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风潮,掀起了一股引领流行的风暴,让很多的观众和粉丝们,趋之若鹜。。。
而且在即将举办的金凤电视节,也获得了最佳女演员的提名,此时的她可以说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而公司在邀请舒流来参演这个广告的时候,也可以说是千请万请,好不容易请来的。
让这个决定敲定。还是在前几天。公司工作人员,告诉她,和她搭戏合作的是苏晨。她才算是最终决定出演的。
在电话另一端的舒流,嘟囔了几句。勉强的答应下来了,就挂掉了电话。
工作人员咬了咬牙,不由得恨声道:“什么玩意儿啊,不就是小火了一把吗,看她得瑟的那个样子。”
而在他旁边的一个汪姓组员显然是见惯了这也的事情,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耸耸肩安慰道:“好吧,这样的事情又不是第一次了。忍一忍就过去了,像她这样的脾气,这么能作的个性,我看她的下场也不会太好的。”
那个工作人员,也是点点头,在心里又腹诽了几句,才心口一松的去接着干别的事情了。
“部门里的人,都注意一下了啊。下午我们的广告开始正式的拍摄,但是创意一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创意了。而是一个新的构想,这是拍摄广告时要用到的一些道具,还有在地点布置的方案。都在这里,你们部门拿去看看,然后好好筹谋一下,知道了吗。”。。
在王总的一声令下之后,公司里的宣传部以及广告部的人,都开始忙碌起来了。
他们根据上头的一些命令,然后加紧就班的开始了道具、场地的布置,以及那些群众演员的通知也都已经准确的下达了。
“那我们到时候,这个广告短片的导演由谁来担任。因为我们上午已经通知过刘导演。说我们的广告拍摄的时间,将会有所推迟。所以他现在已经在赶往一个电视剧组进行工作了。现在再叫他回来的话,会显得不合适吧。”
这个时候。销售部的李洋好像是想到了什么,略一思索,讲自己的心中所想告诉了王总。。
而王总听后,也是不禁地一怔:“确实是啊,他现在也有自己的电视剧要赶紧的拍摄完成,据说还只有最后一集了。要是这个时候再让他来的话,就显得有些过不去了,而且这也向来不是我们飘风的风格啊。”
推广部的吴平接过话头说道:“要不,我们现在马上联系一下其他的知名导演,让他们赶紧过来,看能不能救场。”。。
“现在这么仓促的情况之下,再去联系别的导演的话也未必来得及吧,他们也都很忙,有各自的任务出身。要说我们飘风集团这么些年来,也没有少拍广告和代言,其实也积累着不少娱乐圈演员和导演的关系,但是这种情况下,叫人来帮忙的话,我们就相当于欠别人一个很大的人情了。所以请太大牌的导演来也不好,但是呢,请孤陋寡闻,没有点实力和名气保证的导演来,同样也是跌了我们飘风的面子啊。”
吴平如此的说道。。而且说的也十分的在理,他作为推广部的部长,一方面要为公司的利益考量、衡量,而一方面也是要根据外界的形似等等,来做出评价和判断的,所以说他的一些客观的观点,都是有大局观的。”
而且作为公司涉足国内和国外的市场时,提供重要意见的智囊,王总对他也是格外的看重。
所以她平时提的意见,王总都是非常的重视,会放在心上,作为考虑事情的一个重要标准。
此刻的他也不由得深锁起了眉头,犹豫了起来。。。
而李洋和吴平这两个一高一瘦,形成鲜明对比的属下,也是将手臂放于身前,一副非常焦急的样子。
而这个时候,刚去上了个厕所的苏晨,又推开门,回到了王总的办公室,想要先坐一会儿,等待正式开始拍摄广告,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在和飘风公司的人。商量一下到时候,拍摄广告的时候一些重要的细节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还闷着头思索的吴平,抬起头刚好看到了推门进来的苏晨,这个时候他的灵光一现,突然是想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然后就俯下身,一边眼睛看着苏晨,一边对王总小声地耳语着什么。
在听到了吴平说的话之后,他也是将目光转移到了苏晨的身上,突然一惊,紧接着面孔上闪现出一丝喜色,忍不住拍了下大腿,低喝一声道:“嗯,这是个好办法。”
而刚走进了办公室的苏晨,显然还没有注意到,他们脸庞变化的细节。他朝着王总、李洋和吴平,这三个人笑了笑,随即说道:“要不,关于广告拍摄时候的一些想法,我们再商量一下细节问题吧。”。。
这时候,王总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接下去说道:“是啊,而且不光是一些细节问题,关于广告拍摄的整个过程,我们也想让苏老弟,你来决定。”
这个时候,王总竟然是在短暂的沉默与惊喜之后,如此一语惊人的说道!
