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当然满意,不过都是夸的我。”

    “夸你就是夸我,”黄静萍笑着说。

    然而晚上他们也没能在一起呆多长时间,冯一平就在酒店陪黄静萍看了半个小时的电视,黄静萍就主动让他回家,“早点回去吧,爸妈还等着呢!”

    晚上和爸妈聊的时间比较长。

    因为资金充足,村里的勘察和规划设计进行的很快,最终出来的效果图,让所有看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以村部和村小学为中心,规划出了公共服务区,包括卫生所和村活动室,未来还计划新建一个幼儿园和一个小型的农贸集市。

    筹划的工业区,在村里几个塆的中间,就原来烧瓦的窑那一块,那附近平整一下,不占用田地,大概能有个十亩地,建设冯一平计划中的几个农产品加工厂,是足够的。

    村民们要建的楼房,设计所也给出了几种方案,完全不同于大家心目中的四四方方的那种,和城里的一些别墅一样,造型别致,前后都带一个小院子,车位,猪圈和鸡笼,包括狗窝,都有预留。

    每个塆盖新房子的地方,也都有规划,比如冯一平他们塆,最近要盖新房的,一律规划到塆前的那座小山上,一家家的顺着山坡排上去,至少能建三十多家,统一规划了车道、下水道和沟渠,如果建起来,就是和城里的别墅没什么两样。

    他们的那些旧房子,还是要一片片的拆除,重新规划,后来再盖楼房的,就在他们旧址上按规划的位置建,总之,等过上三五年,塆里的人都盖上楼房以后,他们塆就会大变样,由一个脏乱差的落后农村,成为一个整洁现代,由洋气的别墅组成的新农村。

    以塆口的大皂荚树和两口池塘为中心,还留出了大块的公共用地,平时作为休闲区,农忙时,用作打谷场。

    “塆里的人都同意吗?”这样的改变当然是好,但冯一平就不相信会没有阻力。

    “换做以前,这样的事想都不会想,没有人会支持,但现在情况不一样。”冯振昌说起来,面有得色。

    “就是,你四叔现在的工作好做的很,特别是我们两个回村以后。”梅秋萍说。

    呵呵,对,今时不同往日,就是不看冯振昌他们的面子,看在钱的面子上,对四叔主导的这件事,也不会有人反对。

    开着面馆,卖着板栗的,当然对冯振昌他们会心存感激,到镇上和市里的厂子上班的人家,也会感激他们,那些留在村里种地的人,除了自家的口粮,也按订单要求,种了不少能卖个不错价钱的庄稼,也会感激他们。

    接下来,他们家还要再村里办几家加工厂,又要招工,又要收各种农作物,那些在外打工的儿女以后在村里就能上班,而且拿的工资还不会比外面低,对四叔主导的这件本来也是为了大家好的事,他们也没理由反对。

    难怪爸妈这在老家住了一个多月,气色都比以前好了呢,在省城,他们虽然也做出了一些事,也赚了些钱,但那时又有几个人,能像村里的那些人一样尊敬他们呢?

    在这样的环境里,爸妈自然心情舒畅,心情好了,气色自然也会好。

    只在市里住了一晚,大舅就呆不住,挂面作坊里离不开人,他们在首都买的一些东西,特别是吃的,比如烤鸭,也放不了几天。

    冯振昌他们原本是打算在冯一平这多住几天的,一商量,干脆和大舅一起回去,趁现在天气好,提前把农产品加工厂的土地平整好,随着有佳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这些事,已经可以提上日程。(。。)

第一百零八章 见张彦() 
对他们这些高三的学生来说,这些日子的时间,是个很矛盾的东西,细化到每一天,每一节课,大家都觉得过得很慢,但是,当你看日历的的时候,却会发现时间正迅速的、一天天向7月的高考日溜去。

    剩下的这些有限的日子,没谁敢怠慢,高考时多考或者少考一分,就也许就意味着你是能上一本还是二本,按一般的理解,在职业生涯起步的时候,一本的总比二本的容易找个好工作,起点要高一些。

    虽然冯一平已经可以不在乎这些,但他也一样努力,这些天晚上十一点睡,早上五点起来,比中考前还要努力,目标是他自己定的,他不希望落空。

    五月底,黄静萍结束了在财院的进修,冯一平和她商量后,让她回老家陪她爸妈住些日子,如果一切顺利,等到冯一平高考结束后,他们几个人就要开始计划中的旅行,先向南再向北,到达首都后,就将留在那里上学,到时再回家一趟,可没现在这么容易。

