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苏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苏联-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哒哒哒!哒哒哒!”苏军的机枪发出了令人丧胆的怒吼,一排排身穿便服的爱沙尼亚人也应声倒地。

240 利加乔夫() 
苏德双方在纳尔瓦要塞前激战了几天,纳尔瓦依然被苏联红军牢牢地占据着。

    纳尔瓦自古以来就是一座著名的要塞,在苏联解放波罗的海三国之后,担任建设人民委员的曼图洛夫,就在纳尔瓦要塞的基础上,加建了一些现代化防御工事,作为曼图洛夫防线的延伸。

    经过曼图洛夫升级的纳尔瓦要塞,具有强大的防御能力,再加上苏军部署了重兵重炮,架设了多门机枪,还有空军的强大支援,使得纳尔瓦要塞变得固若金汤。

    即使德国人出动了他们引以为傲的虎式坦克,但最终还是抵不过苏联炮兵的密集炮火,第一辆虎式坦克就这样被炸成废铁了。

    在前方激战的同时,曼图洛夫却在莫斯科大酒店里品着咖啡,和一位“老友”叙叙旧,看上去倒是有几分闲气。

    “契尔年科同志,”曼图洛夫品了一口咖啡,看着坐在契尔年科身边的那位年轻人,问道:“请问这位是?”

    “这位是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共青团委书记叶戈尔·利加乔夫同志。”契尔年科作为新西伯利亚州党委第一书记,在工作上,确实和这个国立技术大学共青团委书记有些往来,但一个大学团委书记能够和州党委第一书记“平起平坐”的事情,其实并不多见。

    “利加乔夫?”曼图洛夫听到这个姓之后,一股热血忽然不受控制地,从赤色的心脏里流了出来。

    在他的历史印象里,这个利加乔夫在几十年后,将会成为苏共第二把手,也就是中央书记處排名第二的书记,地位仅次于那个胡乱改革,导致苏联解体的地图头(戈尔巴乔夫)。

    和其他中央书记不同,在苏联解体之后,利加乔夫并没有像戈地图、基里连科等人那样黯然退休,也没有像叶利钦、多尔吉赫那样,站到了资本主义的一边。

    他坚持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久加诺夫、卢克亚诺夫(最高苏维埃主席)创办了俄罗斯共产党,和资本主义政府进行对抗,坚持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其实,作为苏共第二把手,苏共组织部的领导,利加乔夫本来可以运用手中的权力,尽力阻止苏联这个超级大国走向解体。

    可惜的是,在1990年的苏共第二十八次党代表大会上,利加乔夫领导了一众“列宁主义者”,猛烈地批评了戈尔巴乔夫的政策,并且参选了总书记的选举,和戈尔巴乔夫一决高下。

    然而,他不但没有赢得这场博弈,还被戈尔巴乔夫借机清除。如果利加乔夫没有失败,如果他这次成功当选总书记,或许还能挽救局面,避免苏联的解体。

    但可惜啊!历史并没有选择他,或者说苏联的官僚没有选择他。这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苏联——这个伟大的国家走向解体之路。

    “利加乔夫同志!”曼图洛夫站起身来,伸出了他的右手,说:“很高兴能够见到您!”

    利加乔夫也连忙站了起来,握住曼图洛夫的手,“曼图洛夫同志,我也很高兴能够见到您!”

    曼图洛夫果然和“传说中”的一样,为人谦卑、和善,即使穿着大将军服,身兼副总理级别的职务,也没有摆出任何的架子,这让利加乔夫感到十分亲切。

    “利加乔夫同志,你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作为一名工科学生,学习工程技术固然重要。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你也需要学习共产主义思想,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斯大林同志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共产主义的路线。

    等你毕业之后,就要运用这些知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让我们伟大的国家变得更好,让苏联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曼图洛夫这一番话语重心长,就是希望眼前这个“苏共第二把手”能够发愤图强,努力工作,先戈尔巴乔夫几步,尽快爬到权力核心上。

    其实,就在卸任新西伯利亚州委书记之前,曼图洛夫就已经运用自己的力量,将利加乔夫提拔到了大学共青团委书记的位置上,在临走之前,他还特意嘱咐了契尔年科,说“这个人大有前途,要重点关照一下。”