而苏晨则是眨巴眨巴眼睛,感觉到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这个时候,李洋赶紧堆着笑脸,解释道:“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原先已经决定改天再拍摄广告,所以那位刘浩导演,在得到通知后,决定奔赴其他的剧组,进行电视剧的拍摄,所以这个时候,就没有人来担任导演了,但是我们刚才一商量,才发现原来在我们的眼前,就有一位实力与名气并重的电视剧、电影导演啊。”
而王总也是不可置否的点点头,大有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深深地望着苏晨,大有一番深意。
苏晨闻言,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其实这个意思他是弄明白了,但是这不就是自己演戏兼导演,两手一把抓的节奏吗?
。
第三百六十八章 担任导演()
虽然当得知,飘风公司的高层,经过了商议之后,决定将洗发露广告的导演权交给了苏晨之后。
苏晨虽然是感到非常的突然,但是也只能呵呵一笑的将这个职权担在了自己的肩上了。
因为现在,凡是和飘风公司关系比较好的所有导演,都是有着自己的档期,在赶紧拍片。
而在这个时刻,再去请其他的导演来,也已经是来不急了。
广告的女主演舒流已经联系好了,而他也是准备今天拍摄广告的,如果自己不来做导演的话,那么这个时间久只能推延了。
而这也不是苏晨所愿意的,所以干脆脸皮一厚,听到了王总他们的提议,半推半就的同意了他们的这个决定。
“那我现在就来画一个分镜头的脚本吧。”
既然已经做出了这样的决定,那么苏晨当然是不会闲下 。。来的。
他从林雪的包里。。拿出了好几张4a纸和一只钢笔,开始认真地画起了分脚本镜头。
其实,在这个时代,分脚本镜头这个概念不是说没有,但是那些成名的导演,很多都为了追求高效,就是口头上对摄像师和工作人员,解释一遍之后,就不去管它了。。。
但是其实这样一来的话,也会有一个比较大的隐患,那就是万一导演和摄像师的默契欠缺一点的话,那么拍出来的效果,就没有这样的理想化了。
所以苏晨做事,还是喜欢按照自己一如既往的套路和思路来。要拍摄一个东西,呈现出来。
那么它最重要的就是记录下来的那个时刻,而在这点上,毫无疑问,摄像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而他也是将自己的分脚本镜头,很好的跟摄像师进行讲解。
而湘西电视台节目。也在火热播出。
易中添:
这集我们讲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史上一场有名的战争,稍微知道一点三国的人没有不知道赤壁之战的。这个要归功于罗贯中。因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浓墨重彩描述的就是这场战争。有人说三国演义这本书是七分实三分虚,那么惟独在赤壁之战这个问题上,它是七分虚三分实。赤壁之战这场战争实际上在正史上留下的记载非常之少,而且不乏矛盾之处。而遗留的问题一大堆。有些什么问题呢?五个问题:第一。谁的战争;第二。规模如何;第三,时间地点;第四,过程结果;第五。胜败原因。这五个问题上都有疑难,以至于史学界多次爆发“新赤壁之战”,那么我们一条一条来看。。。
第一是谁的战争?也就是说这场战争原本是曹、刘之战呢。还是曹、孙之战?应该说在开始的时候,就是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南下的时候,他的目的是要夺荆州、伐刘表、灭刘备,这个目的当曹操夺取了江陵以后应该说是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他为什么还要顺江东下?他顺江东下到底是打谁的?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说是打刘备的,孙权被诸葛亮、鲁肃和周瑜拉下水了;还有一种观点,就是打孙权的,主张是打孙权的观点的依据主要是曹操写给孙权的那封信,而那封信我们知道本身是可疑的。那么我的看法呢,应该说他的孙江东下是打刘备,也打孙权。因为这个可以从孙权对周瑜的话来作证明,孙权跟周瑜说:公瑾兄,你带着军队先走,打得赢固然好,大不赢你回来,孤亲自与曹孟德决一死战。他是这样说的,这说明曹操的目标是孙权;如果曹操的目标是刘备,而孙权是被拉下水帮刘备的,孙权的话就应该这样说:公瑾兄,你带着部队去看看,打得赢咱捞一把,大不赢你赶快回来,咱不管那刘豫州的死活了。他应该这么说。但是问题在于,孙权的这段话是记载在江表传里面的,是不是可靠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先把它放下。。
