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理由呢?我们可不能让她产生什么不好的联想。”
杜尚对此嗤之以鼻,伊莉娜何许人也,哪有闲心过问这些许小事。再说,理由这玩意,一秒钟就能想出一个。
“就说为便于和普文尼斯领主府联络采购的,我们总不能每次需要联络领主,就去借用她的特别线路吧。”
走到学校门口时,杜尚突然发现了新大陆。
“好多新生,哈哈哈!我们现在也是学长了,要不去捉弄下他们?”
古德皱了皱眉头。
“还是趁着新生刚到校,组织人去把社团的宣传海报贴起来,多招收些新成员。斯泰瑞,你在学校也算是名人了,我打算在海报里特地这么写:鲁雷工科大学导力系第一位以满分考入的学长担任本社团技术指导,你看怎么样?”
古德的情绪终于被成功跑偏了。杜尚露出得意的微笑。“我看行!不如现在就去准备。”
开学第一天的兴奋,到了下午阿什利教授照例训话时,就已经消失无踪了。
阿什利教授还是穿着那套似乎是他唯一的一套正装,他热情洋溢地把二年级a班上学年的考试成绩表扬了一番,就在全体学生的心头热腾腾的时候,他高声宣布:
“从二年级开始,你们会接触到一些更加复杂的,但也是更加具有实质性的课程,新增课程包括:导力应用、导力传动、导力军事科技以及学校刚刚开设的课程导力网络。已经结束的课程包括导力基础和帝国史,新增两门选修课供大家选择,分别是大陆史和国际政治关系。”
教室里顿时发出一声整齐的‘嘶’。毕业两门,新增四门。不算选修课,还有十二门课程!从周一到周六排得满满的。
难怪高年级的学生整天忙忙碌碌,按照这个课程表,大家每天除了上学和完成作业,基本上只剩下刷牙睡觉的时间。
杜尚抬头看了一眼埃里克,他拿着课程表,也正在皱眉头。
‘还好哥有挂,不然非淹死在这些书籍里。’杜尚不由得暗自庆幸。
阿什利教授很满意学生们认真的表情,他鼓励道:
“从大家一年级的成绩来看,我认为这一届的同学,素质比以往几届更高,尤其在导力理论的理解上,大大超出我的意料。因此,在学业安排上,比往届稍微密集了一点。”
所有的学生露出悲喜交集的表情,不由得往杜尚的桌子看去。
杜尚没想到是这个原因让系主任做出了误判,增重了课程设置,心里哭笑不得,只好腆着一幅天真无邪的脸来面对。
“此外,从这一学期开始,你们还有一个重任,就是校园导力网络的实验。这可是一项有着重大意义的实验,相信所有的同学,都已经迫不及待了吧!”
教室里一片死寂。所有的人都还沉浸在那个密密麻麻的课程表里,没有人注意教授脸上失望的表情。
阿什利教授走后,埃里克叫了一群同学去帮他搬书来发给大家。小山一样高的课本很快堆满了桌子,连杜尚都感受到了压力。
这学期,他的事情更多了,得系统规划时间。
杜尚拿过一张纸,认真地计划起来。
“斯泰瑞,在做什么?”坐在他旁边的马克问。
“在根据课程列作息表。”杜尚皱眉说道。
“我看看。”马克把脑袋凑过来一看,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周一到周六:早上6点起床,6点-7点晨练;7点-7点30分早餐及休息。7:30分-8点,做作业。中午补休,晚上9点-10:30点之间抽空锻炼,10:40分睡觉。”
“周一、周四中午及晚上,导力实验室助理工作;周二,周三、周五晚上,社团活动。周六晚,民用导力研究会讲座。”
“周日:早上打理绿叶所事务,下午图书馆或训练场,晚上休息。”
“那乐队的排练什么时候进行呢?”马克发现了一个漏洞。
“只能放在周二、周三、周五、周日的晚上了。”杜尚看了一眼计划表,发愁地说道。
埃里克凑过来,看了一眼,又指出一个破绽:“周三和周五的晚上是导力网络实验。”
我的天!杜尚觉得头痛欲裂。
伊萨克仰天长叹道:“看了这张计划表,一下子觉得人生了无生趣呀!”
“这还是斯泰瑞的计划表,其他人晚上怕是要全部用来做作业。”
在一群人的长吁短叹中,方似乎抓住了重点。等到同学都走掉,他悄悄地对杜尚说:“看来你在课堂上就能完成作业了,那你在下课后把作业都给我抄一抄。”
杜尚瞪了他一眼:“一直抄抄抄,考试的时候怎么办?”
