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让荀罡意想不到。
难道这些人现在不应该跪下,然后大呼:“恭迎相国”吗?
寝宫之中辉煌豪华,荀罡顿时就觉得自己那州牧府也忒寒酸了点。忽然,一旁走出来一人,朝着董卓行礼道:“相国此来何为?”
荀罡正不知该如何称呼,董卓却突然说话了:“李儒啊,陛下如今安在?”
李儒……原来是毒死少帝的人,荀罡心中如此想。
李儒面对董卓无比谦卑,说道:“陛下方才用餐,如今正在宫苑后处歇息。”
“嗯,如此便好……对了,荀罡啊,此乃郎中令李儒李文优,担任皇帝随从工作;李儒,此乃当朝豫州牧、讨逆将军荀罡。”
随从……不就是监视吗?将自己的亲信植入皇帝身边,皇帝有什么不好的想法都不敢说出来。然而李儒的职务却比荀罡低了些许,需得由李儒先行行礼。
“原来尊驾就是荀方伯,久仰久仰……”例如面露笑意,似乎没有丝毫的心地城府一般,令得荀罡心中狐疑。
“哪里的话……”
粗略的寒暄之后,董卓便将李儒支会了下去,领着荀罡朝寝宫深处走去;然而走了一半,荀罡却突然发现一个大门,大门外乃是环境无比优美的园林。纵然残阳落幕,花香燕语却没有丝毫的停滞。
园林中零星分布着许多的宦官、宫女,仿佛围棋的黑白棋一般;不远处的石桌边上,斜靠着一位少年皇帝,十岁模样,穿着玄色圆领锦丝袍,宽大的袖子与裙摆似乎很不合身,穿着就觉得难受。头发微微攒着,因为还没有到及冠之龄的缘故。
这时,一个宦官从不远处走来,似在献帝耳边说了些什么;献帝闻言大惊连忙起身正欲离去,却正好与即将到来的董卓对上了视线。
董卓脸上挂着浓重的笑意,在荀罡看来或许没什么,但在皇帝看来,这却如同恶鬼的笑容。
刘协战战兢兢的站在远处,静等董卓的到来,毕竟因为身份的缘故,自己没有必要去迎接董卓。这或许是作为皇帝,唯一能够反抗这个权臣的手段了。
董卓来到了刘协的面前,却没有丝毫言语;刘协知道这是在等他说话,正欲躬身道一句耻辱的“相父”,却没想到董卓身旁的那个小孩竟然极其突兀的双膝跪下,口中大呼道:
“臣荀罡,恭祝陛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荀罡这一行为简直解救了刘协的尴尬,董卓轻咧了一下嘴,面露不快,表达自己的不满,但也是躬身行礼道:“臣参见陛下。”
董卓多久没有朝自己行礼,刘协已经记不得了,但至少在他的印象中,从自己登基那日到允许董卓免跪拜、剑履上殿之后,董卓便再没有朝自己行过礼了……
如今董卓朝自己行礼,虽然不是跪拜礼,但刘协却觉得格外的舒坦。
终于稍微有了皇帝的感觉。
“二位爱卿快平身!”
荀罡缓缓起身,看着眼前这个少年皇帝,按照他的年岁,似乎也就大自己六岁左右;如此年岁,荀罡第一次感觉到了一点亲和感。
刘协身上似乎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成熟,或许是因为他身在皇家,又年幼登基的缘故,不得不成熟。不过纵然如此,刘协的成熟与荀罡也相差甚远。
“你就是荀爱卿?前任司空荀爽之子?”刘协问道。
“微臣不敢。”
刘协似乎跟看着了救星一样,拍着荀罡瘦削的肩膀,笑道:“如此倒是大汉之忠啊!吾看的可亲切的紧!”
能不亲切吗?当初自己拼了命把你小子扶上豫州牧的宝座,如今你又是帮了自己免除一次耻辱,这都不感到亲切,只怕这世间早没了亲切二字。
荀罡从刘协的一句话中,便意识到这个皇帝不简单;光一句“大汉之忠”便一语双关:先是警醒自己,让自己注意身份;同时又鞭策董卓,让他意识到这天下究竟姓什么。
董卓看着热情攀谈的二人,又听见刘协方才所言,心中大感不满,甚至觉得这皇帝今日是有意疏远自己的。他朝刘协说道:“陛下,荀豫州今日前来觐见,但尚有要事在身,还是不便多留了……”
董卓这是在变相的告诉刘协,让他收敛点!同时也在告诉荀罡,别忘了这长安城,究竟谁是老大。
荀罡知道自己惹怒了董卓,不然他也不会如此愤怒;刘协呆呆的望着董卓,没想到这一句下马威,反而成了自己的枷锁……可恨!
“既然如此……荀爱卿便随相国去吧。”刘协还是想尽量的少用“相父”这两个字。
权臣说啥就是啥,连自己见自己的大臣的权力都没有,这皇帝……着实当的窝囊!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荀罡突然开口道:“相国,可否允许下官与陛下一叙?”
