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备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神级备胎-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刚才还交头接耳的幻想着的同学们一下子就被欧阳华的一句话打落了井底。果然老头引出了这个话题,不仅仅是为了让同学们臆想的,而是需要结合它创作诗歌!

    这一下子就难倒了那些同学们,幻想还行,要是以这个为主题创作诗歌的话那确实让他们感觉头大。

    怎么围绕幸福这个词来写诗歌呢。

    所谓幸福,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感受,因为对于生活的理解,对于幸福当然也会有不同得期许和感悟。

    “大家思考一下,然后试着写写诗歌。”欧阳华在其他人思考的时候也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留时间给其它同学来思考。

    五分钟过去了,欧阳华也不起身,翘着个二郎腿。询问学生们想好了没有。

    有些同学迷迷糊糊地点了点头,林雪,来,把你的诗歌给大家念念。

    名为林雪的女孩,拿着张纸,按着上面写好的,带有感情地读了起来:“幸福这个词汇,为此是世上最美的词汇,但肯定是人人都盼望的体验”

    诗歌就在幸福和生活的相对论证下徐徐展开,不平庸却也不出彩。

    听她读完之后,欧阳华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摆了摆手示意她坐下:“不错,把自己对于幸福的理解都表达出来了。但是感情渲染和表达意愿上还欠缺了些。”

    很快,他的话题一转,眼神微眯着看着教室的最后排。

    “苏晨,你说说看。”欧阳华才沉默了片刻后向苏晨发难,因为他可以明显的看到苏晨走神了。

    “啊”苏晨迷糊地站了起来,他刚才还在恍惚中,听到欧阳华提到自己的名字后才不知所以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然后也不知该说什么。

    旁边的裴佩则小声提示:让你用幸福写诗歌!

    苏晨愣了一会儿,脑子飞快的运转,却想不出什么关于幸福的词眼。

    就在其他学生都以为他想不起来,报以嘲讽的眼神,欧阳华也想借机奚落他一顿的时候。

    苏晨突然想到了什么,略微的思索之后有些仓促地说道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全部告诉他们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第四十九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终于,苏晨将脑海中浅浅的记忆化作语言朗诵了出来,殊不知在他觉得是背诵,而在其他学生看来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创作!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周围的学生们在苏晨朗读完之后竟然也情不自禁地跟着诵读了出来。

    一个显然意见却又意境优美的画面,当你面朝着大海,感受它扑面而来的海风和畅快的蓝色心情,正值春意浓浓,鲜花争艳的季节。想象着自己置身于这样的场景,人生还有什么好悲伤的呢,幸福和温暖不尽如此。

    这首诗是前世诗人海子的抒情名篇,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抒情主人公想要做“一个幸福的人”,愿意把“幸福的闪电”告诉每一个人,即使是陌生人他都会真诚的祝愿他“在尘世获得幸福”。诗人想象中的尘世,一切都那样新鲜可爱,充满生机与活力,字里行间透出积极、昂扬的情感。整首诗乍看是以淳朴、欢快的方式发出对人的真诚祝愿。

    全诗有两套系统。一套系统是由“喂马,劈柴”开始,经由“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到“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结束。全诗末尾一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这套押韵系统的一次遥远的回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诗就外部意义而言,可以视作这套押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把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内部意义的探究与分析,十分显然,“面朝大海”与“春暖花开”这两个短语也是存在押韵关系的。这套押韵系统以日常生活的画面的精心描绘,揭示了一种较为朴素的愿望与真挚的情感。另一套系统由“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开始,到“愿有**皆成眷属”结束。这套系统承上启下,既是对第二小节中“告诉他们我的幸福”的承继,又是第三小节倒数第二句的“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的先声。它所抒发的是抒情主人公的美好愿望与博爱的胸怀。

    可以说短短的一首诗歌其实包罗万象,情感油生。让人对于幸福浮想联翩,无限的憧憬。从它的身上能自发的迸发出生机和希望。即使堕入深渊的人,仿佛也会被这张弹簧床弹向天空,寻回自由,有时候幸福就是如此的简单真实。

