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稍等一下!”
李岩叫住了吴三桂,随之招了招手,李牟从远处策马而来,身后还跟着一个排的兵力,人人的战马上都托着两个小小的盒子,四四方方,悬挂于马背上。
“吴将军,李牟中校会随你一同前往山海关,面见祖总兵等人,他们的身上还携带着一些东西,是我。。。哦不,准确来说,应该是老大送给祖总兵的一份大礼。”
说话之时,李岩的嘴角噙着一抹值得玩味的笑容,颇含深意。
闻听此言,吴三桂楞了一下,看了看李牟等人,个个魁梧不凡,人人散发着彪悍的气息,就是这么一眼,顿时觉得眼前这些人的战力不下于自己。
不得不说,吴三桂虽然年轻,只有二十六岁,但为人处事儿还算圆滑,尽管心中有着某种猜测,觉得李牟等人是在监视自己,还是不着痕迹的轻轻点头,更没有询问是什么礼物,只是平静地答道:“是,将军,就算是不能说服家舅,末将也会将所有人平安的带回来。”
“嗯,吴中校,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李岩满意的点点头,瞟了一眼已经西斜的太阳,进而催促道:“好了,你们早点出发吧,争取日落之前赶到山海关,免得露宿荒野。”
“是,将军!”
霎时间,吴三桂答应了一声过后,策马扬鞭,随着暴喝一声“驾~”,顿时窜了出去,宛若一支离弦的箭矢,当先而行,李牟对着李岩轻轻一点头,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神情,随之紧跟了上去。
京城之内,通往正阳门的一条大街上,到处都是匆匆而行的路人,四散溃逃,不时的还有维持秩序的衙役穿行而过。
这时,一行数十人的人马疾驰而来,穿行在大街之上,迫于混乱的场面,拥堵的人群,不得不放慢了速度,缓缓而行,其中一人对着为首者劝说道:“皇上,凭着咱们这些人马,恐怕刚一离开京城,若是遇到乱军,很容易被俘的。”
“哼~如若再不拼一下,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朕可不想坐以待毙。要是待在深宫大院,就等着乱军攻克京城,打进紫禁城,活捉朕。”
说话之人不是他者,正是经过一番伪装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和王承恩。
然而,无论是怎样的伪装,尽管全都是身穿着百姓的衣服,但一行数十人,还是显得格外的显眼,引得路人频频侧目,根本掩饰不住那股气质。
“可是,皇上,如今这个时候撤离京师,实在过于不智,实在太危险了。上上之策,还是固守城池,以待援军。”
王承恩苦口婆心地劝说着,就差下马跪在地上央求了,看到朱由检不为所动,依旧坚持要立即逃离京城,也是无奈,心中知道,这位帝王早已是心神俱乱,没有了主意,一心只想离开京城。
“皇上,就算是要撤离京城,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啊,不能只带这么一点人啊~!咱们还是回宫吧,好从长计议,从各个城门抽调一些人马,然后再护卫您。。。。。。”
然而,不等王承恩继续劝说,就被朱由检给打断了。
“好了,还有完没完?哎,我说王承恩,你怎么变得如此婆婆妈妈?给朕住嘴,就按照朕的旨意行事!”
说话之间,一行人距离正阳门还有百米,就在这时,随行的一名小太监神色忽然大变,身体都在发颤,一指前方,正阳门的上空,慌乱地惊呼道:“皇上,你看那里!”
顺着小太监的手指看去,只见城门楼上悬挂着三只白灯笼,随着清风轻轻舞动,在空中显得格外刺眼,引人注目,一眼就能看得到。
轰轰轰。。。
炮声轰鸣,不断地在回荡,一行人顿时停了下来,王承恩更是焦虑的喃喃道:“白灯笼,从一到三,分别带着敌情的凶险程度。”
话语一顿,王承恩转过头来,看着愣愣的朱由检,焦急地说道:“皇上,不好了,城门楼上悬挂着三只白灯笼,意味着正阳门的战斗异常凶险,咱们不能再继续前进了,还是赶紧回宫吧~!”
这一刻,朱由检那慌乱的眼神反而变得平静如水,不再那么焦虑的慌不择路,似乎想到了什么,忽然拨转马头,直奔一个方向而去,同时呼喝道:“随朕来!”
万岁山上,在王承恩等人的陪同下,朱由检登高而望,面有苦涩的环视左右,遥遥的看着京城的四周。
日落时分,天色越来越暗。
远望着城外与广宁门的方向,连天烽火,狼烟蒸腾,四散弥漫,厮杀的声音若有若无的回荡在耳畔,朱由检有的却是长叹连连,徘徊无语,神色黯然。
“皇上,还是赶紧回宫吧,如此紧要而混乱的时刻,宫里急需您的主持,只有您才能安抚住皇子、公主和诸位妃嫔他们!”