方不以为然地说:“怕什么,有你在,一直抄到毕业,不就行了。”
第三六七章 上世纪的古董()
新的学期开始了,一切又回到了正轨。
课程还是那么无聊,食堂还是那么难吃,就连坐在后排的学霸,也还是那么的爱发呆——(杜尚:我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篮子)
杜尚在艺术课上,两手托腮,全然不顾别的学生都在用铅笔练习素描,在沉静地思考。
从马克这边的角度看过去,学霸的这个侧身造型也有点艺术感,他拿着铅笔,刷刷刷地画开了。
直到一副素描完成,杜尚都没有动过,完美地保持着那个古典姿势。
马克拿起橡皮擦扔了过去,把杜尚吓了一跳。
他这才想起这堂课的内容,拿起铅笔乱涂乱画,头脑袋里仍在想着发报机的备用方案。
杜尚托人去咨询过,朱莱是刚并入埃雷波尼亚的特区,目前还没有民用的稳定通讯线路,要想实现鲁雷-朱莱的即时通讯,目前还真只能用电报机。
但在拜访过导力研究室的导力通讯专家后,杜尚才知道,这个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计划,真实施时可没那么容易。一台能够从朱莱直接连到鲁雷的收发报机,直线跨度超过八千赛尔距,中间还有重重山脉阻隔,想实现直接通讯谈何容易。通讯专家用两个数据就熄灭了杜尚的热情:“导力波长超过十亚距,接收天线至少长六十亚距,你知道这两个数据意味着需要多大的功率吗?”
杜尚一口鲜血吐了出来。
这还只是设备的问题。
要想让一部收发报机正常工作,还需要懂得操作,以及进行加密和解密。这玩意,军方用还可以,让绿林那几个人,扮演谍战片的主角,在屋顶藏一部密码电台,拿着圣典翻译莫尔斯电码,想想都觉得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没有更便捷的方法呢?
最近几年,因为在制空权上不占优势,以及监视全境及邻国的需要,军方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雷达及信号中继系统,在军队内,广泛使用无线通讯作为主要联络手段。
有线电话不能接通到朱莱,杜尚倒是不介意借用一下军方的通讯系统,俗称烧机。
至于怎么制作烧机?杜尚已经有了想法。
先去弄一台军方的制式收发报机,然后进行扫描和技术解密,再让导力工作台建立开发项目,最后将信号混入军方的中继传输系统。
可是,单纯烧机还不行,实际应用中,还得配备有信号加密、解密、自动翻译和自动发射接收设备,这样才能让盖文便捷地使用。
把导力波的内容自动转换成文字,这要怎么做到?
突然,‘bp机’这个陈旧的词汇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杜尚恍然大悟,这玩意,他虽然没用过,但小时候见大人用过。由于里面还带有俄罗斯方块游戏,在老爸有了手机弃之不用后,还被他当作玩具玩了许久。
他一拍脑门子:“哥整天都想着一步到位,天天想着把手机弄出来,可是就没想到这个在手机之前,风靡了世界几十年的玩意。”
对于连有线电话都没普及的塞姆里亚,现在不正是寻呼机大显身手的时候吗!
等等,这个点子不能只用在自己和盖文的通讯上,得发挥最大作用。
杜尚抬起头,傻笑起来。
一下课,他就兴冲冲地跑到导力实验室,接通了伊莉娜办公室的号码。
很不巧,办公室里只有秘书,她答应把他有急事找的请求转达给伊莉娜。
在等待伊莉娜回拨通讯的时候,杜尚心里直接盘算开来。
寻呼机,对于地球人来说,这是一个古老的通讯设施,其历史,可以从美军在上世纪30年代的运用算起,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逐步步入了民用范畴,在整个九十年代,风靡全中国。
对还处于半田园状态,生活节奏缓慢的塞姆里亚大陆,有多少人愿意购买使用这玩意,实在是有待考量。但杜尚知道,有一个大户肯定会买这个技术,这就是帝**方。
帝国国防军有整整19个装甲师团,以及一个皇家卫戍师团,每个师团有三万人的编制,分布在帝国各地,相互之间通讯不便。就连无线波通讯,都算是新的通讯技术,何况是可以普及到个人的寻呼机。
如果这项技术一普及,帝国士兵人手一个,就是60万个的基数。
相对于军方,埃雷波尼亚帝国虽然有数千万国民,但城市人口只有300万人左右,这300万人里能够有多少人使用还是个未知数,乐观一点估计,也算60万个好了。
寻呼台的技术基本没有什么壁垒,也就是一个步入实用化的电台而已。而将导力波转换为简单的文字,只要有利贝尔的耀晶膜显示屏,这样的技术不要太简单。随便一算,似乎又是好大一笔生意,这可该如何与女商人分成呢,是纳入绿叶社的系统,还是另辟蹊径?
