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革宋- 第4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击败。

    从那之后,再次对耶路撒冷发动进攻的就成了蒙古人。经过了这么多次的反复杀戮,守军将领采取了最直接的手段。

    忽必烈大汗并没有生气的样子。他这一辈子下令杀过几十上百万人,也在与大宋官家赵嘉仁的战争中见识过从几万到十万人战死的惨烈场面。死个使者根本不是问题。蒙古大汗下令记下蒙古使者的名字,对他的家族好好进行抚恤。

    先收拢内部人心之后,忽必烈淡然下令,“攻克耶路撒冷之后,鸡犬不留。”

    杀戮蒙古使者,一定要付出代价。更何况蒙古人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座实施武装抵抗的城市。

    第二天的黎明,回回炮开始对着耶路撒冷投掷石弹。上百斤的石头划破空气,重重砸在地面上,耶路撒冷城内的守军都会感觉到震动。偶尔击中城墙,坚固的城墙上就被砸出很大的伤痕。

    没多久,城内的投石机也开始反击。与蒙古人的回回炮相比,这些玩意无论从规模或者是射程都远远不如。

    伯颜大帅淡然的指挥着攻城。蒙古的回回炮尝试从各个角度进行射击,伯颜大帅对将校下令,“一定要记清楚城内哪里有投石机。”

    “是。”将校们应道。

    看着这帮人,伯颜大帅淡然说道:“你等不久之后就要攻城,知道哪里没有敌人的投石机,就能少死许多人。你们可要为自己小心。”

    “是。”将校们更加谨慎的答道。

    伯颜大帅相信这帮人一定很在意自己的身家性命,便也不再废话,让将校们各自去前线。大帅则看着地图。此次大汗西征已经将两河流域新月带纳入蒙古手中。包括大马士革在内的一系列名城都飘扬着忽必烈大汗的旗帜。只要拿下耶路撒冷,通往埃及的道路就被打开。想到盘踞在埃及的马木留克,伯颜大帅就感觉到心中仿佛燃烧起一团火焰。

    在旭烈兀汗手下当差之时,伯颜大帅有些好友。这些人中有许多都死在卑鄙的马木留克手中。只有消灭了马木留克,才能给这些朋友报仇雪恨。光复耶路撒冷,对于伯颜这样的景教徒同样有巨大的意义。

第88章 遥远的碗(四)() 
两河流域绝大部分地区都能用一马平川来形容。丘陵地带在两河流域比例不高,丘陵的高度也很一般。真想看山,得到两河流域以北的安纳托利亚高原才能一饱眼福。

    伯颜大帅没有看山的兴趣,他四十多年的人生中走过的路途超过十万,所见过的风景数不胜数。最不能忘记的大概就是巴勒斯坦的平坦原野。在原野上,伯颜大帅对面马木留克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地中海东岸有几个重要海港城市或者近海城市。靠北的是阿勒颇,中部是大马士革与大马士革附近的贝鲁特。南边的城市是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再向南就是埃及的西奈半岛。二十三年前,两万五千马木留克军队从西奈半岛北上,对进攻耶路撒冷的五千蒙古军发动进攻。伯颜大帅当时就在蒙古军怯的不花将军麾下作战。

    蒙古骑兵们在两军之间的空地上驰骋,他们不断靠近马木留克的军阵,在战马上做出各种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对面的马木留克军也派出骑兵对应,双方的骑兵就如同穿花蝴蝶般你来我往,看着热闹非凡。如此庆典马戏般的动作在伯颜大帅眼中看来无疑是在刀尖上跳舞。

    靠近敌人阵列,侦查敌人布阵方式以及人数的同时,还要驱逐乃至击杀靠近己方阵列的敌人骑兵。两边的阵列中都不时出现欢呼声,那是为自己一方的骑兵斥候击杀敌方而欢呼。每一次欢呼都意味着一条生命消失在世间。

    那些活下来的蒙古骑兵们不断催马回到伯颜大帅面前,将自己用生命赌回来的消息大声报告给伯颜大帅。旁边的军中书记员将内容记下来,再等着伯颜大帅说话。如果伯颜大帅认为这内容有价值,便会说个‘赏’字。这边就会给蒙古军斥候奖赏。

    “这几个人赏了。让大家都回来。”伯颜命道。他已经将之前的消息拼凑完成了敌人的局面,虽然情报必然有缺失,但是和时间效率相比,这点缺失也不至于影响战斗。

    没多久,蒙古军斥候们如同飞鸟归林,纷纷往蒙古军阵方向赶回来。比较早赶回的斥候还能跑个直线,回到自己的部队。那些距离比较远的蒙古斥候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了移动的森林。伯颜大帅命令蒙古步军主动向着马木留克的军阵发动进攻。蒙古步军就排着整齐的队列,在平坦的原野上向敌人前进。

    蒙古骑兵当然不敢挡了步军大队的道路,连忙催动马匹离开步军前进的方向。便是不能尽快赶回自己所在的骑兵部队,他们也只能接受这小小的不快。

    很快,马木留克将军们就下达命令,那些马木留克弓箭手们走到前排,准备对不断靠近的蒙古军放箭。出乎他们意料之外,蒙古军在一箭之地边缘停下了。那是超过八千的步军,却整齐的如同一人。

