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革宋- 第5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激怒地主的办法很多,归根结底就是大大损害他们的利益,放贷无疑是最直接的办法。宋公明这几天极力推动此事,得知钱员外来了这边,他心中虽然有些紧张,却也毫不迟疑。再过三日,前来借钱借粮的百姓突然就少了。然后镇子上的退役军人就来禀报,“钱家开始用月息一分五放贷?”

    “什么?”宋公明大为讶异。

    “钱家用月息一分五放贷,百姓觉得和钱家熟,去了钱家那边。”帮忙的退役军人答道。

    “多出半分利息呢。”宋公明不明白百姓为何愿意吃这个亏。

    退役军人在乡里这么久,他叹道:“宋会长,原来月息五分都能忍,百姓们不是觉得多了半分利息,而是觉得利息降了三分五。”

    “……难倒这帮人还是觉得钱家比官府更亲近么?”宋公明很快就找出了问题的关键。

    退役军人不说话,沉默了一阵,他叹口气答道:“宋会长,我先去忙了。”

    宋公明知道退役军人是不愿意说太多,说太多就有些不给面子的感觉了。事实证明,宋公明那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当地百姓也许觉得钱家很糟糕,但是他们在官府和钱家两者间,有很大一部分人就是愿意亲近钱家,而不愿意亲近官府。

    为了验证结果,宋公明又在镇子上待了三天。果然来借钱借粮的越来越少,去钱家这边借钱借粮则络绎不绝。如果光看这局面,倒像是钱家放贷的利息是月息一分,而官府放贷的利息是月息一分五。

    局面到了如此地步,宋公明就选择离开,前往下一个目标,段家的镇子。钱家的镇子大概也就只能这样了。

    退役军人送宋公明到镇子口,有些不安的对宋公明说道:“宋会长,也没想到钱家竟然会如此处置。”

    “没什么。”宋公明此时已经恢复了平日的精神,他笑道:“我在学社的时候听官家说过一段话。具体什么,我记不太清。只能按我的意思来讲。你回去之后告诉百姓,我们走后。地主会给他们减租减息,也许会提高点工钱。但这不是因为地主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地主们变成了好人。这只因为我们官府来过。”

    退役军人听了这话之后最初本来想笑,裂开嘴之后干笑两声,却眼圈一红,眼泪潸然而下。他擦着眼泪,却止不住泪水涌出,最后干脆呜呜的哭了起来。

    宋公明拍了拍这位本地汉子的肩头,“哭什么,有什么好哭的。咱们看着没能赢,那只是对地主没能赢。若是从本心来讲,学社为的是百姓。这次百姓是实实在在得到了好处。地主们若是敢再加息,加租。百姓就会再次靠在官府这边。那时候,地主想再骗百姓一次,可就不那么容易啦。不说了,我先走了。”

    此次护送宋公明的就不是普通的工作人员,而是几名军人。众人也没有再骑驴,而是清一色的马匹。早上的管道上没什么人,众人上了马,在早晨太阳的照耀下纵马而去。

第197章 对抗的分歧(十四)() 
段凤鸣极不情愿的走进段天德家的大门,跟在他身边的人热情的引着这位段家官位最高的人进来,这种热情是段凤鸣觉得没办法直接拒绝的原因。

    “凤鸣,快进来。”站在中厅里的段天德热情的说道。不仅段家的下人们表现大大不同,段家的家主表现也与以前完全不同。

    这边坐下之后,段凤鸣同样爽快的说道:“家主,我最近没办法来了。官府里面事情太多。”

    段天德一脸体谅的表情,还点着头说道:“我知道。我知道。文璋手下的官员干部那么多贪渎之辈,这边朝廷查的紧张。你不方便来。”

    如果是以前,段天德可不会这么客气。段凤鸣觉得段天德一定会不耐烦的翻翻眼睛,然后说道:“让到段家来一趟,还委屈了你么。”

    既然段天德已经这么客气,段凤鸣就准备得寸进尺。他说道:“若是家主没有别的事情,我就先告辞了。”

    “叫你来当然有事。”段天德神色平静,丝毫没有被冒犯的样子,“我只是想问你,官府有没有想过,把江宁府全部土地都买下来,变成官地之后,他们要怎么经营。”

    段凤鸣微微一愣,这个问题怎么都不像是段天德回说出来的。之前的时候,段天德可是一脸的不屑,坚决要和‘打段家主意的官府’斗争到底。于是段凤鸣试探着问道:“家主难倒准备卖地?”

