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为头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为头越)-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平说,“小舅妈,这个可能还是要麻烦你,你地头熟,帮忙找一找。”

    “独栋的小楼,还买下来,那得多少钱啊!”蔡虹疑惑的看着冯一平,冯一平家的家底她也大概清楚,怎么这么大的口气。

    “呵呵,和银行的事一样,先有个目标,再想办法嘛。”冯一平笑着说。

    现在的写字楼还不多,不少人为了撑场面,把公司办在酒店里。不管是写字楼还是酒店,花那些不菲的钱租那么上百个平方,绝对是很无脑的烧包。而且,里面的装饰又受方方面面的限制,冯一平可是打算把办公的地方打造成一个公司的形象展示地的。

    现在省城的商品房,还不到八百一平,后来买个卫生间的钱,现在都可以买上一小套,他说的这样理想的小楼,现在对他也不是遥不可及。

    过个十年,不说其它的,单这个小楼,怎么也得增值十倍以上。

    “此外,设计师也一定要先招一个,哪怕是撑撑门面。”冯一平说。

    …………

    小舅走的时候,又是一脸纠结,他又一次发现,要把冯一平纸上写的和刚说的一些想法落实下来,就够他忙上好一阵子,而且有些事忙上一阵子,还不见得出成果,他也得回去好好理一理。

    他们一走,冯玉萱就坐了过来,“弟,你跟我说说,你究竟有多少钱,现在这么大的口气,又是开公司又是买楼的。”

    “我能有多少钱啊,就外公那里还有几千块,开公司买楼又不是一两天的事,所以我就指望着你帮忙把面馆开好,多赚些钱,我好做这些事。”

    冯一平喝了一口水,他现在也有些小兴奋,现在的感觉,就和以前自己创业的时候一样,不过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其它的都不太明晰,而现在,装修公司这事,也算的上有天时、地利、人和,没理由做不好。深耕细作个十年,争取到2003年房地产市场真正启动的时候,希望他的装修公司,至少在省内是执牛耳的地位。

    冯振昌和梅秋萍在厨房再检查了一遍,这才脱掉工作服走了出来,“和小舅谈的怎么样?”梅秋萍关切的问。

    “就说了一些想法,开公司最早也要到年后,不急。”冯一平说。

    “听说你想买楼?”冯振昌问。

    “我当然想,就现在这个店,”冯一平指了指面馆,“有钱买下来也很好。”

    “安安,我们一起去那边店里看看吧。”准备回家的时候,冯玉萱不跟爸妈一起走,拉着安安去那边店里。

    “姐的变化挺大的。”冯一平对爸妈说。

    “刚开始和安安没得比,现在好多了,有事也会抢着干。其实以前在家里的时候,在塆里和她一般大的女孩子里,她也算是懂事勤快的,就是前几年一个人漂在外面,没学什么好,我们也有责任,不该让她那么小就出去。”梅秋萍手搭在冯一平肩膀上,一天忙下来,大部分时间都站着,还真挺累的。

    “跟什么人,学什么样,”冯振昌说,“现在好了,好多了,特别是听说要开第二家店,比我们还积极。”

    其实,人都有好逸恶劳的倾向,冯玉萱有,冯一平也有,就看你自制力如何。当自制力不强的时候,有个威权来管束一下,起效也很快。

    另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给人压担子,只要不是无药可救的人,在被压上担子之后,肯定都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责任感,继而会自觉调整自己。

    这样双管齐下,一方面,父母管,另一方面,责任在后面推,一般人还是会改变的。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班上最调皮捣蛋的一个学生,被班主任扣上了一顶班干部的帽子,从那之后,虽然学习还不是十分认真努力,但再也没有违反过纪律,他爸爸屡次用棍棒也矫正不过来的刺头,就这样变成了好学生。

    冯玉萱同志就是这样,虽然染上了一些好逸恶劳的恶习,但是看着店里的另外三个,两个是她的父母,一个是她的同龄朋友,都忙得脚不沾地,热火朝天的,她可以偷懒一次,偷懒两次,第三次偷懒的时候,自己都会不好意思。

    “我看再开第三家店的事,到时从头都交给姐姐好了,她喜欢做就都给她做,她能管几家,就让她开几家。”冯一平说。

    “这有什么不行的,我们乐得轻松。”冯振昌说。

    在父母心目中,再不成器的儿女,那也是自己的儿女。儿女的成功,其实比他们自己的成功更让他们欣慰。

    现在看,冯一平不用他们操心,但如果只有儿子成器,女儿始终不成器,他们心里,肯定是沉甸甸的,只有女儿也一起成长起来,那他们的幸福才没有折扣。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非常感谢书友龙田春响的打赏!

