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革宋-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们觉得赵太尉会答应太后临朝么?”

    “有什么不答应的,难倒太后不该临朝不成。”

    “我看太后这次是有什么打算吧。难倒准备让官家也临朝不成?”

    “五岁的官家能说出什么。”

    “太尉考上进士也不过十三岁。大概是不能小看赵家的娃娃。”

    “赵家的娃娃不能小看。赵家的大人呢?”

    ……

    听到这些话,司马考心中一阵烦闷。他也不多话,走到了办公室门口。里面那些年轻的大理寺人员听到动静,抬头看到居然是司马考在里面,登时就不敢再说话,统统低下头看案卷。对这样的家伙们,司马考丢下一句“我等当下的要务是好好办自己的事情”接着转身离开。大宋不以言论杀人,讨论空间也很宽容,但是司马考这次一点都不希望大理寺卷入到这场政治斗争里面去。

    首先,大理寺不管这个。其次,就如司马考的师叔徐远志所言,太后临朝不过是斗争的开始罢了。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司马考心里面觉得不安。最后他突然想起今天晚上正好是例行的学社会议,司马考决定在此次学社会议上表个态。

    没等司马考表态,就有人跑来告诉了司马考一个消息。太后正式给赵太尉写了一封信,要求依照祖宗家法临朝听政。看着来人那焦虑的表情,司马考倒是感觉一颗石头落地,至少杨太后没有搞什么幺蛾子,直接用最直接的方式提出她的要求。这就少了许多麻烦。

    杨太后如果知道刑部尚书在心里面这样的称赞她,大概只能苦笑了。每次想到赵嘉仁,杨太后就觉得有些心中悸动。这倒不是因为赵嘉仁吓唬杨太后,而是赵嘉仁根本没有把杨太后放在眼里。杨太后觉得自己那个人的眼中就像是一颗小石头,一根小草,属于赵嘉仁可以随意处置的对象。

    这些心理压力逐渐积累起来,李庭芝要去江西的消息是最后一根稻草。杨太后觉得要是再不寻求自保的能力,当那些还支持杨太后的大臣离开临安,她就只剩下孤家寡人。即便知道直面赵嘉仁的胜算不高,杨太后不得不选择这个手段。但凡有其他手段,她都会做别的准备。

    张世杰这两天心里面很是紧张。他懂得权力的重要,当年他在蒙古混日子的时候,因为得罪了张柔就不得不逃跑。权力意味着生杀大权,所谓的死罪完全是由权力者的想法来判断。到了大宋之后,张世杰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这个国家的权力好歹有些法律保障。就算是贾似道除掉向士壁,也得靠法律手段,而不是因为贾似道想杀向士壁,就可以马上动手。

    所以即便觉得不妥,张世杰也认为太后的做法算是最有效的手段。公开的把事情挑明,只能让赵太尉有所顾忌。

    信寄出去的当天晚上,陆秀夫就前来找张世杰。陆秀夫以前是李庭芝的幕僚,投奔了赵太尉之后升官很快。所以张世杰很是怀疑,陆秀夫到底是代表谁的意思。李庭芝与赵嘉仁在太后临朝上的立场明显对立。

    陆秀夫开门见山的问道:“张统领,我想问你件事。若是太后临朝的话,你可否只驻扎皇宫,把皇城的守备交出来。”

    “为何?”张世杰马上就认清了陆秀夫的立场。要是李庭芝的态度,无论如何都不会允许削减太后的权力。

    “你看过今年的科举题么?”陆秀夫说起别的事情。

    “没看过。”蒙古国出身的张世杰觉得有些不解,他本人就不是文人,对科举更没兴趣。

    陆秀夫进士出身,就将今年科举题目里面有关‘宁宗的杨皇后勾结史弥远谋杀韩侂胄’的旧事讲了一下。张世杰虽然不是文官,却也不是傻瓜。这个故事已经说明了很多。

    杨皇后是在皇城里面干掉的韩侂胄,若是在临安城里面,史弥远公然袭击丞相,无论如何都攻不破韩侂胄的亲兵。只要消息走漏,韩侂胄可以轻松的调集军队来镇压史弥远的袭击。

    现在赵太尉的要求无疑是表明他对杨太后的敌对立场。不过这也说明了赵太尉有很大可能允许杨太后临朝。一想到这里,张世杰心中就欢喜起来。不过张世杰毕竟是打过这么多年仗,他板着脸对陆秀夫说道:“我会禀告太后。不知赵太尉还有别的事情么。”

    “别的事情么。呵呵,那就是请太后在花费上自重。现在国家危难,太尉觉得太后若是觉得有吃有喝还不够,那就未免太过。”陆秀夫虽然不想失礼,声音里面还是有些说不出的嘲讽。在战争之时,太后不拿出体己来充当军资,这就已经不合适了。此时为了能够还礼,还想增加自己的收入。虽然不知道别人怎么看,陆秀夫并不认同这样的做法。

    张世杰一听也怒了。他忍不住提高声量,“堂堂大宋,难倒还养不起一个太后么。”

    “难倒太后现在不是国家在养?”搞辩论,陆秀夫可不认为自己会输给武人。

    话到这里,就没办法再讲下去。张世杰因为太后临朝的可能而带来的好心情已经全部消失,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赵太尉的失望和恼怒。他挥挥手,对陆秀夫说道:“你回去告诉赵太尉,让他摸着良心想想。他自己坐拥巨富,三妻四妾。他的好处从何而来!”

