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昭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末昭宗-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月光之下,它是那么的醒目,仿佛是动物的犄角从地下猛穿出来。

第56章 李晔的烦闷() 
“水,圣上运用仙法给咱们变出水来了。”

    这话也不知道是那个倒霉蛋说的,瞬间就传遍全场。

    激动之余,百姓们纷纷吼叫道:“万岁、万岁、万岁。”

    “卧槽!”看着面前的喷泉,李晔也惊得合不拢嘴。

    他并没料到,地下水的压力有这么大,竟然喷出一丈多高。

    “呼呼。”

    渐渐的,出水口越来越粗,喷泉的高度也随之下降,最后终于回到水面之下。

    借着月光的照明,李晔发现泉水的直径大约在40厘米上下,和木桶的直径也差不多。

    他转头对杨旭说道:“杨师傅打得好井,今后也多多努力,让皇庄的百姓不在为吃水发愁。”

    杨旭连忙说道:“圣人,这口的水井只能用于灌溉土地,却不适合饮用。上好的饮水井是渗井,经过砂石层层清洗,水质会变得无比清冽。将井底铺好,再蓄养几条鲤鱼,即可防治水垢、水虫,如此便有一眼好井可用。”

    李晔好奇的说道:“原来打井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杨旭笑道:“圣人,一口井最重要的就是铺底,竹木最次,砖石稍好,青石为上,黑铅最极。圣人,用黑铅铺的水井不会滋生水虫、水垢,而且味道格外甜美。”

    “蒲青的水井可是用黑铅铺底?”李晔的冷汗都下来了。

    虽然在蒲青的时间不长,但他们一直使用原有的水井。

    如果这些井也用了黑铅铺底,那不是和吃长生不老丹一个意思。

    杨旭一脸鄙夷的说道:“圣人,黑铅价格昂贵,铺一个水井至少需要百余贯。周边乡民贫苦,还有谁家用得起?据某所知,只有宫中、寺院、官宦人家才有修造。”

    “呼!”得到这个结果,李晔长长的吐了口气。

    他做梦都想不到,穿回大唐连吃井水都可能吃出人命。

    心有余悸下,李晔说道:“明天带人清查蒲青的水井,发现有黑铅铺地的,一定要把铅块全数取出,还要将水井填埋,永远不得使用。”

    杨旭愣住了,问道:“圣人,这是何意?”

    李晔严肃的说道:“黑铅有剧毒,会要人命的!”

    “啊!”杨旭的嘴张得老大,他可磕磕巴巴的说道:“不能吧,这可是老辈传来下的。”

    李晔摇头道:“连水虫、水垢都不能生产,人喝了会是什么样子?你再细细想想,黑铅水井有养鱼的吗?”

    杨旭楞了一下说道:“黑铅水井不生水虫、水垢,再养鲤鱼也没有用处,自然没有人会放养。圣人说得如此笃定,某会去找黑铅水井试试。”

    李晔说道:“写一份正式的报告上来,时间、地点、实验对象都要写清楚。如果不会,可以到工坊那边借人。一旦得出数据,朕会发10贯的奖金。但在此之前,你们先调查蒲青水井是否有黑铅,其后是整个皇庄的水井。只要有所发现,立刻将铅块都挖出来。”

    蒲青的水井他能说了算,其他的村落就得看百姓的意思。

    随意填埋水井,只会惹来大乱子,就像明末官府推广马铃薯的种植一样。

    明明推行下去就能有效缓解粮食压力,结果引发的是一场民乱。

    “小的领旨!”杨旭虽然有所迟疑,但还是接受了命令。

    李晔又说道:“杨师傅,皇庄土地将近百万亩,其中的很大部分都是看天田。怎么修筑水井,也该制定个计划出来。如果不能规划全部,那就从这六里铺开始。”

    杨旭皱着眉头说道:“圣人,打井之事其实不难,只要找到水脉,在洛阳铲的帮助之下,某保证5天开一口井。不过水脉有强有弱,自流井只占其中少数。而那些渗井下挖的深度都在一丈以上,如果用水桶灌溉田地,恐怕也是杯水车薪啊!”

    李晔笑道:“这个不用操心,只要你开挖出水井,朕自有办法将水吸到地面上。不过,朕也有一点要求,开挖的水井必须及时上报,并在地图上表明位置,出水的水量也必须记录在案。”

    杨旭的眉眼立刻耷拉下来,他磕磕巴巴的说道:“圣人,小的只会挖井,不知道出水量如何计算,还有地图……。”

    李晔耐心的说道:“工坊有尺子,你确定水井的直径,一炷香的时间,水位上升多少,就可以算出出水量。”

    杨旭还是茫然的摇头,说道:“这个太难了。”

    李晔叹了口气道:“把水井直径,一炷香的时间水位上升多少记录下来,这个总没问题吧?”

