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162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远东1628- 第4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习惯了歌舞升平的统治阶层在萎靡的生活中毫无生气,开拓进取之心荡然无存,蜕化成了社会上名副其实的硕鼠、蛀虫。皇室与各地藩王每年的供奉就是非常大的一笔财政开销,给大明造成了沉重负担。

    而此时正值小冰河时期,大明北方又赶上连年灾荒。这就造成了诡异的现象。北方数省处处饿殍千里,人人相互杀伐,而江南各省却一片歌舞升平,繁华富裕的景象。

    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导火索就是陕北,而后在整个陕西、河南就泛滥开来,如今大明的形势已经到了愈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大明北方数省因为百年不遇的灾荒,局势已经接近糜烂,各地流民四起,很多以前平定的流贼,现在都重新冒出头来,裹挟大批流民在大明的北方攻城掠地,纵横肆虐。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北方草原的蒙古鞑子又开始蠢蠢欲动,死死的拖住了九边的边军。使得大明虽然派出了大批兵将,在北方数省剿灭流贼。怎奈流贼数量多如牛毛,朝廷又拿不出来出兵的银钱,虽然崇祯接连下了几道圣旨催促,可是各地清剿流贼的情况依然不尽如人意。

    朝廷户部的府库空的都能跑老鼠了。哪来的银子赈灾。大明出现如此严重的财政危机,天下的商业税却依然不能正常收缴,那些士大夫集团控制的财团。宁可眼睁睁的看着帝国灭亡,也不牺牲自己的利益。

    大明很多有远见的人。已经看出大明这艘破船的风雨飘摇。反观远东却是尽显兴盛之象,对于这帮毫无节操的士大夫们,当然要做两手准备,省得中原剧变以后,失去了从龙新朝的先机。

    关宁军的吴襄父子,现在就跟远东的编外部队似的,全都是以远东马首是瞻。最近听说远东缺粮,吴襄马上发动他的所有人脉。帮着远东四处筹粮。就算大明皇帝下的圣旨,都没见他这么积极过。

    其他九边军镇的兵头将领,也不甘其后。今年北方草原的蒙古鞑子蠢蠢欲动,他们都大约猜出了缘由,但这些老奸巨猾的兵头,全都装作不知道怎么回事。而且都各自派人与远东进行接触,想着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远东公司驻中原情报站在黄河两岸大肆收拢流民,这么大的事情,岂能瞒过当地的官府。可是这些大明的官府老爷们,也都像睁眼瞎子似的。我就是看不见。不光是装着看不见,还都动员当地的力量积极配合。

    各地聚集了大批流民,随时会引发民变。远东帮着他们收拢流民,他们当然求之不得。但是主要原因还是不想与远东交恶。这帮大明的官老爷,都和远东中原情报站进行过接触,大都是以和远东做生意为借口,还不是为了在远东公司那里留一个印象。

    也许就连崇祯都都知道其中的玄机,可是大明如今这个样子,他就是再勤政,又如何能阻止帝国的崩溃。面对大明积累了二百多年深刻的社会矛盾,他也是回天无力。

    以往大明尽举国之力。都无法战胜的后金鞑子。远东只用了数月就横扫辽东,后金鞑子几乎被远东杀了个干净。以往令历代中原王朝伤尽了脑筋的北方草原。如今也被远东纵兵血洗。

    对于盘踞在海东的那头斑斓猛虎,也许崇祯就算知道未来远东必然会露出獠牙。恐怕也会像大明朝堂的文武百官那样,只能以鸵鸟的心态来面对吧。

    除此之外,他还能做什么,发兵攻打远东吧,那是找死,静观其变,任由远东做大吧,那就是等死。现在纵然是朱元璋活过来,面对风雨飘摇的大明,也会彻夜难眠,纠结不已吧。

    半个月后,公司考察组结束了这次对吕梁山根据地的考察之旅。其实原定的考察行程只有七天。可是大家在吕梁山根据地发现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

    辽东的流民接收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年,可是辽东的流民,精神面貌和吕梁山根据地相比,要差上一些。整个辽东的流民营地的工作虽然也是井井有条,但却充满了工业化流水线的气息,总感觉缺少了一些温暖。

