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他如果不上行下效,就会成为观察的异数。不仅自己的仕途无望,甚至还会遭到同僚的排挤,他能做到不把老百姓逼死,已经是殊为不易了。
所以,当曹岩带着芒砀山和少华山两山人马来到大名府门前的时候,他将手下的所有好汉都召集了起来。
“我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两个,破城可以,但却不能滥杀无辜。我梁山从聚义之初,便已经决定不能伤害老百姓分毫,若是你们做不到,我梁山绝对不承认你们的身份,而你们也没有资格随我一同山上,我梁山要做的,是拯救苍生于水火之中,而不是将他们推入火坑。所以劫掠百姓是绝对不允许的,破城之后,第一时间接手城防,稳定城内秩序,老百姓不许随意出门,同时开仓放粮,稳定局面。我丑话说在前面,我现在说的这些,你可以不听,但入城之后必须照做,若是谁敢违抗这一点,作出打家劫舍或者中饱私囊的事情,到时候别怪我手下无情!”
曹岩一脸冷酷的说道。
樊瑞和史进对视一眼,同时点头表示明白,其他人呢,自然也是唯这两人马首是瞻。
毕竟他们上山时间还短,虽然嘴上称呼曹岩为哥哥,但还是会下意识听从原首领的意见。既然芒砀山樊瑞和少华山史进都没有意见,那他们也就没有意见。
“另外,梁中书的命要留着,而且不要伤害他,破城之后,史进你带队,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府衙,不要让梁中书有自尽的机会,将他抓起来,带到我的面前,我对他另有安排。”
曹岩专门给史进下命令。
这些人里面,史进的武功是最强的,实力最强,而且办事也还算可靠,把这个任务交给他,曹岩当然不会完全放心,但也没有其他选择了。而且这不是曹岩唯一的安排,其实时迁那边也有安排,同样是正对梁中书。在曹岩看来,梁中书是有治理之才的,前面说的那些,梁中书的有点,都是曹岩比较中意的部分。也因此,他并不希望梁中书死在乱军之中或者自尽而亡。
当然了,如果单纯的而说梁中书是一个好人,那也是不妥当的。只能说,梁中书算是一个中性之人,他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差的一面,只是和这个年代的其他大部分官员比起来,他的表现要好很多,最起码他没有为了搜刮而搜刮为了压榨而压榨,他还是很关心治下民生的。
众所周知,现在梁山最缺乏的就是治理方面的人才,武将那是够够的了,唯有治理方面的人才,实在是缺得可以。
在这种情况下,在曹岩对其他人都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梁中书,自然而然就进入了他的视线范围。
有能力,人又不算太差,而且年龄正好,是精力充沛同样经验丰富的时候,所以曹岩就动了心,想要将梁中书收入自己的麾下,为梁山做事。
也因此,他专门弄出了双重安排,保证梁中书不会出事儿。
而在将任务全都安排下去之后,攻打大名府的时机也已经到了,曹岩从营帐中走出来,一眼就看到了不远处的高耸的城墙,以及城墙上已经严阵以待的卫兵。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246。蔡家兄弟()
其实如果只是索超家人的话,曹岩并不用以这种方式登场的。只需要找几个精干之人,将索超家周围的卫兵消灭掉,然后赶在大名府驻军反应过来之前离开大名府,整个过程并不算麻烦。但曹岩心里还有将梁中书和卢俊义一起拿下的念头,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攻城。
大名府的历史是比较悠久了,大约在公元360年,东晋时期的前燕在该县当时一个叫贵乡的地方设置了贵乡郡和贵乡县,这是封建统治者在贵乡县地域设置郡、县的起始。不久,郡、县相继撤消。到公元535年,东魏统治者在贵乡县东北部的古赵城重新设置了贵乡县。43年后,即公元578年北周统治者把贵乡县治迁到孔思集寺。孔思集寺就在今天的大街村。第二年,北周又在这里设置了魏州。到了唐代,魏州城已经初具规模。公元621年,唐朝在魏州设置总管府,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魏州一带的统治。
公元662年,唐朝把魏州改作冀州,还在这里设置大都督府。公元672年,冀州复称魏州。公元758年,唐肃宗在魏州设置魏博节度,派遣节度使,管辖魏、博、贝、卫、澶、相六州。魏是大名,博州是今天的聊城市,贝州在河北南宫一带,卫州在河南汲县一带,相州就是现在的安阳。可见,当时魏博节度使的领辖范围已经达到黄河以北涉及冀鲁豫三省的许多地方。唐朝后期僖宗时,魏州城方圆80里,已经是那个朝代有相当规模的大都市。