    陆秀夫也觉得谈话到此也该终结。起身离开之时,陆秀夫忍不住停下脚步回头说道:“赵太尉家里只有一位夫人,三妻四妾是你自己想太多。”

    说完,陆秀夫头也不回的就离开了。

    此时,在家里,赵嘉仁躺在床上想象着陆秀夫与张世杰的会面,他认不出突然笑出声。躺在旁边的秦玉贞见丈夫这样,就忍不住问道:“难道是想起了外面的女人,这么高兴?”

    “傻话!”赵嘉仁给了夫人一个嘲笑。

    “那是想起了什么人?”秦玉贞笑道。

    赵嘉仁就把自己让陆秀夫带去的消息给夫人讲了。这下把秦玉贞逗得前仰后合,好不容易止住笑声,秦玉贞说道:“你这是要让太后恨死你啦。”

    赵嘉仁觉得好笑的原因是陆秀夫和张世杰这两位‘宋末三杰’的会面,对于杨太后,赵嘉仁嘲讽的说道:“你知道那三百御林军每年要花多少钱么?那可是大概一万贯钱。贾似道在位的时候,我管的棉务一个月也不过给贾似道十二万贯铜钱。这种人啊,就是这样。”

    秦玉贞叹口气,“太后也是个可怜人。”

    “她可怜,我就不可怜么?”赵嘉仁不高兴的答道。

    “你不要和女人计较。”秦玉贞忍不住选择了立场。

    “是她要临朝,可不是我逼着她做什么。如果她只是一个没有生活来源的女人,我不介意给她吃喝住用。但是她要的是国家的权力。这是我非常计较的。说个更大胆的推测,若是太后突然宣布我是叛贼,她还能杀我……”

    秦玉贞细腻的手掌轻轻掩在赵嘉仁的嘴上,赵嘉仁也不再继续说话。就听他老婆秦玉贞说道:“三郎,我方才所说的不过是随口一讲罢了。在你和太后之间我一定支持你。哪怕是全天下都站在你对面,我也会站在你这边。”

    对妻子这样的表态,赵嘉仁叹道:“谢谢。”

    见丈夫没有为方才的话继续生气,秦玉贞就不再提起这些话题。夫妻两人就睡下了。在梦境里,秦玉贞看到自己成为了皇后。

第72章 西征后方的初级争权(中下)() 
赵太尉返回临安后的大部分时间都不在临安,学社的骨干们也是如此。在江南集结了大部分学社骨干,他们都在为土改之类的工作忙碌,召集他们倒是很方便。有关太后临朝的事情得开会讨论才行。

    等这帮人集结在临安之时,一起前来的还有航海行会的干部。因为战乱的关系,大宋的税收制度基本停摆,赵太尉更是下令废除对船只课税。以前的时候长江水道上,海上,每一艘船是课税的主要对象。这种课税的结果是每个水道上都有各路‘税务大军’拦停船只,逼着船主交税。在赵嘉仁看来,这种野蛮的做法十分愚蠢。

    船主又不是傻瓜,他们缴纳的税务肯定要摊在消费者身上。物价变高,反倒是让整个社会流通变得更糟。取消这种税收,反倒能够促进消费。

    从结果上看,航海行会的船只现在就直接从南海行驶到长江口这边来。既然不用缴纳过路费,沿途还有海岸灯塔群做引导,大家当然愿意直接把商品运到目的地。

    没等赵嘉仁对自己政策的效果感到欣慰,航海行会的干部就前来抱怨,“太尉,俺们的日子要过不下去啦。”

    以前的时候,这种话还能稍微打动一下赵嘉仁。现在赵太尉见多识广,对这样的话完全免疫。他也不多话,只是让干部坐下,静静的等他说话。干部毕竟是男子汉,哭穷是一码事,真的让他一哭二闹三上吊,他做不出来,更不敢在赵嘉仁面前造次。

    瞅自己的开口毫无作用,干部就转到了下一步上。“太尉,咱们和南海各国做了十年买卖,这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啦!那些大食商人和天竺人原本是有什么要什么,现在也挑三拣四。而且我们听说他们现在还玩弄一个手段,那边天热,他们故意不买我们的东西,等我们的东西放了一阵之后开始有些变旧,这就往死里压低价格。太尉,太尉你要为我们做主!”

    赵嘉仁对这种商业上的事情没什么兴趣,他随口问道:“那你们觉得如何才好?”