    黄静萍回家后的第一个周末,冯一平第一次给张彦打了电话,约她周日上午见一面,张彦也没问原因,爽快的答应了。

    周日早上六点,冯一平就驱车出发,金翎已经在有佳上班一个多月,刚刚启程去了首都,物色那边的办公地点,冯一平得以把自己的车拿回来,不然,就她那车,在下面县里,还真不好使。

    这一路上,他还是很激动,虽说平日里他总把张彦压在心底,强迫自己不要去想,可是。偶尔收到张彦短信的时候,他就会发现,越往心底压,脑海里的那个形象便越是明晰,午夜梦回的时候,也经常会梦到曾经的那些日子。

    既然压制不了。回避不了,摒弃不了,那就干脆的面对吧。

    周日的早上,吃过早饭,帮着把家里的猪喂了,刷完碗,钻到房间里打扮了一下,张彦跟妈妈说了一声,又给缠着她要一起去的弟弟许诺带一个西瓜回来。就骑车往县城赶。

    虽然和冯一平上次见面,还是三年前的春节前夕,但之后他们的联系却一直没有中断过,除了每年生日之外,冯一平还会不定时的给她寄些东西,从学习上的,到生活上的,都有。很贴心。

    同时,这几年。张彦家也有不少方面受到冯一平的影响,比如,张作栋早早的在省城买了一套房子,为了这个,家里的楼房还一直没盖,不过。爸妈一提起这件事,就高兴的眉飞色舞,当初的那套房子,现在已经增值近一倍,光一年收的租金。就足够她和弟弟上学的花费。

    所以从爸爸嘴里,张彦也不时能听到冯一平的消息,休学啦,出书啦,一家接一家的开公司啦,兼并了市里的一家工厂,便利店已经开了近百家分店啦,上电视啦等等,当然,冯一平的那期访谈,她也是看了重播的。

    总之,张彦觉察的出来,爸爸说这些话的时候,话里话外都充满着对冯一平的佩服。

    他又读书,又开公司,那么忙,怎么还记得给我买那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而且都和这个手机一样,一点都不便宜?

    张彦想到这,脸上又浮出笑来,加紧蹬了几下,额头上都有汗冒出来。

    她和冯一平约的地点是在城关大桥旁的广场边,远远的她就看见,一个人站在一辆银光闪闪的车旁向她招手,她的心跳的快起来。

    冯一平看着张彦骑着车越来越近,不知怎么,并没有第一次见面时的那种紧张,很平和,看着她因为骑车太快,两颊通红,笑着去拿了一瓶水,又给她递过去几张餐巾纸,“擦一擦吧!”

    张彦接过水咕咚咕咚的喝了几大口,也没有刚出门时的那种紧张和忐忑,脱口而出一句,“你怎么长的那么快!”

    是挺快的,因为营养跟上来,现在的冯一平,比原来的他高了几公分,净身高现在已经有一米八一。

    “你还小呢,也能长高。”张彦是还小,她现在是师范一年级的下学期,要下半年冬月才满十六周岁。

    他们两个站在这,还是有些引人注目,广场上那些带着孩子的大妈大婶们不时扫过来一眼,“我们去公园吧,”冯一平把张彦的自行车往后备箱里搬。

    张彦她们县,只有一个公园,年头很早,维护不力,有些破败,倒是原来的那些树木越长越有精神,有自发的朝森林公园发展的趋势。

    冯一平提着两个袋子,张彦拿着一块野餐布,在公园制高点的那座古塔下,找了块平坦的草地放下来,然后冯一平一样样的往外拿各种零食,都是张彦后来喜欢吃的,薯片,苏打夹心,烧麦饼干,欧式薄饼,山楂片,圣女果,火龙果,椰汁……。

    “这都是在你店里拿的?”张彦毫不见外的撕开一个欧式薄饼。

    “也要花钱买的。”冯一平用水果刀给她处理火龙果,回了她一句。

    “那不还是从一个口袋到另一个口袋。”张彦笑着说了一句,不知怎么回事,在这个算上今天现在的这次,也才第二次见面的人面前,她特别放的开,也觉得特别自在。

    “对了,高考准备的怎么样?听我爸爸说,你希望去首都读大学?”

    “希望如此吧!”冯一平把火龙果分割成不小的几块,递给她两只一次性手套,“用这个吃。”

    张彦接过去,吃了一口,露出一个冯一平非常熟悉的表情来,“真好吃!”

