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争夺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争夺录-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徐云龙的礼单上,有韩若冰家族,鞠文嘉家族,乌永昌家族等一批突勒的大家大族,是勋旧派的核心成员,他们不能有事情,不然儒臣一派一定不会客气的。

    陈彧出生于武将家庭,但是从小好文不好武,但是对儒家经典并不感冒。陈彧读书是博览诸子百家,他儒墨道法,取长补短,知行合一。因此陈彧对儒臣一派可以说是有一些厌恶,加上鞠文嘉的关系,那就是敌对了。

    儒臣一派以张厉为首,他们强调儒家传统道德,忠君爱国,清正廉洁。自然最看不起那些收钱的人。所以陈彧希望郝连宗真维护一下徐云龙,不然儒臣一派必定会在打倒徐云龙的时候对勋旧一派动手。

    郝连宗真其实也算勋旧一派,因为他不是科举出身的读书人,虽然他没有收钱,他与儒生关系也挺不错,他的幕府里面也有一些儒生,不过投桃报李,因此在徐云龙问题上,郝连宗真最后还是请求郝连焘慎重,郝连焘对于郝连宗真的意见很重视,这才没有听从张厉和刘政的建议,免去徐云龙的官职。

    本章完

第275章() 
勋旧派与儒臣一派不和,这其中就会有斗争,首先是围绕百卢国问题,后来逐渐到了大乾大突勒国自己的朝政上。

    儒臣一派希望郝连焘扩大科举规模,这样可以为大乾大突勒国招揽更多的人材,但是勋旧派对此并不在乎,最终郝连焘没有听从儒臣一派的,毕竟就算在燕云与辽东之外的地方开了科举,恐怕以现在大乾大突勒国的情况,参加考试的也在少数。

    后来,儒臣派又上疏劝谏郝连焘,不要再四时捺钵,应该在都城好好呆着处理政务,也被郝连焘驳回。

    其实郝连焘对于儒臣派里面的一些人,也并不喜欢,他们之中有一些人从内心来说,根本看不起突勒,时常想的是中原,只是如今迫于无奈,才在大乾出仕做官的。

    哪怕是张厉,虽然他是郝连焘的老师,也的确忠于大乾,但是他极力鼓动郝连焘完全按照中原的方式统治国家,变更突勒旧俗,甚至不要突勒人说突勒语,自然不会被郝连焘接纳。

    在燕京,冯可道与张厉分属于勋旧派和儒臣派,两个人在政务上合力,在许多问题上却有分歧。如今两个人也已经老迈。张厉更是老迈了。于是新的一轮调整开始了,张厉升任开府仪同三司,算是半退休,不再担任右丞相。

    而右丞相一职由韩若冰之子韩六符接任,此前他担任平章政事。而陈彧也加平章政事的头衔,依然准许参与机务,虽然不是执政八大臣之一,但是因为郝连焘信任,而可以参与核心事物的讨论与决定。

    段文成和冯可道也同时担任平章政事,贺兰羽之之为参知政事,再新提拔宗室郝连卫辰为参知政事。

    张厉品级很高,但是没了实权,尚书省也有所谓的八大臣,尚书左右丞相,两位平章政事,两位参知政事,还有尚书左右丞,其中左右丞相是勋旧派,平章政事一个是勋旧派,另外一个至少也是勋旧派的朋友,两个参知政事同样也是勋旧派,左右丞一个是鞠文嘉旧部,一个是康知古旧部,算是勋旧派外围成员。

    在朝廷层面,八位宰执大臣,北南府宰相,北南枢密院使,北南夷里堇,尚书左右丞相,更全部是勋旧派,力量如此强大,张厉叹息,恐怕儒臣一派还需要多努力啊。

    张厉看着朝廷的局势,才想起老朋友朴承休说的徐云龙不难对付,难对付的是他背后的人。

    虽然看上去都是勋旧派,但是这里面有郝连宗室,也要草原其他部落的人,中原人里面也有世家大族以及寒门学子。郝连焘是知道平衡之术的。

    其实中原也是如此,自古以来都是儒表法里,所以像张厉这样的大儒永远是朝廷的标杆,但是不能让他们去管实际政务。朝廷还是需要做实事的大臣,尤其是乱世之中,因此郝连焘把儒臣大部分放在翰林院,国史馆,国子监等机构之中,具体政务还是让办实事的人来吧。

    草原历来是一个讲究实力的地方,千年以来,无数部落称霸草原,最后又被消灭,虽然其中过程各有不同,但是都是贯彻一个原则,谁胳膊粗,谁就是老大。

    草原从来没有忠君爱国一说,因为草原之上没有中原那样严格的君臣和上下级关系,因此经常火并。郝连旻当年接受韩若冰的建议,将可汗变为皇帝,就是想要建立像中原那样的体制。