    听赵嘉仁一问,航海行会的干部立刻回答道:“太尉,我们的东西在僧伽罗就卖的很好,因为我们在僧伽罗有自己的港口。在东南西北都有港口。商品运到港之后,自然有各种办法卖出去。可在天竺和大食却没有我们的港口,那边的国家只许我们在他们的港口做生意,有些什么都不让我们的船进港。进港就收我们的重税。太尉,我们现在需要在天竺和大食建起港口来!”

    从道理上,这番话非常在理。赵嘉仁第一反应觉得可以这么做。不过第二瞬,他就觉得这话有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虽然在中国的历史上貌似没有出处,可就是这么的熟悉。

    航海行会的干部并没有注意到这点,他继续讲述着想法,“太尉,我们觉得要调用军船到那边作战。没有军船一直在那边游弋,我们的港口只怕保不住。太尉建造的军船,可否增加十二艘。”

    这么一提,赵嘉仁才想起他下令组建了纯粹的舰队,那种军舰至少有十七世纪全球最顶尖的战斗能力。十艘的话,配合港口,大概是能吊打印度洋。这下赵嘉仁有些恍然大悟,方才的那个逻辑和英国人的很像。怪不得听起来这么熟悉。

    “你等……”赵嘉仁找不出拒绝的理由。所以迟疑了一下。

    干部盯着赵嘉仁看,等着赵太尉讲述出看法来。

    “嗯,现在我们的商品在南海都有什么好卖的?”赵嘉仁问了这个问题。

    “丝绸,刺绣,纸张,蜡烛,硫磺药膏。这些在哪里都卖的很好。铁锅倒是在南海卖的不错,在大食也有人买。只是天竺那边也产铁,所以不是卖的很好。但是搪瓷缸和景泰蓝在天竺卖的极好。”干部立刻答道。

    赵嘉仁听了之后只是笑笑。搪瓷缸和景泰蓝别说在天竺卖的极好,在大宋和蒙古也卖的的极好。赵嘉仁上学的时候语文课本里面有一篇关于景泰蓝的说明文,把景泰蓝的制作工艺讲的非常清楚。也让他一位景泰蓝是北京的特产。

    到了大宋之后才知道,这玩意其实从唐朝就有了基本工艺,到了宋朝就演变到与景泰蓝相差无几的水平。这层窗户纸被捅破之后,特别是玻璃烧制行业发现在釉料中加入金属能够改变釉料的颜色,景泰蓝在十年内就问世了。

    这玩意就是用铜做成胎,上面有各种小块,釉料填充在小块里面烧结,最后组成美丽的图案。在铜胎露在外面的部分镀金或者镀银,这玩意立刻就珠光宝气,华丽无比。

    至于搪瓷缸,就是这种技术的延展。用熟铁冲压成型,焊上握把,将边缘打磨光滑。之后就可以涂上釉料,烧制。一支外表光滑的搪瓷缸就完成了。虽然技术上有很多细节,理论上就这么简单。福利品种,搪瓷缸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类产品。

    但这些并非此次讨论的关键,赵嘉仁知道这次讨论的就是很血腥的内容。想把生意做大,就得有一个贸易网络,开辟贸易网络的过程从来不是和平的。21世纪中国扛起全球化的大旗,那是因为在中国之前已经有了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各国都明白了贸易的重要。

    “僧伽罗国现在可靠么?”赵嘉仁终于狠下心来直接询问关键。

    航海行会的干部们对视了片刻,脸上就有了喜色。他们试探着问道:“不知太尉的意思是什么。”

    “我们在僧伽罗开辟的据点够我们维修船只么?”赵嘉仁继续狠着心说道。

    “请太尉放心。我们不会让僧伽罗人背后捅刀。不过现在兼并僧伽罗国还不是时候,他们对我们挺友善。”干部们两眼都要放出光来。

    “那么我们与天竺和大食开战,可是旷日持久。”赵嘉仁终于说出了关键的话。赵嘉仁完全没想到,自己说出殖民主义者的话,要面对如此强大的心理压力。

    “请太尉放心,我们不会莽撞行事。”干部们果断的答道。因为目的得逞,众人脸上都有了光彩,如同要放光一样。

第73章 西征后方的初级争权(下)() 
和开辟天竺港口的会谈相比,有关太后临朝的讨论就显得阴暗许多。

    “太尉,太后临朝,那些撺掇的人该怎么处置?”

    “太尉,太后若是倒行逆施,我等要如何应对?”

    “太尉,军中又该如何?”

    ……

    所有看法完全围绕着现有秩序的稳定,所有看法都要保证现在权力的稳固。赵嘉仁的干部们是这个态度,学社的官员也是这个态度。

    对付杨太后的办法很多,赵嘉仁可以轻松的想出十几种干掉杨太后的手段。现在允许太后临朝的原因之一就是赵嘉仁不希望他当皇帝的时候,手下还是一个‘福建帮的朝廷’。因为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