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土的石头建筑繁复的纹饰,我们这边百姓的窗棂和屋檐上也是有的,都是脱胎于商周的青铜鼎器上的纹饰。”(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丰收带来的动乱()
整整半年,这大概是高继冲一直留在旅顺时间最长的一年了。
渤海除了虚张声势,吓了辽国一下后,非常安静。
但是实际上,渤海再次耗空自己的积累,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和工程项目的开建,竟然慢慢地达到了七八十万人之多。渤海的“移民”和“徭役”不同,不是把老百姓召集过来就不管了,钱粮,各种物资保障,配套设施建设,都是紧跟在后面。
为了保障东丹郡新移民的安全,刚刚组训完毕的渤海师第四团也开赴东丹。
而乐浪守备团在完成了东部的剿匪任务之后,转移到了长白山一带,带方守备团扩充满编之后,也在悄悄往西移动。
江华岛的海军基地已经建成,军事学院把蓬莱训练营搬迁到了江华岛,改成了海军分校。
乐浪和带方的土地分配和农牧产业结构调整在军队的帮助下已经完成。大部分的世家和贵族都到了沿海的城市,要么想办法出走,要么经商。只有少量已经没落了的世家愿意和奴仆一起共享土地资源和共同劳动。
海军战舰上只有很少的陆战队员,总人数减少了半数以上,就是旅顺级的战舰,算上陆战队员也不过六百多人,出海作战的人员减少到了一万五千人左右。其它的人员全部在军港里面完成基地守卫和后勤维护保养的工作。
海军的舰队收缩后,只在伊予港维持一只分舰队的力量,其他的三只分舰队回到了济州,海宁和大连港。海军上岸计划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地方实在人才缺乏。基地所处的县,现在都是海军战士暂时维持着。
好在各地的中学都有了学生。大学生也有万人之多。金德、复州、登州、定远和济州都有条件筹建大学了。
渤海统辖的五个郡总人口数据来来去去,不算四国和琉球,总算超过了一千万。问题就在于男女劳动力居然不到三分之二。也就是说三百多万孩子和不到十六岁的学生压在总理府的头上,还有快要到十万的军人。以及五六万完全需要政府供养的公务人员和研究人员。现在再加上七八十万的移民和筑路劳工,如果不是大部分政府公务人员的家庭都分配了土地和家庭成员拥有其它工作,总理府无论如何也自支撑不下来。
接受淮南如此多的妇孺,对于总理府实在是很重的一个担子。
好事当然有的,夏天的时候,夏粮获得丰收,其中就有土豆很大的功劳。不过由于渤海的粮食种植坚持了多品种,所以收获季节各不相同。加上旺盛的需求,对粮食价格的冲击并不明显。
大周和南唐,虽然阴雨绵绵和战乱的影响,粮食仍然获得了丰收,粮食价格大跌。因为他们人口增加的量很小,需求小不说,还因为世家和商人把这种需求进行扭曲了。如此众多的土豆和红薯,收购、储藏、加工都是问题。毫无计划,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而疯狂开垦和种植,导致增产的粮食成了祸害了。
孙睿永不得不放开了山东边境的粮食交易。同时因为粮食过剩。有号召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增加棉花种植面积。因为利益驱使,一些产量较低的农作被老百姓放弃了。朝廷也支持这种行为。因为好规划,好进行产业布局啊。
大周的粮食作物被确定为玉米,土豆,红薯,黄豆,稻谷五大类。油料作物确定为油菜,胡麻和棉花。同时棉花也作为丝织品的替代品。桑麻种植数量也在缩水。
类似的情况,南唐也在发生。
不管怎么样,大周开放了与渤海的粮食交易。让总理府大松了一口气。
夏粮的丰收不仅对渤海有好处,对于大周和南唐来说。虽然有些小问题,但是对弥补战争创伤非常有利。实际上。大周除了湖南损失比较大以外,其它的地方代价极小。南唐不管是灭吴越,还是南昌防御战,都损失惨重,加上朝廷严重的内耗,恢复起来要缓慢得多。
只是大周,太子柴宗谊无心军事,跟着范质李谷等人熟悉政务倒是有些起色。而柴荣现在正在疗伤,身体上的伤和失去爱人的心灵上的伤。所以本无大碍的大周军队,并没有多少动作。
也许是柴荣的心已经乱了,所以他把高保融调入河东,协助折家和杨继业稳定地方,因为这两位都是战将,不是施政人才。而把赵匡胤留在的江陵,并把潘美,赵普等人留在了那里。
南唐,他还是要打的,如果符皇后不亡,柴荣的下一个目标可能就是蜀国,但是现在不会有第二个目标了,南唐不打也得打。