此言一出,顿时使得朱由检清醒了过来,似乎想到了什么,眸子里的死灰之色化为凌冽的萧杀之意,脸上也尽是狠辣的决绝之情,转身向马匹走去的同时,更是喝道:“回宫!”
第三百九十六章 各方云动()
夜幕降临,农民军忽然就停止了攻势,没有任何的征兆,除了已经进入外城的李家军,其他军队分别停止在距离城墙大概两里的地方。
德胜门外,火光缭绕,星星点点,一队队李家军正在巡逻,游走于各处。
其中的一处营帐之中,李自成巍然的站在那里,面对着众人,正在下达着一系列的命令,等到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之后,这才总结的说道:“一定要记住,今晚凌晨时分行动,”
一语落罢,不等众人回答,似乎想到了什么,李自成的神色一板,声音再次拔高了几分,朗声又说道:“听着,我再次强调一点,入城之后,敢有伤百姓者,杀无赦!敢有掠人财物者,杀无赦!敢有抢人妻女者,杀无赦!”
一句句杀无赦吞吐而出,回荡在大帐里,虽然声音阵阵,没有多少情感波动,却不啻于声声惊雷,在众人的耳边炸响,尤其是那股虚无的杀意弥漫,每个人都能嗅到一丝血腥的味道。
“是,老大,属下一定会谨记和遵守军规条例!”
短暂的沉寂过后,众人异口同声的吐出这么一句话,其中蕴含着某种律动的感觉,配合的极为默契。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某个密室之中,杜勋、王德化、曹化成、张殷等诸多小太监济济一堂,由杜勋分派着各个任务,每个人的神情都是那么的既紧张,又兴奋,期待着的看着杜勋,神情掺杂着羡慕嫉妒恨。
“曹化成,凌晨时分,以火把为信,看到信号之后,立即打开阜成门,迎接李家军入城!”
“王德化,等到其他人行动之时,你与我立即拿着这份假冒的圣旨,率领咱们的可信之人,迅速拿下各个宫门,若是有守卫胆敢反抗者,就以抵御乱军不力的名义,逮捕他们。”
“张殷,大战开始之时,你立即进入宫中,监视皇上的一举一动,不可跟丢了。”
。。。。。。
张府,书房之中,张缙彦愣愣的坐在那里,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而他的幕僚却在一旁不断地劝说,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担心之意溢于言表。
“大人,不能再犹豫了,你今天的所作所为,虽然没有对杜勋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却也将其得罪的死死地,要想再与他和好是不可能了,只能走另一条捷径,唯有将功补过,打开正阳门,迎接刘宗敏所部进城,搭上另一个靠山,才能无惧于杜勋的报复。”
然而,张缙彦依旧是不为所动,静静地坐在那里,发着呆,双眼空洞而无神,似乎在想着什么,嘴唇微动,无声的自语着什么话语,好像魔怔了一般。
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看到张缙彦的反应平淡,幕僚没有一点的沮丧,更没有一点放弃的样子,似乎看出了张缙彦的心中所想,症结之处,不由得心中一动,开始旁敲侧击,走迂回路线。
“大人,好,就算是你死忠,为大明守节,不顾自己的身死,也不在乎家人、族人的安危。可是,您有没有想过?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读书人,不仅要有忠君的情操,不仅要有匡扶社稷的情怀,还要有兼济天下的壮志,以拯救天下苍生和天下黎民百姓为己任。”
说话之间,幕僚放慢了语速,观察着张缙彦的神情变化,看到对方的眼里闪过一丝异样的神采,紧接着又说道:“大人,你不要忘了,京城里还有几十万的黎民百姓,如果放任正阳门的守军誓死抵抗,要是惹恼了乱军,最后苦得可就是城里的居民,遭到殃及鱼池之苦。。。。。。”
成国公府,书房里,烛光闪烁,摇曳不定,在昏暗的光线之下,朱纯臣与陈演相对而坐,小声交谈着。
“成国公,大厦将倾,咱们不可不早作打算啊?”陈演的小眼微眯,狡诈而投机的面孔露出意味深长之色,意有所指的说道。
“哦~陈大人,此话何意?”
