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备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神级备胎-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是说我们新人、旧人没有矛盾,你不要再挑拨离间。这是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拥兵自重,分庭抗礼。李严留驻永安,后来又到了江州,就是现在,然后在那儿就不走了。然后在那儿就自己筑城,自己扩军,要求划出五郡之地来单独成立一个州。本来蜀汉它只有一个州,就是益州嘛;他又要搞一个州出来,叫巴州。这在诸葛亮看来,他挑衅了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后来居上的这个原则,就是我们新人,我们荆州集团一定要占据蜀汉政权的主导地位,这个是不能动摇的,他挑衅了这个原则;第二个他挑衅了统一原则,因为他实际上是搞分裂。所以,诸葛亮一定要拔掉这颗钉子。本来刘备安排李严为副的时候,是希望他起到一个中介作用,希望他充当一个润滑剂。结果他没有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反而成了当中一根刺了。那这根刺肯定是要拔掉的。从大局着想,从蜀汉政权的长之久安、安定团结出发,这样一颗钉子一定要拔掉。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诸葛亮恐怕是早就想拔这颗钉子了,只不过是在等待机会而已。那么李严既然犯了这么一个低级错误,那就对不起了,请你回家养老去吧。那么除了这些原因以外,我认为诸葛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要依法治蜀。因为诸葛亮接过来的是这么一个摊子,是这样一个分着层次的、由三股势力组成的这么一个政权,这样一个政权是有着内部矛盾的和内部危机,有着隐忧的。那么要把这三部分人团结起来,诸葛亮认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依法治蜀。什么叫依法治蜀呢?就是不论亲疏远近,不管你是新人、是老人,不管你是荆州集团的、是东州集团的、是益州集团的,在国法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大家都按规矩办,我们一碗水端平,这样就能做到大家心服口服。而依法治蜀时诸葛亮执政期间非常重要的思想和举措。为了真正地实现依法治蜀,真正做到执法公平、赏罚严明,诸葛亮也废黜了一些属于自己这边的人,甚至还杀了自己最喜欢的人,比方说马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背后其实也是有着深刻原因的。那么马谡到底该不该死,马谡到底该不该杀?诸葛亮杀马谡的时候,为什么会流泪呢?请看下集――痛失臂膀。。。

    。

第三百七十一章 情愫流转() 
各部门都到位了,而且也都是准备就绪了。

    所以广告也正式的开始了拍摄。

    关于飘风的系列广告,苏晨准备一共拍六个。

    六个广告,既不能说太多,不会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而且也不会说是太少,而引起人们的生疏。

    而在广告中,苏晨和舒流两人自然而然,就是扮演着男女主角。

    第一场广告,地点是在一个公交站台,公车到站停留中的间隙,这时候,男主苏晨正好从车上下来,而舒流则是刚好下车。

    就在这个时候,苏晨下车,手不经意的波撩过了舒流的头发,而舒流的丝滑发线,也是从苏晨的指尖滑过。

    而等那辆公车再次,发动,离开的时候,苏晨才意识到,原来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了一个女生头发上的饰物。