第一百二十一章 很巧的偶遇() 
可以的话,把书放进书架吧,方便了您,也支持了我,非常感谢!

    假期的时间总是过的快很多,第二家店,梅义良他们才刚收拾出个轮廓出来,就已经快小年。

    这三个月,冯振昌他们带到省城的四家人,收入都还不错,也都攒下了一两千块钱,所以小年的这天,那四家买板栗的也不再做生意,进城的五家人,约着一起去年货展销会逛逛。

    这次展销会是第三届,依然不在室内,而是在江边的一处广场上。

    到了这,过年的气氛扑面而来,四个入口都搭着红色的牌坊,进去以后,广场上用钢架搭着一列列大棚子,上面蒙着天蓝色的雨布。棚子间的通道不窄,至少有两车道吧,这时乌泱泱的全是人,各个棚子的大红横幅下面,人头攒动,气氛那个热烈啊。

    东明哥就说,“这城里人过年和我们也没区别嘛,打个年货也跟我们一样。”

    呵呵,还真是,现在城里人打年货一般也是全家上阵,不像后来,类似的展销会上,年轻人来都懒得来,以老人家居多。

    大家分头行动,就是不买东西,感受感受这气氛,回去塆里也有谈资不是。

    城市就是有各种隐形的福利,特别是一些副食和衣服,还真比镇里便宜,哪怕大家都是节省惯了的,出来的时候手里都有不少东西。

    等到出口的时候,队里的几个主妇就有些后悔,“怎么买了这么些?”

    呵呵,这就是展销会的魔力,它能激起你的购买欲望。

    第二天一早,拎着大包小包,大家满怀喜悦的踏上了归家之旅。

    黄承中这个年也过的舒坦,一番运作,他终于在年前调到了镇林业站。在乡里的时候,他心里总有些没底,乡都已经被撤并,不定哪天一个文件下来,这个林业站也被撤编,总算到了镇里,这下他踏实了很多。

    他一高兴,就答应了黄静萍的要求,过年的这前几天,就让她呆在镇上,带着妹妹一起玩几天。

    本来不太喜欢逛街的她,这两天尽带着妹妹往外面跑,特别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每天下午,都要带着妹妹从街头挤到街尾,却又不买什么东西。

    小年的这一天下午,她又带着妹妹上街,还是和前几天一样,不怎么看东西,只看人。

    上小学的妹妹性子比较跳脱,这几天光跟着姐姐在人堆里挤来挤去,早就不耐烦,这时看着一个摊子上各色的糖果,就有些走不动道,黄静萍环顾了一周,叹了口气,给妹妹称了几两,“都小年了,怎么还没回来?”

    二十五的这天,吃过了午饭,黄静萍又一个人来到了街上,漫无目的的在人群中游走,到街尾的车站那转了一遍,没有收获,她怀疑是不是已经错过了,正准备回家,突然听到有人喊她,她扭头一看,王昌宁从花坛边站起来,哦,看来是今天啦!

    她走过去,明知故问,“你怎么一个人在这,等车吗?这是要去哪?”

    “没有,我能去哪儿,我爸妈和姐姐今天从省城回来,下午会到,我一个人没事,就在这等他们。”这儿人不多,又空旷些,风比较大,王昌宁边说边搓着手。

    “大概几点到,要不你去爸那坐坐吧。”

    “大概三四点吧,也快了,没事,不用麻烦。”

    “那还有两三个钟头呢,去我爸那坐坐吧,提前一个小时出来也可以。”黄静萍力邀。

    黄承中明白,如果不出意外,他将在镇上的这个位子熬到退休,所以他有了在镇里扎根的念头。这次分到的宿舍还是只有一间房子,他打算把老婆接到镇里做点小生意,所以租了一套民房,如果发展的好,他计划在镇里买块地,建座房子。

    黄承中不在,年前应酬多,他又刚到新单位履职,这个时候要拜访的人多,只有小女儿一个人在家围着听着音乐,围着火盆看小说。

    黄静萍和王昌宁其实没什么好聊的,所以聊着聊着,就又说到了冯一平身上,“他这次考的还真不错,又是年级第一,全县第二,和第一名只差了不到三分,真是可惜。”

    “是啊,已经是第三次全县第二。”王昌宁说着有些想笑,冯一平走前叫他领成绩单,他笑着问,“会不会还是第二?”冯一平当时很不爽的嘟囔了一句,好像是“千年老二”什么的。

    接下来黄静萍就旁敲侧击的问一些问题,都是关于冯一平的,她的意思,王昌宁心里明镜一般,他有些庆幸,好在肖志杰和张秋玲现在关系不错,不然还真挺麻烦。

    最后,黄静萍看似不经意的问了一个问题,“他一家人都在省城,冯一平不会转到其它学校读书吧?”

