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奸雄天下- 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什么?”

    “是燕云大万户府的命令,”郭侃道。“大万户府命令臣至少召集五千户以上的百姓,外加两万石粮食一并送去燕京。不过臣还没有来得及实行,大王的兵就到了。所以这些百姓就挤在了平滦城内。”

    “什么?调集百姓去燕京!?”陪在陈德兴一起接见郭侃的张世杰脱口问道,“为什么要调集那么多百姓去燕京?”

    “下官不知。”郭侃回答。

    陈德兴冷哼一声:“蒙古人定然没按什么好心!”

    郭侃笑道:“蒙古人耍这些花样,只说明他们打不过咱们,要靠阴谋诡计取胜。不过兵不够强了,什么计策都没有用。”

    “蒙古人还不够强?”陈德兴看着郭侃。

    “过去是够强的,现在就是够呛了。”

    郭侃嘿嘿一笑:“现在有了大炮和钢刀、钢甲。蒙古人的那一套过时了。不过……恕微臣直言,如今明军虽有钢甲,却没有用对地方。钢甲是军国利器,该用于大军之锋,如刀之利刃。而非护卫主帅,藏于三军之后。

    若是大王给臣2ooo副钢甲,微臣的3ooo步卒便能破1oooo蒙古怯薛了。若是多搞几支这样的精兵,再辅以大炮、轻骑和寻常的步卒,便是二十万蒙古大军,也没有什么破不了的。”

    “孤王的近卫师也是要上阵的。他们都是钢甲重骑。”陈德兴淡淡地道。

    陈德兴对板甲的概念来源于欧洲的骑士和胸甲骑兵,所以也想照葫芦画瓢装备一支重甲骑兵。

    而郭侃却连连摇头,道:“臣以为。重甲骑兵终不如重甲步兵,若是为了行动方便,可以骑马行军,下马步战。臣已经试穿过大王送的钢甲了,的确轻便坚固,远胜什么柳叶甲、鱼鳞甲的。步兵穿上这样的甲不仅行动方便,而且不惧弓弩。若是以长枪、刀盾配合,组成方阵,便能以步克骑了。”

    步克骑?

    陈德兴将信将疑的看着郭侃。步克骑的办法。北明军当然是有的,不过却不是依靠钢甲步兵。而是依靠大炮、枪弩、长枪还有轻骑兵互相配合。单纯依靠步兵方阵,以步克骑。听着还是有点不靠谱。

    不过提出这个意见的是郭侃。若以战阵经验论,北明军中怕是无人能和郭侃相比。而以对蒙古骑兵的熟悉程度论,同样无人能出郭侃之右。

    “郭卿,你打算如何使用钢甲步兵?”陈德兴想了想,追问道。

    郭侃认真地道:“臣的设想是以长枪手、刀盾手和弓箭手三者协同,合成一军。其中长枪手、刀盾手皆穿钢甲。长枪手二千一,刀盾手三百,弓箭手六百。三者组成方阵,以长枪为城,以刀盾为护,以弓箭远射。上得战场,长枪之阵便不星散,无论进退,皆结阵而动。刀盾之兵可以灵活运用,或护佑弓箭手,或掩护长枪阵之侧翼,或与敌步卒近战肉搏。”

    郭侃提出的其实是方阵战术,现在的北明军也在向这方面演变战术的演变往往是伴随着武器装备的提升和作战地形的改变而进行的。而且,还会有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北明军最早的战术是横队/纵队,是继承自霹雳水军的。因为霹雳水军当时作战的地形都是比较崎岖复杂的,不大会遇到强大骑兵的攻击。因而横队/纵队的战术既能扬火力,又比较灵活。

    而如今明军已经进入平原、草原,面临着强大的蒙古骑兵,自然要改变战术,引入方阵了。

    现在的问题只是方阵要怎么布置,怎么机动,各兵种怎么混成协同。

    在这方面,经验不足的明军参谋自然不如久经战阵的郭侃了。

    陈德兴沉吟片刻,道:“2ooo副钢甲孤王是没有的,一个月内顶多给你12oo副……至于这种方阵战法就现在你的一旅人兵马中试行吧。”

    郭侃想了想,点点头道:“行啊,12oo副也够了,刀盾手全配钢甲,长枪兵配9oo副钢甲,12oo副皮甲,弓箭手无甲。不过,大王您还得给臣配属几门大炮和几百八旗马队。”

    “好,便如此安排!”陈德兴不知道,郭侃提出的这个方阵战术已经非常接近历史上的西班牙方阵了。只要将弓箭手换成火枪手,把刀盾手换成戟兵,就是妥妥的西班牙方阵了!

    不过话说回来,把弓弩手换成火绳枪的意义也不大。因为早期的火绳枪有效射程很近,主要是用来对付穿着板甲的敌人因为欧洲冶金工艺在15、16世纪的进步,弓箭已经不足以对付穿着简易板甲的步兵。所以火绳枪才会走上历史舞台。

    而对眼下的北明军而言,展有效射程不如弓箭的火绳枪意义实在不大。

    ……

    “大王,下官有一事不明,不知当问否?”