    而吕梁山根据地,虽然物资和人员都极度匮乏,根据地的流民的生活条件也非常艰苦,无论是住房条件、伙食标准,和远东相比,都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李明所领导的根据地领导班子,不但把吕梁山根据地搞得有声有色,还在根据地营造出了一种充满温情的氛围。

    其实自打根据地建设之初,李明和根据地管委会的一帮常委,就深知吕梁山根据地面临的困难。缺乏足够的管理人员,物资匮乏,而且数万流民的吃饭问题,就像一座大山似的,时时刻刻的压在他们的心头,给了他们莫大的压力。

    所以李明提出了“从我做起,艰苦奋斗”的口号,号召根据地的所有公司员工,踏踏实实的努力工作,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整个根据地不论是管委会的常委,还是公司的内部员工和移民员工,大部分时间都下到基层中队,亲临第一线,和流民们同吃同住。

    甚至和流民们一起出操,一起排队打饭,一起参加政治学习。还主动和他们谈心聊天,亲自为他们讲课,组织大家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这次随李明来大明的公司内部员工,在公司都是比较边缘化那一类人。虽然能力一般,缺乏足够的基层工作经验。但大家却都有着极为饱满的工作热情,希望在吕梁山根据地干出一番成绩。(未完待续)

    ps:感谢、壮哉政委的月票支持。

第八百一十七章 根据地的管理团队() 
吕梁山根据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大家默默的埋头苦干,起早贪黑的努力工作。 能力不行可以工作中磨练,经验不足也可以在工作中慢慢积累,但唯独不能缺少的东西,就是足够的工作热情。

    根据地建立近一年来,李明和公司的所有员工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也为根据地的其他员工和基层领导干部做出了良好的表率,并且在根据地形成了一种艰苦朴素、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李明做为根据地的第一批带头人,为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底子,这种优良的工作作风,以后也会继续坚持不懈的发扬下去。

    其实当初李明提出的工作口号,也是没有办法,毕竟根据地就是这样的条件,他也只能以身作则,希望能以此能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跟随他来到这里的公司内部员工,都是来自现代社会,大家能不能吃得了这份苦,还不得而知。

    大伙能跟着他来到吕梁山根据地就已经不错了,他真的不能苛求所有人都能像他这样,脚踏实地的在吕梁山区艰苦创业。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包括马庆、周林、林菁华和吕永仁,以及根据地的所有内部员工,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真的做到了他提出的要求。都能兢兢业业的做好每一件事情,即便工作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大家都能通过努力的工作,弥补能力和经验方面的不足。

    经过近一年多的艰苦奋斗,原本缺兵少将的吕梁山根据地,培养了一大批踏实肯干,而且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领导干部。李明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整个根据地领导班子,以及整个根据地管理团队,培养成了一支能打硬仗的、敢啃硬骨头的,并且极具战斗力的领导干部队伍。

    马庆的能力毋庸置疑,在军委会的政工干部里面。他的工作能力要说第二,还真挑不出来第一来。可是他和大家一样吃了很多苦,一直默默的政工工作在第一线,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这也让李明欣慰不已。

    周林是最让李明放心的人,依然一如既往的努力。他能在俄罗斯岛一呆就是几年,默默的为公司培养了大批家禽家畜养殖方面的技术人才。如今远东公司各个控制区里。遍布着大批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的家禽家畜养殖基地,如果没有周林几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绝不可能做到今年的局面。

    林菁华的能力有限,也缺乏工作经验。而且他来自的那个年代,因为各种客观原因,制约了他的发展潜力。但是他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继承了老一辈人的那种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虽然他在工作之初,接受能力最慢,适应能力最差,但是老林却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也是所有人中最努力的一个。只要他在工作中摸索出了门道,把他放到哪里,都让人心里踏实。通过近一年多的锻炼,林菁华各方面的进步很大,让李明大跌眼镜。

    吕永仁的问题是性格方面的,宅男出身的他,情商较低。但是他为人聪明肯干。还能吃苦。进入工作状态很快,只是缺乏工作经验,其实也是他性格低调,平时不争不抢,根本没有让他发挥潜能的工作环境。经过一年的磨练,如今他是李明用着非常顺手属下。

    除了上述几人。剩下的十几名公司内部员工和百余名移民员工的能力和工作经验,也都有了显著的进步。李明也暗自庆幸,幸亏有吕梁山根据地这个新手村,让大伙有了打怪升级的机会。要不未来的河套根据地的初期,非点乱套了不可。