    杨旭想了一阵,才艰难的点下脑袋。

    看着他的不知所措的样子,李晔心里头一阵烦闷。

    “前进半步是天才,前进一步就是疯子。”

    在后世,谁把这句话抬出来,一定会被吃瓜群众喷到生活不能自理。

    他也不想想,起点、创世的男主角,有那个是只进一步的?

    往前四、五十步的都叫保守!

    非得把目标定到星辰大海,才算是红旗下的新青年。

    但现在是公元888年,如果李晔的表现像暗夜的葛优那么明显,命也就差不多到头啦!

    “是该培养一批马仔了。”李晔暗暗的想道。

    唐中叶以来,老李家的钱袋子一向都有问题。

    焦头烂额之下,皇帝们最为倚重的就是理财小能手。

    为了选拔人才,“十部算经”成了国子监的功课,也成了科举考试一科。

    进京的明算科举子,多多少少都有些数学基础,只要给他们灌输后世的知识,立刻就能派上用场。

    那些水平一般的,可以进财务局、银行、农业局做办事人员。

    水平出众的,将会留在学校,一来是培养更多的学生,二来还可以继续研究,以推动其它学科向前发展。

    “先办一所专业学校,就叫安华理工大学吧!”

    儒生已经被彻底的PASS掉,因为他们既不愿意是用鹅毛笔,也不愿意从左到右书写,甚至还把下发的数学课本烧掉。

    不仅如此,还有人跑到文庙大哭一场,直斥昏君败坏祖宗之法。

    得到消息的李晔是大光其火,甚至也想学学我大清的明君,把那几个领头的混蛋统统砍掉脑袋。

    想到这些,李晔胸口燃起一团怒火,他恶狠狠的说道:“老子是要坐在在纪念堂接受万人敬仰的。而你们这些蝼蚁,只配跪在门外任由世人的唾骂,等着吧!”

第57章 昭应城的改变() 
“最新模拟考卷,3文钱一份了。上一次考试90分者,可凭成绩单免费领取。”

    如今的昭应城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冷清,满街满巷都是应试的举子。

    不只有明算科的,还有明法、明医,以及准备浑水摸鱼的进士科举子。

    “来一份卷子。”

    郑遨不舍的掏出3文钱,这还是昨天挖水渠赚的,可转眼之间就成了薄薄的几页纸。

    他刚刚挤出人群之外,就被一个人拉住了。

    “郎君可要这期的模拟试卷,都是鹅毛笔抄的,只需1文钱。”

    郑遨摇头拒绝了。

    手抄试卷确实便宜,但不能参加安华理工大学的评分。

    按照规定,三次考评缺席、不及格的学生,都会被黜落学籍。

    虽然不会被赶出昭应城,但学生所能享受的优惠也将取消。

    比如免费住宿、3文钱一天的伙食、昭应图书馆的入门权。

    尤其最后一项,可以不花钱看天下图书,这才是郑遨最最珍视的事情。

    “今天是挣点生活费,还是到图书馆看书?”

    学校有派工单,只要学生参加劳作,会按照表现发放纸券,有1文、5文、10文三种。

    昨天郑遨挖了一天的沟渠,虽然落得满手水泡,但也得到了8文纸券。

    这可以去商店换2斤粮食,也能在食堂大吃1顿,或者到澡堂用1文钱洗个干净。

    但郑遨想了一阵,还是把纸券换成了学习资料。

    “今天且去读书,明日去接派工单。”

    也不知道是谁定的规矩,在安华理工大学读书,劳动分也是重要的考核标准。

    一次派工单算1分,每月只要有8分就可以过关。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会做到20分,在购买学习用具的同时,还能让日子舒服一点,何乐而不为呢!

    “郑兄,上次的考卷没过90分?”

    就在郑遨赶往图书馆时,遇到了同宿舍的柳炬。

    这家伙是河东柳家的人,刚来的两天还有些倨傲,接连碰壁以后才老实下来。

    郑遨叹了口气道:“82分,把几何题全做错了,后来看李华的试卷,才知道错在哪儿。”

    李华是个神秘的存在,每次考试都能拿100分。

    如今的昭应城最有名的就是此人,所有的举子都想结交他,可是查来查去也不知道是何方神圣。

    柳炬也叹了口气道:“在家的时候,所有人都说爷爷天纵英才,考取状元易如反掌。到了这昭应城才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上次考试某才62分,差点落个不及格。看来还得努力,否则要跟不上了。”

    他本来是进士科举子,策论写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要不是遇到国丧,今科一定能考取功名。