    数千人的军队分为许多纵队,每个纵队之间都有间隔。没多久,一些东西沿着间隔推倒蒙古军阵前。就在马木留克将军们眯缝着眼睛猜测那到底是啥玩意的时候,随着一声声闷响,有些东西呼啸而来,直接飞入马木留克的军阵当中。

    不管是将军还是小兵,不管是骑马或者骑骆驼。只要挨上一发炮弹,立刻就报销。那些直接被打死的还算好,片刻剧痛之后立刻进入死亡世界。那些没有被立刻打死的则是肢体被打得爆炸,他们徒劳的捂着稀烂的肢体,无助的惨叫起来。

    蒙古军并没有因为看到这些而特别兴奋,炮兵们一通炮击之后,火枪兵们就将蒙古重火枪架在插在地上的支架上,对着马木留克军阵发射铅弹。挨上一发直径大概25毫米的铅弹,战场上的任何活物都抵挡不住。

    不管是炮兵和火枪兵都算是冷静,他们依照平日的训练装填子弹,瞄准,发射。至于那战果,没人特别注意。因为蒙古人见到过自己的战友是如何被宋军的枪炮打到,如何在宋军火枪火炮制造的枪林弹雨中痛苦挣扎。以前的无助与绝望,现在一股脑的全部投射到马木留克的身上。

    “大帅,观察哨回报,对面的马木留克派遣骆驼兵向我们步兵的两边包抄。”

    “嗯。”伯颜大帅平淡的回应。蒙古军也模仿宋军,在阵地上立起高高的瞭望杆,由那些目力强劲,身体轻盈的家伙爬上去,拿着望远镜观察。最新消息用信号旗来传递。与火枪火炮一样,这些都是从宋军那边学来的方法。虽然蒙古朝廷在汉化的道路上遇到许多问题,有很多抵触。但是蒙古军在学习更强大军队的时候可是无比的谦卑与服从。所有的抱怨乃至怒骂只是因为蒙古军学习的太慢。

    马木留克军的反应证明了他们并非弱旅,虽然遭到火枪火炮的迎头痛击,他们依旧能够发动进攻。这些马木留克军的骆驼上一般都安装了小型投石机,就是一种大弹弓。可以把拳头大的石块快速发射到三十步远的地方。那些骑弓无论是射程还是射速都不如这种投石机。虽然骆驼在枪炮声中表现的很不安,但是比起那些马匹来,骆驼还是坚定的多。在沙漠中是经常能够听到奇怪的动静。

    与马匹相比,骆驼身材高大的多。坐在骆驼上的马木留克们居高临下的看到蒙古军的军队是长枪兵与火枪兵混编。不同的兵种每隔一段就交替出现。整个蒙古步军阵列都由这两个兵种组成。

    没等骆驼兵向蒙古军投放石块,就见蒙古火枪阵列中腾起一阵阵白烟,随着沉闷的枪声,这帮骆驼兵纷纷倒地。便是体格巨大的骆驼,挨上一发25毫米铅弹,身上也是一个血窟窿。若是被打中腿,就倒地不起。被打中头,更是当场毙命。至于上面的人类,防护能力还不如骆驼。

    伯颜淡然的听着枪炮声。蒙古军第一次见识到宋军火器,是在24年前的鄂州之战。那时候赵嘉仁正式登上战争舞台,与现在的蒙古大汗忽必烈争雄。也是在那个差不多的时间,当时的蒙古大汗蒙哥在四川钓鱼城附近归天。

    当时伯颜正跟着旭烈兀大汗进攻巴勒斯坦地区。眼瞅着就就要解决马木留克,拿下圣地耶路撒冷。当蒙哥大汗的死讯传到旭烈兀这边,旭烈兀就带着蒙古军东归,准备帮助忽必烈争夺大汗宝座。这才有了后来怯的不花将军战败。

    激烈的枪炮声让伯颜大帅想起自己与宋军激战的过往。上帝的安排真是奇妙,曾经让蒙古军感受巨大痛苦与绝望的火枪火炮现在成了蒙古军的利器。观察员的报告,伯颜大帅自己从望远镜中看到的一切,都是马木留克军正在蒙古军的火力中痛苦挣扎。

    马木留克mamluk)的原意是“奴隶”,它的前身是古拉姆卫队,源自阿巴斯中期的政治斗争。阿巴斯王朝的第八代哈里发穆塔西姆是一个突厥女奴之子,他登基之后深深地忌惮着当时朝廷中如日中天的波斯系贵族,于是就通过自己的母亲从中亚雇佣了一批突厥战士做自己的护卫,这就是最早期的“古拉姆”也为之后的马穆鲁克奠定了基础。

    大多来自于高加索地区和黑海北部非***被掳掠的青少年,有些是被奴隶贩子抓到并贩卖到中东地区,然后被哈里发和苏丹们编成雇佣军,而另外一些是来自东方的一些部落,被哈里发和苏丹看中,成为他们的雇佣兵。

