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完)
第134章 皇城之危()
汴梁,又叫汴京,乃背诵东都,故也有东京之称。
作为大宋京师重地,以往哪怕是与辽国、西夏战乱频发,却也没有让此地受过一次战祸牵连。
然而这一次,却让人不知不觉的围堵了京师!
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出了内鬼,而是大宋军队太过涣散,致使指挥以及通讯无法连贯,待得边军知晓吐蕃诸部悄然越过边境时却已经为时已晚!
元祐八年六月中旬,至此皇城已经被围十天,十天来吐蕃诸部没有一刻停下攻城,这是他们最后的扑腾,饶是吐蕃诸部骁勇善战,然周予武投放的丧尸病毒确实厉害,在这场与大宋的最后争斗中,吐蕃诸部虽然屡战屡胜,可实则内政已然不稳,每天都在有人变成那丑陋的行尸走肉!
且在二十几天前,他们部族的第一高手,国师鸠摩智也死在了大宋境内,这让他们更是诚惶诚恐,唯恐哪一天自己会莫名其妙的死在大宋高手的暗杀之下。
因此直取京师,成为了他们最后的扑腾,成败在此一举,若赢自然便能化解一切灾厄,若败,灭族亡种毫无疑问。
他们没有了退路!从一开始投降被哲宗拒绝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没有了退路,要么战死疆场,要么,化作那丑恶的行尸走肉!
大宋的皇宫气势并不是如何恢弘,然而却也布局讲究,井然有序,一眼看去便给人超然世外,遗世独立的感觉,这或许便是因为儒士掌国,是以就连皇宫建筑都颇有大儒风范吧。
在这样的建筑中生活,时间长了也会受到些许感染,行事总会讲究什么谋定而后动,什么君子动手不动口等等习惯,做起事来也大多慢条斯理。
这不,饶是此刻皇城被围,本就不多的武将们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彻底离开了议事大殿,这可让那些文臣们再没有了顾忌,纷乱嘈杂的各抒己见,然无一例外,都是让哲宗以和为贵,必要时甚至可以放下身段前往招降番邦蛮夷,让哲宗的天子气度彻底折服那些番邦蛮夷等等这类的屁话,直让哲宗头疼恼怒不已。
别人都打到家门口了,你们居然还跟老子说这些?以和为贵?天子气度?我去泥煤!!别人现在都被逼得兵行险着,破釜沉舟了,你们觉得这还能是以和平手段能够解决的?
哲宗怒不可歇,然而面对这些酸腐文人,他实在是连生气怒骂的力气都没有了。
你若骂了,只怕会引来更多的‘良言苦劝’。
面对此时的窘境,哲宗心中只有后悔,后悔自己妄自尊大,枉顾了周予武的一番谋划,否则如今天下太平,何来皇城被围之窘?
怪只怪自己一时得意,意气风发,急功好利,自高自傲…。
哲宗是真的懊恼,若不是自己一意孤行,目光短浅,觉得吐蕃诸部已经彻底没落,根本不能构成威胁,且那吐蕃之地虽然地广人稀,却并不富饶,是以对于此地并不是很在意,他当时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以强绝手段粉碎吐蕃诸部,从而震慑已经归降的辽国和西夏人,让他们还隐藏在心中的叛逆彻底湮灭。
然而世事无常,总有变数,他从没想过泱泱大宋百万军士竟是如此不堪一击!!
“好了!都静一静!”
终于,赵熙再无法承受殿下的吵嚷,朗声叫停了所有人的议论,这才肃然道:“诸卿所言虽不无道理,然吐蕃诸部来势汹汹,加之数月来与我天朝对峙损失惨重,议和一事,恐怕无望。诸卿不如另想他法?”
赵熙这个皇帝当得其实很窝囊,以前有高太后压着,他甚至连过问朝政都不行,而现在没有了高太后,却还有本来的朝中重臣。
虽然在他把持朝政以来已各种理由或罢免,或远调了许多旧党重臣,然作为左丞相的司马光却还在朝堂之上,一切事宜依旧不能一言而断。
然哪怕赵熙言语客气,充满询问和商量之意,可殿下群臣反应依旧激烈,几乎是赵熙话音刚落,便是响起了各种劝诫。
“皇上!议和之事虽千难万难,可也总比劳民伤财轻起战端好了千倍万倍呀!”
“是啊皇上!为天下黎民计,若有需要,还请皇上御驾亲临,届时那吐蕃诸部蛮夷定然有感皇上天威浩荡,议和一事,想必轻松能定!”
若说前一人还只是谏言赵熙议和的话,那么后一人却是言语之中充满了软弱和怯懦,言下之意,竟是让赵熙亲身前往议和!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若赵熙真的亲身前往议和,那些吐蕃蛮夷真的会如此人说的一般么?