    “不会,”这个问题王昌宁也问过,冯一平当时斩钉截铁的回答了他。

    “哦,那挺好的,老师们就不用担心了。”黄静萍开心的说。

    所以说,女人都是天生的演员嘛。

    快四点的时候,王昌宁终于在车站等到了从省城回来的一行人,冯一平背着个大包第一个下车,笑着说他,“怎么,这么大个人,还想妈妈?”

    梅秋萍在后面拍了他脑门一下,“怎么,不能想吗?”

    冯玉萱在旁边幸灾乐祸,“打的好!”

    王昌安也下了车,“弟弟,”王昌宁跑过去,然后看着爸爸妈妈从车里下来,“妈”,他过去从她手上接下来一个包,他妈说的话,和梅秋萍见到冯一平说的话一样,“又长高了,还是这么瘦。”

    大人们走在前面,他们两个边说边走,一会就掉在后面,王昌宁把成绩单给冯一平,又说了在县里的名次,冯一平很恼火,这都三期老二,梁家河中学的老师什么时候也能参与阅卷呢。

    到水果摊那一块的时候,王昌宁碰了碰冯一平,顺眼看去,只见黄静萍穿着一件半长的玫红色呢子外套,脖子上围着条蓝色的丝巾,手里拿着顶黄色的绒帽,牵着一个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小姑娘,在那些摊子前逛着。

    冯一平想,还真是巧啊,今年又碰上了,“黄静萍!”他喊了一声。

    黄静萍转过头来,也是一副怎么这么巧的样子,“冯一平,你这是……刚回来?”

    “是,刚到,你呢,办年货?”

    王昌宁在旁边朝冯一平眨了眨眼睛,“刚才不是还说给她带了礼物吗,现在不正好?”

    冯一平一愣,哪有这回事,不过转眼就明白了,从包里掏出一套黄冈高中出的习题集,外加一块电子表,“在省城闲逛的时候买的,准备年后开学时再给你的,现在正好。”

    “这是你妹妹吧,来,这只钢笔给你,”冯一平对牵着黄静萍手的小姑娘说。

    “这这么好意思,”黄静萍推辞着不肯接,王昌宁帮着劝,“这是他的一片心意,买都买了,你就收着吧!”

    刚好这时前面喊他们两个快点,冯一平把东西往她手里一塞,“爸妈叫我,我先走了。”

    看着她们两个在人群中走远,黄静萍对妹妹说,“你这只钢笔给我好不好?”

    “不,”

    “我拿东西给你换!”

    “不!”

    “那我给你买好吃的?”

    前面走的两个也在争论,“你那份没有了啊,”冯一平对王昌宁说。

    “怎么能这样,我是帮你好不好,我不管,这份先给我,肖志杰的那份,你另想办法。”

第一百二十一章 纷至沓来() 
东明、明志、新华他们到家刚把东西放下,火还没生起来,左右邻居就纷纷登门,寒暄了几句,大家眼神灼灼的直接开口问,“这几个月赚了多少钱?”

    好吧,村里人在问你收入这样的隐私问题上,一向是非常正面直接,光明正大。同样的问题,他们几个以前也经常问那些在外打工的姑娘小伙子们。

    现在轮到他们自己,这才觉得,好像有点不太舒服?不过当然都还是大概说了,“也就千把块钱吧!”

    当下就有抽着烟斗的大爷算了一下,“那就是除掉吃喝,来回的车费,每个月还可以赚三百以上,啧啧!”

    周围的人眼神更热烈,一句都不问省城多大啊,楼多高啊这样他们准备显摆一下的话题,全都热切的集中在生意上。

    冯振昌他刚放下东西不久,就被开加工坊的冯志成拉去吃饭,刚走呢,来叫他吃饭的络绎不绝,有些人家干脆要叫他们三个一起去吃饭,梅秋萍再三推辞,最后还是应下了几家,等过一两天,家里收拾好了再去。

    冯玉萱一时还不能适应这种热情,跟妈妈说,“跟以前还真不一样。”

    确实大不一样,她出去打工之前的那一个春节,家里这个时候也络绎不绝的来人,不过都是要账的,爸妈把家里拿得出手的菜办了一桌又一桌,好话一箩筐一箩筐的说,现在呢,一下子翻了个个。

    二伯三伯四伯家都送来了特意留下来的猪肉,加起来五六十斤,梅秋萍看了有些发愁,过年在家里就这么几天,吃不了多少,看来大部分要做成腊肉。

    “没事,不是还有我吗,我喜欢吃肉,吃不完的我都带到乡里去。”冯一平笑着说。

    “都跟我去家里吃饭,知道东明跟你们今天回来,早就把饭做好了在等。”二伯说。

    都是一家人,那也不用推辞,回来这一通接待,其实也挺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