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高继冲在放缓扩张的同时,甚至扶持周边势力,就为了保持军队和政府的压力,以压促变。把这些人强行拉倒自己的理论中来。不然在和平时期,实行军管和频繁演习,那不是有病吗?(未完待续。)
第六十九章 石重睿提亲()
高凤和高月双双跟着林业司的调查组到了桓仁县。
同时到来的还有王朴,王朴是高继冲的专职秘书,高继冲不在的时候,实际上是代高继冲处理政务。他过来是因为石重睿派使者到了旅顺王府,要向高凤提亲。
晋国是渤海王一手扶持起来的,占领的平壤是渤海故地,占领平壤时,是东海舰队拿下了灭恶山脉,并在哪里打阻击。这直接让高丽王王昭不得不妥协。现在不知道为什么,东海舰队全部撤掉了。
高丽确实放弃了灭恶山脉西北的平原地区,但是当高继冲答应不过鸭绿江的时候,晋国没有能力拿下北部山区。哪里是高丽人和女真人的地盘。而且毫不相让。高丽放弃平原是要让晋国挡住渤海王,灭恶山脉已经是底线。而北部山区,全部是崇山峻岭,渤海王的军队再厉害,不是也被挡在了浑江一线?虽然这主要是辽军的功劳,但是也表明,渤海王现在没有能力扩张。
“晋主这恐怕是试探,我们得到的消息是高丽王王昭要将女儿千秋殿小主王蔷嫁给石重睿。其意是晋国和高丽联合对抗于我。晋主暂时没有答应,但是也没有拒绝。”
王朴说话很谨慎:“晋主现在向高小姐提亲,有试探王爷的态度。”
“姑姑不同意?”高继冲问。高凤和高月都跑过来了,怎么可能同意?
“是的,高小姐怕还会牵涉到小小姐,就把小小姐也带来了。”
高继冲一笑:“怎么到了桓仁县,也不来见我。”
王朴笑了一下,马上收敛了笑容:“高小姐说工作为重。桓仁县有些植物是其他县没有的。”
王婉容和高继冲都笑了。这个王朴太正经,哪怕高凤随便找个借口。哪怕他明知道只是个借口,也照传达不误。
“李太后那边是什么意见。”
王朴淡定地道:“晋主怕是不敢让李太后知晓。”
“吴总理如何说?”
“晋主直接派使者到王府,且并不是正式提亲。这是王府自己的事情。我没有与吴总理相商,想先听听王爷的意见。”王朴依然笃定。
高继冲还是第一次看到王朴的这一面。那就是王朴认为正确的事情,他会直接办,不会问别人的意见,并且有自己的步调。
不过这件事王朴确实办得很好。婚姻大事,主要还是要看当事人,这种政治联姻原本就是高继冲不同意的,何况这仅是一次试探。对于高凤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侮辱。她怎么会答应?
“这件事先不管他,告诉任何想提亲的人,婚姻的事,要看双方当事人,如果向我姑姑提亲,那就必须听姑姑的。在渤海郡,还没有谁比我姑姑辈分大。就算是有长辈在,那也要听姑姑的。”
王朴笑了,答道:“我会派人去办。”
王婉容给大家到了奶茶,高继冲推给了王朴。王朴是起身道谢了才坐下喝的。
这是一个刚刚改装完了的一个老宅院。加了火炕和火墙,中间还有一个装了排烟筒的炉子,炉子上热着奶茶。
屋子里很温暖。白氏,耿先生,赵挺等人都想家人一样围坐火炉边。不过只有赵挺和高继冲、王朴围着桌子喝茶。白氏在帮高继冲缝制一个围脖。耿先生慵懒地靠着窗前看书。
王婉容靠着高继冲坐下来笑道:“女孩子是要追求的,吕先生追了我师父十多年呢。赵挺这不是也追着吗?我们是不会管的,别人要是不松口,那也是没用。”
白氏啐了一口,倒是没有反驳。赵挺呵呵笑,不过他追的人在外面担任警戒任务。守在门口的两个女卫则一副看好戏的笑容。
王朴没有说话。他还是坚持婚姻应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渤海郡不同,女孩子和男孩子接收相同的教育。政府中女性官员不少,钱湄、韩柔、玉清和玉琳威望非常高。就不谈白氏和耿先生了。军队里面,军医和女卫地位不低。何况据说在军事学院有一只女子学员队。这些学员未来必然会形成一只女子部队。渤海郡的女子可不是随意许配和赏赐的对象。
就连他自己家里的几个女子上学之后,现在也各有主见,所以他没有说话。
高继冲皱着眉头道:“这件事既然不是婚姻这么简单,对于晋国和高丽,你认为该怎么办。”
王朴正色道:“等拿下牟平县、文登县之后,如果能够拿下耽罗国,我们就控制了东海。对高丽这个半岛实行海禁。我们拥有最好的海军。”
赵挺笑道:“王兄,你是说晋国”