    于是,苏晨便一路奔跑,追上了公车,并且把发饰,还给了舒流。

    这个时候,两人对视一笑,满是含情脉脉,从这个时候,两人已经是有情愫流转,也为两人的恋情做了一个铺垫。

    于是,一系列,关于两人的爱情故事。。便是拉开了序幕。。。

    但是,在他们爱情当中,很关键的一环,却是飘风洗发露。

    因为是飘风洗发露洗过头发后的,无与伦比的柔顺感觉,让两个人越走越近,最后走到二来一起。

    第二场广告

    大家知道,三国是一个风云际会、人才辈出的时代,三国的主要领导人也都会用人,孙权也不例外,而且在我看来呢,孙权之会用人。可能仅次于曹操。那么孙权怎么个会用人呢?他是连别国的人才都了如指掌,连别国的人才,他都想为自己所用。比方说。我们曾经跟大家说过,孙权就料定诸葛亮去世以后。杨仪和魏延两个会打起来,那么孙权这个话是对谁说的呢?对费祎说的。我们知道诸葛亮执政以后,就恢复了吴蜀两国的盟好,双方也要互派使节。那么第一次费祎出使吴国的时候,就有一场很好玩的事。当时孙权照例大摆宴席,招待来使,接风嘛,这也是中国人的习惯。人来了要接风,人走了要饯行,是吧。宴席摆好了。孙权就跟大家说,待会儿费祎进来的时候,不要理他,吃你们的东西,大家说好,那么费祎进来以后呢,所有人都在吃东西。谁都不给他打招呼,只有孙权站起来,跟费祎打招呼。“先生辛苦了,先生好”,费祎一看,马上赋诗一首,“凤凰来翔,麒麟吐哺,驴骡无知,伏食如故。”就是说凤凰来了以后,麒麟马上就不吃东西了。出来迎接,驴子啊、马啊、骡子啊。它不懂事,照样在那儿吃草。这样子弄得孙权反而没面子了是吧。这时候诸葛恪就站起来,也赋诗一首,这个意思大概就是说,我们栽了一棵梧桐树,是迎接凤凰的,不知道哪儿飞来一只麻雀,它自称是什么来翔,拿一个弹弓一射,把它射走算了,这算是扯平。这个也是当时吴蜀两国外交史上经常发生的事,就是吴蜀两国恢复盟好了以后,它要经常互派使节,但是你仗不打了,武斗不搞了,文斗还是要搞一搞的。比方说有一次,蜀国有一个使节到吴国来,也是态度非常的,哪个什么吧,吴国有一个叫薛综的人。就去敬酒,敬到蜀国的来使跟前就说,知道你们蜀国的这个“蜀”字怎么讲吗?告诉你吧,有犬为独,加一个反犬旁,就是读繁体的“独”字;无犬为“蜀”,没有狗就叫蜀;横目苟身,目光的“目”横过来了,下面是个一苟(字)的身体;虫入其中,就是虫虫进去了,这就是你们蜀啊。他们经常要闹一点这种小花絮,这个只能做逸闻趣事来听,不是谈判的正式内容。我相信两家谈判的时候,还有很多精彩的对话,所以孙权对费祎非常欣赏,费祎走的时候,孙权跟他说,说先生德高望重,德才兼备,是个难得的人才,一定能够股肱蜀朝,你一定能够成为蜀国的顶梁柱,这一次先生回去,怕是很难再见面了。因为他知道,费祎是个很重要的人,恋恋不舍,取出自己随身佩戴的一把宝刀,送给费祎,这个事情是很重的情分,你知道,军人之间互赠武器,是很重很重的情分。我们有时候看一场战争,两军交战打得非常英勇,打了一个平手,要停战了,要和谈了,双方的将领很可能是一身的尘土,一身的硝烟,一身的血污,甚至一身的伤痕,走上前去,对对方的将领说,兄弟,是条汉子,然后把剑和刀解下来,下回我们战场上再见,非常重的一种情分。。

    。。

    我刚才说了,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三国的主要领导人也都是会用人的,我说的主要领导人是四位,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为什么要算上诸葛亮呢?因为诸葛亮虽然不是国君,但他是蜀汉政权后期实际上的领导核心。那么这四个人的用人,如果我们来比较一下,有什么特点呢?我有12个字的总结,操以智、权以情、备以义、亮以法,就是曹操用人主要靠智慧,孙权用人靠情感,刘备用人靠义气,诸葛亮用人靠法治。诸葛亮的特点是依法治国,就是如果我们要做排行榜,法治诸葛亮第一,根据史书的记载,诸葛亮的时代,他的政府里面是吏不容奸,人怀自厉,佥忘其身。什么意思呢?就是政府里面没有贪官污吏,每个人都非常勤奋的工作,每个人都很忘我的工作,为什么?就因为诸葛亮依法治蜀。。而且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从这个意义上讲,诸葛亮的政府最象政府。相比较而言,曹操、刘备、孙权的那个政府呢,在他们的前期,就不怎么象政府,这也是情有可原,因为曹操、刘备、孙权三个人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在他们的前期是将军幕府,后期才变成帝王朝廷。那么将军幕府呢。它在法制上面,不可能像后来的正规政府。那么的完善、完备,他带有早期创业的那个特点,再加上他们个人的特征呢,因此我的看法是曹操的将军幕府有点象沙龙,操以智,曹操是靠智慧来用人的,他周围也都是一些非常聪明的人,曹操那个地方的聪明人简直是多得不得了。大家聚在一起,坐而论道,谈天论地,像个沙龙。刘备他讲义气,动不动就是食则同器,寝则同床,讲哥们儿义气,所以刘备的幕府有点像帮会。像江湖上的帮派,而且我看有点像丐帮。。。