    结果,契尔年科果然不负老上司所托,重点“关照”这个才21岁的年轻人。如果表现好的话,等他大学毕业之后,相信可以被直接提拔进州级单位里工作。

    当利加乔夫已经成为政府干部的时候,戈尔巴乔夫还仅仅是个十来岁的学生。

    在曼图洛夫看来,就算他自己不能攀上权力巅峰,也要把利加乔夫这个年轻人提拔上去,说不定他到时可以爬到权力巅峰,改变历史。

    既然他在历史上,已经做到了苏共第二把手了,那经过曼图洛夫的大力提拔,有个更高的起点之后,应该能够成为第一把手吧。至少曼图洛夫是这么预测的。

    就算利加乔夫上不去,曼图洛夫手中还有两张更大的牌——契尔年科和安德罗波夫,这两个人人在历史上都当上苏共第一把手了,现在经过曼图洛夫的提拔,有个更高的起点,说不定能够早点上台。

    “曼图洛夫同志,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会努力学习共产主义思想,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斯大林同志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利加乔夫的眼神里,充满了理想,充满了信仰,充满了为人民服务的期盼。

    希望他能够和历史上的利加乔夫一样,能够坚定不移地走共产主义的路线,像历史上的他一样,坚决和内部敌人进行斗争,这是曼图洛夫对他的最大寄望。

    “契尔年科同志,现在新西伯利亚的情况怎么样?”曼图洛夫作为前任新西伯利亚州委书记,作为一名在新西伯利亚长大的人,即使身居高位,进入了莫斯科权力场,依然关心新西伯利亚的发展。

    “曼图洛夫同志,您就放心吧,现在,新西伯利亚……”

    ?

241 反攻的条件() 
“曼图洛夫同志,您就放心吧,现在,新西伯利亚的经济和民生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契尔年科的回答比较笼统,只说了个大概。

    曼图洛夫早已经知道新西伯利亚的经济民生得到了发展,得到了改善,但究竟得到了怎样的改善,契尔年科怎样去改善,这个才是他关心的问题。

    契尔年科和曼图洛夫共事“多年”,早就知道了曼图洛夫的为人。老上司还没开口,问“得到了怎样的发展?”,他已经开始将具体的情况娓娓道来。

    “在民生方面,新西伯利亚的住房供应已经满足了需求,城市里每户家庭都有自己的公寓,衣服、食物、生活用品等物资的供应也足够应付需求。

    在农业方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已经成功开垦了大量的土地,成立了五百多个大型集体农场,并且实现了高度的农业机械化,粮食产量提高了10%。

    工业方面,随着多座工厂的落成,新西伯利亚的工业产值也得到了明显的增长……”

    契尔年科完整无遗地,向自己的“上司”汇报了政绩。大体上,契尔年科继承了曼图洛夫的管治理念和治理方针,大体上延续了曼图洛夫在任时的计划和政策。这样的结果,是他意料之内。

    既然新西伯利亚的粮食产量增加了,那苏联在历史上面临粮食供应紧张,依赖外国粮食援助的问题就可以得到部分的舒缓。

    加上乌克兰这个大粮仓并没有完全落入德军手里,俄罗斯西部地区和、俄罗斯东部地区以及乌克兰旧国境线以东地区都没有遭到战火破坏,相信苏联的粮食供应还能够勉强应付国内的需求。

    “很好,契尔年科同志,”曼图洛夫听完契尔年科的汇报,马上露出了一副满意的笑容,“以后新西伯利亚的发展就要靠你了。”

    “其实,新西伯利亚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靠的是您在任时一手打好的基础。我现在做的,只不过是延续您的政策,秉持您当初的治理方针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契尔年科同志,您夸奖了。我做的那些算得上什么呢?”这个时候,一向谦虚的曼图洛夫又开始贬低自己了。“我在新西伯利亚的时候,只不过是想着尽自己身为共产党员的本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而已,换做是另一名负责任的共产党员,其实一样也能做出这样的成绩。”

    “曼图洛夫同志,您又说这些了。我们的党并不缺乏负责任的共产党员,但像您这样有能力,有眼光,有智慧的党员就没多少个。换做是其他人,很难在新西伯利亚州干出这样的政绩。”

    “是啊,曼图洛夫同志。”利加乔夫也不由自主地,加入了赞美的行列中,“您的眼光,的确没有人能够比得上。要不是您洞悉先机,预测到德国法西斯的入侵,尽早升级了旧国境线上的防线,恐怕德国人已经杀到莫斯科了。”

    眼光?曼图洛夫作为一个来自21世纪的穿越者,他的眼光自然比其他苏联人还要“长远”得多,毕竟他能够准确地预测到将来会发生的事情,也能以一名“后人”的角度,客观地分析、思考问题。

