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为头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为头越)-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市台的晚间新闻里,围绕着主角方市长,报道了签约仪式的事,这下,张大导演是陪衬,冯一平也总算露了那么一小脸。

    总之。虽然在市以外的地方,冯一平还只是那个“在校高中生”,但是在市里,他也算是小有名气,在一中,则是彻底的成了名人。

    写了小说。和大导演扯上关系,版权卖了五万块钱,之后还捐了,这些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

    这样受大家关注并不是冯一平所希望的,这两天他都不敢开车去学校,就怕大家把他开车的事给扒出来。

    娱乐圈的事,都是这样来的急,去的也快,没过几天。大家关注的又是张导演选角的问题,吊了大家几天胃口之后,和冯一平记忆中的一样,新画面抛出他们的计划,这一次准备让业余演员本色出演,这在国内的宽银幕上,又是一个新的,大胆的尝试。于是,他们又一次成功抢占了不少头条。

    总之。就像之前做房地产生意一样,新画面的张老板,成功的让这部戏还没开拍就吸引了足够的关注。

    但是,千篇一律的发和别家雷同的头条,并不能让自家的报纸或杂志明显增加销量,从而带来更多的广告合约。于是,南方的一家周刊,另辟蹊径,开始质疑起冯一平来,重点就是。当初一个十二岁的初一学生,究竟能不能写出这样的小说来。

    然后他们把冯一平在收获上前后发表的那些小说做了一个分析,第二篇是一个老人和他相依为命的狗的故事,第三篇是农民工进城之后的故事,初中生写这样题材的三篇小说,还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来。

    不得不说,冯一平当初的谨慎是很有道理,在题材和年龄契合的方面,确实让人找不出瑕疵来。

    但是,那家周刊又不甘这样放弃,最后还是炮制出一篇质疑的文章,那就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连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没成型,怎么会有如此成熟的思想?然后还是引申出他们的问题,这些文章,真的是冯一平写的吗?

    他们连到梁家河中学实地采访一次也没有,就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炮制了一篇文章出来,题目就叫,“天才还是伪作?”

    别说,还真让那一期的周刊销量大增了一把,原因无他,相比看人出彩,更多的人还是希望看人出糗,看别人不爽的事让自己爽一把。

    羊城大成律所的有些员工也看到了这本周刊,他们很想出来发声,这肯定不是伪作,冯一平还以深海的名义写了好些歌呢,其中的一些,可以当之无愧的称得上是经典之作!然而他们不能说,因为冯一平和他们所签了保密协议。

    然后,冯一平辗转接到了张副主任的电话,电话里他义愤填膺的对冯一平说,“这家周刊的文章是彻头彻尾的诽谤,要不要我们代你讨个说法?”

    冯一平干脆利落的拒绝了他,“谢谢张主任的关心,不过真不用,我无所谓。”

    他本能的觉得,这老家伙绝对是想从他这再赚一笔律师费,那些周刊就巴不得你找他打官司,官司越多,他们的销量越高。

    只要是没人关注,过不了多长时间,大家都会自动把这事抛到脑后的。

    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人的意料,就在这件事就快被大家遗忘的时候,那家代理冯一平小清新派小说的台湾出版公司,突然出来发声,他们公司出版的新式小清新派小说《那些年》,和张大导演看中的那篇小说是同一个作者,都是冯一平所写。

    这个说起来也简单,老谋子在两岸三地的影响力不是盖的,出版社有个他的粉丝,看到了相关的报道,注意到了冯一平的名字,同样的姓名,同样的笔名,同样的地方,同样的学校,那肯定就是同一个人,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趁这股风宣传一把,说不定还能再版呢

    之后对方以快件的形式告诉冯一平的时候,冯一平也是无可奈何,他和出版公司可是没有签保密协议,当初他这样的新人作者,和出版公司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之后的影响其实可以说是正面的,香港一家原来拒绝了冯一平的出版社,又重新来函,和他商讨出版事宜。

    之后,内地的一家期刊也发表了对冯一平这部小说的评价,“故事平和舒缓,文字清新隽永,笔触细腻,以这些年的经历,写‘那些年’的故事,读后会唤起你对年少韶光的回忆,有一种淡淡的感动,淡淡的欢喜,淡淡的忧伤,总之,称得上是一部开一派之先的佳作。”

    然后就热闹了,国内好多家,包括一些原本给冯一平退稿的出版社,纷纷来函,和他商量出版事宜,一时间,冯一平的风头,甚至盖过了国内举办的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