    但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老头子非要让柳炬改学明算。

    柳炬确实有一点底子,但昭应城的算学却和《算经》大不相同。

    接连考了两次0分以后,他已经收起那份傲慢,一颗心的扑在学习上。

    两人一路说着,来到了昭应城的图书馆,这儿本来是县衙。

    不过皇帝大笔一挥,县太爷就搬到城外。

    经过工匠的连日抢修,原本破旧的衙门也焕然一新,成了举子们最为集中的地方。

    “借书证。”

    县衙门外坐着几个巡警,在验看证件无误后,又将它递还给郑遨。

    就在他们两人准备走进大门时,为首的巡警说道:“两位郎君,蒲青又送来百本图书,其中有校长亲笔抄写的物理、化学。从下月开始,它们也将加入考试范围。”

    “啊!”郑遨、柳炬都是大吃一惊。

    光光是算术一门就已经让他们吃力,再加上两门功课那不是要命!

    但现在不是叫苦的时候,两人加快脚步来到借书室,发现看书的人并不多。

    “呼!”郑遨松了一口大气。

    最近天气干旱,到处都招募人手修理水渠。

    因为待遇优厚,举子们大多都去挣纸卷了。

    只有晚上,这儿才是人山人海,白天反而有些冷清。

    “物理、化学,某各买一本。”

    图书馆的图书也对外销售,价格一般在5文钱上下。

    虽然有些昂贵,但举子们也不敢吝啬。

    没办法,借书的人太多了,要是排队还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到手。

    还不如直接买一本,一有闲暇就可以观看。

    “两位郎君好运气,某这里也只剩最后两套,其余的恐怕要后天才能运抵。承惠,一共10文。”哪位借书员笑着说道。

    郑遨拿起那本《物理》先不慌着打开,而是对着书面深深的嗅了一口。

    这种油印书带着一种香味,嗅了会让人觉得满心喜悦。

    可惜的是,翻阅的次数多了,香味就会散去。

    所以每次有新书到来,借书室里都是吸气声。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儿聚众吸食“五石散”。

    “郑兄,这书印得越来越好了。”

    柳炬也爱不释手,翻看几页之后,就把书紧紧的抱在怀里,仿佛是搂着家里爱妾一般。

    郑遨恋恋不舍的把书本从鼻子面前拿来,只见淡黄色的封面上,有两个大大红字“化学”。

    接着是一幅画,上面还有不少瓶瓶罐罐,也不知道有什么作用。

    他翻开看了一眼,就再也挪不开眼睛。

    什么叫做化学?

    空气的成分。

    水的组成。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郑遨一边看书,一边喃喃自语。

    很多问题已经在脑海中盘旋了十多年,今天终于有了结果。

    就在他满心欢喜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咕噜噜”的声音。

    郑遨扭头一看,只见一个学生正在往水里吹气。

    随着水泡越来越多,那一杯清澈的水慢慢的变得浑浊。

    有人立刻说道:“石灰水果然变浑浊了,看来咱们呼出的气流里面有二氧化碳。”

    但立刻有人反驳道:“万一是气流将水搅浑呢?”

    周围立刻陷入寂静,但很快就有人说道:“那还不好办,用竹子做一个唧筒不就知道。”

    很快就有人拿着竹筒进来,稍稍改造之后,一个唧筒就已经做好。

    “咕噜噜。”清澈的石灰水中,冒出了密集的气泡,但是那杯水却没有变浑浊。

    “神了!”周围的学生同时叫了一声。

    有人立刻说道:“这书是谁写的,怎么知道这许多的东西,难道是生而知之的圣人?”

    郑遨连忙翻开化学,只见作者一栏写着四个字“五考三模”。

第58章 规矩要变了() 
夜色深沉,李晔却没有一点睡意,依旧用手里的鹅毛笔写出了一行又一行的文字。

    “噗!”

    正在聚精会神的时候,桌上的烛火轻轻的摇曳了几下。

    接着就有人走到桌前,小心翼翼的说道:“圣人,物理、化学课本已经运到昭应城。拿到书的举子骚动了一阵,但做了几个实验之后,便再无异议。”

    “呼!”

    李晔暗暗吐了口气,将手里的鹅毛笔放下了。

    “黄靖,除明算科举子之外,其他人有什么反应?”

    那两本书是削减过的,比初中课本还要简单。

    可即便如此,还是超越了整个时代,会遇到多大的反弹,李晔也估计不到。

    为此他命令黄靖密切监视,一有结果立刻上报。

    “圣人,明法、明医的举子并没有异议,进士科的人看到实验结果也哑口无言。只有那几个老儒在咆哮奇技淫巧,但附和的人不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