。。
第二就是规模如何?有一种说法说这场战争其实曹操只有五千人,就是他追赶刘备一路追过来的那五千轻骑兵,证据在哪里呢?证据在诸葛亮的话里面,诸葛亮对孙权说曹操劳师远征,追赶刘豫州一日一夜三百里,追到这个地方来已成了强弩之末,很显然就是指那五千轻骑兵嘛。但是如果曹操的军队只有这五千轻骑兵的时候,刘备见了周瑜,周瑜告诉他带来了三万人,刘备怎么会说“很少”呢?你三万加上刘备一万,加上刘琦一万,五万人对五千人还少啊?可见曹操这个时候不只五千人。而且周瑜传的正文说得很清楚,说:“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这是三国志。周瑜传正文记载的,也就是说曹操这个时候应该有几十万人,到底是几十万我们搞不清楚,学术界的说法有五十万、四十万、二十万这样几种。。就是我在上集也算过账,八十万打个对折四十万,再打个对折二十万,再打个对折也有十万。
那么算这些账是为了确定这场战争的时间、地点,如果说五千人的说法能够成立,那这种说法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曹操五千轻骑兵一日一夜三百里从襄阳追到当阳,打了刘备一家伙以后到了江陵,然后从江陵又赶过来了,赶过来以后没想到这个时候孙、刘已经组成了联军,一家伙撞上去,一场遭遇战,所以曹操打败了。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时间应该是建安十三年的十月,它很快嘛。而如果说曹操这次战争的目的是要打孙权,那么他决不敢只用这五千轻骑兵,他一定要集结部队,他集结部队是要一个时间的。那么这场战争的时间应该是建安十三年的十二月。地点在哪里呢?学术界的意见,倾向性的意见。就是现在的湖北省蒲圻县境内,现在蒲圻县已经改名赤壁市,不是在黄州的那个赤壁,就是不是苏东坡写赤壁赋和赤壁词的赤壁。所以现在湖北有一个说法,叫“文武赤壁”,文赤壁就是苏东坡写赤壁词和赤壁赋的那个赤壁,武赤壁就是现在赤壁市的那个赤壁,是赤壁之战的赤壁。。。
那么下面的问题就是过程和结果。这个过程三国演义是写得非常精彩的,从决策开始一直到战争结束,当中很多很多故事,而且这些故事都已经变成了新的成语了,比方说舌战群儒啊,变成成语了。但是我说了,三国演义在这个问题上是七分虚三分实,很多事情是没有发生过的,比方说舌战群儒,这是没有发生过的,智激周瑜也没有发生过的,还有周瑜突然一天生病。诸葛亮去看他,什么在手心写个条子,欲破曹公须用火攻,万事诸备只欠东风,这也是没有的,但是都已经成了我们的口头禅了,等等都是没有的。那么有些事是有点影儿的,比方说蒋干中计,这是有点影的,为什么呢?蒋干这个人是有的。另外草船借箭这个事也有一点影,但不是发生在诸葛亮身上,是发生在孙权的身上,时间是在建安十八年,那就比赤壁之战更晚了。建安十八年的时候曹操和孙权作战,有一次孙权驾着船到曹操的营寨里面去看,曹操命令放箭,箭射到了孙权的船上,然后船就歪了,倾斜了,于是孙权下命令调个头,再让他射,曹操又射箭,然后两边箭射得差不多,一会儿船就平过来了,孙权把船开走了。说是这么一个故事,他也不是借箭。而且有人算过说草船借箭在技术上不可能,他算过要多少个草人,这些草人有多重,摆成一排有多长,要多少多少船才能够借到十多万支箭,等等等等有人算过,我也不会算这个,技术上是不可能,这个事我们也以后再说。
。。
另外,这里面还有一个可能是小原因,就是年龄,这个是吴晗先生指出来的。吴晗先生说赤壁之战的时候,孙权27岁,诸葛亮27岁,周瑜34岁,鲁肃37岁,曹操54岁,吴晗先生说赤壁之战是被进攻的打败了进攻的,哀兵打败了骄兵,年轻人打败了老头子。其实吴晗先生还有一个人没有算进去。。就是刘备,刘备当时多少岁呢,47岁,如果把刘备加进去,那么孙刘联军这边的首脑人物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呢?34岁,正是周瑜的年龄,所以赤壁之战也可以说是周瑜打败了曹操,34岁的打败了54岁的。
不过曹操虽然老了。败了,但是笑傲江湖的英雄本色依然故我。曹操从华容道冲出去以后,又笑了。大家问他说,丞相为什么要高兴啊?曹操说:哈哈,“刘备,吴俦也”,刘备确实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