    这一年来,大家付出了很多,也都有了很大的收获。通过大家的努力。整个根据地上下都拧成了一股绳,根据地管理团队的凝聚力也大大的加强了。李明在民委会,也总算带出了一支自己用着顺手的队伍。

    山西游击支队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在宋涛、王海洋和王波等人的努力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支队教导队已经接连开办了三期士官训练班,培养了大批的基层骨干。

    当然,山西游击支队平时的训练水平,和远东军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游击支队建立之初的目标,就是一支能在大明腹地与明军有一战之力的农民军武装力量。所以李明也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但山西游击支队的干部骨干,都是军委会从野战师、海外旅等地精心挑选的,再加上宋涛负责牵头。山西游击支队在面临着物资极度匮乏、训练标准低下等各种不利因素的情况下,战斗力依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为山西游击支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山西游击支队唯一欠缺的就是实战的考验了,但这个问题会通过未来的一次次战斗来解决。让支队的战士们在战火中,慢慢的成长吧。

    吕梁山根据地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和根据地所有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高建国和董事局委员会的常委和委员,刚下飞艇的那一刹那,看到李明他们一帮人,都被祸害的跟民工似的。大家的心里非常感慨,也都是心酸不已。

    李明他们一帮人,都整整的瘦了一圈,一个个连个人卫生都没时间打理,弄得胡子拉碴的。他们在根据地已经习惯了,所以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却给高建国和王和等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考察团在临行前,专门组织根据地的所有管理干部,召开了一次会议。对吕梁山根据地的工作,给予了表扬和鼓励。随考察团一同前来的公司宣教部员工,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一直在收集各种素材。

    王和对宣教部提出了要求,一定要制作出一部反应吕梁山根据地的纪录片。回去以后要组织公司各地的所有员工和各级领导干部观看,并开展学习吕梁山根据地的专题活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感谢三秋子的打赏。

第八百一十八章 回归() 
李明也结束了吕梁山根据地的使命,准备和考察团一起坐飞艇回辽东。 临行前李明将根据地安排了一番。由马庆接替李明担任根据地管委会的主任,其他人员的岗位基本不变。因为宋涛近期将会与特战队深入河套地区进行先期侦察,所以山西游击支队的司令,也暂时由王海洋担任。

    现在吕梁山根据地领导班子的成员,再加上胡伟和梁玉洁,将会在军委会北上计划的第二阶段战役结束以后,组建河套根据地管委会。公司民委会近期会派遣一批员工,来吕梁山根据地,等马庆等人离开后,他们将接收根据地的管理工作。

    山西游击支队的大批干部骨干,也将会跟随李明前往河套根据地,组建河套游击支队。做为河套根据地的武装力量。

    李明和高建国他们离开的时候是午夜时分,虽然他严令大家不许给他送行,但是根据地的常委,以及各级基层领导干部,全都自发的来到了飞艇起降场,像最后的见上李明一面。

    根据地建设初期,因为条件极为艰苦,李明提出了“以我做起,艰苦奋斗”的口号。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李明一直在工作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为根据地的所有人做出了表率。

    虽然李明是远东公司的“九人团”之一,但他在根据地工作期间,所有的待遇和其他人一样,住的是简陋的窑洞,吃得是杂面饼子,穿的也是破旧的棉衣。他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

    根据地在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李明带领大家做了大量的工作,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根据地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上至管委会的常委,下至普通的流民,无不对李明有着发自内心的尊敬。

    李明看到根据地的各级基层领导干部都赶来为他送行。心里也非常的感动。他强压着内心激动的情绪,和每一个人握手告别,很多人都激动的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他最后和马庆握了一下手,使劲的摇了几下,感慨的说道:“老马,吕梁山根据地,我就交给你了。”

    马庆笑了下道:“你就放心的走吧。根据地的工作是我们一帮人辛辛苦苦的建立起来的,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把它建设好。对了,等北上计划第二阶段战役结束以后,你可别忘了我们这些兄弟啊。当初你说好了要带着大伙去河套根据地创业的。”

    李明听了他的话,哈哈大笑道:“哈哈……你们就算不想去,老子也要派兵把你们绑过去……”

    当飞艇缓缓的升空以后,李明坐在飞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