    这首诗的第一段,全部是述说“我”;而第二和第三段,也就是第二部分,全部是述说“我和他人”。第二部分第一句是“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从这里开始,“我”的沟通范围不断扩大,从亲人到每一个人,到每一条河每一座山,最后到陌生人,随着范围的扩大,否定性和矛盾性逐渐渗入诗歌,直到最后形成“祝愿”与“只愿”的对立。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两个部分的总结,一个是对“我”的生活和希望的总结,一个是对“我”和他者之间关系的总结。在第一段结尾,“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显得积极乐观,在整个诗句内部没有否定性的因素,这所房子令人陶醉,她装满幸福,朝向广阔的海,她的温度是春天,面容是鲜花。作为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一句勾画出明天的“我的幸福”。然而,第二个总结则是“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是一个带有否定意味的限定词,“只愿”与对陌生人的三个愿形成了反差和对立,一方面,我祝福陌生人,愿意他们幸福,另一方面,我与陌生人有根本不同,陌生人渴望“灿烂的前程、有**终成眷属、尘世获得幸福”,这些与我无关,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一部分,当只涉及“我”的时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世俗生活是和谐的,亲密的,它们共同构成我的幸福,我的幸福既有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也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然而,在第二个部分,当涉及到我在“世界中”与他者发生关系的时候,就出现了某种分裂,他人与我形成了某种对立,在这种对立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不能与世俗生活和谐一致,反而成为“我”离开世俗生活之后的庇护,是“我”最后的立足之处,最后的温暖、最后的安慰。因此,“我”的矛盾是因为出现了他者,在他者出现之前,明天都是和谐美好的,然而他者出现并且强化之后,来自“明天”的光亮渐渐隐退,和谐的世界被分成两半,一边只能属于他人,而“我”所有的只能是另一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明天的和谐世界之破碎发生在“我”进入世界,走向他人的时候,此时,我把全部世俗幸福交给他人,而我只愿守护属于我自己的美好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歌中,两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分别作为对明天和今天的总结。在第一段的结尾,它欢快地奔向大海,我的房子是敞开:那是有无穷可能性的幸福之海,属于无尽广阔的明天的海洋,我的生活与这海洋融为一体,我从今天走向明天和世界的路平坦而宽广。然而,在诗歌的结尾,我与世界被切成两半,一切都回复到二元对立的状态:明天和今天,世俗和精神,你与我,世界与我。三个向明天发出的祝福都是他人的(陌生人),而我只拥有我的今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在“明天”激起的想象中,试图与整个世界融合,与人们一样,“做一个幸福的人”,“关心粮食和蔬菜”,我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尘世的快乐融合成令人感动的幸福,并且传递给亲人和世界。然而“我”最终与尘世的世界是隔膜的,在期待热情拥抱的时候,距离感和对立以悲剧性的方式凸显出来。在诗歌中,“从明天起”重复三次,如同三阵激发起我希望的鼓声,越来越高亢,然后最后却平息下去,不再响起。“我”回到了原点:只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不能有别的愿望。此时的大海与春天,既是幸福的田园,是“我”最后的归宿,也是一片扎上了篱笆的田园。

    原本欧阳华想借着苏晨思想开小差的时候刁难一下他的,没想到苏晨不但没有被难住,而且还一下子带有感情地诵读出了这么一首意境优美的诗歌。这首充满着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诗歌。连欧阳华这么见多识广的人也不禁从座位上突地站了起来。虽然苏晨的脸上似乎还是有心事的样子,但是欧阳华却不顾上瞧他那失魂落魄的样子,而是咂嘴评价道:“嗯,这位同学对幸福有自己的理解和感触,不错。”

    “额,谢谢老师夸奖。”苏晨淡淡地道了一句,便自己坐了下来。

    而坐在他两侧的美女,裴佩一个劲地挑大拇哥:“晨啊,写的一首好诗,你真棒!刚才你吓到我了,我还以为你出糗要被老师骂了呢,谁想到你竟然可以马上胡编乱造出这样一首不错的诗歌,你果然有这方面的天赋啊。”

    苏晨呵呵一笑,在额头上抹了一把冷汗。

    而另一侧的李梦柔,则眨着那双明媚的眼睛,似笑非笑地说了一句:“不错啊,很美的意境,刚才你是想什么幸福的事想出神了吗?”