恐怕那时不把赵熙碎尸万段、喝血食肉都不能解其心头之恨吧?
毕竟就因为赵熙拒绝了他们的举国归降,直接导致了他们的部族饱受瘟疫荼毒,几近灭族啊!
“哼!一群酸腐懦弱之辈!”
正在赵熙怒不可歇刚想勃然而怒时,一声冷哼突然出现在大殿之中,接着所有人只觉一阵清风从殿外刮来,一道魅影如鬼魅一般突兀的出现在大殿中央,反手就给了那人一个耳光,继续怒斥道:“皇上乃万金之躯,天之骄子,值此战祸关头,你不思保护皇上,保护皇家威仪,却想着让皇上亲身犯险,司马光!你居心何在?!”
没错,那直言让赵熙亲身前往议和之人正是当朝左丞相,司马光!
要说司马光,其实才华不差,然古时文人都有一股子倔脾气,他坚信守旧即是守住了祖宗机制,祖宗江山,是以在赵熙上台后不顾他的反对重新启用新党人员,又大肆将旧党重臣调拨遣走,这让他心中便存了舍弃这个皇帝,重立新帝的想法。
至于说谋反,说真的,司马光还真就没想过。
司马光此时已是古稀之年,被周予武这一耳光直接煽得吐血倒地,半天都爬不起来,指着周予武半天都说不出话来,却是背过了气,一时没有缓过来。
(本章完)
第135章 意想不到的发展()
影楼,天医阁,这是影楼专用的医疗机构。
周予武跟着赵熙走进天医阁时,他的心情是沉重的。
英宗影子战死,神宗影子重伤垂死!
整个影楼,高手几乎尽数覆灭!
这便是周予武在来的路上听赵熙讲的,着实让他心惊胆战。
英宗影子和神宗影子可都是先天高手,和无崖子等逍遥三老相比虽然不知孰强孰弱,可好歹也是天下有数的强人,这等强人,竟是落得一死一伤。
再说影楼,其中一流高手最起码都有七八个,那可都是堪比慕容复一流的高手,二流三流更是足以傲视江湖上许多门派,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大家伙,居然在对方屡次刺杀中覆灭殆尽!
从哲宗赵熙口中得知,十天来对方天天夜间便来刺杀,致使宫中再无安宁,以往也就罢了,有英宗影子和神宗影子坐守,倒也让对方束手无策。
然而就在三天前的夜晚,对方突然加入一名超级高手,与英宗和神宗影子大战七八十回合之后打死一人,重伤一人,之后口宣佛号,直呼罪过,飘然而去。
然他走的潇洒,也从那夜之后再没有出过一次手,却也苦了影楼一方,对方不仅有数名一流好手,其中一人更是用毒高手,不防之下影楼轻易被人端了老窝,折损大半,就连哲宗影子都窝囊而死。
本来哲宗都已经放弃了希望,是以才会快马加鞭差谴叶不落将边军令牌和天策军令牌送与周予武,想要在临死之前送这心中兄弟一份乱世自保的礼物。
却不想周予武却自己主动钻进了这个死笼之中。
听了赵熙的话,周予武更是暗叹此行不冤。
赵熙以往或许因为帝王权术而显得冷淡,然而在生死关头,自知绝地难以翻覆之时却想着给自己留下一份乱世保命的礼物,就凭这一点,也足够他周予武为他拼命了!
义气,在周予武看来,比生命还要可贵,若没有了义气,那要这一条命又是为了什么?
这便是一个人的追求,各有不一,而周予武的追求,便是义气一身,挣扎求生!
不知为何,当周予武一次次坚定自己的义气之道时,他总能察觉得到境界桎梏的松动,就在刚刚,他终于完全下定了决心要为赵熙拼尽全力最后一搏时,他的境界彻底破裂了,虽然只是破列了一丝丝,可却有内气在桎梏只见流通了!!