    “问吧。”末哥王爷一边展开了忽必烈的亲笔信低头看着,一边对前来送信的刘孝元道。

    “不知大王为什么要让恁般多的百姓入燕京城呢?”

    “啊,这个啊……”末哥摇摇头,“这不是孤王的意思,是大汗的命令。”

    “大汗?”刘孝元一怔,随即就想到了什么,低声问,“大汗是不是要大王把燕京的粮草都运去居庸关?”

    末哥愣了一下,抬头瞪着刘孝元,“这事儿是谁跟你说的?”

    刘孝元一笑:“是下官猜的……大汗先集中百姓与燕京,再将粮草运去居庸,最后弃守燕京,便是要让几十万百姓去吃穷陈德兴吧?”

    末哥哼了一声:“大汗要怎么做,我等臣子不可与闻,但有旨意,照办便是!刘承旨,你知道的多了,可不能到处乱说!要是坏了大汗的事情,只怕你吃罪不起!”

    “下官明白,下官不会对旁人说的。”刘孝元面无异色,心中却是思绪翻腾。忽必烈不愧是一代雄主,打起仗来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这是要将燕京城内的几十万汉人百姓当成人质陈德兴若要将自己的军粮分给百姓,那这几十万张嘴要不了多久就能把北明军的军粮吃光!

    若是陈德兴狠着心让几十万人饿死,失去燕地民心不说,单是几十万汉人人口的损失,就能让北明占领燕云所得的利益大大下降。

    末哥这时提起笔在一信筏上写着什么,随口又吩咐刘孝元道:“刘承旨,你这次回去,不要走居庸关,走易州,出飞狐口,绕道去集宁等候大汗。”

    “不走居庸关?”刘孝元眼珠子一转,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大王的意思是……要避开东道四王的探马游骑?”

    末哥看了一眼刘孝元,嗤笑道:“聪明倒是聪明的……你就是要避开东道的人!孤王会派人护送,明日就启程!至于今日,你就留在孤王府中,不许离开半步!”

第450章 香饵和人质 求推荐,求月票() 
陈德兴快步走进了自己设在平滦天道观内的节堂内,他这里其实是一个前敌指挥部的作战室。

    张世杰、刘和尚、王威、王6飞、张熙载,还有最新投靠过来的郭侃,还有一众随征的参谋司参谋军官,都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不过其他人都是在恭谨守候,只有张世杰和郭侃两个人坐在一边的一张案几旁,拿着一堆黑白棋子在摆弄,显然是在探讨阵形。

    看到陈德兴大步走来,一屋子的将领参谋都起身行礼。陈德兴的眉头微微皱着,显然有些心事。大家心里都明白,现在进行的正是决定国家兴亡的大战,无论是北明、东唐,还是西元,都已经竭尽全力了。

    身为北明的一把手,陈德兴在这个时候也该心事重重的吧。

    看到人都聚拢到节堂中央的地图台前面,陈德兴微微叹了口气。原本以为十拿九稳的大战,居然起了那么多的变数。看来之前是轻敌低估了忽必烈的本事。

    在没有他陈德兴的时代里,忽必烈才是真正的位面之子啊!

    但是转眼他又收束了自己的心神,缓缓扫视大家一眼:“蒙古人正在调集燕云行省各城的汉人百姓和粮草去燕京……消息非常确定!至于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孤王想了一晚上,觉得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蒙古人想裹挟咱们汉人的百姓逃亡!全天下的土地有的是,蒙古国又无比辽阔,人口又被他们自己杀得差不多光了。所以对忽必烈来说土地不值钱,值钱的是人口,只有能从汉地掠个一两百万人口,哪怕是去了西域。忽必烈照样可以立国称霸。

    第二嘛……忽必烈很有可能要在兵败不利的情况下杀光燕京城的汉人!元国的燕云行省顶天有2oo万人,海河以北最多就是1oo万。若是让忽必烈杀了几十万,元气怕是二十年都恢复不了!”

    跟着蒙古人西征大食国。亲身参与过巴格达大屠杀的郭侃也附和道:“大王,据臣知道。杀人屠城之事素来是蒙古人喜欢的。臣随旭烈兀西征时,就曾经跟着蒙古人一块儿屠了几十座城!”

    这家伙原来也是个双手沾满大食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陈德兴面色凝重地点点头,道:“必须要防蒙古人狗急跳墙,诸位有什么应对的法子么?”

    郭侃摇摇头,神色淡淡地道:“人在蒙古人手里,还能有什么法子?大不了将来十倍讨回吧……不过蒙古人也没有几百万,总归杀光就是了。”

    陈德兴朝张世杰看了一眼,张世杰沉声道:“大王。不能由着蒙古人杀咱们的人!臣建议,立即兵急进!攻燕京,可以只攻东城,逼蒙古人自走。只要攻得紧急,他们该是杀不完几十万人的。”

    “只得如此了!”陈德兴点点头。

    “大王,他们可以放火烧粮食!”郭侃插话道,“几十万人呐,若无粮食,咱们拿什么去养他们?”