问出这句话之时,成国公朱纯臣一副疑惑的模样,不知是真不明白陈演的意思,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就那么愣愣的看着对方,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
很显然,朱纯臣的表现出乎了陈演的意料,完全使得他处于被动的处境,但一想到形势危急,城之将破,就不得不一咬牙,硬着头皮说道:“成国公,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就不来虚的了,明眼人都知道,杜勋这些太监将会有大动作,很有可能就在今晚,要是还没有表示,向李家军示好,一旦他们进城,你我的处境可就非常不妙了。”
说到这里,似乎想通了什么,陈演的神色忽然一松,微微笑了起来,似提醒,又像是自言自语,话锋忽然一转,漫不经心地继续道:“反正下官是平民出身,最后最多就是返回到起点,家资与田产被查抄,没有性命危险,皇亲贵胄可就不一样了喽,那可是闯王重点‘照顾’的对象。”
刹那间,朱纯臣再也无法保持那种老神在在的模样,心里顿时一惊,把持不住了,话语里透着丝丝讨好之意,着急的问道:“呵呵。。。陈大人,你说本公该如何做,才能渡过此难?”
陈演笑了,发自内心的高兴,也没有继续在压着,一听到成国公朱纯臣近乎哀求的请教,立即附耳叽咕叽咕的一阵耳语,并眉开眼笑起来。
锦州,总兵府。
此刻,在亮堂的大厅里,聚集着明廷在辽东的诸多高级将领,其中以祖氏一族居多。
“各位将军,如今之时,咱们的处境可是非常地令人痛苦,前有狼,后有虎,皇太极就在城外虎视眈眈,随时想要攻破宁锦防线;关内,乱军大局作乱,还有清军肆虐,危机到京师之地,到现在还不知道关内什么情况?”
说话之时,祖大寿眉头紧皱,那是一脸的焦急之色,似乎想到了什么,更是不耐烦地说道:“已经半个多月了,没有关内的一点消息,究竟怎么样了?前后后后陆续派出了好几拨人马,打探京城的消息,至今还是杳无音讯,也不知道他们是被清军杀害了,还是被乱贼截住了,真是愁死个人!”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妇女走了进来,大厅里的诸将自动闪开,让出了一条道,并纷纷喊了一句:“见过夫人!”
看着渐渐走近的妇人,祖大寿的眉头皱了一下,眸子中闪过一丝不解之色,轻声地连连问道:“夫人,你怎么来了?什么时候进的城?”
妇人没有理会诸将的问候,径直来到了祖大寿的面前,边走边从袖子里取出一个信封,并将其递了出去,温婉地说道:“夫君,这是皇太极让奴家带给你的。”
第三百九十七章 见祖大寿()
此言一出,顿时使得所有人都是一惊,心神巨震的同时,却无人指责妇人与皇太极是如何联络的,更多的是震惊于皇太极这是想干什么?信里的内容又是什么?
“哼~皇太极好不识趣儿?也不知道是在跟我打马虎眼,还是真的在装傻充愣,前几次的种种,不过是本帅的拖延之策,保存己身实力而已,怎么可能算得上数?”
说话之间,祖大寿冷笑连连,轻蔑与嘲讽之意溢于言表,将书信递给他人之后,更是寒声说道:“自古以来,两军对垒,讲得就是兵不厌诈,皇太极老儿还当真了。”
随着书信的迅速被传阅,大厅里的诸将全都了然,皇太极原来是想劝降,想要兵不血刃的攻破这宁锦防线,进而兵临山海关,与关内的岳托等人里应外合,形成夹击之势,一举占领整个辽东。
“将军,这个皇太极还真是打得好算盘,不知道该说他天真呢,还是蠢?”
祖大弼在这个时候插了一句,粗狂的脸上尽是鄙夷之色,将手里的书信交给旁边的人之后,看着祖大寿的同时,又说道:“将军,还好你能逃脱回来,否则,这锦州可就不保了。一旦锦州失陷,构筑的整个宁锦防线也就随之崩溃。”
在场之中,虽然都是祖大寿的心腹,但不可否认的一点,若是没有祖大寿的历次假投降,委曲求全,与皇太极称兄道弟,宁锦防线恐怕早就不保了,朝廷时刻都要面临着清军的骚扰,在没有长城防线的情况下。
就在这时,一名小兵匆匆跑了进来,边跑边喊道:“启禀将军,城外南门的方向来了一队人马,为首者声称是您的外甥,名叫吴三桂,求见于你!”
似乎还沉浸于皇太极的那份书信的事情,听到小兵的汇报,众人都是一愣,每一个都听说过吴三桂这个人,其父吴襄娶了祖大寿之妹,更是在崇祯二年的时候来过大凌河,随父支援辽东,抵御清军的入侵,那年才十七岁,可谓是英雄出少年!
没有任何招呼的就这么来了,来得这么突兀,在这么晚突然到这锦州城,即便是总兵祖大寿的外甥儿,让人意外的同时,不得不心生一丝怀疑。
“快快,随我一起迎接三桂进城,数年不见,也不知道我这个外甥儿怎么样了?”
说着话,祖大寿大笑连连,抬步就向着外面走去,这一刻,谁也无法看透的心中所想,究竟是因为见到多年不见的外甥儿而高兴,还是因为,终于能够了解到关内的情况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