!誓死不从!
大乔只不过是孙策之妾,地位并没有那么高,只是这事关系到孙家名誉,吴夫人不得不慎重。
不过,温婉如玉的大乔最后也没逃过命运的摧残。
大乔是深爱孙策的。
孙策英年早逝,带走的还仅仅是大乔的爱,还留下一个尚在襁褓的孩子――孙昭。孙昭不是大乔的孩子,是孙策发妻所生。但是孙策死后发妻也因悲愤过度,留下孩子自杀身亡了。
最爱的夫君留下的唯一血脉,也是大乔活下来的唯一希望。
但是……
孙昭也成了俘虏,还有孙策的妹妹和母亲。
只有她可以救得了这一家人!
政治婚姻,从来都无从选择。
何况在这个视人命如草芥的乱世?
何况刘备的眼神中有那么狂热的执着?
所以大乔答应了!
这里面也有他父亲乔老的功劳。没有哪个父亲愿意着自己的女儿为一个死人守一辈子寡,就算那个人是王侯将相。
刘备的前景明显强于孙权,孙策可以从战俘中强娶大乔,刘备为什么不可以呢?
大乔的条件是要刘备放走孙家老小三十八口!
可是,她太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
刘备将孙家老小软禁,只给予能糊口的口粮,以此要挟孙权,以迫孙权投降。
女人可以想,但绝对不能影响战略!想拉拢江东群臣,却也不能寒了自家兄弟的心!
局势一片大好,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这大片的江山?
好说不听,只是当着乔老说了一句:备奉旨讨灭袁术残余势力,岂可因私废公?明日发兵,继续收复被私自分割的大汉疆土!若遇反抗,格杀勿论!
这话说的,孙家成反贼了!
谁让孙坚孙策先后从于袁术呢?
谁让袁术僭越称帝呢?
孙坚为私杀荆州刺史朝庭没追究并不代表他是对的吧?孙策抢刘繇的地盘是代表谁?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孙家的命运已经有一大半握在刘备手中了。
skbshge
第311章 分歧()
大乔还是嫁给了刘备,刘备也放走了吴夫人、孙尚香和孙昭。
其他的孙家子嗣则扣为人质。
放吴夫人,是想告诉孙权我是尊重你孙家的长辈的。
放孙尚香是因为这个小萝莉实在太捣蛋,留着难侍候。
放孙昭的用心就不一样了!这江东的天下是他爹打下来的,他再小也是那个最有资格继承的嫡长子。就算现在孙权大权在握,相信也一定有人愿意追随孙策的儿子。
所以,放孙昭回去,也是为了给孙权内部制造矛盾。
有谋士相随的刘备,做出来的事也多了几分深意。
孙权是矛盾的,他母亲吴夫人天天哭闹着要他救自己的兄弟们。
救人?怎么救?放弃手中的权利?
这可是他的父兄用生命换来的地盘,是孙家的荣耀。
最重要的是很大一部分是周瑜和他哥孙策一起打下来的。
现在他的新势力还未成型,军队大部分握在周瑜手中的。
也就是说,就算他愿意投降,周瑜和那一众老臣愿意吗?
还有,一直支撑着他走上权利颠峰的张昭呢?
事实上,以张昭为首的一众文臣并不介意孙权降于刘备。
士族大家想的更多的还是自身家族的利益。
何况,刘备对士族的待遇是很好的。
在大汉的传统制度模式下,确实没有比刘备做的更好的。
所以他才仁名远播。
因为他在东边站稳了脚,最主要他平定了青州的黄巾,安抚了强如藏霸、管亥之类的悍匪。保全了士家利益的同时,也收服了流民的心。
所以他是成功的!