    事实上。孙权和他的臣下也是亲如兄弟、亲如骨肉,有证据吗?有,三个证据。第一。周瑜。我们知道,赤壁之战总指挥是周瑜,打得曹操落花流水,曹操回去以后就发现,周瑜是个难得的人才,就琢磨着把周瑜给挖过来,为自己用。那么就要派说客了,派了谁呢?蒋干。时间在什么时候呢?建安十四年,也就是赤壁之战的后一年。这个时候蒋干到了周营。所以蒋干不可能盗书的,他赤壁之战以后才去嘛。那么曹操为什么选中蒋干的呢?因为蒋干是九江郡人。周瑜是庐江郡人,庐江和九江同属扬州。不是咱们现在江苏省的扬州市啊,是大扬州的概念。所以蒋干和周瑜算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再加上蒋干这个人,第一是帅哥,长的非常漂亮,周瑜也是帅哥,帅哥去说服帅哥比较对口。第二个,蒋干口才极好,辩才无碍,独步江淮之间,那个地方,没有人能说得过他的,相当于咱们央视的名嘴了。派蒋干去,蒋干到了周瑜这个地方,周瑜站在营门口哈哈大笑,哎呀,子仪兄啊,远涉江湖而来,怕是给曹孟德当说客吧,见面就给戳穿了。蒋干一楞,这个这个,公瑾兄,这是什么话吗,这不就是老乡来看老乡吗,你怎么要诈我呢?周瑜说不是做说客吗,好吧,晾他三天。周瑜说我公务繁忙,你在这儿先住三天,三天以后,周瑜回来见蒋干,大开营门,大开库房,检阅部队,都看完了,大摆宴席,然后对蒋干说了这样的话,周瑜说一个男子汉大丈夫,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得意的最让他高兴的事儿,是什么呢?是遇到一位好的君主,好到什么程度呢?周瑜说“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

    。。

    第二个是周泰。周泰是我们上次讲过的,就是淮泗将领当中的一员,但是周泰出身寒门,地位比较低,建安十八年的时候,孙权任命周泰做濡须口的前线总指挥,或者是卫戍司令,坐镇濡须口,让朱然和徐盛两个人当他的副手。这朱然和徐盛是不服气的,孙权也知道他们两个会不服气,于是孙权就借巡视的名义,亲自到了濡须口,然后大摆宴席,款待他的将领。孙权自己起身拿起酒樽来,依次斟酒,斟酒到周泰跟前,孙权说,周将军,请把衣服脱了。周泰不知道怎么回事,遵命把衣服脱下来,结果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因为周泰身上伤痕累累,体无完肤。孙权说,周将军,这块伤疤是怎么回事啊?周泰说这是末将在什么什么战斗中负伤的。哦,那这一块伤疤呢?这是末将在什么什么战斗中负伤的。那这一块呢?这是末将的另一次什么什么战斗。而这一块,这是末将的另一次什么什么战斗。次次战斗留下的伤疤,有多少块伤疤,就参加了多少次战斗。这个时候孙权哭了,他拉着周泰的手臂,叫着周泰的字说,幼平啊幼平,你为孤兄弟出生入死,是把命都搭上了啊,我孙权怎么能够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啊。我怎么能够不把你当做我的亲兄弟骨肉呢?我怎么能够不委任你兵马辎重啊?不要因为你是出身寒门。。你就自惭形秽,告诉你,孤与你同荣辱、共休戚,我孙权是你大后台。所有人都感动,所有人都服了,这是第二个例子。。。

    第三个例子,诸葛瑾。夷陵之战的时候,有人告诸葛瑾的刁状,因为诸葛瑾是诸葛亮的亲哥哥,有人就说了,这个诸葛瑾里通外国啊。和诸葛亮有来往。这个风声造得很大,弄得最后前线总指挥陆逊都坐不住了,陆逊就给孙权写信说。主公啊这个事情,你一定要出来澄清一下。我是相信诸葛瑾的,但是这个议论太多了以后,这是个问题啊。孙权写一封信给陆逊,说你放心,我和子瑜(就是诸葛瑾),我和子瑜恩如骨肉,而且我和子瑜来往多年,我完全了解这个人。这个人的特点是非道不行,非义不言,不是这个符合道义的事情,他是不会说也不会做的。我告诉你,当年孔明先生出使吴国的时候,孤是想把孔明先生给挖过来的(又是个挖墙脚的),孤就去对子瑜说,这个弟弟跟着哥哥是天经地义的啊,既然哥哥在江东。弟弟也应该到江东来。只要孔明先生愿意,我写封信给刘玄德,解释解释。你说子瑜怎么说。子瑜说,舍弟已经跟了刘玄德,那是不会改变的,就象我诸葛瑾不会投奔刘玄德一样,你看看,他是这样的人,是完全可以放心的,所以孙权是以情感人。当然我不排除这里面孙权有做秀的成份,比方说他跟周泰。那就是一场表演,这个也可以这么说。是做给大家看的,但是也不排除他里面有真实的内容。他是把真实的情感表演出来,作为一种政治手段,那这应该说是很高明的。实际上有很多人,就是为孙权的真情所感动,来投奔孙权的,比方说潘濬,潘濬原来是刘备手下的人,但是好象不太被刘备所重用,做的是个小官,和关羽一起守荆州。。。

    孙权到晚年、到后期不要说跟他的群臣不再有什么骨肉之恩,就是他自己的亲生骨肉,都已经没有情感可言。我们来看看孙权的几个儿子吧,孙权一共七个儿子,第一个儿子叫做孙登,他是孙权的第一任太子,三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这个算是善终,但是他这个太子是当得很不愉快的。现在没有时间去讲他。第二个儿子呢,叫孙虑,二十岁的时候也去世了,这个也算是善终了。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