    “张熙载!”陈德兴喊着副军师的名字,这位张熙载现在是北明东征军的大管家。各种杂七杂八的事儿都是他在张罗。

    张熙载盘算了一会儿,道:“可以从大宋买粮食运到塘沽……只是从塘沽到燕京还有3oo里地。”

    “有八旗兵遮护不会出什么状况的。”陈德兴想了想,又吩咐道。“还可以从燕京的难民中选择壮丁充当民伕,这样随军的五万多伕子就可以早点回去种地,明年的春播不至于误了。对了,平滦这里有多少人?”

    “有两万八千余户,二十一万三千余口。”郭侃回答道。他是元国的平滦路总管,现在北明的滦州还没有设立,所以平滦的事情便是他和赵复在代管。

    “平滦有多少亩田?”

    “账册上有一百二十余万亩。”郭侃道,“实际上还多一些,另外路上还给辽西迁来的一万余户分地屯田。不过尚没有开垦。”

    陈德兴道:“立即安排辽西来人出关就食,这样也能减少前线的粮草消耗。趁天气尚暖用海面没有封冻用海军的船送他们走。也别都回辽西。可一半回辽西,一半去辽东。辽西的田宅也得重新分配。不必物归原主了。”

    其实也没有什么原主,蒙古治下的产权观念根本不能和大宋相比。辽西的土地理论上都属于合撒儿兀鲁斯,那里的汉民理论上都是移相哥的农奴,人身自由都没有,何来产权?

    因而北明政务司可以根据需要重新给这些汉民分配土地田宅。至于分配的原则,当然是要有利于士爵制度的推行。士爵不仅仅是军功贵族和军功授田那么简单。这种制度同时也是北明地方自治的基础。士爵在北明,就类于科举世族在江南。

    只是士爵之家都是初兴,规模小人口少,不能和动辄数百上千的强宗大族相比。因此,士爵贵族在地方的统治只能依赖贵族议会而不能依靠宗族。

    依靠贵族议会和士爵、士绅,也是现在北明的国策。因此北明每占领一地,都会从辽东迁移一些士爵去落籍,成为北明在当地的基础。同时,也要尽可能迁移一些当地人民去辽东落籍,分配一定数目的土地、牲畜。再鼓励他们租赁士爵田庄,以增加辽东的农业人口。

    总而言之,陈德兴现在推行的士爵制度也是对中国社会,至少北方中国社会的一种重组。以几万乃至几十万士爵贵族,构建起新的社会基础。

    ……

    ‘竟然打出九斿白纛了!’刘孝元抬头望着忽必烈的金顶大帐前高高竖立的九纛,心下顿时雪亮。

    原来忽必烈一路潜行不是想瞒过北明或东唐的耳目这是没有必要的,北明、东唐即便在草原上撒了耳目,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情报传递出去,这个时代可没有电报、网络和无线电话。

    忽必烈想要瞒的,原来是蒙古东道四王的耳目!而现在又堂而皇之打出九纛,立起金顶大帐,目的应该是让事先毫无准备的四王前来参觐!

    ‘这是要学汉高祖游云梦泽啊!’刘孝元吸了口草原上的凉气儿,一边往金顶大帐的方向走去,一边在心里面佩服起忽必烈了。

    这忽必烈的心机和行事,也颇有雄主之风!之前杀掉阿里不哥是何等果决,现在又利用燕云之役和四宗王南迁的机会整合四宗王的兀鲁斯!而且还在燕京用几十万条汉民的性命给北明设下圈套……

    “刘安答,刘安答,可把你给等来了。”伯颜这个时候已经站在了金顶大帐门外,看到刘孝元策马而来,连忙上前。

    刘孝元翻身下马,把缰绳丢给从人,“怎么啦?伯颜安答,出了什么事儿?怎么立起金顶大帐,打出九斿白纛了?”

    “这都是大汗的命令,是做给东道四王看的。”伯颜拉着刘孝元大步就往金顶大帐中走。“东道四王的使者刚刚到来,据他能说四宗王已经动身,很快就要到大营来了。”

    “哦?他们也肯来?”刘孝元想,果真是汉高祖游云梦的把戏!可是……有了之前阿里不哥的教训,蒙古宗王们都不大愿意亲自来会忽必烈了。四王怎么肯来?就不怕叫忽必烈杀了?

    “怎能不来呢?”伯颜笑道,“四宗王已经走投无路,牛羊都已经宰了,最多吃到明年夏天,若是不能据有燕云十六州,几十万部民就要挨饿了。而你给末哥大王送去的命令就是叫他兵封锁居庸关和燕山各隘口的!”

    “原来如此!”刘孝元佩服地点了点头。忽必烈还真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啊!燕京城内的几十万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