唐德宗建中三年,魏州节度使田悦叛唐称王,首次把魏州改作大名府,但没有得到唐朝官方认可,这是大名县古代拥有大名府称谓的开始。此后的60多年间,大名府几经易名。公元948年,后汉统治者重新确定了大名府的称谓。自此,直到这座城池在十五世纪初被洪水吞噬。
十一世纪初,宋朝北方一个叫契丹的国家强盛起来。宋仁宗庆历二年,契丹在今北京东部的蓟县、通县和唐山一带,集结重兵,伺机南侵。消息传到宋都东京,朝廷文武官员紧急商量对策。很多人主张把京城西迁洛阳。还有人主张讲和。丞相吕夷简曾在大名府为官,十分熟悉黄河以北的情况。针对这些西迁派和讲和派的言论,他讲出了一段与众不同的话:“使契丹得渡过河,虽高城深池,何可恃耶?我闻契丹畏强侮怯,遽城洛阳,亡以示威。”“宜建都大名,示将亲征,以伐其谋。”吕夷简的意思是说:如果皇上迁都洛阳,使契丹不加抵抗渡过黄河,那时,城墙再高,城池再深,也难阻挡敌人的进攻。契丹人是碰见了强硬就害怕,遇见胆小的就欺负。匆匆忙忙迁都洛阳,是向敌人示弱,难以显示朝廷的威力。应该建都大名,表现出皇上要亲征的决心,这样才能粉碎契丹南侵的图谋。
大名府在现如今,是黄河北面一座重要的军事重镇,有“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势。就是说,她掌控着黄河以北的大片疆土,把守着宋都的北大门。坚守住大名,就堵塞了敌人南渡黄河的通道。宋仁宗采纳了吕夷简的正确主张,于当年五月就把大名府建为都城,定名“北京”。契丹听说宋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果然心里胆怯,就打消了这次南侵的念头。
于是新建的陪都北京成为宋朝第四个京城,史称北京大名府,既有“外城”,又有“宫城”。外城周长虽然没有唐朝时的80里,但也有48里之多。宫城,周有3里,建设得相当雄伟壮丽。水浒传中称她“城高地险,堑阔濠深”;“鼓楼雄壮”,“人物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应当说一点也不夸张。
这样一座军事重镇,如果梁山人马齐聚,拿下是真的不难的。毕竟此时的梁山,兵强马壮,十数万将士,区区一座大名府还是没什么难度的。
可现在的问题是,目前梁山的主力部队并不在此,只靠刚刚收纳的樊瑞和史进的人马,想要拿下大名府无疑是痴人说梦。
所以不得已之下,曹岩只能使用另一种方法,也是原著中宋江使用的方法——里应外合。
至于说目标,他就选中了原著中曾经帮过大忙的蔡福蔡庆两兄弟。
兄弟俩都是北京大名府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哥哥蔡福原为大名府两院押狱兼行刑刽子手,因杀人手段高强,人呼“铁臂膊”。而弟弟蔡庆呢,原为大名府专管牢狱的小押狱,也是个刽子手。因生来爱带一枝花,人称“一枝花蔡庆”。
原著中,梁山设计借李固之手把卢俊义弄进死牢后,李固就找到了这位蔡监狱长,准备出50两黄金买卢俊义一条命。
但蔡监狱长是什么人,李固的手段能瞒过梁中书、却瞒不过他,所以就点明你李固吞了整个卢氏的家产,区区50两就想要我帮你擦屁股,没门!至少要来个10倍,500两黄金才行。李固能说什么?只能说没问题,500两就500两。交易谈成,蔡福就让李固第二天来收卢俊义的尸体。看完这段描写,就能知道这条利用职权在监狱里帮人消灾的财路,蔡监狱长肯定用过不止一次。而且从谈交易的老练程度来看,蔡庆是个相当精明的人,在地方上也不是善种。蔡家兄弟同戴宗不同,场面上做事情还是非常上路的,比方说燕青想要给卢总送点饭,蔡福也不为难他。
蔡庆对卢俊义应该还是同情的,但生意是生意,如果卢总这条命能给我们蔡监狱长带来500两黄金的收益,那么廉价的同情心就不值几个钱了。水浒中的监狱黑幕重重,当年戴宗戴监狱长就曾扬言过,弄死个把犯人不就像弄死个苍蝇一样轻松嘛。这种生意对蔡监狱长来说风险很小,利润则极大。
不料一件意外的事情却把蔡监狱长搞被动了。
就当蔡监狱长同李固谈拢后不久,梁山的柴进就找上门来。
梁山弄卢俊义进大狱的目的,就是要把他再救出来、弄进组织。柴进也不废话,表明身份,然后一出手就是1000两黄金拍在桌上,让蔡庆留卢俊义一命,然后话里软中带硬地告诉蔡庆:“如是留得卢员外性命在世,佛眼相看,不忘大德;但有半点儿差错,兵临城下,将至濠边,无贤无愚,无老无幼,打破城池,尽皆斩首。”意思是你蔡监狱长好自为之,卢总若有个三长两短,梁山肯定是不会放过你的。
梁山这一招很狠,威逼加上利诱,蔡庆一个小官僚当然压力很大。