王朴淡然一笑:“不值一提。民心不在晋主那里,王爷要拿下来很容易。留在渤海的人生活好得太多了,这些人与晋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晋主现在以为凭借没有根基的官员和家族就能成大事不太可能。如果是中央那种数百年的大家族还差不多。”
现在晋国的汉人中大家族的基础已经毁了,又是刚刚搬迁过去的。而留在那里的三韩人的家族,甚至以前皇族都被毁得差不多了。又被汉人,渤海人,高丽人给稀释。根本形不成合力。这种情况下,只能听占人口优势地位的汉人的。所以说石重睿的统治只是无根的浮萍。
“神舟号还需要多少时间能够装备部队?”高继冲问。
旅顺的神舟号一直还做海试与装备安装,而在大连,稍微晚一些建造的大连号是在神舟号基础上改进的全新的全合金体的战舰,只是因为焊接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铆接问题太多而进度缓慢。这是超过各国水军太多的战力。实际上,一年多,大连,旅顺和羊头山造船厂制造的捕捞船已经超过海域上所有的水军战船的作战能力,不管是吨位,还是蒸汽动力,导航系统,抗风浪能力,武器系统,船员作战能力。除了没有大炮,他们比主力战舰不差什么。
这些捕捞船达到了三百多艘,都是不少于十艘,成群出现。驱除零星渔民,至围捕成年鱼,与体型庞大的鲸鱼搏斗。
这是各国无法抵抗的战力。何况两只恐怖的装有火炮以及正规军人的舰队?(未完待续)
第七十章 海洋战略()
“应该能够参加这次对登州的作战。”赵挺答道。
不过他十分不解:“王爷,我们一定要拿下登州吗,拿下来恐怕也很难治理。”
“至少要建设我军控制的军港,并沟通商路,这是最起码的。”高继冲喝了一口奶茶。这种奶茶只是温一下而已,马奶是发酵过后的,酸甜,不过更加容易吸收,没有使用茶叶,而是里面加了麦片和糖。这都是这一年本地产的。
王朴道:“王爷,牟平和文登还是需要控制在我方进行必要的治理,如果我们动手快,应该能够在动乱平息之前稳定局势。恕我直言,您对渤海九县的要求太高了,这没有错。但是如果说因为这样放弃对牟平和文登,只取得几个军港,并非上策。这两个县刚开始的标准可以放低一点。王爷,鲁地,文风之盛,仅次于江南。皆我族人,难道还比渤海还难治理?”
“不错,不过在山东,需要谨慎,我不愿背上谋逆的名声。这两个县必须拿下来,是因为我们需要大汉百姓的支持,移民置边,没有人不行。这需要掌握好尺度。”
王朴笑了:“王爷所思长远。”
王朴和赵挺其实都对大汉还是有一定的归属感,和吴夏、敬梁、施睿静、闵平江等人不同。吴夏他们是要开疆扩土,协助高继冲称帝的。这是他们的理想。倒是叶天与李辰等人是抱着民族兴旺的理想,他们是军人,但是比任何人更加希望和平。
叶天和李辰等人执掌军事学院之后,这种思想已经扩散到了海军和陆军。闵平江在这一仗过后,也会到军事学院,把两只舰队交给年轻人。因为现在舰队的装备和战法,他的经验已经落后了,他更加愿意到军事学院教一批专管后勤的学员。
所以实际上王朴和赵挺与军方这些年轻人的思想更加靠近一点。
“封锁海域之后。高丽该如何处理?”高继冲继续问。
这个王朴给高继冲的感觉已经超出了预期,以前他只是一个管自己行程的秘书。这几个月让他执掌后方,居然发掘出了以前没有预料到的才能。不愧是状元啊,就算是以前学的知识有些落后,但是他的学习能力,思维的适应能力,视野的开阔,确实不是寻常人能够比的。至少比赵挺这个探花要强。
“王爷,海域也是国土。渤海郡五十多万人,至少有三分食物是海产供应的。肉食占了九成。毕竟我们的畜牧业还不成气候。陆地,王爷用铁路与直道把各地串起来,海上就是航线与商路。这需要继续扩大我们的造船能力,牟平和文登可以做到这一点。能够为我们提供足够的造船木料。另外我们最好把捕捞船队独立出来,成立海洋司,专门管理海域。把高丽沿海的岛屿全部拿掉,高丽什么时候拿,就只是看时机了。而这其中耽罗国是东端必须拿下的。而堵住高丽的后路,就是拿掉高丽江华王府。那也是一个道路,我们要拿,高丽挡不住。”
“耽罗国太远。怎么想到要拿这个地方。”高继冲微笑道。
“王爷,您能想到拿牟平和文登,为什么不能拿耽罗。如果王爷真有什么失误,那就是东布洲不该丢。”
王婉容笑着插了一句话:“东布洲不是丢不丢的问题,而是保不住的问题。”
“是啊,它太小了。”高继冲叹了口气。
赵挺道:“王爷,耽罗国也不是现在能拿的。至少要等到文登县稳定,东海舰队有了立足点才行。王朴兄想得太远了。”
赵挺猛然一惊:“不对啊,王朴兄。你是说我们先经略高丽,然后才是辽国?”