    “卖谁的地?段家的地其实各自有主,岂是我想卖就能卖的。我只是好奇,官府到底想干什么。我也看了些报纸,根据官府所讲,现在江宁府有大概一万平方公里大小。按照新的什么面积,一千五百万亩地。不过山地居多,平地算来顶天有三百万亩。我就奇怪了,也不知道这官府夺了我们大家的地之后,到底要怎么经营。”

    段凤鸣打量着段天德,觉得段天德还是一副对抗性的表情。这种对抗并不稀奇,任何人面对强敌的时候当然都是对抗为主。在大宋学社江宁会长宋公明遭到袭击的时候,不少人都觉得官府是要出兵剿灭地主。不光是段凤鸣这些地主有对抗意识,江宁的官府也不是任人揉捏的泥团。

    “家主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官府的事情在很多时候连官府自己都不知道。”段凤鸣答道。

    “凤鸣,你就给我说个实话么。我也不妨告诉你,我找了所有能找的人,结果没人肯帮我们的忙。只想保住自己官位的可不是光你一个人,当官的都这样。现在官府已经到咱们段家的镇子上开始放债。钱家已经把他们家的利息降到了一成五,咱们也抗不了多久。也就是这一两天里面,镇子里的长老就会跟着钱家学。所以我不明白,官府费了这么大劲,让大伙吃了这么大的亏,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官府自有打算。”

    “别给我说什么打算。我也听说过,官家要农场里面每个人必须平均种三十亩地。当下这三百万亩地,只够十万人种。官府不是在吹么,说现在江宁府各地人口加起来要有百万。就算他没吹牛,这百万人里面其他九十万人怎么为生?”

    “家主何不去找知府说说这个道理?”段凤鸣还是不想接这个茬。

    “你能让我见到知府?”

    “我可以试试看。”

    “……还是算了。你若是知道的话,不妨和我说说。那知府心中绝不会有段家的安危。你心里面还是有段家人。”段天德最后选择拒绝。

    段凤鸣心中一暖,他虽然谈不上要为段家鞍前马后,却也不至于背后释放冷箭。想想段天德方才的话,段凤鸣也觉得可能有机会说通。于是他就简单讲了讲新上任的制服陆非知做出的规划。

    “江宁府的林业大概要弄些栗子树,桑树。其他的其实要做些草药。但是这些都不是江宁府真心所想,陆非知所想的乃是让江宁府成为江南的工业大城。现在先以丝绸起家,再接着发展一些造船,机械之类的东西。”

    “那是什么?”段天德大大不解。

    “家主肯定见过那些缫丝厂,丝织厂的机器吧。”

    “是。”

    “那些机器都不是江宁生产的,而是从别的地方运来的。若是这些机器能够在江宁本地生产,那可就好了。”

    “可这和养活百姓有什么用?”

    “女子可以去缫丝厂上工,也可以去丝绸厂上工。丝绸卖到外地,她们一个月也能挣一贯多钱。现在就我所知,缫丝厂与丝绸厂这边的工人准备增加到五万。”

    “啊?”段天德被这个数字惊呆了。

    “有这么多工人,定然要有人搬运。家主觉得这又需要多少人?两三千人总得有吧,也可能更多。有这么多人,养鸡鸭的人就有利可图,他们的人数也会增加。而且朝廷要让百姓子弟都读书,学校得有老师。这又是许多人有了营生。说白了,现在知府看重的反倒不是城外,而是城内。未来百万的江宁府人口,其实大多在城内。”

    “……那他为何要折腾我们?”段天德觉得完全无法理解发生的问题。

    段凤鸣没有立刻回答,这个问题说起来很残酷,如果不控制了城外,怎么可能控制城内。最后段凤鸣只能说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段天德也觉得段凤鸣其实不知道,因为他自己都没想明白段凤鸣所说的话。等送走了段凤鸣,段天德花了一阵子时间恢复心情,排除了那些混乱的说法之后,段天德恢复了自己的思路。

    眼下的事情很简单,官府正在步步紧逼,段家能够提供给家族的钱大大减少。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段家再不可能按照之前的分钱方法来提供给段家子弟钱粮。官家和账房那边已经算出结果,段家今年的钱粮数量只有四成五。和段家各家自己出租土地,自己放贷的收入差不多。

    虽然心里面很不情愿,段天德发现他面临着段家分家的可能。

第198章 对抗的分歧(十五)() 
李员外家宅子大堂里挂了不少字画,从其中几幅落款上看,是以前朝中重臣赠与李家当官先辈。李员外坐在大堂里面,目光并没有去看这些东西。他从小每天都要看这些东西,根本没有任何感觉。更重要的是,李家讨论着远比这些虚头更重要的事情。

    “……局面既然如此,我们可以等两年。但是两年之后呢?”

