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高歌-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想到,这个一向听话的儿子,在婚事上与父亲发生极大的争执,最后在大婚前夜与一个民女私奔,博陵崔氏派人找了多年也没找到,就是成为博陵三虎又如何,眼看庞大家业要落入他人之手,呵呵。”

    郑鹏听到,一时内心更郁闷了。

    崔源多子女,大多在七岁前夭折,很可能是一种遗传病,在科技发达的后世或有机会解决,可在大唐只能听天由命,按崔希逸说的,那绿姝成为他唯一的亲人,这样一来,自己找回绿姝的难度更大。

093 知耻而后勇() 
郑鹏离开的时候,是阿军扛上马车的。

    不知为什么,前面二人还有说有笑相互敬酒,可喝到后面,两人都不说话,都是一个劲的喝酒,也许两个都是情场上的失意人,想来个一醉解千愁,结果,两人还真的醉了。

    回到家里,把下人们都吓得不轻,这可是郑鹏第一次喝得这么醉,众人七手八脚忙着张罗,又是换衣服又是煮解酒汤,折腾了好一会,这才把郑鹏扶上床。

    睡到枕头上时,郑鹏的酒意解了几分,主要是古代的酒度数不高,崔希逸拿的又是上等的好酒,入口柔不上头,人有点迷糊,可不影响思考,郑婶弄的那碗解酒汤的效果也不错。

    刚躺下不久,就在迷迷糊糊准备睡去时,感到被子动了动,接着一个温热、柔软的身子慢慢靠近自己,郑鹏明显感到爬上自己床上的人有些紧张,身子绷得有点紧,呼吸声有点沉重,正想一把搂过去,突然心里一个激灵:不对,绿姝已经被崔源带走,这人不是绿姝。

    郑鹏一个激灵挺起来,扭头一看,一时不知是该恼还是该笑:在昏黄的烛光下,只见有小音穿着一件亵衣,像只被吓着的小猫一样倦在一旁,那张还带着稚气的小脸一会红一会白,有些胆怯地看着自己。

    看到郑鹏瞪着自己,小音有些结结巴巴地说:“少。。。少爷。”

    “你怎么睡在这里?”

    “那个。。。婢子看少爷喝多了,就来照顾少爷,顺便给少爷暧被窝。”小音明显是想好理由才来的,经过刚刚的惊慌后,说话也流利了很多。

    郑鹏没好气地说:“好啦,本少爷不用暧被窝,你还小,先下去吧。”

    估计是看绿姝不在,小音就想着乘机“上位”,把通房丫头的名额拿下,于是趁自己酒醉,偷偷爬上自己的床,郑鹏都有点无语了,这才多大的孩子,还没发育呢,怎么那么多古怪的念头,也不知是她自己的主意还是郑福夫妇授意。

    古代的女子有点早熟啊,大唐妓院合法存在,很多人喜欢狎雏女,就是大唐的太宗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十三岁时就娶进了门,小音在后世还是一个小学生呢,可已经想着怎么讨主人喜欢了。

    只能说,在特殊的大环境下,人的思想很容易被影响。

    或许,对奴婢来说,这是他们想改变命运、为数不多的其中一种办法。

    郑鹏的三观还算端正,也没那种特别的癖好。

    小音神色一暗,有些有委屈地下床,然后幽幽地说:“少爷,要不要换个人来替你暧床?”

    不就是嫌自己小吗,那就换一个大的。

    对下人来说,伺候自家主人,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不用”郑鹏打了一个呵欠,挥挥手说:“没这个必要,本少爷困了,退下吧。”

    “少爷,那婢子睡隔间,少爷要人时,婢子也可以早点侍候少爷。”小音试探地说道。

    “随你。”郑鹏把被子一蒙,自顾睡觉去了。

    得到郑鹏允许后,小音顿时乐得差点没笑出声来:少爷说自己小,也不让其他婢女暧床,还同意自己在侧间的小床睡下伺候,这是要把自己升为贴身婢女的节奏啊。

    难不成,少爷在等自己长大?

    郑鹏没想到小音有哪么多小心思,蒙头大睡,一直睡到第二天天亮,不用下人叫,自己就起床。

    “小音,快把洗涮水端上来。”

    “郑福,备马,一会本少爷要去仲岛,你驾车。”

    “阿军,今天你留在家里,好好训练一下那些护院。”

    郑鹏不仅早早起床,还一改以往的懒散和颓废,精神饱满地指挥下人干活。

    人生不如意常八九,要是受一点点挫折就一蹶不振,那注定是人生的失败者,郑鹏也想通了,与期伤心颓废,还不如破而后立,都说越努力越幸运,对郑鹏来说,越强大,越能左右自己命运。

    下人看到郑鹏最近有些颓废,一个个都有些担心,因为他们的命运与郑鹏息息相关,现在看到郑鹏一大早神精气爽,他们也被郑鹏的情绪感染。

    阿军更是不自觉地行了一个大礼,大声地应道:“是,少爷。”