而且他的成功是打出来的。
刘备落魄的家庭背景让他很容易获得穷苦出身的猛将们的亲睐;他对自己皇室后裔的定位和对士人的推崇又广得士族支持;对百姓的宽容与仁爱让他顺利的接收了黄巾军和大量的流民。
除了减少税赋和放宽刑法,他治下的地盘一律沿用汉例。
这一点深得青徐名士认同。
不得不说刘备靠上孔融这个贵人是他走得最对的一步。没有孔融推荐的华歆等名士的顶力相助,他能不能撑到陈珪陈登父子相投都很难说。
事实是一个人倒霉的时候别说有人愿意帮你,不踩你几脚都算是对你好的。当然一个人顺的时候也会好事一波接着一波地出现,刘备深得民心后不但有武将纷纷来投,而且有士族源源不断地为他提供人才储备。
孙策不死,刘备可能会被困死青州。曹操也许会纳戏忠临终之计合袁绍而灭刘备。三国之势也会更加迷离。
但权势的争斗从来都不只是明刀明枪的战争,背后的肮脏从来都令人防不胜防。
孙策太刚,刚则易折!
孙权是一个好的权术家,可他太小,又想得太多。他不敢太重用孙策留给他的班底,他认为那一众老臣亲周瑜更胜于他,所以他必须培养扶持自己的亲信。
你不能说他是错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没有人愿意做没有权利的傀儡主公。
只是,时间已经不允许他完整地完成这个权力过渡。
历史上的曹操不能南北兼顾,刘备犹如丧家之犬,刘表的不作为,让他可以稳稳当当地按手父兄留下的一切。
可这一次刘备早早地算计,让他无所适从。
而孙偏偏忍不住要防备北边的刘琦。
如果刘备没有过江,也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可惜没有如果!
事情已经发生了!
过了江的刘备大军势不可挡。
江东多水,并不是说江南的人都生活在水中,船是生活必须品。
华东平原呢!湖泊虽多,却一样没法建城;河流密布,却跃马可过。没有了长江天险,一切变得那么普通。普通到刘备占了那么多地盘,根本没多大战损。
外事不决问公瑾。
可孙权一开始拒绝了周瑜尽出柴桑水师抢占长江水道,将刘备困在江东变成孤军的提议。他认为刘备追杀袁术,兵力不多,只要组织吴越大军便可将其逼回长江北岸。
当徐盛的淮南水师开入长江,拱卫了秣陵;当田豫带着管亥等人领着膘悍的青州步兵踏上了吴郡的土地时……
一切都已经来不急了!
刘备的大军难以攻入鄱阳郡,也证明了江东子弟并非无能。只是统帅的问题!
一帅无能,累死三军!
孙权不是孙策,他没有能力领军大杀四方,他提拔的小将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洗礼,还达不到运等帷幄的高度。
事实证明,能够挡住刘备的只有周瑜。
只有孙策留下久经战火的老臣们!
那么,问题又来了。
孙权到了鄱阳,谁才是江东大军的掌权者呢?
每个圈子都有奸有忠,有直率有诡诈。
武将们可能只是一心想保住老主公孙坚、前主公孙策的基业。
可文臣心中难免有所猜忌。
周瑜的权利太大了!
孙权调不动的兵他能调动,孙权请不动的老将他能请动……
可面对主公的基业和主公的家眷时,该如何决择呢?
孙权还没到后面为了江山可以牺牲妹妹终身幸福时的那种狠。
鄱阳城中争论不休。
以周瑜为首的江东老臣子们当然是主战的,从跟随孙坚叱诧疆场以来,从南打到北,再由北打到南,从来没有人敢小看这一群人,这群江东猛虎。这里面有许多人是认识刘备的,老将们都不喜欢阴柔深沉的刘备。他们心中的英雄是孙坚般的猛虎,是孙策般的霸王。他们宁可战死,也不愿意投降。
以张昭为首的文臣们却主降。习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追随孙策平定江东是为了什么?只不过是为了在这乱世拼下功名,光耀名楣罢了!不论是谁家的谋臣,一开始肯定是不会想着造反的。不论打下多大的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