杜尚沉思了起来。
他想起了上世纪索尼和三星公司的教训。这两家企业,可以说是世界上产品链最长,品种最多的企业了,只要现代社会能用的,从硬件到软件,他们全部都涉及。
在杜尚穿越过来之前,索尼正在业务萎缩的困境中艰难挣扎,推出的多款产品,在硬件技术上领先于市场,但却与市场需求不符,彻底从手机、家电等传统业务中退潮。而三星公司,也正在茫然四顾,不知道该如何将辉煌持续下去。
一个无所不能的企业,到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你产品链上最低端和口碑最差的产品决定了你的品牌价值,所以无所不能的三星,被夹击在在只生产几种产品的苹果,以及小米和中华酷联的中间,越来越难以转身。
更重要的是,杜尚非常清楚,寻呼机只是一种过渡的技术和产品,因此,他更不愿意把这样的产品,在‘绿叶’的品牌系列之中,占据多大的位置。在他的心中,绿叶是要做百年品牌的。
正在思考间,伊莉娜终于回拨过来了。
“斯泰瑞,有什么好事找我?”伊莉娜的语气还是那么直白。
杜尚心里一哆嗦,这话的意思分明是没有好事就不能找了。
不对,哥可是给你送财的!
他换了一个姿势,懒洋洋地说道:“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刚计划了一个产品,能销售50万—100万只,问问你有没有兴趣罢了。”
“什么,100万只?什么生意这么好做?马上到我办公室里来,十分钟!”女商人的语气完全不容拒绝。
杜尚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人在矮檐下呀!
第三六八 一百万只的诱惑()
伊莉娜的办公室,位于莱恩福特总部大厦的第22层,再往上一层,就是他的父亲,莱恩福特社社长的办公室。
这个神圣的地方,杜尚曾多次瞻仰过,但却是第一次进来。
以一种俯瞰天下的气势,坐落于城市之巅,作为这个时代仅有的几栋高楼之一,莱恩福特社的总部大楼总是能引起人们的敬畏之心。
记得路第一次见到这栋房子的时候,一种坐井观天的自卑感油然而生。还有小正太黎恩,活生生把大厦门前的自动扶梯坐了四五遍才罢休。
杜尚一面回忆着往昔,一面和门口的保安提出了觐见伊莉娜阁下的要求。
也许是他穿得太随便了,保安盛气凌人地让他在警戒线外等待,用内部通讯器确认消息。过了一会儿,换了一副客气的脸谱过来,殷勤地将他引到总裁专用电梯,并亲自将他送了上去。
伊莉娜大小姐的办公室出人意料的简洁。
“伊莉娜,你的办公室虽然很大,但却很空,为什么不多弄一些东西进来装点下呢?”环顾着四壁空空的办公室,杜尚忍不住建议道。
“无所谓,反正我从来不以使用这间办公室为奋斗目标,说不定过段时间就要搬办公室了呢。”伊莉娜不以为然。
“嗯!”杜尚注意到伊莉娜脸上露出一种志在必得的表情。
“好了,赶紧说吧,什么东西能卖到100万只?要知道就算是导力灯,也得卖好一阵子的。”伊莉娜迫不及待地问。
“这东西有点特殊,如果能说服军方和警察作为常规设备装备的话,人手一只,马上就能销售到60万只。如果在民用中推广,需要一段时间,但如果形成风潮,则必须和通讯业相结合。”
杜尚把寻呼机的功能和应用大致讲给伊莉娜听。“利用现有技术,可以将指令即时直接传达到任意一层级。帝国未必舍得给每个军人配一只,但为了达到命令的有效传达,至少也要配备到最低级别的军官手中,才能形成有效的信息网络。不过,警察是机动性强的武装,如果要想达到有效联络,人手一只是必须的。此外,对于繁忙的商人来说,这也是必备的设施,比如可以定期传送证券交易所的交易信息。这样算一下,到一百万只不是问题。”
伊莉娜打断了杜尚的话。
“你还算少了一个买家,还应该算上全国各地的30万领邦军。”
私军!杜尚倒吸了一口气,拥有顽固地球记忆的他,完全没想起来这么一股强大的力量。
伊莉娜把帐又重新算了一遍,满意地说:“只要打开军警市场,最少不会低于30万只的销量,这还只是国内。这玩意的生产成本大概是多少?”
杜尚挤挤眉毛:“只是最低端的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