    这也是郝连焘需要的,因此郝连焘需要儒家的忠君爱国,他也要成为儒家说的仁义之君。但是做起实际的事情,还是要务实的。

    这一点鞠文嘉就很好,鞠文嘉出的主意从来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主意,都是许多的阴谋诡计,但是实用。因此郝连焘还是需要这些实际的人处理政务。

    政治场是黑暗的,充满阴谋和算计,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这个道理,大魏末帝朱宏贞以来,已经被无数人所证明了。这也是这么多年以来,这个天下的一般政治规则。

    在这政局之中,世人往往寻找正义,但是无论乱世还是治世,但凡明白事理的人,都知道永远不要在政治之中寻找正义与公平。儒家所谓的仁义道德,更多的时候是统治者的口号而不是理想。

    但是儒家的礼与法家的法所结合而形成的礼法确是统治者最心爱的东西。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是郝连焘想要的,郝连焘并不想让儒家的仁义道德束缚自己。而是希望以法家的法律去约束他自己治下的百姓。

    陈彧明白这一点,他们都知道这才是常态。儒臣只能是标杆,一个永远的标杆,一个不能改变的标杆。但是这个标杆是给百姓看的,是给底下人看的,而不是给皇帝看的。

    儒表法里,王霸道杂之,这才是中华的政治传统。以王道教化万民,以霸道统治万民。所以张厉许多的想法注定只能是理想,因此郝连焘最后让他改换了工作,让他去著书立说,但是朝廷的事物,就不让他管理了。

    这个时代更需要的是霸道,是一统四方的霸道,如果没有一统四方,何来的对百姓如沐春风的教化。仁政的前提是这天下是自己的,不然只能是阴谋与诡计,绝没有仁义与道德。

    仁政只是专制的一块遮羞布,皇帝已经获得了天下,为了美化他的专制,他要成为一个仁君,当然有些时候,口号喊多了,影响也就大了。

    不过郝连焘不是那些中原的很多,在他而言,他现在主业不是仁政,而是统一。因此他不能成为张厉想要他成为的那种皇帝。统一之路,充满危险,稍有不慎,玉石俱焚。

    天下的百姓已经苦于战争了,但是谁也不希望自己是被统一的。这个时代只有实力可以证明并且决定一切。修德政,不会让其余人归附于自己,必须雍实力才可以赢得天下。

    所以郝连焘虽然听取儒生的建议,整顿吏治,反腐倡廉,也放宽了刑法,但是儒臣要他彻底转向文治,转向儒家那一套的东西,对不起,郝连焘不会的,整个中华历史也从来没有转向去过,儒臣的梦只能是永远的梦,治理天下,需要的还是陈彧这种务实的人,而不是光会喊口号的。

    本章完

第276章() 
陈彧已经将南雍纳入大乾大突勒国的战略之中,虞璟已经成为别人计划之中的一颗棋子。当虞璟得到郝连焘以侍奉兄长的礼节对待之时,飘飘然的他绝想不到十几年后,他和他子孙的命运。

    说虞璟才是中原之主,绝对是郝连焘的违心之语,因为这中原他早已经视作是他自己的,不然又何必与石贵打了那么多次,进行那么多次试探性进攻。

    如今大乾大突勒国军队都在演练攻城之法,就是为了日后攻取中原做准备的。说句实话,突勒人擅长纵马驰骋,这下马攻城的确不是他们擅长的,因此郝连焘把这个任务交给汉军去完成。

    如今郝连焘明白,早已经不只是突勒人的可汗,他是突勒人,北胡人,党弗人,乌浑人的大汗,也是汉人,海东人,象毗人的皇帝。当然随着大乾统治日益稳固,草原上突勒语已经盛行全国,突勒人,北胡人,乌浑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但是郝连焘做为大汗兼皇帝这个身份是不能变得。陈彧对郝连焘说了“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道理。

    是啊,如果郝连焘不能把自己境内所有的人都看成是自己的手足,不信任其中的一些人,那么大乾大突勒国永远没有团结和稳定。有些突勒大臣害怕训练汉军是自掘坟墓,但是郝连焘明白,当皇帝,要有海纳百川的勇气,如果只强调民族之别,那么才是这个帝国分崩离析的开始。

    只有做到亲如一家,才可以团结一致。毕竟大家要团结一致向前看,所以训练汉军,让汉人可以像突勒人一样当兵打仗,这样对于国家的认同自然就高了,再加上忠君爱国的教育,当然还有就是告诉他们,只要立功,照样可以提拔当将军。

    当然如今大乾控制幽云已经三十多年,已经是一代人的时光,新招募入伍的汉军士兵,他们生下来,就是大乾的臣民,自然忠诚度会高很多。

    想想也是,自从郝连旻时代,中原人士已经参与到大乾政权的建设之中,从韩若冰,到康知古,到今天的张厉,陈彧,他们逐渐改变大乾这个国家的性质,把他从单一民族的游牧汗国转变为多民族的有游牧有农耕的帝国。突勒逐渐成为草原之上所有游牧之人统一的称号,大乾成为境内所有民族共同的国家。