    老实说,对自己做开派祖师这样的妄念,冯一平差不多已经放弃了,谁知道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峰回路转,实在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当然,这样的事名利双收的事,特别是有“利”的事,他竭诚欢迎!(未完待续……)

第十六章 第一宗加盟申请() 
“早!”看到冯一平背着包过来,门卫室里的门卫笑着跟他打招呼,一按桌子上的控制键,自动门徐徐打开。

    这是上次事件的另一个福利,冯一平现在进出校园,再也不用被查看出入证,这估计是那些被保送到清华北大的三年级学生都没有的待遇。

    迎面走过来的一个夹着文件夹的老师,也向冯一平点头示意,冯一平忙问候了一声,这位老师在政教处工作,平时可都是以黑面神形象示人。

    现在全校的老师职工,没有一个不认识冯一平的,前些天,作为地主的市一中可是好好在全国人民面前露了一把脸。

    现在,学校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除了比拼出过几个省级高考状元,拿了几个国际大赛的金奖,老师发表过多少论文之外,竞争的范围迅速向其它扩大到学校的方方面面。

    像前一阵子这样的报道,等于是帮市一中狠狠的刷了一把人气,做了免费的广告,不然学校的那些老狐狸领导会这么卖力?

    因此,现在的一中,对冯一平这个学生,也有些另眼相待的意思,这样的变化,冯一平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最好是能像梁家河中学一样,让他来去更自由些。

    哦,听说帮他办理保送的事,已经提上了日程。

    所以,现在来看,获益最多的还是冯一平,国内一家大型出版社已经和他签订了协议,大出版社就是大气,第一期就要印刷五十万册!

    看着支票上那一串零,冯一平当时的喜悦,真是溢于言表,钱这个东西。多多益善啊!

    梅建中知道这件事后,第一句话就是,“好人有好报!”爸妈也很赞同这个说法。

    冯一平现在也有些相信这句比较宿命的话,如果他没有把小说改编电影的版权费捐给梁家河中学的想法,后面的一切都不会发生,现在。他捐出去了五万,得到的名不说,得到的利,也已经是那个五万的好多倍!

    “早!”一路走来,认识不认识的同学都跟他打招呼,让他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初中时一样。

    不提冯一平,冯振昌今天在家里接到一个电话后,也有一种天上终于掉馅饼的感觉,趁着这份闲暇。跟他一起下象棋的梅建中见他接了个电话便急匆匆的往房里跑,问了一句,“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只听房里噼里啪啦一阵翻箱倒柜,一会,冯振昌高兴的拿着一份文件出来,“爸,刚才有个人给我打电话问加盟面馆的事,呵呵。一平当初拟的这份文件,终于要派上用场。”

    加上他们家直营的。现在面馆在全省的一半地级市已经有了分店,分店总数接近50家,不过开店的不是村里的人,就是王昌宁家和肖志杰家这样的关系,都是免费加盟,现在终于有人找上门来谈加盟的事。他如何不高兴!

    特别是想到冯一平当初给他描绘的前景,不说多,要是有个几十家申请加盟,那这个加盟费和以后的管理费,呵呵。光想想就是美事。

    看着冯振昌那个样子,梅建中说了他一句,“每逢大事要有静气,看看你,遇事还不如一平沉稳,先不要只顾着高兴,别人的钱是这么好拿的,还是先和秋萍,一平他们商量一下吧。”

    回过神来的冯振昌也觉得自己高兴得有些忘形,这真的也不能怪他,以这样的形式赚钱,还真有些颠覆他的价值观。

    晚上,冯一平也得知了这个消息,听着爸妈和姐姐在电话那边兴奋的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他的第一感觉就是,爸妈和姐姐的这种心态,还真不适合去谈这件事,他们表现的太急迫,太热情,这样反而会让申请的人产生一些疑虑,于是,他想到了周新宇和高志毅他们。

    听冯一平说了面馆的事,周新宇马上答应下来,“这个简单的,我抽空回省城一趟吧。”

    两天后,周新宇带着冯振昌和冯玉萱接待了第一家申请加盟的客户,他是下面一个州农机厂的推销员,走遍了省里的各个县,在好多地方看到了生意不错的“老家味道”面馆,就动起了心思,想让老婆在家里也开家这样的店。

    不过他现在有些紧张,冯振昌接他电话的时候,有些冷淡其实他是理解错了,冯振昌当时是高兴得有些说不出话来。

    现在这个市场部的周经理,一上来就是各种问题,好多都看似和开面馆无关,比如他的学历,他的工作经历,他对社会责任的看法等等,最后,才问到他对这家面馆的计划,至于钱,提都没提。