    前晚的事,对郑鹏来说,是一个坎,对阿军来说,也是一个心结,他一直自责自己没做好本份,以至对自己一家恩重如山的少爷被人用刀架在脖子上,现在他一心想着怎么补偿,想着怎么前晚的事不会再出现一次。

    这二天,都不用郑鹏吩咐,阿军主动拿起了弓箭、练起了石锁。

    有了目标,郑鹏也变得勤奋起来,一有空就往跑仲岛跑,经常一呆就一整天,在郑鹏的努力下,仲岛的卤肉生意蒸蒸日上,而新式印刷也在郑鹏不遗余力的出谋划策下,开发的进度大大加速,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终于,在二月下旬的时候,郑鹏的付出收获了巨大的回报:卤肉继猪肉之后,开发出鸡肉、兔肉、鱼肉等新式原料,还新开发出几种不同的风味,进一步拓展市场,而新式印刷也定在二月二十六举行。

    其实可以提前几天人进行,只郭可棠坚持要这天,用她的话来说,这是她叔祖父特地挑的吉日,郑鹏只能表示同意。

    令郑鹏始料不及的是,郭老头不仅择了吉日,选了吉时,还让人准备了香案供品,在测试之前所有的人,包括郑鹏和负责的工头胡三,都要洗手焚香,拜叩神灵。

    郑鹏有些不解地说:“郭老伯,不就是正式试印吗,用得着这般隆重吗?”

    “你这驴孩子,就是懒,这叫心诚则灵”郭老头一脸严肃地说:“要是此法成效,那是造福天下读书人的大好事,利国利民,肯定是神灵庇佑的结果,别再说话了,快来上香。”

    郑鹏这才注意,平日喜欢穿粗布的郭老头,此刻换上一身藏青色的遥郏构瘟肆常饪墒窃诠昙雷娌庞械淖鞍纾吹贸龉贤范运浅V厥印�

    能不得重视吗,郭府的家主,平日绝对不会出现在这种充满“铜臭”的地方的郭鸿,今天老老实实跟在郭老头的身后,对郑鹏不时还报以笑脸,就连平日穿得有些破烂的工匠,也换上郭老头分发的新衣裳。

    看着就像过年那样喜庆,弄得郑鹏都有点不习惯。

    在郭老头的“威逼”下,郑鹏有些不太情愿地跟着拜谢了天地神灵。

    幸好没请和尚、道士搞什么仪式,要不然郑鹏还真受不了。

    终于搞完了仪式,郑鹏、郭老头、郭鸿、郭可棠、工头胡三还有几个工匠,一起进入防卫森严的新式印刷开发工场。

    “那个,郭老伯,你看,现在是不是可以开始了?”郑鹏看了看不知所措的工匠,再看看面带笑容郭老头,忍不住问道。

    谁知开工前,还要搞什么仪式,先问清楚他再说。

    郭老头大手一挥,乐呵呵地说:“开始吧,这里是你的地盘,老夫只是旁观者,你就当我们不在就行了。”

    还当不在呢,刚刚搞那个仪式,都跪了几次,动作慢点或态度不够端正都瞪眼吹须,现在才说当他不存在,真行。

    得到肯定答案后,郑鹏点点头,大声说:“还楞着干什么,都动起来,现在开始第一次正式印刷,一个个都精神点,做得好,你们家叔翁重重有赏。”

    一众工匠应了一声,然后开始忙活起来的,有人擦拭字框,有人在上面刷上一层烧成液态的松脂,有人开始对着诗句挑字模,有人调制印刷所用的墨水,一切开始整而有序地进行着。。。。。。

094 郭鸿的宴请() 
宣称是第一次正式印刷,实际上几个工匠早就不知做了多少次试验,在长期的分工合作中,形成了良好的默契,从擦拭字框到把一个个字模装上去固定,还不到半刻钟的时间。

    不是装一个板,而是同时装两个印板,以便提高效率。

    “公子,印几份?”准备就绪后,负责人胡三小心翼翼地问道。

    郑鹏随口说:“先印一百份吧。”

    这次主要看看新式印刷的效果,特别是活字换版的速度,印得少不能很好地检验,印得多又要等太久,一百份的量刚刚好。

    胡三应了一声,大叫一声“开印”,六个工匠同时开工。

    一共二个印板,每个印板三个人,一个刷印墨、一个递纸张、一个负责印刷,几个人配合默契,大约三到五秒就能印出一张,速度惊人。

    郭可棠早在一旁等着,当第一张印刷出来时,马上拿过来,双手奉给早就心庠庠的郭老头:“叔祖父,请你过目。”

    “好”郭老头应了一声,连忙接过来,摊开一看,不由眼前一亮:纸上刷的,是张九龄在兰亭会所作那首《望月怀远》,纸张整洁、字体工整飘逸,字形的大小、间距、布局非常统一,看起来让人有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好的字,再配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那种波澜壮阔、优美的意境,光是看看都让人陶醉。