王朴道:“辽国强而高丽弱。王昭把渤海故民迁到了三韩之地,就真是好事?那是汉民啊。渤海郡太小。拿下高丽才是立稳了根基。且隋皇,唐皇多次伐高丽而不可得,王爷得高丽,可获不世之功。高丽虽大,但也不过两百万人丁而已。且半数是汉民,何惧之有?”
王朴始终没有把晋国放在眼里,连赵挺也不提晋国。
高继冲暗自摇头,不过也没有多说。
高继冲知道大体历史走向,后汉之后是后周,后周之后是宋。后汉和后周的时间都很短。可是为什么后周会这么早就灭了呢?从现在看郭威也好,郭荣也好,都是一方雄主。国家一统是大势所趋。怎么后周就没了呢?
高继冲直到黄袍加身的典故,只直到赵匡胤和平接收了后周。可是现在赵匡胤现在只是武卫军里的一个猛将而已,而武卫军中的猛将还很多啊,慕容延钊就是一个啊。何况现在还自己家的老爹手下的魏琳等一干将领,虽然才能平庸,可是也不是没有长处。
不管怎样,高继冲安插的石重贵这个钉子本来用完了,没想到冒出一个石重睿。石重睿称帝是自己找死,不考虑他是对的。但是什么时候拿下晋国,还要看郭威和石重睿的态度。而这要看郭威怎么看待自己的问题。
而在海州一代安插的李弘冀,因为刘承祐急于拿回自己的皇权,而没有动手,现在发展的不错。拿下文登县,实际上也是减轻李弘冀的压力。能否顶住后周军队,那要看李弘冀的本事以及刘承祐自淮北扶持势力的忠诚度。传来的情报是,刘承祐有掌握淮北军队的想法,也安插了人,但是大汉的兵将不想打内战了。打外战那是迫不得已,而大内战肯定大部分都会投降。
而牟平和文登能不能交给高继冲,不是高继冲说了算,而是李弘冀。
如果李弘冀扛得住,那么后周只能默认高继冲对这两个线,甚至对整个登州的治理。如果李弘冀顶不住,高继冲没有其他办法,只能保留一些军港。和后周翻脸肯定不可能,因为自己老爹在后周呢。
王朴和赵挺有野心吗,当然有,他们做出的选择,就是有与未来任何一个中原霸主翻脸的准备,王朴甚至用了“根基”这个词。(未完待续)
第七十一章 内乱事起()
开封,刘承佑动手了,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有预谋。 .. 因为刘承佑的诏书仅仅是比消息传回来完了一天而已。
而吕岩竟然还没有赶到开封,李彬遇到了截杀,吕岩出手相救,结果两个人都在路上耽误了。截杀的是契丹人,但是消息是从登州传过去的。辽国相信太后派人到渤海郡,一定是问如何平息内乱。内乱大家都盼着呢,这不是搅局吗?所以他们就直接派人截杀。
荆襄来人就更加有趣,因为马希萼认为机不再失时不再来,留其子马光赞守朗州,再次发全境兵力直下长沙,并自称顺天王。
可怜郭威仍然认为刘承佑即便动手,也不过是囚禁杨、史两人,给点就教训就算了。居然在这个时候提请以南平王高保融为正,宁江军节度使王殷、武卫大将军郭荣为副,率武卫军、宁江军增援长沙。
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大军过了长江,要撤回来已经来不及了。
刘承佑开了一个好头,但是大乱一起,他要么兴奋过头,要么已经管不住手下。杨、史两家满门操斩不说,连郭威一家也斩了得一干二净,开封虽然被封锁,依然有人闯了出来。刘承佑到底是如何想的?就算郭荣在江南回不来,郭威可就在邺都,距离开封非常近。
慕容彦超已经进京,郭威显然不相信刘承佑真敢杀自己一家,他还在犹豫。
郭威都不相信,郭荣在短时间内肯定也不信。
刘承佑给高继冲的诏书上明确写着,杨、史、郭谋逆叛乱,让高继冲带兵进京平叛。
这样的诏书肯定不会给一个人。
高继冲当然不会进京,也不能离开桓仁县,因为辽军改变了战略集结二十万大军,向空空的辽阳城缓缓而进。同样的攻势也在瀛洲方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