第111章 夜谈()
“荀爱卿啊,随吾来。”
在一群小太监的簇拥下,刘协拉着荀罡的小手,急急的将他领入寝宫之中。看得出来,刘协很高兴,因为他已经许久没有和公卿大臣单独说过话了。
尤其是在董卓掌握大权之后。
寝宫中,每三步便是一个守卫,刘协也知道这些人是董卓的爪牙,但他丝毫不会畏惧;虽然在这些人面前,他没有丝毫的隐私可言,甚至连自己的尺寸也早已不是秘密。但正因为如此,秘密都没有了,他也就毫无顾忌了。
他不知道董卓今日为什么会大发慈悲,让自己与封疆大臣单独相处;但可以肯定,董卓看的不是自己的脸面,而是自己拉着的这个小孩的颜面。
他才四岁,与自己这个十岁的皇帝不同,他在这般年龄就已经是州牧了。若是和平年代,刘协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存在的;但正因为现在是特殊时期,刘协必须要掌握更多的棋子,就连四岁的小孩都不能放过。
这就是刘协,拥有非凡于常人的魄力与胆气。
荀罡没想到刘协会如此高兴,就像一个饿疯了的乞丐突然吃了顿豪华大餐一样高兴。他任凭刘协拉扯着,将自己带入寝宫的深处。
别的少年皇帝都会带着大臣在自己后苑游玩,但刘协似乎并不想浪费时间,他想尽可能的与大臣多交流一点;他常年处于深宫中,早已不知如今天下何样。这天下到底还是姓刘,自己总不能连自己的子民过得怎么样都不知道吧?
不过当刘协即将走入自己房门的时候,他突然顿住了,荀罡正欲询问,却突然看见那门口站了一熊虎大将!不是别人,正是吕布。吕布见二人到来,面露笑意,也不跪下,仅躬身说道:“相国让我今日来确保陛下与方伯安危。”
刘协面色僵硬,红润的脸庞瞬间变得苍白无比;半晌,他的肩膀无力的松了下来,再没有之前的兴致了。
细细一想,董卓怎么可能让自己与荀罡单独相处?
荀罡见是吕布,也倒吸了一口冷气,这董卓果然还是不放心自己和皇帝啊!他见刘协身体僵硬,拉着自己的手也在不住的抽搐,荀罡顿时有些心疼这个皇帝了。
“陛下,吕将军有任务,便随他去吧……”荀罡如今似乎也只能这么说,来安慰一下小皇帝了。
刘协木木的点了点头,在一旁小太监的搀扶下,缓慢的朝自己的寝室走去。如果在平时,他根本不会在乎吕布在不在,但如今这种情况,他只希望与董卓有关系的人,滚的越远越好。
皇帝的寝宫似乎也没有太豪华的模样,虽然家具应有尽有,甚至光看材料都价值不菲;但对于这个孤单的皇帝而言,这再多的华丽装饰,又有什么意义?
其实在荀罡看来,皇帝的寝宫可能还不如董卓的寝室豪华。要知道董卓喜欢财宝那是出了名的,更何况还搜刮了那么多民脂民膏,如果他的寝室不比寝宫豪华,荀罡都不相信。
“荀爱卿,你我之间不必见外;”刘协无力的说着,斜靠在了胡床之上,“此间之物,随你坐。”
看着皇帝一番颓废模样,心中对这皇帝莫名的产生了一股同情;他瞥了一眼吕布,只见后者很是无聊的斜靠在门前。荀罡冷哼一声,说道:“陛下不必焦虑,吕将军喜欢待在那里,我等也就随他吧,皇恩浩荡,岂会连这么点小事都不允许?”
刘协愣了,他没想到荀罡竟然敢当着吕布的面说出这句话来;吕布更是懵了,自己奉董卓之令,虽然早已做好被白眼的准备,但没想到荀罡竟然敢说出来!
他很愤怒,但在皇帝面前,他只能佯装没听到的模样;只是握着腰间剑刃的手,又紧了许多。
“皇恩浩荡,皇恩浩荡……哈哈哈荀爱卿,你可真是有意思!”
刘协很高兴,因为荀罡这么一句话,吕布瞬间变成了自己允许他才能在那里站着的。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权力”,刘协竟然感觉从未如此快乐过。
这荀罡,简直太会说话了,不仅是他的福星,还是他的救星!
“来来来,荀爱卿,今日与吾好好叙一叙!”刘协仿佛遗忘了吕布的存在一般,直接将荀罡拉到了胡床上,拉到了自己的身边,模样十分亲切。
“陛下厚恩,臣愧不敢当!”