    这些民族中最有名的要数被东亚的帝国驱逐出大漠的突厥人。

    在萨拉丁执政晚期,他统治了埃及,对原来的阿拉伯帝国奴隶卫队制度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改革,为了稳定他的家族统治,萨拉丁抛弃了原来的古拉姆选拔体系,不再是奴隶军人混杂自由民雇佣兵,而是彻底的从私奴中选拔强壮的男子进行军事训练,再统一配发装备。因而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军事贵族集团。

    这支奴隶军队表现出有奶便是娘的本色,只要他们重金,给他们更大的发展空间。马木留克们就可以毫不迟疑的杀死旧主,投奔到新主人旗下。随着马木留克越来越强大,最后完成了奴隶翻身做主人的变化。在埃及建起马木留克王朝。

    “大帅,马木留克骑兵出动了!”观察哨给出了最新战况。

    伯颜大帅放下望远镜,轻轻用手拍着马匹的脖颈,安抚着有些激动的马匹。这批漂亮的阿拉伯马是玛利亚公主返回君士坦丁堡之后送给伯颜大帅的。与那些性子阴冷的蒙古马相比,阿拉伯马就显得敏感柔和。它最初的时候平静的站立,就如伯颜大帅一贯的冷淡。在伯颜大帅心中难以遏制的激动起来之时,它也开始有些躁动起来。

    已经不用肉眼去看,伯颜大帅闭上眼睛就能‘看到’二十几年来一直没有忘记的影像。马木留克的骑兵与骆驼兵向着蒙古军包围,许多蒙古军选择撤离,怯的不花将军对劝说他离开的伯颜大帅坚毅的说道:“我这一生从来没打过如此败仗,若是逃回去,也是死罪。若是我死在这里,大家反倒可以安全。伯颜,赶紧逃走吧。上帝保佑你。”

    睁开眼。伯颜大帅觉得视线有些模糊。怯的不花将军战死的消息传到旭烈兀大汗这边,大汗果然没有惩处那些逃离战场才保住性命的人。他沉痛的说道:“怯的不花已经战死,我不能再失去你们。”

    之后伯颜奉旭烈兀大汗所命跑遍了西方十字教诸国,努力游说各国再次发动十字军东征,解决马木留克。在东罗马遇到了他的爱情。又受命前往忽必烈大汗那里。得知了玛利亚公主嫁到伊尔汗国,得知了本来要迎娶玛利亚公主的旭烈兀大汗去世,旭烈兀大汗的儿子就娶了玛利亚公主。伯颜大帅就答应了忽必烈大汗的要求,留在忽必烈大汗的麾下效力。

    举起手,擦掉眼中的那点泪水。二十多年的期待在今日得偿所愿。以蒙古军鲜血换来的经验,那些马木留克军扛不住太久。伯颜大声命道:“左右军的骑兵前进,等马木留克军崩溃,你们就开始追击。”

    牛角号声响起,此战有一万蒙古骑兵参战,左右军各有三千蒙古骑兵。中军除了四千蒙古军,现在还有两千步军在伯颜大帅直接指挥下。根据眼下的局面,这四千骑兵与两千步军已经不用再投入战斗。

    接下来的发展果然如伯颜大帅所料,这些从埃及赶来援助耶路撒冷守军的是马木留克精锐。他们与当年的蒙古精锐一样,面对枪炮的不断打击,依旧尝试进行战斗。这些尝试只是不断积累失败,不断让他们的阵列松散,不断让他们的精锐战死。

    “大帅。马木留克军已经崩溃。我军开始追击。”左右两支蒙古骑军先后派人回来禀报。

    “嗯。”伯颜大帅淡淡的应道。在与赵嘉仁的宋军作战之前,伯颜大帅曾经认为战争可以靠勇气和经验获胜。在黄河战役之后,伯颜大帅终于明白有些差距是没办法单靠勇气与毅力维持。更何况宋军在勇气和毅力更胜蒙古军许多。

    远远看去,远处的战场上硝烟弥漫,烟尘滚滚。蒙古军开始追击溃败的马木留克军。上一次怯的不花将军战败的原因完全是兵力太少,而且突然遭到两万五千精锐马木留克军的偷袭包围。这次就完全不同。第八批大汗的直属部族已经抵达巴格达,大汗手中的可用之兵已经到了二十万之多。蒙古军再也不会出现以前那种兵力不足的问题。

    “启禀大汗,伯颜大帅禀报,已经击溃前来援助的三万马木留克军。斩首两万四千。其他马木留克军抛下同伴逃回了埃及。”

    忽必烈大汗听了之后微微一笑,这的确是个好消息。但是并不足以让忽必烈大汗欣喜若狂。在与马木留克交战之前,忽必烈大汗还因为怯的不花战败的缘故,觉得马木留克应该颇为棘手。真的打起来,忽必烈大汗并不觉得马木留克有什么不得了的地方。这些人的战斗力比起守襄阳的宋军精锐还有些差距。譬如,蒙古军只用了三天就攻破了耶路撒冷的城墙,现在城内的抵抗已经基本结束。蒙古军正按照传统,将全城的人都带出来。

    只要解决掉耶路撒冷,下一步就是彻底解决埃及的马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