辽国,现在心惊肉跳,因为新种子的巨大威力,自己国内还没有大的显现,而在大周,已经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
辽国的商人千方百计地想要获取大周已经泛滥成灾的种苗,为了让这些种苗回国。精锐的皮室军和符彦卿的青州军已经多次交锋,符彦卿也知道种子的重要性,完全封住辽国,不让辽国得到种苗是不太可能,但是减少进入辽国的种苗数量,拖延大规模种植的时间却是做得到的。
一场粮种争夺战在沧州和黄河沿线展开,被杀的都是商队和暗通辽国的世家。一些世家控制的区域,为了避免灭门之灾,干脆召集私兵,勾结辽军对抗青州兵。开始只是小打小闹,最后仗越打越打。禁军不得不北调,张永德赶赴了河北地区。
七月,黄河大水,不过除了开封等地稍有影响以外,并无大患。
而慑与大周的军威,定难节度使,银州刺史,青唐羌两大部族,归义军节度使都派使者进京朝贡。他们组建了联军在西北牵制辽军,希望得到和渤海王相同的待遇。
柴荣很大方地给了他们这个待遇,表示朝廷不在派官员到哪里任职,允许他们自己任命地方官员,对藩兵的数量也做了放宽。但是要求他们把家族迁到开封为质,不是让几个儿子过来,而是像折家一样,举家搬迁。
这些人也不敢不答应。他们自负还没有南唐这样的实力。渤海王厉害吧,但是他一家子除了少数几个人,全族的人都在大周担任官职。所以皇帝才放给他那么大的权利。
这让辽国的边境局势迅速恶化。因为牵涉到了南院这些人的生死存亡问题,南院不得不发力,和北院争抢南部汉人区域的控制权。耶律璟不能为了北院的暂时的利益而牺牲整个国家的利益,所以对南院进行了妥协。
本来在南部汉人区的一些部族返回了北方,这些部族渐渐有了脱离辽国的趋势。耶律璟也知道单靠部族现在已经很难,开始从大周边境抽调军队赶赴北方,镇压和威慑那些部族。
这引起北方部族更加大的不满。但是耶律璟显示了他强势或者叫残暴的一面,一旦被他发现有反叛的迹象,他是真的把人抓住抽筋剥皮。挂在军营门口喂鹰。(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七章 敬梁的春天()
广德三年,渤海的中学和大学里总算有了固定在教室里上课的学生……し0。随着地方治理逐步完善,再加上学生和老师们在这几年的实习的经验和教训需要进行整理,修订和完善相应的教材。
中学和大学学生的实习时间减少了,一个学期至少要回学校上两个月的系统课程。
教育司的目标是中学未来的实习时间一个学期是一个月。大学生在基层实习一个月,一个月的实践课程需要在学校实践基地进行,毕业班在基层进行分配前的实习,撰写论文,毕业或者考研究所。
中学和大学都有了成人班,这些是从扫盲班和专业班考上来的。这部分学生几乎都是两年的短期班,所以大半时间都在学校学习。
这半年的时间,高继冲都在忙着大学搬迁的事情。这些学校的搬迁可不是那么简单,最主要的是,这些学校都有不小的实习基地,林学院需要有林场和苗圃以及相关的实验室,农学院需要有良种培育,食用菌培育,加工实验等等最繁杂的基地。基本上各大学都是如此。这些地方腾出来,交给研究所是没错。但是在定远的建设就非常繁琐。
除了迁学校,更加麻烦的是学科设置和教材的编印。从提起迁学校开始,学校的老师们都回来了,缠着科学院要增加相应的学科。
所以高继冲这里的工作量迅速增加,每天都在翻看新编的教材,召集相关的人士询问设置学科的必要性、教学课程设置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因为符金定回开封奔丧,高仲均是就一直跟在高继冲和王婉容身边,他独立性很强,只要不出野外,都是自己行走,已经学会了自己穿衣服,自己料理一些杂事。这孩子不吵不闹,非常安静。看不出有多高的天赋。但是愿意学习和思考。不喜欢习武,喜欢安安静静地看书和听人讲话。
所以大多数时候,高仲均都是坐在高继冲和王婉容的中间,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因为面容清秀,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女孩子。
王婉容为了不让人误会,给他剪了一个很短的头发。每天打拳的时候也带着他,希望他练出一点男子气概。不过很显然,没有什么效果。
高悦现在已经在旅顺的第一育儿园实习,所以要等到秋季的时候,就要把高仲均接到育儿园去。
高悦读的中学也是要搬到定远城的,不过她实习的时候,还是住在王府。
渤海,这一年接收了一百多个来自日本,二十多个来自四国的学生,大部分都在师范学院速成班。按道理来说高悦不比他们差,但是高继冲还是坚持她从最基础的学起。
“速成班有希望回去的吗?”