    “不错,不错。”郭老头高兴地说。

    一旁伸长脖子观看的郭鸿,也点头附和道:“难得的是,每一个字都清晰、工整秀丽。”

    郭可棠笑容如花地说:“那当然,以前的印版,负责雕印的工匠稍有不留神,就会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有时明知有错,为了节约时间成本,将错就错,这样一来,书中出现偏差、错误不可避免,而我们的新版,由多个独立的字模组成,不好的换,错了的改,自然做得更好。”

    “成本怎么样,算过吗?”郭老头焦急地问道。

    “大致算过,过达到郑公子所说的标准绰绰有余。”

    “真的?”郭鸿的呼吸都加重了,有些不敢相信地说:“太神奇了吧?”

    郑鹏在研究前说过,至少把成本除低三分之二,郭老头一开始不敢相信,现在听到侄孙女亲口证实,顿时乐得咧嘴直笑。

    郭老头心情大好,主动开口介绍:“平日让你多点来转转,就是不听,这叫新式印刷,以前我们刻个好的印板,需要先派人收购一大批板材,木龄要长、板材要大,中间有点瑕疵都不行,刻的时候也要千万小心,有时错了一点,一整块板都废了,每一页要刻一块板,每一块印版都要工高艺熟的雕板老工匠雕刻,光这里的成本就惊人了。”

    “但是,新式印刷不同,直接弃用价格高昂的木板,采用胶泥作字模,一字一模,用的时候用工具把它固定,用完又可以解开收回,不仅成本降低,让人制作一批字模后,雕印师都不用了,随要随排,随排随印,光这里不知把成本降低多少。”

    郑鹏在一旁有些鄙视,郭老头说得口沫横飞,好像新式印刷是他弄出来一样。

    论起功劳,他最大的功劳就是拿个大扫把围着印刷房打扫卫生,不过说真的,郑鹏觉得这不算功劳,老头扫地不洒水,经常扬起很多尘,只是大伙看他年纪大、辈份又高,就忍住不说他,让他自个自娱自乐。

    郭鸿闻言连连点头,忍不住地说:“这主意太妙了,就不知换板的效果怎么样。”

    “耶,你看,他们开始换版了。”郭可棠指有正在忙乎的工匠,连忙提醒道。

    用极为廉价的胶泥是一个创举,而把字模收回重新利用、排版又是一个特色。

    郭鸿扭头看去,只见一个工匠用火把轻轻炙烤着印板的背面,房间很快弥漫着一股松脂特有的香味,这是利用松脂的特性把字模更好地固定在框架上,只要一加热,就能轻松脱落。

    松开后,先把字模取出,然后对了一下要印刷的内容,马上有人取出看起来明显大上一圈的字模开始在框架上排起来。

    这个问题,眼尖的郭鸿发现,有些的奇怪地说:“咦,怎么字模的大小不同?”

    “耶”郭可棠小声地解释说:“通常是一页打印一首诗,诗篇有长短,而纸张的大小统一,我们只能采用不同的字体,字少就用大一点的字体,免得大纸小字看起来不和谐。”

    原来是这样,郭鸿看了看正在印刷的工匠,眼神也变得炽热起来。

    印刷一直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成本、工艺还有质量都远胜普通印刷,就是存放也不知能省多少人力、物力,所有的事情,都证明一件事:新式印刷成功了。

    看到一切都上了正轨,郭老头高兴得真咧嘴,忍不住走过去,用力拍了一下郑鹏的肩膀:“你小子平日没个正形,脑瓜子就是好使,哈哈哈,这新式新刷一出,不仅最大限度减少书中错漏之处,就是造价也大幅降低,贫家之子也买得起,好事,天下的读书人的福音啊。”

    拍得这么大力,郑鹏差点都站不稳,要不是郭老头面带笑容目光清澈,还真以为他要借机下毒手,吃独食呢。

    “哪里,哪里”郑鹏谦虚道:“这新式印刷能成,还多得郭府的大力支持,说到功劳,少不了郭府的一份。”

    郭老头眼前一亮,连忙问道:“此话当真?”

    “这还能有假?别的不说,光是这批手艺娴熟的工匠,要人是某自己去找,不知要找多久呢。”郑鹏一脸真诚地说。

    郑鹏只有一个大的方向,从想法到成品,当中太多细节要解决,没有那些技能精湛的老工匠,光凭郑鹏一个人,速度肯定没那么快。

    有点像一门独特的工艺,就是有样品跟着抄,也做不出来,像手艺好的雕板工匠,哪家不是好吃好喝的供着,郑鹏就是有钱去找,一时半活都找不到。

    “那是,我贵乡郭氏,手下有的是人才。”郭老头有些骄傲地说。

    郑鹏有些感叹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