    中华因为文化的传播而进一步壮大。陈彧虽然此时作出这个建议是为占领中原,但是其产生的效果却绝不止于此。当然陈彧是讲究利益的人,他许多事情也带有他本人的私心,包括这一次与南雍的联系。

    陈彧出生于江南,他想的是衣锦还乡,当然他还有想的事情就是要证明给他的大哥与二哥,他绝不是一个只会读书,其他啥也不会的人。他要打败他的大哥和二哥,证明他自己。

    郝连焘无疑会给他这个机会,陈彧知道虞璟志大才疏,除了文章诗词写的好,其他的稀松平常。南雍在他的统治之下,根本不会有什么起色,但是捣乱足够了。虞璟,你从我这里夺走的,他日我要你如数奉还。陈彧心中暗暗地想着。

    这里面已经有太多的东西。但是陈彧不知道,他的大哥,二哥都很想念他。如今一个是南雍的很多,一个是统军大将,他们都在追念当年国子监之中那段青春时光。

    三个人高谈阔论,谈论天下局势,又或者一起去郊游。其实陈彧可能真的不知道,虞璟一直在惦念他。虞璟即位已经很多年了,每一次和徐子弋一起喝酒,桌子上总是有三个酒杯,有三副碗筷。

    当年虞昪要取代杜氏的时候,陈彧的父亲是杜氏的老臣,与虞昪关系也不好,因此陈彧判断虞昪当皇帝之后,自己一定郁郁不得志,在思考天下局势之后,他选择离开江南,渡海来到辽东。

    但是这些都没有和虞璟和徐子弋说过,虞璟一直在派人四处寻找自己的三弟,不仅如此,陈家的祖居也一直保留在那里,经常派人去打扫。虞璟写了许多思念陈彧的信,就是不知道该寄到哪里去。

    可以说,如果现在陈彧回到江南,他必定可以官居宰相之位,但是陈彧现在是看不到这一点了。为了不让自己在大乾大突勒国的消息被南雍人知道,南雍使者来大乾的时候,陈彧就呆在自己的家中或者营帐之中,从不露面。

    虞璟时常和徐子弋一起喝酒,每次两个人一谈到陈彧,都带着无限的回忆与思念。虞璟一直以为陈彧可能是因为害怕他家庭的关系,会被自己父亲打击,而潜逃了。但是虞璟已经派人四处寻找,但是都没有消息。

    虞璟后来认为陈彧不出现,是因为自己当时和陈彧一起向杨家求亲,杨家有些左右为难,后来陈彧不知所踪,杨家将女人嫁给虞璟,这女孩就是如今大雍的杨皇后。也许陈彧是气他夺了自己所爱的女人吧。

    说句实话,杨皇后当初面对虞璟和陈彧共同的提亲,也有过犹豫,但是她是真的被虞璟的文彩所吸引,虽然这些年,她也时常思念那个才华横溢的人,但是她越发确定虞璟才是那个要陪她走过一生的人。

    陈彧知道杨氏嫁给虞璟,口吐鲜血,昏过去许久。那是他年轻时候的挚爱,为了杨氏,陈彧曾经把自己关起来,苦练写文章和写诗歌的本事,但是总是比虞璟差一大截。

    也许就是那个时候,陈彧开始对自己的大哥不满了吧。如今自己心爱的女人真的成了虞璟的妻子,陈彧更恨虞璟了。他对虞璟一开始是处处不如。家势不如虞璟,文采不如虞璟,所以陈彧说是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与其说证明给世人去看,其实内心想的是向杨氏证明自己的能力。

    爱情的力量可以鼓舞一个人,但是这股力量到极致也很可怕,尤其是因爱生恨,那足以让一个人疯狂。因为陈彧爱着杨氏,所以如今陈彧可以完全不顾以前的兄弟之情。昔日的兄弟,如今却变成被算计的对象,真的让人痛心,可惜一句各为其主,就可以不顾昔日感情,有时候,这政治就是这样残酷。

    本章完

第277章() 
此时在东番岛上的林经已经登基称帝,取国号为宁,建立大宁王朝。虽说人口只有十几万,精兵还不到一万,但是东番岛上,中书,门下,六部是一样不缺,下辖一道一府三县,三县天子,也是不多见的。

    虽然是一个帝国了,但是大宁王朝的军队更像是海盗集团。毕竟东番岛是未开发地区,因此粮食自给自足有时候也是问题,所以就经常去殷国和许国的地盘抢劫。

    林经不敢去越国,因为他知道越国这些年内外稳定,军队是兵精粮足,因此不好惹。但是殷国是内部动乱,许国更惨,国君无道,民不聊生。因此是大有作为的。

    其实这些年,南许皇帝吕晟的确没干什么好事情。在南许乾和二年,也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