荀罡正欲跪下,但却被刘协抬手止住了并说道:“荀爱卿,方才我不是才说了吗,你我二人不比如此多礼。”
荀罡笑了笑,在刘协一旁坐了下来;他第一次坐胡床,虽然与后世的床差不多,但板面坐起来很硬,也不知道睡起觉来会不会舒坦。
“荀爱卿啊,方才吾就有一个问题了……你今年不过四岁,为何会长出白头发来?而且是满头白发?”
荀罡早就料想到刘协会这么问了,毕竟自己这满头白发在街上回头率都是爆高,更何况是对一切新奇事件都感兴趣的皇帝?
吕布听见皇帝说话,耳朵不自觉的动了动,因为他也很好奇。
荀罡笑道:“此事倒还要感谢吕将军,若非是他让我荥阳战败,我又岂会一夜白头?”
这话像是给皇帝说的,但更像是在责怪吕布。吕布打了个哈哈,装作没听到的模样;而皇帝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但荥阳战斗顾及到董卓的门面,他也不好询问。
接着便是短暂的沉默,并不是二人不知道该聊什么,而是想聊的实在太多,又碍于吕布在此,不好说出来罢了。
忽然,刘协开口说道:“荀爱卿,听闻你神童名号远扬宇内,也不知道读了多少书籍,知道多少典故?”
这莫名其妙的问题让荀罡猝不及防,他总不能说自己没读过书吧?但自己确实也没读过什么书,只能凭借对于历史的些许记忆作威作福。但这说出来太丢面了,荀罡只能淡然说道:“略有涉猎。”
刘协脸上露出一抹笑意,说道:“吾看的书倒是甚少,既然如此,荀爱卿便给我讲个故事吧!”
“不知陛下想听什么故事?”
顿时,刘协面露严肃之色,沉声道:“一个国家的故事,一个存在于虚无中……国家的故事。”
荀罡惊了,这是什么东西?在荀罡的记忆里,根本没有这玩意儿啊!难道刘协想听《山海经》?那也不对啊,山海经有啥故事可说?
荀罡不断的思衬刘协这番话的用意,但当他看见一旁不住朝这边瞥的吕布时,顿时就明白了刘协的意思。
他是想让自己给他讲大汉的故事,大汉的时运,大汉的天下!只是碍于吕布,所以想让自己用其他的国家,其他的名号代替。
这皇帝……实在是太聪明了!荀罡想了半天,才能够明白他的意思;如果是他当政,这天下百姓,应该会有一个明君吧!
这是一个生不逢时的皇帝……
“既然如此,那微臣斗胆与陛下说一个大华国的故事吧!”
第112章 华国之风殇()
古籍中曾说过,东海有陆,乃大夏之土;大夏本西地外邦,与大陆上各个国家迥然不同。曾几何时,大夏被中原之人认作外寇,不予理睬;就连平日的诸国会议,他们也无法参加。
却没想大夏之人竟是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数百年之内吞并了中原所有的国家;当首之人乃去王号,自立为帝,建国大夏,风云数十年。然而却因为苛捐赋税,引得中原各地的贵族、农民争相起义,最后被一个不知名的人灭了国。
那人也是一号英雄人物,乃中原华地之人,故自号“华王”;当他排除了所有的敌人之后,也自立为帝。虽然立国之时并不顺利,但这大华国也如此传承了近四百载功夫。
而四百载之后,也不知是否祖龙体有微恙,竟落了几个不孝皇帝,将整个大华国搅得天翻地覆。饥民横生、贪官横行,就连皇帝他自己,也是将这钱财看的极重。曾有人说,这大华国皇帝做了没几年,却攒下数十亿钱财;却没想到这殿陛之间,禽兽食禄,宫室之外,官欺民苦。
正因为如此,天下百姓再不能忍受其压迫,于是有人倡议起军,连得天下三山十九州全数叛乱;若非地方官员的压制,只怕那个贪财皇帝,早就做到了头。
正因为如此,各地州郡官员借此大发扩张军事力量,以此脱离华国领导;却在此时,那贪财皇帝突然驾崩,当朝权臣本立了长子为帝,却不想这长子毫无帝王才气。数旬之后,有一地方诸侯借着宫中混乱之际,杀入了京城,废立了皇帝,另立先帝二子为帝,自己则大权紧握。
据传言,此人横征暴敛,贪财无度,欺下瞒上……以至于在他手下,整个大华国的气数几乎已经快到了尽头。此人虽然心怀天子,心怀大华,却早已被权力蒙蔽了双眼,随着权力越发庞大,他自己的心思,也越发狭小。
三山十九州的诸侯知道京中有如此权臣,或是为了匡扶大华,或是为了自立为王,便在东边建立起一支联盟军队来;但正因为这些人各自心怀鬼胎,愿意出力者少之又少。纵然如此,这支联盟军终于打开了京城的门户关隘,剑锋直指都城。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那权臣竟然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强行迁都,甚至将京城周遭所有百姓全数掠夺、所有帝王陵墓全数盗窃。曾经繁华无比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