    ……………………………………………………………………………………………………

    战争已经进入了第四个月头,莫斯科依然遥遥无望,希特勒“三个月内消灭苏联”的幻想已经化为了泡影。

    经过激烈的战斗后,苏德两国军队都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都在“曼图洛夫防线”前吃了败仗,元气大伤。

    无论是损失了第2装甲集团军的中央集团军群,还是损失了半个第一坦克集群的南方集团军群,都在面临着兵力不足,士气低落的问题,已经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发起大规模的攻势。

    而北方集团军群在纳尔瓦战役之后,虽然也有损失,但因为他们并没有遇上围歼战,而且善于利用爱沙尼亚民族主义分子当炮灰的缘故,自身的损失并不是很大。

    不过,面对着纳尔瓦一带坚固的防线,还有苏联红军优势的兵力,没有制空权,又没有兵力优势的德军,已经无法突破这道以曼图洛夫命名的防线。

    “同志们,经过艰苦的战斗之后,我们伟大的苏联红军,成功将德国入侵者抵挡在旧国境线以西,保障了后方人民的生命财产。

    现在,我们已经击败了他们,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兵力,足够好的装备!现在,是时候向侵略者发起反攻,收复失地了!”在克里姆林宫召开的最高统帅部会议里,斯大林开门见山,点出了这次会议的主体——准备反攻!

    “斯大林同志,我认为我们现在并不是发起反攻的时候。一来,我们缺乏足够的资源实施反攻。二来,我们的后勤供给存在重大的问题,火车经常误点,道路情况恶劣,而且卡车和运输机的数量不足,运输效率低下。

    如果我们没有解决后勤供给的问题就贸然发起大规模的反攻,恐怕我们的战事将会进行得比较困难,也消耗更多的时间,同时也要付出更多的伤亡。

    第三,我们的通讯系统还并未完善,一些部队依然没有配备无线电设备,在进攻时,难以和上级或者其他部队进行联络。这样的话,我们很难对这些部队进行有效的指挥,也很难掌握这些部队面临的情况。”

    朱可夫点出了苏联红军在后勤上和通讯设备上所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但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武器研发。

    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苏联红军的作战能力将会得到不小的提升,但火车误点的问题这十几年来都没有解决,而数以万计的卡车、牵引车,还有数以千计的运输机,也不是一时三刻能够造得出来的。

    就算苏联现在的通讯设备并不缺乏,产量也跟得上,但把无线电设备送到每个队伍里,安排熟悉无限点操作的人员,恐怕也需要一些时间。

242 政治考虑() 
“各位同志们,除了朱可夫同志所提出的后勤和通讯问题以外,我们还要考虑另外一些方面的条件。”在座最年轻的曼图洛夫忽然卖起关子来。

    “什么条件?”斯大林把他的目光转移到曼图洛夫的身上,不知怎么的,斯大林总觉得这个年轻人有着惊人的眼光和洞察力,他的意见总是能引起斯大林的重视。

    “政治条件。”

    “政治条件?”一听到“政治”这个词,在座众人都开始懵了起来。在最高统帅部里,只有斯大林、曼图洛夫、莫洛托夫,还有缺席会议(在爱沙尼亚指挥战事)的伏罗希洛夫有点政治头脑。

    而朱可夫、沙波什尼科夫和铁木辛哥都是纯粹的军人,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也很少会考虑政治上的因素,很少从政治角度思考问题,就连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也会错了意,还以为曼图洛夫所指的“政治因素”就是军队里的政治工作。

    “是的,我们要考虑政治因素。”曼图洛夫想了一想,坐直身来,说道:“但我所指的政治因素,并不是红军内部的政治工作,而是德国占领区里的一些政治问题。

    我想大家都知道,现在德国人占领的地区,就是我们旧国境线的范围。这些地区,在1939…1940年才被我们解放,纳入苏维埃联盟的国土范围里。

    在这不到2年的时间里,我们对这些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政治工作,思想工作,还有发展工作、建设工作、经济工作等,有效地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素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文化,乃至环境方面的发展。

    但这些地区,我们的苏维埃联盟政府才统治了不到2年的时间,尽管我们在这些地区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统治因为时间太短的缘故,这些工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虽然西乌克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人民生活素质得到了不小的改善,我们的经济、建设工作也得到了支持,但当地的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思想一直都比较浓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