    这一套其实并不新鲜,那些大的连锁企业,审核加盟商的时候,比这个严格的多,虽然他肯定是为了赚钱,但是,没有一家会上来就开宗明义的跟你讲,你先要交加盟费多少,然后每年要交多少的管理费和分摊的广告费。

    没有,那是不入流的做法,大多数公司,开始谈的时候,都是表现的对你的钱不屑一顾,都是先了解你个人和团队的各种背景资料,然后问你的项目计划等等,最后,才跟你谈钱。

    但是,等他一步步的各种审核,到终于跟你谈具体的各种费用的时候,你肯定会有一种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成功感,之后会迫不及待的在协议上签字,心甘情愿的被他拿走大笔加盟费,同时还心生感激。

    对冯一平家现在的这个小面馆更是如此,要是一个有意向加盟的客户从上门的那一刻起,你就倒履相迎,热切接待,他搞不好会打退堂鼓,这个生意不靠谱吧!

    所以周新宇今天一直拿着架子,收了申请人按他要求的准备的各种资料,又面谈了一个多小时,最后跟他说,“非常感谢您的莅临,我们会综合多方意见,慎重考虑您的申请,最终结果,会在七到十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您。”

    那架势,就非常明确的告诉他,想加盟我们不容易,我们对加盟店的态度就是宁缺毋滥。

    他越是这样端着,申请的那个反倒越是希望能够通过,要求这么严,审核这么慎重,想必将来效益一定会不错吧!

    不过,以“老家味道”目前的状况,也不好抻申请人太长时间,架子端的太高,搞不好别人就放弃了。

    冯振昌真的是很慎重,第二天,他就带着冯玉萱去了那实地考察了一次,按自己开店的标准来做了市场调查,然后在综合考虑他提供的各项资料,和面谈时的情况后,第七天,申请人资格审核通过的文件送到了他家里。

    接下来,就要他提供铺面资料,店内人员安排,之后才跟他签正式的加盟协议,然后再安排他的人员培训和店面装修,辅助他上智通公司的系统。

    对于这项新的业务增长点,一家人都全力投入了进去,这样紧锣密鼓的一个多月后,“老家味道”第一家收费加盟店,终于顺利开业。(未完待续……)

第十七章 紧张筹备() 
江边的芦苇,从开始稀稀疏疏的几根,变成了现在的芦苇荡,每天清晨,当太阳从对岸的青山中露出头来,晨雾还没散去的那一刻,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候,如果忽略掉江面上的那些船只,眼前的这一切,就是一副古朴自然的山水画卷。

    冯一平特别喜欢这时的风,轻轻柔柔的吹拂在脸上,有时让你忍不住会闭上眼睛去体会,难怪那么多歌里和诗里都写,“沉醉在春风里”。

    不过,这个春天,也就是只有早上的时候,他能有时间来抒发一下情怀,中午和晚上,他都要到仓库里去帮忙。

    五处店面,正在日以继夜的装修中,仓库,也在慢慢成为真正的仓库。

    那二十个店员的培训已经告一段落,当然,晚上还是有培训,不过白天,他们早就开始了工作,原来是帮着组装货架,然后,按照erp系统的规划,把一个个区域明确下来。

    不要以为这是小事,上过erp系统的都知道,在已经按老习惯运作的仓库,上库存系统时的那个折腾啊,比全部彻底的把仓库盘点好几次还要费劲。

    而且,上系统的时候,库存商品是不好朝外拿的,又要让人费不少口舌去跟客户解释,类似“明明东西就在那里,为什么就不能给我发货?”这样的问题。

    先期的这些工作做好之后,陆续有货发到,所以他们现在的工作,是帮着把到货一一搬运到位。

    仓库外的院子里,原来的那些课桌成了餐桌,因为公司大部分的人,白天都在这边忙。所以一日三餐都是在这解决,冯一平到的时候,大家正排着队打饭。

    见他过来,周新宇和洪浩然走了过来,冯一平示意了一下,周新宇拿出钥匙。打开仓库大门,顿时,一股混合香气扑面而来,比冯一平印象当中儿时的小卖部里味道还要好闻。

    原来空旷的仓库,现在摆满了一排排的货架,货架高有四层,现在有些档位上,已经摆满了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商品。

    “系统怎么样?”冯一平和他们两个一排排的看过去。问这些日子也一直在第一线忙碌的洪浩然。

    “目前来看还不错,主要是仓库还没投入使用,我们这些工作开展在前面,轻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