柴进的话也是相当有分量,水浒上说蔡庆当场就“吓得一身冷汗,半晌答应不的”。蔡庆并不是傻子,蔡福同样不傻,兄弟俩一商量,简单一个利益算计,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且不说梁山给的价钱是李固的两倍,得罪梁山这个全国数得上好的匪寨,就算有命拿李固的钱,也没命来花这笔钱。何况蔡家兄弟只是一个小小的监狱长和侩子手,要是敢不收梁山的钱,灾难可能就在眼前,所以不妨卖梁山一个交情,就用梁山这笔钱来向梁中书那里买卢俊义的一条命。
由此可以看出蔡家兄弟是相当懂得审时度势的人,做事也非常理性。
但这么一来,蔡家兄弟也就同梁山绑在一条船上了。
蔡福只是为了救自己一家人,不愿得罪梁山。但最终他不得不被“逼上梁山”,是因为沟通土匪的罪名,也是生命之忧,除了梁山,他无处容身了。后来大名府破城前夜,柴进领着人找他,要去监狱见卢俊义;众人要劫走卢俊义。蔡福没敢反抗,虽然身为监狱要员,保护监狱安全是他的责任,但在强大的梁山面前,北京城已经不保,何况一座监狱呢?但遇见梁山后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自己和一家人的性命。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物。蔡庆那就更加不必说,自家哥哥都选好了,他这个做弟弟的还能说什么?而且就算是心里有些许的不同意,可一想到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也由不得他多选。
最后大名府还是被破了,这座军事重镇遭遇战火的蹂躏。、
还是蔡福看不下去了,他心中痛苦万分,拉着柴进说:“大官人,可救一城百姓,休教残害。”毕竟吴用宋江标榜信义,他们发布了护城的命令。但这时,“城中将及损伤一半”。“可惜千年歌舞地,翻成一片战争场。”蔡福的一时良心发现,救下了半个北京城。
由此也可以看出,蔡福有贪婪的一面,也有慈悲的一面,人性的复杂在蔡福身上得到了体现。梁山队伍在攻陷北京城后,开始了灭绝人性的屠城活动,一时间血雨腥风,北京城有一半人口死于梁山的屠刀之下,这当口儿蔡福看不下去了,通过柴进,阻止了梁山队伍的疯狂屠杀,挽救了另一半无辜的北京市民。号称“替天行道”的梁山队伍,最后却不得不通过一个刽子手来阻止非正义的屠杀。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247。“威逼〃和“利诱”()
这两人,无论原著之中是如何的心不甘情不愿,但他们也是被逼无奈上了梁山。
不过梁山呢,也确实需要这两个人的存在。梁山如今有这么多的人,人一多了,事情也就多了,这是没办法的。而且里面难免会有一些违抗曹岩命令的行为,为了保证他自己的威严,他自然是要该审就审该判就判的,这个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梁山上下并没有专业的狱卒,基本上就是让士兵们轮流进去值守的。
可这里面有很大的问题存在。
首先,谁能保证负责驻守的士兵和里面的“犯人”不是熟识呢?如果他们本就认识,私底下相互帮忙,那所谓的关押还有什么意义?
其次,监狱那种地方,真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待得住的,而且监狱里也不是简单的关押就行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需要相对专业的人才。
最后,就是侩子手的问题,侩子手是负责行刑的人,职业要求就是下刀要稳准狠,说一刀断头,就绝对不能有第二刀。手起刀落人头落地,那是对其他人的一种威慑,告诉大家不要犯法否则定斩不饶,如果一刀下去不能杀死对方,这威严可就真的要扫地了。好在梁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什么非要当众行刑之人。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人必然是会出现的。到时候侩子手的重要性就出来了。
更何况蔡福蔡庆兄弟本就是牢头,对于监狱内的一系列事情也是相当的专业,目前梁山虽然并不急需这方面的人才,而且曹岩也希望自己永远都不需要这种人才,可事实上,这种人还是需要的。所以蔡福蔡庆,其实也在他此行的目标之中,只不过并非重要目标,属于是那种可有可无,有点话最好,没有也无所谓的类型。
至于说他们不愿意上山,那也是正常的。
毕竟封建社会落草为寇,总归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梁山好汉自愿落草的,除了李逵是百分百乐意,其他人员多少都有些抵触情绪,比如史进曾对朱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