    “那就多吃点,”后来在生活上,都是张彦照顾他,现在他终于也有了这样的机会。

    两个人边吃边说,都没聊什么正事,张彦给他说的,都是学校和家里的一些平常的事,也不管冯一平根本不熟她说的那些人,冯一平主要是以倾听为主,不时也插上几句嘴,完全就像两个非常熟稔的人,趁周末的时候出来放松一下。,说什么,听没听,都无所谓,关键的是那种氛围,关键是和谁在一起。

    张彦还是那个样子,吃东西很慢,但是相当持久,比如说,要是不忙的时候,她吃一碗面也能吃上半个小时,但是呢,只要时间充足,最大的那种海碗装的面,她也能慢慢的消灭干净。

    两个多小时过去,冯一平带来的那些东西,差不多都进了张彦的肚子,就圣女果还剩一些。

    “张彦,”冯一平正色对她说,“如果我下半年去首都,估计以后一两年,见面的机会更不多,”

    “没事啊,有手机,联系很方便,你送我的这个手机,我谁都没告诉,现在上面也只有你一个人的联系号码。”

    “我是想,到后年你也毕业了,到时就不要去其它地方找工作,让你爸爸跟我小舅说一声,就去便利店或者是到时已经盖起来的酒店,好不好?”

    其它的事先不说,这件事要提前定下来,冯一平现在可不希望张彦还像后来一样,依然跑到沿海的学校去教书。

    “你今天过来,就专程跟我说这个啊!”张彦笑了,“等我毕业,我弟弟也正好上高中,我爸爸的意思是,到时我们家就搬到省城里去,他也想好了,到时就托你小舅说一声,让我进便利店工作呢!”

    “那就好,等到那时,我们在北边的店也发展起来了,你要是在家这一块呆腻了,就跟我说,我让他们也把你也调到首都去。”

    “好,我也一直希望着能去看看故宫和长城,也希望领略一下北方的冬天,你知道吗,我特别想穿的厚厚的,带着狗皮帽子,在北方过一个冬。”

    我当然知道,我后来还在一个春节专程和你去了一次。

    “没问题,到时我们一起去。”

    张彦杂七杂八的吃的太多,中午就在电影院旁边的拉面馆里,和冯一平一人要了一碗兰州拉面,自然而然的,她那碗一大半都倒给了冯一平。

    目送冯一平在路上走远了之后,她才去水果摊挑了一个西瓜,慢慢的骑车往家里走,真骑不快,今天吃的太饱了些。(。。)

第一百零九章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周末的这两天,大家要记得要劳逸结合,合理补充营养,高中苦学了三年,如果加上之前的九年,你们一共至少学习了十二年,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半个月后的那三天,我非常不希望今年的高考,出现因病减员的情况。”

    端午、父亲节、夏至过后,是冯一平他们这一届倒数第二个周末,第四节课后,专程等在教室门外的班主任陈老师进来向大家强调了一遍。

    冯一平十分怀疑他这番话是不是会起反作用,十二年都快熬到头了,再熬个十多天,怎么也不会出现油尽灯枯的情况吧,要是多掌握巩固一个知识点,而高考的时候偏偏碰到了呢?

    身在其中,他清楚的感觉到,终于到了最后冲刺的阶段,这些天班里的气氛,真的热烈浓厚到了有些绝望的意味。

    当然陈老师还是有一套的,光说话还不够,他还煞费苦心的制作了小卡片,是给家长的,上面写着,“请不要再强迫孩子学习,请严格监督孩子的作息时间,请合理搭配孩子的营养,请充分照顾孩子的情绪,让他(她)能健康自信,热情高涨的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

    “每人领一份,记得一定要家长签字,明天返校时上交!”陈老师站在教室门口,一人手里塞上一张。

    对于老师来说,今天二十六号,除去最后的一个周末,到下月7号的高考,刚好只有7天的时间,这7天的时间,再拼命,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大局。

    他们反而更担心情绪一样焦躁的家长们,在这几天还不知轻重的给孩子们增加压力。让弓弦已经绷到最大程度的学生失去了控制,临考前压力太大而崩溃的例子,年年有,处处有,并不少见。

    有些同学还呆在教室里不愿意走,陈老师在门口催了几遍。“好了,都回家吧,爸爸妈妈做了好吃的在等着你们呢!”

    冯玉萱等在学校门口,见冯一平出来,对他招了招手,“姐,你怎么又来了,有东西叫便利店的车带不是一样吗?”

    从月初开始,冯一平的菜单就有了调整。海鲜及牛肉增加了进来,因为怕市里买不到新鲜和质量好的,都是他们从省里带过来。

    “海产摊给我留了几只澳洲的鲜鲍和龙虾,还有说是野生的小黄鱼,还有一些对虾,都在车上,跟我走吧。”

    这些价值不菲的海鲜,用一个泡沫保险箱装着。“老板说这些还是清蒸就好,你会的吧!”

    “放心。又不是第一次,我会的,跟我去家里吃了中午饭再走吧,”冯一平看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