因为高悦与这些学生有来往。暗卫的人也都盯着,所以高继冲就问。
“好像学校不放吧,他们都要山东和东丹去了。”高悦显然听到了一些话,回答的时候甚至缩着头,偷偷地瞄一眼高继冲和王婉容。只是她的性格是真的瞒不住什么,从脸上就能直接看出来。
“他们习惯这里的生活吗?是这里好,还是日本好。”
“要是他们啊,这里不好,没人服侍他们,什么都得自己来。找不到女孩子。这里的女孩子都太厉害了。”高悦有些骄傲和不屑,因为她也是很厉害的女孩子。
“不是呢?”
“要是老百姓,还是这里好,吃穿比皇宫还好。见到王爷也敢说话,说错了王爷也不罚他们。当官的也不敢欺负他们。女孩子不用服侍人,每个都和公主一样。”
王婉容笑了:“不是每个人都吃的比皇宫好。”
“怎么没有?什么肉什么菜都有。日本的皇宫肯定不能这么吃。”高悦争辩道。
高继冲也笑:“我看你是给符郡主给带坏了。”
高悦有些不好意思,她确实被符金定做的菜把嘴巴养刁了。
她想了想问:“我们这边真的要为皇后戴一整年的孝啊。”
王婉容楞了一下:“不过是尽量不要穿大红大紫,颜色太深的衣服,也不算是正规的戴孝。皇后是一个好皇后。皇上到现在还没有缓过劲来,也没有下葬。我们这边要有些表示。”
在一旁阅读和校正教材的王朴抬起头来,很严肃地说:“本朝太祖的陵墓就很简单,因为太祖不用石柱、石人、石兽、不修下宫,不要守陵宫人,下葬时只用瓦棺纸衣。皇后去世太过仓促,恐怕也不会大修陵墓。皇后去世,皇上也没有宣布国丧。我们这里只是略表心意而已。”
高悦对这个不苟言笑的大内总管有几分畏惧,一边点头一边往王婉容身边靠。
不过王朴全当没看见,继续办自己的事情。
负责高继冲和王婉容修炼的人换成了一个中年女子,她是吕岩和白氏当初先期北上时找到的一个“女侠”,现在的名字叫做胡媚。但是很显然不是真名,她明显带有西域人的相貌特征,表面上是长于柔术、刺杀和伪装。实际上,她有着很正宗的道门传承,父亲是一个河东的汉官,母亲是胡女。父母战乱中死去,她被一个道姑救出来,五六岁还是学艺。十七八岁伪装女妓刺杀了仇人。吕岩和白氏找到她后,就一直带暗卫。这次据说是受了很严重的伤才退下来的。
她教的是轻身术和剑术。
“王爷,王妃,该休息一下了。”
胡媚是一笑百媚生,很显然习有媚术,胡媚应该是她的江湖称号,被她直接拿来用了。
只是王朴是一个木头,高继冲和王婉容已经习惯她这种不自觉地诱惑,高悦还是小孩子心性,不懂这些。所以没什么作用。而周围的内卫见到她就躲,显然吃了很多苦头,不敢随便招惹。
高继冲和王婉容就跟着胡媚走出办公室,刚刚出来,就看见敬梁抱着一叠文件出来,不过看见胡媚,转身又回去了。
高继冲和王婉容没说话,胡媚却扭着腰走上前几步:“敬大参谋长,这是要躲回去不成?”
敬梁又抱着文件转出来,低声道:“王爷,王妃,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我们先处理着。”
胡媚从他身边走过,还特意用手指在他面前划了一下:“行啊,能代王爷行事,这是要反天了。”
敬梁只是不吭气,但是身体僵硬得很。
高继冲对他摆摆手,低声道:“知道了,你们先处理着。”
敬梁僵着脸转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王婉容低声笑:“看来敬梁先生的春天总算来了。”
高继冲也笑:“据说敬梁说是江南第一大剑客也不为过,叶将军剑如奔雷,白先生剑如骤雨。吕先生的剑如天外来客。但是他们三个人都不敢和敬梁先生斗剑,因为敬梁先生的剑如毒蛇。”
胡媚的声音悠悠地从前面传来:“再厉害也是几年没练了,就是白真人,敬梁现在也是打不过的。现在他不是毒蛇,是一条死蛇。你们两个虽然是王爷王妃,但是也不要学那个家伙。”
高继冲和王婉容相似一笑,不再说话,跟了上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