换言之,他其实已经突破,只不过还十分不稳定,随时都有境界重新闭合之忧。
赵安远,这是神宗影子的真名,其实说起来,每一个皇帝的影子都会被赐予赵姓,只是周予武做影子时间尚短且当时并非哲宗掌政,这事儿便也就搁浅了,最后甚至被哲宗安排出宫闯荡江湖去了。
“远叔,你看看谁来了。”
进得一间房间,里面立刻穿出浓浓的药味儿,抬眼看去,便见两个宫女正在井然有序的为床上一名虚弱无力的老者喂吃食。
这老者,便是神宗影子,赵安远了。
赵熙这个皇帝,为人处世确实不错,比如这赵安远吧,他便一直以叔辈待之,从来不敢有丝毫逾越,若非生不逢时,定然也会是一个贤明君主,再不济,也会是一个中庸皇者。可惜…。。
听得赵熙声音,赵安远抬起头来,当浑浊的目光瞥见周予武时,顿时光芒一盛,复又黯然无光。
他的变化,周予武看在眼里,心中微痛。
他明白他的反应是因为什么。
赵安远一生都在为皇家卖命,如今临死,却是不能再守护皇家,更是让皇家再无庇护之力,咋然看见周予武,他自然而然的觉得影楼未灭,尚有余留。
然转而却又想起周予武离去时不到一流,如今才过去多久?而敌人,莫说那能够轻易将自己和赵怀玉打得一死一伤的超级高手了,是以目光转而黯然,却是了无希望了。
周予武心中叹息,这老者虽然失去了自我,存在只为皇家,然而就这份儿情怀,却也值得人称道的。
“前辈,晚辈回来晚了。”
周予武跨步上前,越过赵熙,轻巧的拨开前后侍女,一手自然的扣住赵安远脉门,内气自然入其体内游走,探查其伤势,另一手轻抚其后心。
轰然一声,赵安远浑身猛然一震,随后满目诧异难以置信的看着周予武,神情重新恢复了激动之色。
不论是周予武扣住他脉门的内气还是后心处传入自己体内稳定自己伤情的内气,无不表示此子竟已是半步先天的高手!内气已经开始走入奇经八脉,只待契机一到,瞬间便可突破成为先天强者!
这让他的心头再次升起了希望,虽然周予武目前尚未进入先天,饶是入了先天,也定然不会是那强敌的对手,可总也好过哲宗身边无一人看护的好啊,必要时,也能为哲宗赢得更多的生机不是?
“不晚!不晚!!”赵安远如同魔怔一般呢喃着,挣扎起身,另一只空闲的手紧紧的抓住周予武扣住自己脉门的手,激动的道:“你跟我来!”
说着,竟宛若伤势尽复一般拉着周予武健步如飞而去,直接无视了一旁莫名其妙的皇帝赵熙。
赵熙没有跟过去,而是惆怅的转身看着正午的烈阳。
他的心情很沉重,他从未想过,如今这大宋的基业,竟会断送在自己的手中!!
开疆拓土?或许成功了,但是却也因为自己的一意孤行,而致使吐蕃诸部生灵涂炭,大伤天和。若再来一次,他定然不会再做此等丧尽天良的决定!
古人有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刻的哲宗,却与那种传统亡国之君的不甘和愤怒有些许差别。
不甘、愤怒?不甘是有,然而愤怒却没有多少,更多的,还是愧疚。
因他一人固执,致使吐蕃诸部死伤数十万人,因他一人固执,致使吐蕃诸部与大宋战祸纠缠,民不聊生,因他一人固执,枉送大宋数百年基业,因他一人固执……。
赵熙凭栏而立,陷入了深刻的反思之中,心中不由咆哮着发誓,若上天在给他一次机会,他定然要做那千古明君,为天下和平而努力!!
(本章完)
第136章 意想不到的客人()
天医阁一间房间中,周予武随着赵安远走进一间不为人知的密室之中。
这密室走道很狭窄,仅能容纳一人通行,然两侧却都有油灯亮着,显然这里时常有人维护。
从甬道的走势,周予武知道,这是在向着地下走去的,一路上周予武不停的问赵安远带他来这里所为何事,可对方就是不答,相反,还一个劲儿的催促他快一些,如此几次之后,周予武也就懒得再问,反正他相信,赵安远不会害他。
一路下行,周予武也不知到底下了多深,反正只不过十几分钟而已,甬道便豁然开朗,一个高约五米,宽过十米的两扇式重门出现在两人面前。
这时赵安远才回头道:“约莫半个月前,有一女孩子带着一个女童为躲避仇家而闯入禁宫,被我们影楼所擒,本来依照惯例,私闯禁宫者当斩立决,然那女孩却是身份特殊,我等便上报皇上定夺,却不想…。。”
赵安远说到这里,看着周予武的眼神充满了怪异,让周予武不由摸摸鼻头,问道:“前辈这么看着我,难不成与我有关?”
周予武只是随口一问,却不想赵安远立刻点头,道:“还真是!那少女乃是大理国公主,名叫…。木婉清。”
“啥?!木婉清?!”周予武还真是大吃一惊,搞不明白这姑娘不是会大理了么?怎么又跑到皇宫来了?
这么想着,便也就问了出来,赵安远笑了笑,倒也没有隐瞒,将事情一五一十的从头说了一遍。
因为木婉清和周予武当初的事情可是传得沸沸扬扬,皇帝也是多有耳闻,是以在听见她不单是大理公主,还和周予武纠缠不清,甚至曾经在天策府住过一段时间时,赵熙便已经决定不会杀她,原因,自然是看在周予武的面子上了。
然却也不能就此不闻不问大而化之,该有的过程还是要有的。皇帝倒也不放心其他人去审讯,因为这少女毕竟还是自己唯一朋友的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