    苏晨怔然,那一刻仿佛又是她前一世明媚而又多情的笑容。那么熟悉,那么的轻柔,一个不注意,苏晨竟然一阵恍惚。。。。。。

第五十章 苏志林的危机() 
凤阳市

    苏家村这段时间村民们传的最为火热的还是苏志林家买了一辆一百多万的宝马汽车,不仅性能很好,而且外形也是非常的拉风气派。据说还是苏志林的儿子有出息了,出钱给父母买的,不然若是光凭苏志林和孙茹的那点微薄的工资,想买一辆大众汽车恐怕都费劲。

    一时间老苏家和他们家的豪华宝马汽车,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羡慕,更多的是有人嫉妒。甚至有人传话说是苏志林贪污的学生们的学费,但是这种谣言很快不攻自破,苏志林一个普通的老师,手上又没有什么实权,怎么可能贪污学费呢。听到风声的很多人都慕名来他家看苏志林的那辆宝马a56。

    苏志林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也考到驾照了,期间和袁建军请了几次假还被他指责了。对此,苏志林怒在心中却难以开口。儿子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说明他混得不错,但是凭的也仅是一时的运气,这次运气好了歌曲可以大卖,可是哪会有这么多的好运气。

    苏晨唱的几首歌,苏志林和老伴也都听过,唱的不错,同时也为了苏晨不要担心家里的境况,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苏志林仍然要保住现在的工作,虽然工资也不是太高,但是老师这个国家的铁饭碗,在农村乡下还是比较吃香的。

    每天开车去学校,苏志林与其说会享受,更多的却是内心的忐忑。因为一个普通老师每天开这么好的车从学校进进出出,领导的面子终极会有些挂不住。所以在买了这辆车之后,他心里有些后悔。觉得自己这样太张扬了,但是总不可能把车一直晾在家里吧,所以也只能硬着头皮每天开宝马a56这样的豪车去上课了。

    清晨,在校长潘伟的大众和袁建军的福特一前一后开进了校园内的停车场,两个人有说有笑地从汽车下走了下来之后,苏志林的宝马a56也开到了停车场,苏志林从车上下来之后,恭敬地对两人点了点头,打招呼道:“校长,来得早啊。”眼角所及处,犹豫一会儿,还是强挤出一丝笑容和袁建军打了个招呼:“袁主任。”

    潘伟和袁建军两人的脸色都是一遍,要说校长潘伟倒像是有更深的城府,并没有将质疑与不满挂在脸上,他摸了下地中海一样锃光瓦亮的脑门:“哟,老苏啊。你也早。”

    说着假装热情的走上前用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而公文包则用另一只手兜着。边走边聊。

    “怎么样啊,老苏,一百万的汽车开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吧。”

    苏志林脸庞一红,有些尴尬地说道:“都一样,一样。。。呵呵。”

    “哈哈,老苏,你太谦虚了,作为蔡荆中心校的骨干老师,你付出的也太多了,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潘伟的脸上仍带着笑意,但是眼神中一抹阴厉确实一闪而逝。

    苏志林挠了挠头,赶上潘校长的步伐:“哪里那里,这还多亏了潘校长的关照啊,真的很感谢你。”虽然有些客套话的成分,但是苏志林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但是跟在他们身后的袁建军却是冷哼一声,好像是在表示不屑,但苏志林别过耳去,权当没听见。

    潘伟摇了摇手:“同事之间,用不着说这样的话。”顿了顿,眼看就快要到教学楼了,潘伟意味深长地说道:“老苏啊,你看看你,为了教育事业奉献了大半辈子,也应该要休息休息了。”

    苏志林感觉有些疑惑,好端端的怎么会和自己说这样的话,很快,他又感觉到了潘伟话语中不对劲的地方。

    也不在意苏志林脸上的疑惑,潘伟继续说道:“老苏啊,你看看你,这个班主任一座就是十五年了,随着年纪的增长是不是也会感觉疲劳或者说力不从心啊。”

    “啊,现在还可以应付的。”潘伟含在嘴里的话终于吐了出来,而苏志林微微皱了下眉头,急着解释道。

    再次摆了摆手,潘伟的手离开了苏志林的肩膀,终于显露出了自己校长的气场,又加重了几分话音:“老苏啊,你自己再考虑考虑,学校没什么别的意思,只是为你的身体和实际情况考虑,而且现在学校也急需热情的新鲜血液嘛。”

    苏志林一阵嗫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