    “只给粮,还是只给从佃户哪里收来的五成粮食。这没办法对家里交代。”

    “钱已经放出去了,一年能收一成八的利息。给大伙一成也好。”

    ……

    面对败兴的言论,李员外神色淡定,因为不淡定也没有别的选择。到现在为止,他还没听到一句有关分家的话。这让李员外对于家族的团结程度还挺满意。

    “家主,以后会怎么样?文璋走了之后,新来的陆非知一点都没变。”有人提问。

    听了这个还算有点见识的说法,李员外说道:“现在的官员干部都是些贪渎之辈,既然朝廷现在装模作样的查贪渎,咱们就该帮朝廷一把。咱们庄里面有不少人在水利上干过,也有不少在农场中当差,咱们得问问那些人,有没有见到什么贪渎的事情。咱们也可以向朝廷举报。”

    “朝廷与官府沆瀣一气,能行么?”族里的长老们对此没有信心。

    李员外抬起头,在几张字画的落款下扫过。等收回目光的时候,李员外说道:“现在的朝廷已经不是群正盈朝,却还有几位正人君子。他们肯定是愿意揭发贪渎。只是他们离江宁太远,不知道江宁地方上那些人到底能胡作非为到什么程度。”

    现在得知族里在朝廷中竟然还有人,不少李家长老们都露出欢喜的神色,他们纷纷应道:“我马上就去办。”

    借着这个被认同的势头,李员外继续命道:“家里的孩子都要到城里上学。若是现在江宁城有几十名干部是咱们家的人,就算官府不给咱们面子,咱们也不至于对官府一无所知。”

    “家主,干部就是小吏。”

    “咱们家前前后后出过好几任进士,唉!若不是一些长辈……,咱们家早就是功臣了。”回想起蒙古围攻临安时候弃官逃离的前辈,李员外心中非常遗憾。在事后来看,蒙古人根本不足为惧。如果肯追随小朝廷南下到福州,成为功臣并不需要付出代价。

    努力摆脱这样的遗憾心情,李员外说道:“咱们家世代书香,读书总不会那帮夫子的子弟差。看看现在江宁城的干部都是什么出身,大多都是些当兵的子弟。连现在江宁知府都是个配军子弟。咱们家的子弟最差也能当个干部,好些的上了大学,就能当官员。到时候咱们家里就可以再恢复到以前的日子。”

    作为李家的对立面,李员外拿陆非知当例子。陆非知的祖父犯罪之后被发配到福建从军,那时候让儿子投奔赵嘉仁。自从陆非知当了知府,有关他的各种消息也开始四处传播。

    李家长老也纷纷点头。论起过去的关荣,他们都非常自豪。然后一位长老说道:“这得要不少钱。”

    “多少钱都要做。这事关李家的前程。”李员外很坚定。

    “若是李家子弟学的跟段凤鸣一样,咱们又该怎么应对?”

    段凤鸣对段家的态度是地主家族中的坏事情,李员外听了有人说出这话,他叹口气,“若是大家都不愿意,我就让我家的子弟都去读书。大家就可以随意。”

    “……什么时候集结子弟?”

    “尽快。新学期在七月开学。现在可都已经三月。从乡下来的孩子得先在城市管教。”

    这边谈完。李员外就送走了家里人。他回到书房,从书架上拿下厚厚一本。打开书签处就见到里面写道:

    “我看见羔羊揭开七印中第一印的时候,就听见四活物中的一个活物,声音如雷,说,你来。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拿着弓。并有冠冕赐给他。他便出来,胜了又要胜。

    揭开第二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二个活物说,你来。

    就另有一匹马出来,是红的。有权柄给了那骑马的,可以从地上夺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杀。又有一把大刀赐给他。

    揭开第三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三个活物说,你来。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黑马。骑在马上的手里拿着天平。我听见在四活物中,似乎有声音说,一钱银子买一升麦子,一钱银子买三升大麦。油和酒不可糟蹋。

    揭开第四印的时候,我听见第四个活物说,你来。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惨绿色马。骑在马上的,名字叫做“死亡”。阴府也随着他。

    有权柄赐给他们,可以用刀剑,饥荒,瘟疫,野兽,杀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

    ……

    读到这里,李员外放下景教的经书。他家里曾经有许多藏书,家里人对于收藏的景教经书也没在意过。到蒙古军经过的时候,见过有支蒙古军打着十字旗。李员外就想起小时候看到的景教经书封皮上的徽章。

    回到家的时候看了经书,也没能读出些什么来。最近他却非常喜欢看关于里面末日审判的部分。有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